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洪芜 于 2016-7-6 22:39 编辑
这是一个个美妙的方块
——2016年第6期《中国作家》“咸淡水诗派特辑”扫描
文/ 徐向东
“中国诗/这是一个个美妙的方块。”此为《中国作家》(2016年第6期“咸淡水诗派特辑”)中的优秀诗作《中国诗·诗中国》里的首句诗。继《诗歌月刊》(2016年第2期)刊发“咸淡水诗派(香山诗派)特辑”之后,今年6月9日,中山市举行了咸淡水诗派端午诗会大获成功,第6期的《中国作家》更是多版面专题形式隆重推出咸淡水诗派作品,为咸淡水诗派走上全国再掀热潮。
“咸淡水诗派(香山诗派)”为我国诗歌领域提出的一种“新概念”。去年10月份,我国著名诗人、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先生,依据大香山地区地理和历史、人文环境提出了“咸淡水诗派”概念。如今,这一概念的提出,已在全国引起了越来越多诗人的热心关注,产生了良好影响,并有助于人们从诗歌方面,对大香山地区进行历史的“俯瞰”和文化的深入了解认知。
在2016年第6期《中国作家》上,我们从刊发的十多位香山诗人的诗歌作品中可以看出,“咸淡水诗派”具有风格多样和开放、融合的文化特性,体现了丘树宏所说的“咸淡水诗派既要坚持中国传统元素,又吸收世界各国优秀元素”的理念。此辑中的“开版”之作为丘树宏的《中国诗·诗中国》。该诗共八节,场域纵横,诗意宏大,节奏明快。诗人激情饱满,回答了什么是“中国诗”和“诗中国”这一博大的诗学命题,即中国诗是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灿烂的华夏文明,是长江、黄河,是黄山、泰山,是“风、雅、颂”,是“楚辞、离骚、天问”……也是新诗百年的现代“诗中国”。我们更愿意把这首诗喻为在“史论”基础上对中国诗的剖析。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部诗意化了的“中国诗论”,并让读者领略到“诗意中国”开阔的历史和现实,以及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此诗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咸淡水诗派”的渊源,其实就是“中国诗”。在我国,任何“地域诗”本质上都是“中国诗”。要了解和创作“中国诗”,就绕不过中华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同时,也与世界潮流相互融合。“咸淡水”正吻合了这种品质特性。
中山、珠海、澳门三地旧称香山,文化同源,具有开放、上进、包容、低调和务实等人文精神品质。基于此,“咸淡水诗派”的发起倡议,立即得到中山、珠海、澳门三地诗人的积极响应。对于创建香山地区“咸淡水诗派”的构想,诗人丘树宏在倡议书上是这样说的:“珠江为淡水,南海是咸水,淡水代表传统的中华文明,咸水代表海洋文明。咸淡水在香山地区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了咸淡水,两种文明在香山地区交流碰撞融合而形成了咸淡水文化……”由此可见,“咸淡水诗派”不是一种派别,也不是一种风格,它是一种地域文化上的“诗歌标识”。
特辑中,澳门诗人姚风诗歌散发深刻的哲理美学之光,“美是慢的”、“昨天也是明天”。南渡的诗歌亦然。但是,姚风的诗与“现实”融为一体,更显“复杂性”,而南渡诗歌喻义强,更显“专一性”。此两首诗歌都是难得的佳作。贺绫声的诗歌则有“故事”,从雨天喝茶牵扯出一番情愫,耐人寻味。
珠海诗人高志东的诗歌,则是一首“意识流畅”的优美诗作,纯洁,浪漫,表达了“矢志不渝”的情感。谢小灵的诗歌,则充满了宽厚、伤感而又温良的人性美。唐晓虹的诗歌则是“另一种”状态下的人生,含蓄而隽永。
