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4|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诗歌网——江西频道推出【诗歌赣军】第281期︱彭林家的散文诗选读(11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2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zgshige.com/c/2016-11-25/2112351.shtml

  【诗歌赣军】第281期︱彭林家的散文诗选读(11章)
作者:彭林家   2016年11月25日 11:08  中国诗歌网    182    收藏
彭林家的相片之二

彭林家,文革前出世于赣东北仙人洞,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全球汉诗总会联络主任。作品散见于《诗刊》《词刊》《中华诗词》《人民日报》《散文月刊》《世界华文论坛》《中国文学》《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诗歌报》《作家视野》等刊物,并入选多种选本。曾获全国散文诗征文一等奖。现居江西万年。




诗观:诗歌的写意是“意形”的艺术私语。“意”是潜意识的同源宗教,用淡泊的心灵越过色的鸿沟,渐渐的抵达空的境界而塑造“象”的意识,谓之虚静。“形”是“意”的表现状态,用象征或比兴的手法,从三魂之心辐射七魄之情,由内向外,或者由外向内,禅化文字组合的意境,审美出古今中外合一的诗道。




仙人洞的空幽




古风流韵,混沌初开。一轮空灵的璧月,清旷灵幽,静静地闪着深邃的目光,从冬暖夏凉的穴洞里爬出,呓语着驯化稻的起源。当缕缕青烟的升起,一声声古陶碎片的音符,一句句浑浊唇音的诗情,惹我的心跳,掏出一次次耳边的回响。

风,沾着祖先的呼吸,粒粒稻穗的沉思,遗漏石器时代的记忆。从此,文明的序幕,拉开了人类孩童时期的笑脸,让我闻着食物的喷香,从树枝编篮说起,男人手握骨叉,女人采集野生果实,孩子打捞螺蚌……

一封天外来信,惊扰幽香的胜地。走进时间的深处,神奇一幕夹砂陶的粗砺,憨直的身影,从篝火中归来一堆堆烘烤的光焰;从蒙昧中沓出一层层泥土的敷寻;一展的八奇神秘,从指尖划过野生的绿意,把秧稻的一双眼睛,灵现出生命的本真。

惊看天下第一陶的沧桑,云雾一样的浮沉,交替文明中华的曙光。

穿过耕作的土地,亲吻狩猎的召唤,斑驳捕鱼的图画,悄然地浮现母系社会的场景,那胸佩蚌壳饰物,腰裹兽皮遮身,让打磨的石器、骨器、蚌器,一一拎起充饥的心情,仿佛在返回原始先民的途中,小荷山前,大源河畔,辣浪的河堤,杨柳依依,守候着谷米梦境的万物之灵。

稻祖宫的故乡,绝尘离世。沉睡一万年的岩洞,鄱阳湖东南岸的日出,为你,灿烂一幕万年峰的天真。




吊桶环的遗痕




悬笔吊古,遗址荡风。栖息的痕迹奢想一幕曾经的洞穴,历经桑田的变迁,细嚼祖先的心语,把家园最初的记忆浮现在洞穴之口,屹立一方水土的中央,裂缝的宽度留住太阳一点晷景,为母体的文化,直射一束紫红色的光亮。

一个个长发披散的先民,飞动的刮削器,淘伴着木棒的杵舞,把藏伏的砍砸器,围攻一只只野猪的嚎叫。

你看,首领发出的呜呜声音,交叉着亮闪闪的利器,映现一幕砍杀的战场,一会儿急得转圈乱咬的野猪,反咬一大块血淋淋的惨叫;一会儿忙着共食猎物的伙伴,围坐战利品的目光,飘来鹿、猿、虎、野猪、麂、猪獾、猕猴、小灵猫、果子狸的野性气味,让危险的生命化成骨头的工具,让身上的毛皮裹着智慧的血痕,直到温暖的气流浮浅河水的时光,灵光的反射,潺潺的迁徙,居住的山岗安详着仙人洞的痕影。

亘古的境内,森林密布,一种凯旋门的象征意义,纵横着湖泊的杰作,把人类建筑的苍穹表情,从大自然的演绎中,探幽一幕人类神灵的遥望。

没有野果的冬季,饥饿的寻找充饥野谷的添仓,培植水稻的久远在泥巴遇火的定型。一抹陶器的回眸,农耕摇篮的文明;捏成的圆底罐,吊着香气的扑鼻。无论是胎壁的粗劣;还是鱼镖的倒刺,捣动的手指溅起稻穗的光晕,一圈一圈地映现着最原始的心灵。




