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贫的一点看法
凤凰网凤凰台大行广告,说要在10月19日举办大型扶贫辩论会。因此有以下想法:
我曾对某某慈善机构讨论过扶贫这个问题。当初他们想动员我加入他们的机构。介绍过程中,他们列举一大堆成绩单(包括图片)。我一边观看图片,一边跟他们说:“扶贫这举措不是不好,但我们必须要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们给他们治病送粮盖房子,这似乎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站在施与受的立场,你们会得到更多更大更好的福报,相反,那些受施者因为得到你们的施恩,而更加削弱了自己的福数。如此一算,你们本来是来帮人的,谁不知这倒是来害人的。所以在扶贫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祸福平衡的关系原理,然后找出他们贫穷的根本。他们为什么贫穷?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只有找出贫穷的原因,然后再实施帮扶,才能彻底斩断穷根。”话说完后,他们附和表示赞同。最后我跟他们说:“观点不同,难以苟合。”拒绝了加入。
贫穷的原因取决于:1,居住环境,2,家庭背景,3,社会背景,4,后天努力。
说到居住环境,住在大山里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要么走出大山,要么通路子。
说到家庭背景,这是一个最为复杂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问题。就如我的聋哑阿嫲,她老公早死带着三个几岁大的儿女,你们说怎能富得起来呢?要想实现脱贫,必须要等到子大孙乖。你们算一算这一等,最快也要花几十年或上百年的努力。
说到社会背景,很容易让人想到毛泽东时代。那时候大家都穷,所以心里没有差距没有压力没压迫,有什么问题找领导解决。假如那时候没有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入侵,我们真感觉到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自从认识到地球另一边的西方后,那种贫穷感、失落感和纠葛感油然而生。哎呀!假如没有西方,那么我们一定活得好好的,根本不用扶贫。因为贫穷都已经成了习惯。由此可见,贫穷只是一种差距性心理,消灭这种差距性心理即可消灭贫穷。
最后说一说后天努力。有因必有果。可能“我”是世界上最贫穷最不幸的人。但只要努力,生存在食物链上任何动物都有生存本领。人之所以为人,皆因生存本领出色。
2016年10月9日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