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退休警察自创“了体诗”任评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退休警察自创“了体诗”任评说

    据成都商报2016年08月02日讯  啥叫了体诗 “了体诗”因重庆诗人“了人”(本名吴丹)自成一体的诗歌样式而得名,是一种简单明了、短小精悍的白话古体诗,取材于日常生活片断,接地气,满含机趣。

  作/品/选/登  《登山》

  一夜风雨后/来登歌乐山/酷日避云里/薄雾起山岚/鸟鸣婉如歌/涛声和似弦/清风入心扉/浊气吐荒原/方忆登山事/倒数是昨年/只为凡事累/利近青山远/今把俗尘去/与山又结缘

  《梁上君子》

  车停路边无人看,梁兄下手好方便。又砸窗户又撬锁,可能累出一身汗。车内本无一文钱,流汗感冒怎么办?想来兄弟手头紧,留个电话可解难。

  继“梨花体”、“乌青体”等诗歌在网上引起热议后,最近,诗人们都在转发一种“了体诗”。

  “了体诗”是一个自号“了人”(真名吴丹)的重庆退休警察所创建。关于该诗体争议颇多,有诗人认为“生活情趣,和盘托出,雅俗共赏,纯真直率”,有诗人却认为“格调低俗,语言粗糙,词汇贫乏,章法混乱,乏善可陈”。

  事情原委  5万元征稿“了体诗”

  诗人圈掀“批斗”风

  最近,重庆一家媒体发起“了体诗”征稿大赛,截稿日期是8月31日。记者看到,本次征稿奖金颇丰,特等奖5万元,一等奖两名各1万元。始料未及的是,该诗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诗人圈内刮起一阵“批斗”风,各大诗歌群都在热议此事。

  前两日,诗人喻言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了体诗”研讨会的新闻,让他惊讶的是“重庆文学界、诗歌界的‘盖面菜’几乎倾巢而出。翻了几首‘了体诗’来读,却被吓出一身冷汗。”

  “了人”创作的《山涧趣事》最受质疑。原诗如下:“早早辞别热被窝,雨中登山趣事多。两条花狗林中配,一旁观战是鹩哥。”评委们称该诗雅俗共赏,但喻言认为“雅”谈不上,不过就是给打油诗换了个马甲。

  网友“渝民”更称该诗低俗不堪,足以污人眼目。还认为“了人”的佳句“食不厌精多挑剔,大肉两片最称心”简直不成言语。另一代表作《沐浴》:“沐浴澡盆里,水深至肚脐。想要转转身,四面都碰壁。既然水温暖,盆大更安逸。两样都想要,可能是问题。”这等勉强算顺口溜的文字,离诗的语言相去甚远。

  评委评论 被网上诟病的几首诗

  评委们却纷纷点赞

  诗人们最难以置信的是,“了体诗”征文赛竟有强大的评委阵容,而在网络上备受诟病的几首诗,恰恰是评委们纷纷赞许的。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黄济人表示,《山涧趣事》有生活情趣,雅俗共赏,纯真直率。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王明凯说:“‘了体诗’作为一个诗歌现象,正在重庆诗歌界蔓延发酵,值得关注和期待。”并总结“了体诗”有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大众性等五大艺术特征。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傅天琳也在评论中称,“了人”的诗有血有肉有体温,“我很怕大家将他的诗解读成顺口溜。实际上,他的诗里,有着大俗大雅,大开大合,既继承了古典的东西,但又不会被这些规矩所束缚。”

  除了上述持肯定态度的评委,也有一位不愿具名的评委向记者透露,因为参与该奖项评选,他已被很多人指责,故不愿意再过多谈论此事。

  诗人回应 “我一生写类似趣事的诗,就只有那两首”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人”吴丹。谈到他创建的“了体诗”和打油诗有何区别,大概已被很多人问及,不太愿意谈论。“我不是写的古体诗,更不是格律诗,那种东西,少数人写得出,少数人看得懂。就像你划船玩,我骑单车玩,永远没有交集。”

  对于网友称其某些诗作“低俗不堪”,他回应:“了人写鸟诗,本来就是抒一己之怀,人家有人家的看法很正常。况且,我一生写类似趣事的诗,就只有那两首。”

  今年50岁的吴丹是名警察,身体的原因年初已退休,平时也写书法、写散文,偶尔也写新诗,甚至童谣。

  吴丹也看到了网上关于他诗歌负面的评价,他回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言志抒怀的方式就好。”(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实习生 朱光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4 06:3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