神农湖的邂逅




太初古帝,灵气神驰。走进一目渔耕的文化,酒味醇厚的米饭,滴漏一目锄禾日当午的汗滴,潮落潮生,淡然着湖底的潜影,映照的幽静,远古的蝶梦流动着万年的诺言。为我,捧起一颗颗甘露的心灵。

粒粒盘中餐的相忘,照在湖上的心境,圈圈的涟漪,柔光四起,荡漾着农耕意识的精髓,把风水邂逅的相遇,一甑一甑地蒸起荷桥村民的芳香,宛如朱元璋当年安营的年糕,把浸胀的贡米容放在水碓里飞溅,绽放的英姿,一次次,飘荡的帐篷,将边舂边筛的月光,浸泡在神龙的天池,打捞野外的春秋。

一幕森林浴场的仙境,沥干一湖山泉的梦幻灵韵。休闲的时光,袅袅依依,清风摇着三千飞花,舔着一水的柔媚,低眉颔首,为你为我,娱乐湖光的万种风情。

我,走走停停,吟思着裴梅的乡土,吟思着梨树坞的春梦,一耒一耜的痕迹,静谧着环境的优雅,夏雨清点的嬉闹,留下清凉的纯真;秋韵灵动的稻穗,挽起长发的脊椎,坚韧寒冬的民俗,米糖沾着过大年的雪花豆,粽子裹起端午节的思乡情……

当烈日灼伤炎帝的影子,穿越时空,天然氧吧,吸着一肠荡气的神农故事,把株株百草长谈着药材的仁德,惊起乡野的蛙鸣。今天,森林覆盖的视野,平平仄仄,掂量农业的诗眼,一一绽放在溶溶的月光里。




神农宫的光影




洞光琼莹,碧水涟漪。一条地下神龙的宫殿,呼应着仙人洞的遥相,任用天上街市的双眼,走进喀斯特地貌的天堂,质地的心境,为中国洞穴探险研究江南基地,静静地,舔着璀璨的遥想,蜿蜒一个个仙人的脚印。

一条神农氏的祭祖之路,一次幽寻的泛舟,坠入九天银河,望着动态不一的笑靥,随着色彩的声音,浏览仙女沐浴、神农扬帆、罗汉迎神的造型,幽然的新奇,惹来年轻岩洞的灵秀,美誉着人在岸边走的浪漫,抑或荟萃着水中酣游的幻觉,造就最美地下河的温床。

我,横看三狮上的岚峰,朦胧的陈美,侧成一个母子的情怀,微微冲我一笑,迷醉一夜灯光的降临……

这里,牦牛归原的远古,隔着墓穴墓碑的时空,把蜡烛台的供果,祭拜炎帝的陵宫;那里,蓬莱的仙境,天泉的地眼,从黄龙瑶池汩汩流淌,空挂尼拉加瓜的雪浪;在我的额头,溅起一滩乳水的清凉。左右一洞的浮光,掠影着古今河道的联袂;诱你穿过地下的长城,灿烂一幅圣母升天的图画,诱来动物园里的北极熊、企鹅、银蛇、灵猫、鸵鸟,跳跃一枚枚生灵的风景。你说,狸猫背太子是为了将军的布阵;他说,佛光普照的银河梯田是银狮的神灵。

镇河之宝啊,色泽如玉,挟着嗖嗖的幽古记忆,化作一挂玉石的瀑布,悬起洁白的冰姿,任凭石水的嬉闹,撞击叮咚的回音璧。让我,懵懂的觉悟着尘外的稀世声响。




青云塔的悬镜




斛峰塔影,万年川色。一道清光倾斜双峰的藜火,尘听万斛松风,沟壑的东梁烟柳,悬浮着星山雪霁,旧时的姚西十景,唱着奇壁的樵歌,让桃源的曲水流动着龙池的潭影,在古阳的夕照下,为一袭奎光映月,目送往日的一目竹屯渔火。

巍然屹立的青云塔,松树参天,古井的柔波倒影着奇峰绝壁,所有的寺庙、佛堂、撞钟、学堂、书院,在浩气干云中,颤动着一文历史的记载,万斛峰属火星,致使县城常遭火灾,故建塔以镇之……

幽古的塔砖青灰,涂抹着风雨侵蚀的沧桑,禁不住滚滚的风云,享受生命的对唱。回想文革期间,塔基镶嵌一道被盗的黑影,倒塌的塔顶在岌岌可危中,摇荡着野蛮的赣激,驱使自古就有“食尽江南米粮川”之誉的母土,又一次洞见驱寒避兽的野火,反刍人类稻作的一方心空,悄然地,弥漫起冷酷的寒仓月色。