特辑中的第二首,是中山诗人王晓波的优美抒情诗《爱回来过》。该诗具有诗人一贯的诗风。诗人人到中年,但内心保持“心中有爱,永远也年轻”的“纯情”。祝晓林的《种菜》,则以过往的经验,苦口婆心地传颂“深耕”的朴素道理。刘建芳的两首诗,将自己置身于额尔古纳和满洲里街头,分别体现了诗人在感受四面八方风潮时的“迷离”和向往大自然的胸襟。刘洪希的诗歌表达了“回乡”看到那朵桃花时的喜悦,是对“乡愁”的吟哦。黄廉捷的诗歌意象多,但“光”引人深思,最后一句有深意。罗筱的诗写一滴雨,充满了悲悯情怀。倮倮的诗歌保持了“具体”的特点,但较之更多了新颖角度和表现手法。郑玉彬的《阿嬷》具有纪实的诗学效果。徐向东的诗“讲述”了朴素的哲理,“千年阳光照亮我的额头”隐喻性强,提升了整首诗歌,意味深长。
笔者认为,上述多数诗人在香山地区生活工作了至少十几二十年,他们对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更为敏锐而深切的体验。因此,其诗作也呈现了多样性融合的品质,这正如诗人丘树宏所说的,“从一定意义上说,香山地区已经基本形成咸淡水文学艺术流派的雏形”。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咸淡水诗派一定会随同珠江和南海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作者为《中山日报》记者、主任编辑,中山作协副主席)
咸淡水诗派(香山诗派)作品特辑
中国诗•诗中国
□ 丘树宏
中国诗,
是一个个美妙的方块——
一会儿象形,
象形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一会儿会意,
会意出一幅幅生动的遐想;
一会儿假借,
假借出一段段无限的空间。
这一个个美妙的方块啊,
铺成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
组成了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
垒成了巍峨的喜马拉雅山,
筑成了雄伟绵延的万里长城。
中国诗,
是一节节分行的文字——
一会儿齐整,
如同一支支列阵的队伍;
一会儿错落,
如同一座座起伏的山峦;
一会儿跌宕,
如同一排排滔天的波澜。
这一节节分行的文字啊,
记录了亿万年的历史变迁,
见证过人世间的风霜雨雪,
叙述着千姿百态的故事人文。
中国诗是风,
古朴粗犷,野趣纯真;
中国风是雅,
空灵精致,庙堂高清;
中国风是颂,
黄钟大吕,铜牙铁板。
从诗经、骈文到乐府,
从《楚辞》、《离骚》到《天问》,
诗的精灵,
几乎与这个古老的民族一同命名。
自从屈原在端午时节,
飘进汨罗江上下而求索,
中国诗,
就在华夏的时空走向辉煌和经典。
那唐诗的悠扬韵律,
流淌成了长江、黄河,
流淌出李太白的豪放浪漫,
流淌出杜工部的旷世悲情;
那宋词的铿锵平仄,
敲打出了黄山、泰山,
敲打出易安居士的婉约流转,
敲打出了苏东坡的羽扇纶巾。
而百年来胡适之徐志摩,
激荡起摧枯拉朽的风潮,
更使中国诗,
开始了从古老走向现代的新拐点;
更让诗中国,
开始了从自我融汇世界的新征程。
作者简介:丘树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主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市政协主席。2003年凭诗歌《以生命的名义》由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央电视台制作大型抗击非典文艺节目播出而走进中国诗坛,已出版诗集8部,创作和发表了大量史诗和长诗《海上丝路》、《珠江》、《Macau 澳门》、《共和国之恋》等;为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下南洋》等创作主题歌;主创的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在国内外演出,《孙中山》和主创的大型电视文艺片《英雄珠江》在中央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播出,影响广泛。
