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枣林放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川荐读【世界诗] 德国诗歌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5:21 | 只看该作者
莎拉•基尔施(Sarah Kirsch)是当代德国最著名的女抒情诗人之一。比尔曼号召书的第一个签字者。抗议剥夺比尔曼国籍的后果是她自1977年起移居西柏林。实际上,早在1969年她便受到怀疑。1973年发表诗集《豹女》,触及民主德国的妇女状况,引起很大争论。作品有诗集:《与巨蜥谈话》(1965),《乡下逗留》(1967),《咒语》(1973),《水上音乐》(1977),《地球王国》(1982),《猫的生活》(1984)等。

冬天的音乐

我曾经是一只红色的
母狐借助高高的腾跃
取我自己想要的东西。

现在我已苍老如同灰色的雨。
我在自己的心里
走向格陵兰。

岸边有一块石头在闪耀
石头上写着:有去无回。
那石头缩短了我的生命。

世界的四极
充满了痛苦。爱情
象脊柱断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5:21 | 只看该作者
希尔德•多敏(1912——),犹太血统的德国女诗人,纳粹时期流亡于欧美各国,诗歌体现了人类永恒的流浪命运,诗集有《只有一朵玫瑰在支撑》。

   《为我造屋》

   我这闪亮的沙土之身
   依照那永恒的图象塑造
   风来了
   把一根手指掠去
   水来了
   在我身上创造无数槽纹
   而这风呀
   把心脏坦坦打开
   这肋骨之下
   啁鸣不已的火红小鸟
   它的硝烟
   灼去了我心脏的肌肤

《秋水仙》
         
至于我们,所有门柱都已经烧毁,
我们的童年时光,曾在上面
一厘米一厘米地
被纪录下来。

我们,从未种下一棵树
在我们的花园里,
为把座椅
放进生长着的树荫下。

我们,落坐在山包上,
仿佛一群被指定的牧人
放牧着白云的羊群,在蔚蓝的
牧场,从老榆树上方漂移而过。

至于我们,总在迢迢路上
——那是毕生的旅行
往返于星球之间——
寻求一次新的开始。

而正为我们
秋水仙袅袅站起
在夏日褐色的草地
森林遍地铺满
黑草莓和野蔷薇果——

我们这么望着镜子
并且学着
去阅读我们的面孔,
在这张脸上,所有到来的
慢慢剥落殆尽。
它哭喊着。

一只寂然无声的鸟
没有人在谛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5:22 | 只看该作者
格仁拜因(Durs Grünbein,又译格林拜恩,1962— ),当代德国诗人,生于德累斯顿,1985年入洪堡大学学习戏剧学,1987年退学,集中精力从事文学创作,并研究神经学。量子物理学和哲学。现居柏林。著有诗集《清晨的灰色区域》(1988)、《颅底课》(1991)、《陷阱与皱纹》(1994)、《写给敬爱的死者:三十三首墓志铭》(1994)、《依照讽刺诗》(1999)、《释夜》(2002)、《关于雪或笛卡尔在德国》(2003)等。

脚的纪念碑

纪念碑是记忆的下水道
通常无人截流。有时
他忽视愚昧。
遗忘折断在其边棱
聚集起来形成小水洼
使尴尬的生者向死者
献上自己精确算计的
生命时光的几分钟。纪念碑
对于死者是一个转折标志
留下一个日期与姓名,可以解读
在前面是威胁,对后退是慰籍。

面对所有威胁。因为来自石头
缄默的理智埋伏以待。所有
对此敏感之物(指蛋白结构体)
将在须臾间腐朽。因此,每次雨后,
那霉菌死亡的光泽形迹可疑,
虽然,雨水洗净石块和墙体
却没有洗净皮肤。没有纪念碑
抓住瞳孔的缩小
在夜里的大汗淋漓
或者指甲底下的靶心
这不需要碑文和下跪

