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媒千里迢迢而来,宣传白河,宣传庙山寨,特作散文诗一首,抛砖引玉,只为记住这难以言表的深情厚谊。
1
山有灵,有求必应,久旱逢甘霖的白河人民知道。
莅临白河庙山的四十多家新闻媒体人也知道。
庙山开园:贵客临门,喜雨洗尘。
这灵山通灵的写照,顺天意,得人心。
这边城白河,庙山寨景区开园的喜事,天公作媒。
这不可多得的媒体盛会,这中华福地小武当扬名中华的机遇。
这白河三苦精神之花在庙山,如期绽放的美好日子。
2
人有勤,事易成,天道必然会感应。
就连远在北京的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新浪网;
远在香港的凤凰网、紫荆杂志。
远在西安的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华商网、陕西网、西安电视台...
携手安康电视台,安康政府新闻网等闻名遐尔的本市传媒。
众志成城赴边城白河,观水色,绘华章。
报道这酬勤的喜事,哪怕千里迢迢。
这云雾缭绕之美景,接天之灵气。
这景色旖旎的边城风光,这扬我小县白河雄风的庙山寨。
这中华福地小武当,只可意会,难以言说的美。
3
山有志,山如画,人文相继,庙山的美可歌可泣。
譬如庙山北门的黄山迎客松的孪生兄弟:摘帽松。
譬如山顶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的雾海奇观。
譬如龙头香所缔造的美喻,连着安康与吉祥。
譬如从赤松子醉酒的故事提炼出的绿松石传说。
衍生了许多白河特色,和地道的白河甘蔗酒一样。
醉人的美,与庙山寨辉映。
堪比央视,与省市各大媒体一道,众星拱月。
4
人有名,文传天下,就像诸葛亮的茅庐。
就像这灵秀庙山。
源自一双双识珠的慧眼,也得益于一一篇绝妙天下的文章。
而今庙山寨开园,众多文人墨客挥笔。
传奇庙山,美名何愁。
“边城童生”拟小文,抛砖引玉。
哪能比众多技如行云流水的笔尖,演绎白河庙山灵秀的长歌。
慧眼如炬,长歌如织。
庙山寨蜚声四海的日子,还会远吗?
5
山有魂,便可成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脊梁。
白河庙山,便是这样一座。
她没有像珠穆琅玛一样,有值得盛赞的高度。
也没有像泰山一样,有值得夸耀的地位。
她有的,只是白河人勤劳的品质,不屈的志向。
这内蕴之美,是与生俱来的。
和所有中华名山大川一样,只待时光把她融入不朽的国魂。
6
灵秀庙山,开园以后,究竟是不是“秦楚边城,水色白河”的丰碑。
庙山在等你来检阅,她就长住在秦头楚尾。
她很平静,因为她知道。
只有用你们双脚,才能踏出她的高贵。
长歌漫漫传庙山,雄关漫漫从头越。
大美白河,庙山文旅神秘的面纱即将揭开。
只盼你,携旅行者的长笛,奏响她的实至名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