爱 回 来 过
□ 王晓波
再美的鲜花也会凋零
再美的青春也会老去
再美的影剧也会结局
可是爱说
在你累了 在时光停滞
神思空白 无言的时刻
风说
爱跑得比飘浮的叶子快
爱回来过
爱说 你如她一般年轻
爱说 她回来过
爱说 你如信仰一般年轻
在黄昏 在黄叶
倦意飘荡的一刻
在人们感到
生命如白开水
一般 凉时
爱说 她回来过
有缘的人 总会遇见
爱回来过
我想
你定如她一般美好
作者简介:王晓波,中山市诗歌学会主席、中山市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山市作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香山诗刊》主编。曾获人民日报社作品奖、中山市优秀精神产品奖、中山文艺精品奖等奖项。著有诗集《生命•情感》、文集《银色的月光下》;其评论《吹掉泡沫 还诗歌以亮丽》(载《人民日报》2002年6月11日)和《不敢苟同的错误诗学》(载《作品与争鸣》2003年7月)曾受到广泛关注;有作品载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中国作家》、《诗刊》等刊物,有诗作被《青年文摘》、《意林》、《诗选刊》等刊物的选载。作品入选《中国诗歌选》、《中国诗歌年选》、《大诗歌》等多种选本。
种 菜
□ 祝晓林
用力。锄头要深深地插入泥土
下面藏着许多湿润的宝物
诸如与阳光雨水一起沉没的生灵
这些好东西,它在我们的土地里存在
用力。你要用力深翻脚下的土地
吝啬力气,种什么菜都没有好收成
你的力气要从锄头上传送
从一切朴素的事物上,传送到地里
你的力量要引导你的菜根
菜籽的声音,是另外一种声音
并不是每场春雨,我们都能感受得到
从种子到果实是一次升华,也是回归
无论什么菜都很脆弱
需要土地的呵护,从根到叶
是一条路,要穿越风雨
脆弱得就像人类的许多梦想
你要深耕,孩子
不要吝啬力气,年轻人有的是劲
用力挥锄,深入泥土
人世间很多事情就跟种菜一样
作者简介:祝晓林,中山市诗歌学会副主席,出版诗集《爱情打湿了春天的地面》。
在满洲里街头(外一首)
□ 刘建芳
带着草原的粗犷与风情
带着大漠的孤寂与热烈
带着远东的习性与梦想
你站立在十字街头
向左有啤酒与咖啡
向右有奶茶与伏特加
前面是国门
后面是家门
呼伦湖上的风吹来
你四处张望
前后左右哪里是你的方向
在额尔古纳
在额尔古纳,羊群
是天上的云彩在草地上漫步
在额尔古纳,马群
是疾驰的旋风在眼前闪过
在额尔古纳,河流
是迂回婉转的歌曲在耳边响起
在额尔古纳,道路
是划破无边绿色的梦通向地平线
在额尔古纳,我多想
变成一朵云彩
变成一阵风
唱着一首歌
做一个通向天际的梦
作者简介:刘建芳,男,籍贯江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诗歌学会副会长。获选2014年《现代青年》十佳诗人。已出版个人诗集《南方的风》、《流淌的岐江》、《梦中之河》,散文集《水井边的日子》。
宽窄巷子
□ 姚风
选择宽还是窄?每到选择方向和路线
我都心有余悸。幸好,今晚
没有原则性问题。我们不过是去吃重庆汤圆
无关宽与窄,只要是圆的,而不圆会被告发吗
汤圆里的芝麻还是芝麻
这样就正确了。这样就可以形容我们的生活
或者你的股票:芝麻开花节节高
于是,我们去看《白蛇传》和变脸
其实我的脸也在变,只是慢了一点
而白蛇几近绝迹,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法海也已改行,坐在窄巷给游人掏耳朵