在每一座纪念碑里,冷漠的肩顶住了
一次脚踢,游离于时间外。铜铸的耳朵
不再听见,苍白的眼睛泛出
空洞的目光反转过来朝向自己。
无论阴晴雨雪,展现同样神色
斑岩雕刻的嘴巴,面孔
是一堵哑默的风墙。虔诚
是面对静物的尴尬
当身体僵直如尸(一种动物的反射)
处于一种对未来的危险的
期待之中......仿佛每一座纪念碑。

也许,没有什么比突然的自我怜悯
更实在而可怕。在一个夏日
看见自己的脚,并知道
将不会再如此看它,赤裸着
温暖的静脉,奇形怪状的毛束
伸展在草丛中,有一个叮痕。
也许是蚊虫叮咬的,也许
是下一次失败的预感。短跑运动员
如果将目光投向那协助自己
获得金牌的脚是那喀索斯*,惊愕者
就会如此观看自己的死亡。

这就是那脚吗?在婴儿时
大猩猩般卷曲着身体,
揪住不放的脚。后来,它
被套上灰白的袜子塞进靴子
滑冰时掉进冰窟
底下冰的感觉。人们见它
糊里糊涂陷入泥沼。可以确定年代
是足趾足背间块块疤痕
及蓝色的斑点。硬茧,
是一页粗糙的盲文纪念簿
可以读出独来独往的秘密纪录。

为何树一座纪念碑给官能美上的
一块凡肉,是耐性帮助它
去休息和沐浴。哀歌
并不意味着骨头,那被鞋挤压的骨头,
也不是阿希里斯之踵**和脚掌,
一个希腊人从中挑出一棵刺,
被浓缩于大理石成为不朽***,
远非踝骨下的小小铸模拱顶,
用来支撑身体。这只脚
是数以亿万计中唯一的
人,他不能肯定下一个前进目标在
哪里

脚只是脚--将来也只是脚
即使它插上翅膀,数十年如一日
毫无休歇。在赤道线的
马拉松赛中穿过沥青铺就的城市
它迷失在通往吃喝歇息之处
已走过的了无痕迹的路上,
它几乎总是运动。不是为了自己
走在床上炽热的炭火里
两人在一起做俯卧撑,带着
扭伤了的脚指头爬离现场。
脚只是脚,一件哑巴工具
同样,当它时空皆忘地
在一个钟乳石洞里攀援而下时
被固定在悬崖上,那里,原始人的
高级感觉的神采表现在
捕猎野牛场面的绘图里
小趾开始笔直地行走。不是手,
是脚,在色诺芬****的记载中
引领一万大军的远征,
因此,脚的民族写下了早期历史。
脚只是脚,敏捷的脚丫子
在战地上几乎已不能再丢失。
在与装甲车履带的对抗中失利,对着
马达,轨道,车轮碾压,
依然弹动步伐踩过卵石
踏过海岸,趟过沙丘
倘佯在高速公路与起飞跑道之间。
并且,留下了仿佛蜥蜴尾的谜,
很快为别的用途征用。
如果它的时机来临,就象
第一只两栖动物那样在陆地上
萎缩了鳃也会萎缩这肢体。也许
乡愁因此将目光蒙上阴霾
投向一个如此迅速发育成熟的形象。
自己的脚是外向的,几乎是身体
遥远不可及的部分,然而却充满血色
走起来仿佛居高临下而视
如手臂,大腿,翅膀,鳍等
一开始就运作了逃亡,
从乐园里出走。纪念碑
不愿保留它,那道路,人们
在石膏模型里看不见那坍塌。

你的脚只是你的脚--跛行在后面
直至逗号之后的位置并在秘密
死亡的小小间歇注上记号
仍作为步伐存在地下,
短小乐章继续留在耳边。

译注:

*那喀索斯(NARZISS):希腊神话里由于爱恋自己在水中的影子而憔悴致死的美少年, 死后化为水仙花。
**阿希里斯之踵(ACHILLES):阿希里斯,希腊传说中的英雄,全身刀枪不入,唯独其脚后跟是致命之处。
***这两句应指古希腊的大理石雕像“挑刺的少年”。
****色诺芬(XENOPHON):约前430-前355,古希腊历史学家,苏格拉底的弟子。曾率希腊军万人远征波斯,前396年背叛雅典,投效斯巴达。著有〔远征记〕,〔希腊史〕及〔苏氏言行回忆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5:22 | 只看该作者
丽泽•穆勒,美籍德国人,生于1924年2月8日。于埃文斯维尔(Evansville)大学获得社会学学士学位;于印第安纳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专业是比较文学,研究方向为民间传说和神话。她曾到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多所高校访问

