本帖最后由 辛树江 于 2016-6-24 19:48 编辑
散文
家教,一把人生戒尺
吉林 辛树江
父母是我生命的创造者,也是我人生最初航程的启蒙者和引路人。特别是父亲,他掌握一把最严厉的人生戒尺,在我人生萌芽和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修正我小小的错误思想和品行,在几十年风风雨雨中,让我艰难坎坷的人生旅途中不迷失方向,真正做一个平凡、朴实和真诚的人。
父亲生于清宣统二年,经历过晚清、民国、日伪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才从苦难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过上和平、稳定和幸福的生活。父亲一生朴实、厚道、真诚,为人本分,从来不会投机取巧,从来不会对别人使坏心眼,发不是正道来的外财。他曾对我讲,他和母亲是在一九三三年从辽宁凤城挑着担子,来西安的(今辽源市)。当时有好多同伴劝他下煤矿,说吃饭管饱,钱饷又多,但他就是不动心,还继续给地主家扛活。结果呢,那些下井的没过多久就因矿井塌方,或者瓦斯爆炸都做鬼了。
父亲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念过一天书,识不得几个大字,说出的话土里土气,却能够道出人生最朴素的哲理,只是他写不出来。小时候,我的记忆还算不错,课本上的文章有很多能背诵下来。父亲在农田劳作之余特别喜欢听我给他背书,他听了特别高兴,不是奖励我一块糖,就是一个难得一见的水果或糕点。母亲也是一样,好吃的东西总是偏向我,让我尝到读书的乐趣和甜头,打好人生最重要的基础。我相信,现在之所以能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一些文章,得益于那里的日积月累,得益于父母热情无私的鼓励和教诲,得益于人生信念和意志力的培养,以及人生许多美好事物的馈赠。
我小时候淘气顽皮,上房子掏家雀,下河摸鱼,捉蛤蟆,夏天去河塘里游泳,秋天单独割草打柴;也经常和伙伴们玩弹玻璃蛋子,打纸片子,做弹弓和火药枪,领着一帮同龄的孩子们玩“战斗”,甚至玩到天黑也不愿意回家。这很让父母亲担心。一次玩耍中,我把刘小买子的头打破了,吓得我晚上没敢回家。父母和哥哥找了我很长时间才找到,我怕父亲大发雷霆,暴打我一顿,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父亲早就把刘小买子送到卫生所包扎好了,并且领着我给刘小买子道歉。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先动手打过别人,甚至被别人打也不还手。
父母一生生养了八个子女,没让我们有一个冻死、病死或饿死的,已经很不容易了。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父母经常因为贫困忧愁过,但从没有向命运和困难低过头,更没有绝望过。父母曾接受过亲友的帮助,但过后总想着还给人家一个人情,更谈不上白拿别人的东西了。从我记事时起,母亲除了每天做三顿饭外,还要起早贪黑给父亲,以及哥哥姐姐们做棉衣棉裤,做棉鞋。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拿着用旧布粘合的鞋底,一边用锥子扎着针眼,一边穿针引线,纳着密密麻麻的鞋子。有时不小心扎到手指,殷红的鲜血从母亲弯曲的手指渗出来,母亲把血水挤出去,用针在头发上撩几下,接着做活。母亲纯真的目光中盈满无数的牵挂和爱怜。
一次,我的裤子膝盖磨出两个洞,我看到母亲那样辛苦就想自己补。母亲说放那吧,我抽空给你补。我不让母亲补,说我自己能补。我就在母亲装满破碎布块的包裹寻找合适的补丁,我发现了两块比较新的补丁要用,母亲说你不要用那两块补丁,我还有别的用处。我不听,坚决要用这两块。父亲急了,上去抢了下来,给了我一大巴掌,当时就把我的眼睛给打青了,肿了起来。这事让姨姥知道了,把父亲训斥了!姨姥说你把他的眼睛打瞎了,你养活他一辈子呀?父亲也感到理亏,好几天都不说话。也许是那次父亲的严厉教育,我特别爱惜所有物品,上学爱惜学校的桌椅,在家爱惜自己的衣物,在单位爱惜公家的物品,就是后来生活好了起来,再也不穿带补丁的衣服,我总是把淘汰下来的衣服送给我的大侄子。或者把那些衣物送给需要它的人,甚至送到附近的修理部,给师傅们当抹布用。
父亲这一生经历过许多次政治运动,做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他不懂政治,也不懂什么“斗争”。他只知道要凭着自己的良心和人格做人做事,从来没有整过别人,害过别人。他只相信事实,从不乱说瞎说,从没有给想整人的人提供任何方便。因为那时我家被定的是“贫农”成分,上面派来的工作组经常到我家吃派饭,接触到一些工作队及公社一级的领导,父亲没有跟他们说别人一句坏话。母亲也会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而我们几个小的只能等客人吃完后才能上桌。
当改革开放的大潮涌来,很多人都在开动脑筋发家致富的时候,父亲却不愿意我们经商。他说不干那投机倒把伤天害理的事,哪朝哪代饿不死种地的人,我若不是这样能有你们这帮娃?我知道父亲的观念有些偏激落后,但我不想惹他老人家生气,因为我知道经商也是一种劳动,也是一种发家致富的手段,也是光荣的。只有我没有这个本事,我也很羡慕能够经商做大买卖的人。
父亲在七十岁时还能挑得动一担水,走得是那样轻松自在,有时连瘦弱的我都赶不上父亲。我在十八岁时,挑一担水都要晃晃悠悠。父母老了一直在二哥家赡养,二哥家的承包田种的是水稻,吃大米饭不成问题。但席稻苗、耙地、插秧、打药、除草、收割、打场,哪一样不是重活?父亲这么大年纪还能伸把手,帮助二哥家干活。闲着没事的时候,他硬是把二哥家房子后面的一个大坑,用土填满了,又种上了菜;帮助二哥家照看养鱼池,只要能动弹就要干活,干了一辈子活也不愿意歇息呀。父亲把一生的血汗都奉献给了这片神奇的、黑油油的土地。他这辈子最不吝惜的就是力气,而他有的是力气,就像安泰站在大地上,总有使不完的力量,任何人都无法把他打败。
父亲和母亲一生,始终用自己谨慎的言行和勤劳俭朴的行动来告诫影响儿女们,人生要走正道,说实话真话,要待人朴实真诚;做好人,不要做坏人,更不要做恶人。不要总想着将来能当个什么官儿,发多大的财,要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父母做到了,儿女们也做到了,现在全家老老少少、上上下下几十口人都平安、快乐、幸福地生活着,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贫困潦倒,即使有为官的,也没有一个出现因贪占走向犯罪道路。即使父母已经永远离开我们,但在儿女们心中,始终有一把人生戒尺在我们头顶高悬。
2016年6月13日
通联:吉林省梅河口市公路管理段 辛树江
邮编:13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