他掏出了我的耳结,却掏不出流言蜚语
块块青砖叫人想起民国,那就干脆穿上旗袍
在影楼里穿越时光。但必须等到明天
美是慢的。昨天也是明天。聚亦是散
无需惜别。我们乘黑夜启程。我们枕白夜做梦
作者简介:姚风,生于北京,后移居澳门。出版有《写在风的翅膀上》、《瞬间的旅行》、《姚风诗选》等中葡文诗集以及论著《中国古典诗歌葡译本评析》、《中外文学交流史——葡萄牙卷》。译有《安德拉德诗选》、《中国当代十诗人作品选》等十余部。曾获“柔刚诗歌奖”、“两岸桂冠诗人奖”等奖项。
坟墓正在修建
□ 南渡
昨夜在梦里,自己一下子变得殷勤
忙前忙后,和泥搅拌并砌砖倒下石子
水是重要的,在局限的空间里引来潺潺流水
还有光明,若能照进虚掩的密室
把土刨得再深一些,再宽一些
可以伸展双臂,在沉睡许久后的某一刻
或者可以翻身,仰起头
只是听不见自己的呼吸声
像是在一口枯井里
从下而上一级一级堆砌到井口
不得不佩服自己何时变成一个工匠
雕刻死后再也不能看到的地方
在梦里,所有幻想过程都特别逼真
导致自己相信这一切正在发生
收拾降落伞一样将天空收纳
直到黑暗的石头封住了出口
作者简介:南渡,原名:吴默,广东雷州半岛人,生于八十年代,现居澳门。有作品散见《诗刊》、《诗潮》、《星星》诗刊、《诗选刊》、香港《圆桌诗刊》、澳门《笔汇》、泰国《中华日报》、《羊城晚报》等刊物。荣获“2013•绿荫年度诗人奖”、 香港圆桌诗社理事。
雨 天 尝 茶
□ 贺綾声
你是一杯茶,初尝是苦,再尝是甜,最后我把杯子打碎了。──题记
每天路过汴京茶道馆
便想起你的香味
甘涩、清甜
犹如人世间的曖昧
你我在此相遇相爱
共饮一壶岁月
忘却窗外风风雨雨
你悄然离去那年
雨声喧哗,冷风如割
我捧着杯子
看自己泪珠
一颗
一颗
落下
如字
化成一封瘦金情书
在水墨沉静之间
唤你的名字
作者简介:贺绫声,摄影爱好者,澳门诗人。曾获两届澳门文学奖新诗组冠军。著有诗集《时刻如此安静》、《南湾湖畔的天使们》、《遇见》、《如果爱情像诗般阅读》,诗合集《彩绘集》、《迷路人的字母》。曾举办“在M城”、“我城,他城”、“光影五重奏──澳门五诗人”摄影展。
我会在海边等你
高志东
从黄昏开始
就和海风一齐
霞光如水
潮退潮起
我执着地期待着
一个砰然心动的相遇
夜空在仰望中来临
不知你在哪一个星际
可能只是一颗流星
可能遥远得目不可及
只要你未曾被人相识
我都会搜寻你的踪迹
哪怕是化为礁石
请相信
我会在海边等你
作者简介:高志东,珠海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八十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先后在地方报刊及《作品》等刊物上发表过诗歌作品。
没有一只鸟会把天空占为己有
□ 谢小灵
庭院的光与影都是活泼宁静的
连同我对你的爱恋也是平静的悲伤
月光源源不断流向果木,树荫
鸡笼边深睡的鸡。浅睡的青菜,潜入深水的鱼
桂花香气在你我之间像个不存在的发言人
深知一支笔识字的艰难,一片面包的饥饿,一片海的干渴
我老是记得你奔向秋千的样子,我比那时更加了解了你
如同一条路对漫漫前程的多种想象
明天把从前不爱的人爱一次,请在夜里给他黑色的红玫瑰
把爱过的人再爱一遍。把消失的雨,明天再下一遍
直到梦幻慢慢的在我的身体里住下来。
作者简介:谢小灵,笔名阿辽沙,广东揭阳人。现居珠海。广东诗歌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珠海市金湾区作协主席 ,金土地杂志副主编。曾获首届广东省“桂城杯”诗歌奖、珠海市文联首届苏曼殊诗歌奖。
晌午的邂逅
□ 唐晓虹
太阳瞌睡了,躺倒秋天的晌午。
光芒里,你晃悠悠跑向花园,
蹲下, 说灌木丛有蜥蜴爬过。
你的惊讶,截断动物的呼吸。
木槿与蜘蛛兰瞅了你一眼,
将一剂凝结自然芬芳的安定,
注入你的肢体。
