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霁良 于 2016-7-24 11:23 编辑
和解[/b]
王霁良
我们和解吧,镜子的反面
也是玻璃
我跟你一样烦心
那些龃龉的往事
每天上班
经过那个分别的道口
我的心情都像上坟一样
大热天,看了三篇好诗,分别是严力的《你忘了锁门》,王霁良的《和解》,季振邦的《 哥伦比亚大冰原》,通过意象,我谈一些读后感(不是审视评论)。这三首好诗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初看不太懂,再看稍微懂一点。——好在现在用“意象”这个照妖镜,一照显形了。
凡是看不懂的诗,首先看这首诗想探索什么?尼采有一句话是这么说诗人的:“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现在的新诗,如果没有思想性,诗人是不会放过自己的。那么严力的“门”的意象是什么?王霁良的“和解”意象是什么?季振邦的“大冰原”意象是什么?
看诗歌,还要看“向往高度”。所谓向往高度,实际上就是探索的高度。在诗中或字里行间,总有高度的信息。但最关键的,还要看诗的黑暗低度。在尼采看来“诗与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严力的《门》低度意象是裤裆勃起的钥匙,王霁良的《和解》”低度意象是坟墓,季振邦的《 哥伦比亚大冰原》低度意象是蚁蚋。经过比较,王霁良老师的“坟墓”处在黑暗地底较低位置,所以觉得王霁良老师的《和解》,是一首伟大的诗。譬如,今天的南海问题,中美还是和解吧,不然大家都在坟墓里第二次握手言和。这个和解的对象是多解的,诗人与谁和解?——与传统、社会、体制、境遇、命运……? 为何和解?如何和解?今生今世能否完成和解?
以上是我如何看“看不懂的诗”的一些体会。现在,我理解了为什么朱光潜会这么说,——“中国诗只达到幽美的境界,而不能达到西方诗那样的伟大的境界。”朱光潜最崇拜的老师是尼采。尼采上面说的有关诗歌的两段话,就是朱光潜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诗如人,人如树啊,我花了很长时间,查询了朱光潜与尼采的“人生格局”,不看不知道,一看明白了,我们真的,很少能发现现实生活里有亮色的美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