【夜歌】

(丽泽•穆勒/作,张文武/译)

在岩石中,我是松动的那块,
在箭中,我是那心灵,
在女儿们中,我是孤寂的那个,
在儿子们中,我是夭折的那个。

在答案中,我是那问题,
在情人们中,我是那剑,
在伤疤中,我是那新鲜的伤口,
在五彩纸屑中,我是那黑色的旗帜。

在鞋子中,我是踩到卵石的那只,
在日子中,我是那永不到来的一天,
在你于海滩上发现的尸骨中,
唱歌的那个,就是我。

《命名动物》:
  
  直到他命名了马
  
  马,
  不曾在地上留下蹄印儿,
  鬃毛仿佛没有发明,
  迅捷和优雅没有结婚。
  直到他命名了奶牛
  
  奶牛,
  不曾有谁站着睡觉,
  不曾有谁透过浑浊的眼睛看见,
  食物都只是嚼一次。
  直到他命名了鱼
  
  鱼,
  光线才投射到了
  黄色和银色的皮肤上,
  现出一个光洁的舞者
  和一个跳高世界冠军,
  就好像后来不久
  他又命名了女人
  
  爱
  他赋予她知识
  使她知道她是谁,有着温柔的小手。

“当我被问起”:
  
  当我被问起
  如何就开始了写诗,
  我说起自然的冷漠。
  
  那是在我母亲死后不久,
  一个明亮的六月天,
  一切都兴盛。
  
  我坐在一个美丽的长满植物的公园
  一条灰石长椅上,
  但是那天百合花聋得就像
  一个醉酒睡着的人的耳朵
  而玫瑰花向内弯曲。
  没有什么是黑色的或破碎了
  没有一片叶子落下
  而为了夏日假期
  大阳高叫着没完没了的商业广告。
  
  坐在一条灰石长椅上
  我天真的脸上
  只有隐约的忽红忽白的焦虑
  我把我的悲伤
  放进语言之口
  这唯一能和我一起悲伤的事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5:22 | 只看该作者
特拉克尔(Georg Trakl),1887年生于萨尔茨堡,特拉克尔也是完成从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向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诗歌过渡的一个代言人,对表现主义诗歌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所有现代德语作家当中,特拉克尔无疑是最富于传奇色彩的诗人。

死亡之侧

哦黄昏,走进童年阴森小村的黄昏。
沉积了忧郁许多污秽的叹息。
哦森林,轻悄降入棕褐眼睛的森林,
当溢出孤独者瘦削的手
滴下他沉醉日子的紫红。
哦死亡之侧。让我们祈祷。
这一个夜晚,檀香雾熏黄的冷衿里
松开了恋人们瘦小的手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5:22 | 只看该作者
荷尔德林(Hlderlin,Friedrich,1770~1843),德国诗人。1770年3月20日生于内卡河畔的劳芬,1843年6月7日卒于图宾根。

《人,诗意的栖居》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
   仰天而问:难道我
   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只要良善
   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
   来度测自己。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湛若青天?
   我宁愿相信后者。这是人的尺规。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的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我真想证明,
   就连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纯洁,
   人被称作神明的形象。
   大地之上可有尺规?
   绝无。

《浮生的一半》

悬挂着黄梨
长满野蔷嶶的
湖岸映在湖里
可爱的天鹅
你们吻醉了
把头浸入
神圣冷静的水里
可悲啊,冬天到来
我到哪里去采花
哪里去寻日光
和地上的荫处?
四壁围墙
冷酷而无言,风信旗
在风中瑟瑟作响。