针剂,无非装着清凉。
它穿透皮肤与肺腑,直至头脑。
以静谧之手梳理散乱的发髻,
提醒你远离喧嚣,贴近泥土。
此时,你的身影飘动风中。
绕过丛林,走进绿萝缠绕的书屋。
窗外,时光的花束在树间舞蹈,
花束上空的云朵在蓝天游弋。
于是,迷惑总是不期而遇。
未知化作诱人的气息,猫一般
带你迈出门槛,去卧伏绿茵。
侧耳泥土,你听见蜥蜴在絮叨:
花园的晌午属于秋天。
作者简介:唐晓虹,女,原籍湖南祁阳,居住珠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珠海市香洲区作家协会主席。出版诗集《梦中神树》《化石走出荒原》。
守候一朵桃花绽放
□ 刘洪希
记忆中 她是故乡
最先叫得出名字
开得最早 颜色漂亮
还能结出诱人果实的花
眼缘 印象
常常奠定挚爱的基石
别离已经多年 而在更南的南方
桃花开得更早
但我只愿守候思念的那朵桃花
绽放
曾经吹落黄叶的风
一天天由冷变暖 随季节的方向
掉头 由南向北
它们吹到故乡的日子
就是那朵我思念的桃花
和她的姐妹 打开身体的时候
作者简介:刘洪希,籍贯湖南,1995年至今已在诗刊、北京文学、诗选刊、诗林、羊城晚报、诗歌月刊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等文学作品400余篇,作品入选多种选集。广东作协、中山作协会员,中山市诗歌学会副秘书长。
荒 寂 的 光
□ 黄廉捷
荒寂的光,支撑着一个物种起源的比喻
荒寂的光,搭上神秘秋风的最后一班渡轮
秋风溜过的表面,压倒了迷恋深度的草
云雾与流水露出了多情的嘴
就在秋风转身等待白昼开放的一瞬间
荒寂的光被冰冻成了空气底下的忧伤
残叶幻变成你的影子
不断延伸,想寻找到生命的痕迹
交谈没有声音,你早成为了过去
我还活在世间,这是你留给人世间的枯萎记忆
它终于消失,伴随我而消失
但你青春的血迹化成了黄土
岩石向天空送上温度
仿佛天上的云雾都跟满山的树林在握手
仿佛所有的鸟儿都与树林同呼吸
整整一个下午,光的路线都没有改变
我走向你埋葬处
作者简介:黄廉捷,男,广东廉江人(笔名:廉洁),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诗歌学会副会长、香山文学院秘书长。著有个人小说集《淡淡的沉默》、长篇小说《爱情转了弯》、诗集《漫无目的》、诗集《一百年后,我凝视这村庄》、《黄廉捷爱情短诗选》。在《羊城晚报》、《诗林》、《诗歌月刊》、《中西诗歌》、《城市诗人》等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文学作品。
一滴细小的雨怎样生存
□ 罗筱
一滴细小的雨是怎样生成的
在天空中漂泊了多久
从那么高的高处往下跳
它有没有害怕和犹豫
有没有想过
跳下去的后果
落下时
有没有遇到云
有没有风
经过它身体的内部
是否受到过同伴的排挤
有没有开小差
改变了生活的轨迹和命运
一滴细小的雨该怎样生存
它来到尘世
可能跌落在草丛里
或者掉在发烫的柏油路面
砸在寂寞的屋顶以及废旧的铁器上
被摔得浑身碎骨
也可能降落在冰冷的海水
连一点声息都没有
或溅在飞驰的列车上
被带进茫茫黑夜中
一滴细小的雨在跌落时
来不及考虑这些
从天空来到尘世
细小的雨打湿不了一粒火
无法清凉一片树叶
不能安慰一株禾苗
但它正好落在我的心上
染绿我的思绪
并长出了一首诗
作者简介:罗 筱, 70年代生人,曾在空军某部服役,现居广东中山 。作品散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诗歌月刊》、《葡萄园》、《国际汉语诗坛》、《扬子江》、《绿风》等。出版有诗集《这支抒情的芦笛从未停息》。
我们说到了光
□ 倮倮
在某个语句的路口
我们突然说到了光
有点猝不及防。光
聚成一束,但它
并没有照亮雨中的道路。
说到光,我们有点紧张
抓起搪瓷杯大口喝水,紧张
慢慢溶解在水里。
“哦,我们刚才说到哪里?”
我清了清嗓子问。
旅途上有光闪耀
一些记忆,一些片断
——就是光
从黑暗中盗取光
是一门古老技艺,只是
失传已久。
作者简介:倮倮,本名罗子健,70后,家电搬运工,公益老兵,喜设计,爱诗歌,天生喜欢折腾,梦想成为生活家。如果你恰好有一两个同样的特征,也许我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
阿 嬷
□郑玉彬
低矮的屋檐下,在风中
祈求平安的桃符东倒西歪
收录机里机械的诵经声,在黄昏
牵来一丝慰藉
里屋,光线暗淡
雕花大床依旧盛开
再没有人去琢磨它
是开心,还是郁闷
陈年的胭脂水粉已风化成雪
长年的炭担也凝铸成背上如山的驼
神案上,阿公的眼神
仍是一支让你心惊的箭么?
往年教训媳妇的荆条
你还拎得起么?
浸濡了半个世纪汗水的扁担呵
偶尔,还温暖子孙们远游的心
夕阳透过门楣
灰尘与烛香在光柱中相追逐
多奇怪的景象啊
一束小小的光线也能让感觉温暖
一个世纪的恩怨也不过是浮在粥上
薄薄,薄薄的一层浆膜
我们的阿嬷,不经意间就
轻轻,轻轻地把它吞下了
青花碗里,白粥稀亮……
作者简介:郑玉彬,藉贯广东饶平,现居于中山。作品散见于《诗林》、《诗歌月刊》、《金融作家》、《中山日报》等省内外刊物,有诗歌被收进《悠悠咸淡水》和《一树花开——中山诗群诗人选评》《2015现代诗经100首》等诗集,现为广东省作协会员、中山诗歌学会会员、副秘书长。
千年阳光照亮我的额头
□ 徐向东
昨日上夜班
今天我又起了个大早
妻子说我是一个农夫
她知道我从不算命
她需要一再鼓励我
勤劳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我有父母给的铁身板
低头能在台风中走路
如果被石头绊倒亦无怨言
我内心有颗更大的石头
默忍为牛,也开成一朵花
我握紧锄头有流淌的汗水
土质不差,稻花也香
年少时的那些小聪明
随着年长成风中的一根稗草
我感恩出力有饭吃,流泪有人疼
千年阳光照亮我的额头
也照亮黑夜和无梦的鞋
圣人说事物随心也挺美好
我的呼吸如小草一样轻
数着平常日子能听见木鱼声声
窗外,可能有白云从蓝天上掠过
作者简介:徐向东,男,籍贯湖南,60后,广东省作协会员,中山市作协副主席。作品入选多种文学选本。诗歌作品散见《中国诗歌》、《诗歌月报》、《诗潮》、《诗林》、《诗歌周刊》、《南方日报》等,有诗歌被入选首届诗经奖《2015现代诗经100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