《致青年诗人》

亲爱的弟兄,也许我们的艺术正在成熟,
因为它像少年的成长酝酿已久,
不久趋于静美;
但请心地纯正,如古希腊人一样!
对诸神要热爱,对世人要心怀善意!
切忌自我陶醉,切忌冷若冰霜!勿流于说教,勿平铺直叙!
若是大师使你们怯步,
不妨请教大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5:23 | 只看该作者
尼娜•凯瑟(Nina Cassian 1924——),十五岁出版第一部诗集,也是一位散文作家、音乐家、儿童故事作家、翻译家。凯瑟的诗具有明显的超现实主义色彩,致力于探究深邃的个人经验,想象奇特。

兔子
兔子
发明了那种尖叫
诱使捕猎者的同情
尽管猎人或狗
从未被吓退
不去捏住它的身体
象捏住一只皮手套
带着刚才的体温
兔子
仅仅发明了那种尖叫
(远比它的思索来得大胆)
来面对死亡
兔子
它的剧烈而滑稽的尖叫
是它关于庄严的唯一概念
(崔卫平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5:23 | 只看该作者
葛瑞夫(1960- ),出版有诗集《狂喜研究“父•子》(1994)以及《漂浮的头》(1997)。自一九九二年来,连续获得多项德国国内文学奖。

明亮

好多条小径切过某样东西--那
曾是“周遭环境”;溶解,镶嵌
进去。这也是一样:小径
中止,因为全都变成

端笔直的线条的一部分:如此快速
便将森林清除的一道光束。这些地带
变得多明亮:
在安装好的光片下滑行
是何等感受,在电器化的冬天被推进
是何等滋味;
它的信号:在车流中不停闪烁。
现在它变成了
“映像”,在下着雪
的屏幕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5:23 | 只看该作者
卡尔•克罗洛夫(Karl Krolow, 1915- ):卡尔•克罗洛夫,二十世纪德国重要诗人、文学评论家,生于汉诺威,1935年至1942年在哥廷根和布列斯劳等地攻读语言文学、哲学和艺术史,后来参加二战,1956年成为职业作家。他先后著有诗集《无形的手》、《不同的季节》、《感觉》、《在门前歌唱》等多卷;他还翻译过阿波里奈等大量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的作品。 克罗洛早年深受德国诗人莱赫曼和爱希等人的影响,抒情性较强,后来转向超现实主义写作,成为最注重诗歌实验的超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擅长于用超现实主义画面来描写风景和自然界,因此被看作介于神秘派和形而上派之间的诗人。他的诗介于自然风景、日常生活及人类精神活动之间,暗示出人类的精神状态及其联系,其意象迅速转换,内在冲突不断发生,语言平和流畅但却具有十分深奥的内涵意义,有时想象惊人,有时又以描述性的平稳语势向前递进,使其在二十世纪德语诗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董继平译]

沉默
最后一位顾客
离开咖啡馆之前
他默默拥抱门厅中的
旧照片上的
女人。

正午,植物的陈尸所,
从外面无声地闯入。
它抓攫那
如同照片
徒劳自卫的乳房。

沉默随着蜘蛛
降临到餐桌上。
它给旅行者
指示错误的路
致使他们在光天化日下迷路。

他们那被夏天裸露的躯体
吊死在
一棵胡桃树的影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塑像
树叶间的雄性塑像
前一夜就倒下了。
你可以从那边
它的胸膛上读到名字。
迹象预兆不祥。

枪口从那时起
就从树林间
瞄准了它。
人人都在期待
某种事情发生。
但那塑像中的人
已经走了。
那里即将没有人
记得他的力量。
狙击手
将离开其岗位
而只有女人
将在晚上上床睡觉之前
拉上她们的窗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之血
黑色之血
源于一个
影子打翻的瓶子--
夜之血!

幽幽的提灯越过街道
上下跳动着。
尘埃
从人造花朵上
落进沉默的
过大的眼睛之中。

飞离死亡的航程中
无人掉头看。
最后的脚步闷死在
风儿那松开的头发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墙的神话
墙的神话
被八岁儿童
或黑色时刻的手所创作。

我们走过去对我们的
思想致意。
我们的女人出现在
烧过的砖块里。

我们那在墙上的梦幻
年迈于我们。
那垂死的白色粉刷层
在其皮肤上承受它们。

我们走过去。
而许多人转身,
当他们背对它之际
这堵墙已经
被月亮和狗所纹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黄昏降临
“夜啊,怀念的女人的一群瞥视!”

阿波里奈

当黄昏降临
就没有被丧失的时间。
有人已经在远处歌唱
计程车在薄暮的
雨中打滑。
一个明亮的躯体带着不可表达的目光
和迟到的时辰的手势
伫立在空气上面
当黄昏降临。

当黄昏降临
你必须匆忙并且
忘记玻璃水瓶和鱼的罐头
如同那刚刚
把它们端出来的手。
下午的名字已经
在墙上渐渐冷却。
黑暗是文盲。
它带着嗓音而来
当黄昏降临。

当黄昏降临
你必须迅速行动起来。
一双双眼睛的
忧郁的冲突
已经在餐桌边开始
而爱情在手指之间
碎裂如一块矿石。
有人端着盘子四处走动
收集着那依然独自
相互愉悦着的梦幻
当黄昏降临。

而寒冷的夜晚
带着它分分秒秒的孤独来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预见到的事件
某种不期的事情总是发生。
谁脱下一件衬衣
谁就得再脱三件
两棵榆树之间的一次散步
在丛林中结束。
谁看着一个女人
谁就迷失了
因为时刻在她
为了描述而呼唤
他的瞥视时来临。
甚至连玄学
也难以察觉到
激动着的心灵开始。

惊诧为那不可理喻的
事物铺成道路。
未预见到的事件
死去之前
赎回时间。
就连一条大麻成制的绳子
也允许种种不同的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5:23 | 只看该作者
诺瓦利斯(1772-1801)德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抒情诗代表作有《夜之赞歌》(1800),《圣歌》(1799)等。他还写过长篇小说《亨利希•封•奥弗特丁根》,书中以蓝花作为浪漫主义的憧憬的象征,非常著名。
夜之赞歌①  圣歌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之赞歌①
          (其三)


  从前,当我流着辛酸的眼泪——当我沉浸于痛苦之中,
失去了希望,我孤单单地站在枯干的丘冢之旁,丘冢把我
的生命的形姿埋在狭窄的黑暗的地室里,从没有一个孤独
者象我那样孤独,我被说不出的忧心所逼,颓然无力,只
剩下深感不幸的沉思——那时我是怎样仓皇四顾,寻求救
星,进也不能,退也不能——对飞逝消失的生命寄以无限
的憧憬——那时,从遥远的碧空,从我往日的幸福的高处
降临了黄昏的恐怖——突然切断了诞生的纽带、光的锁链
——尘世的壮丽消逝,我的忧伤也随之而去。哀愁汇合在
一起流入一个新的不可测知的世界——你,夜之灵感,天
国的瞌睡降临到我的头上。四周的地面慢慢地高起——在
地面上漂着我的解放了的新生的灵气。丘冢化为云烟,透
过云烟,我看到我的恋人的净化的容貌——她的眼睛里栖
息着永恒——我握住她的手,眼泪流成割不断的闪光的飘
带。千年的韶光坠入远方,象暴风雨一样——我吊住她的
脖子,流下对新生感到喜悦的眼泪。这是在你、黑夜中的
最初之梦。梦过去了,可是留下它的光辉,对夜空和它的
太阳、恋人的永远不可动摇的信仰。
             钱春绮译
 ①1794年11月,诗人在格吕宁根认识了一个十三岁的姑
娘索菲•封•库恩,以后订了婚,但在1797年 3月19日,
年轻的未婚妻却因肝脏溃疡去世,这对诗人打击很大。在
她死后第五十六天,诗人到她的坟墓上凭吊,感慨万千,
写下了《夜之赞歌》。初稿有六首,除本首以外,其它均
为分行的诗体。后来于18OO年在《雅典娜神殿》上发表时
改为散文体。文字上也有些改动,此处选译其第三首,乃
全诗的核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8 19:2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