废毁无踪,捎来一丝丝的心痛。然而,风雨峥嵘的坂野上,一粒稻穗的含情,浮现晒基﹑麻垫和一箩箩晾晒的记忆。正德七年,知县为答谢朝庭建县之恩,将东部荷桥一带出产的“坞源早”制成大米进贡皇上,一道“代代耕作,岁岁纳贡”的传旨,让俗称芒谷的万年贡米,历经回眸一笑的脸庞,把国米的热情滚烫着仙人悸动的黎明。

一幕祖国地图的翻阅,举起一面灵镜的旗帜,上上下下,在饭稻羹鱼的农耕视野,挥舞着一缕千古绝调的青云。




告别英雄城




太阳对望,月色暗香。历史与目光的碰撞,帽徽闪着遥远的光芒。“八一”南昌的豫章,跳动着悸震的江海,在红色的指引中,山水滚动的性灵,永恒着过去与未过去的辰光。

一声春雷,你激战的第一枪,迸发一股浩气的烽火,燃烧的力量照亮着昨天的鼓角。虽然雷鸣已成为流逝的背景,弘扬的潮流,勇往直前,将1927年的日历,翻开着大地的苍茫。

人民军队诞生的敬礼!烈火熊熊,红旗猎猎。心弦,拨动着雄壮灵动的音符。

谁主沉浮?凝望一天英雄的纪念碑,站立在鲜红的撰思中,象征的文字仰望你刚毅的意志,生命的印痕遐想你大智的韬略;一次次,把浸透生命的洗礼,挽起鲜血的色彩,沉沉地,刺破沉寂的夜空,为武装的反抗,把土地革命战争,筑成一道众志的曙光。

揭开的序幕一扫阴霾。从此,英姿飒爽的故乡,城内城外的枪声,从长满苦难的云雾中拱出,抖落着一个个英勇的情怀。历史的愽务馆,为你,挂满了民族精神的顶顶皇冠。

一幕幕鲜活的场景,历史的涛声势不可挡,一任敬仰的泪水,静静地,流着史册回荡的长江……




重上井冈山




莺歌燕舞,高路云端。山花烂漫的遍野,五大哨囗的红缨枪,七溪岭的红豆杉。远远看去,一片红红的云霞,倒影着莽苍苍的视野,驱使横竖的笔墨,一排排,凝成飘逸的枫三湾,霎那间,映红了五百里林海。

一个湘地走来,一个从蜀中走岀,相握的两双巨手,在历史庄严的注目中,1927年9月9日,擎起三湾改编的秋收起义,紧紧握着人民的命运。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根据地啊,杜鹃花,青青的翠竹,竹片二三点,情里情外的花瓣,盛开着革命征程的向往;心底四五声,郁郁葱葱,思想明珠的流光,一任蘸满的血痕,把响彻未来的天空,从黄洋界里穿过云海,了望一幅脊梁的背影。

敌军围困,炮声隆隆,一首《西江月》响彻了神州中国!

铸成一道森严壁垒,在旗帜飘扬的土地,展望茨坪的红军练兵场;黄洋界对唱着黄鹃的歌喉,一声声,铿锵的啼鸣;如火如荼,让特殊材料制造的的头颅,把胸膛挺立在巍巍的山巅,跟着毛委员,演奏一首首斗志昂扬的进行曲。

挺立的松柏,钟灵毓秀,一杆红旗呼啸着灵魂的伟岸,掩映一路湘江的脚步声。




启程休止符




翻越重仼的高墙,穿越死亡的硝烟,一支队伍高举红旗, 扛着人民的期盼。任一步步泥浆的行程,浇铸的信念坚定了瑞金的步伐;任一把把旮旯的火种,点亮了1934年7月7日的启程灯光。

一屡血火铸炼的光环,不屈不挠的航标,闪耀着革命的誓言……

那一幕“芳草要过火,人要換种”的血腥屠杀,企图扼杀鲜艳的萌芽。当第五次失败的“反围剿”,炸开天外的消息。你,遭受挫折,埋好烈士的尸体,将武器卷起1934年的滚滚热浪,10月10日的触手可及,让风染着战士的目光,擦干的血迹,亮着一寸寸凸凹的脚印。然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力量,响彻寰宇的呐喊;一声声,让皑皑白色的目光串着红色的灵魂,跳跃着一个个将士的名字。

活着一直把头颅抬着!瞅你一身民族的风,吹在心上,红过了头的杜鹃花,还来不及开放。

你看,冲锋号哽咽着喇叭声,散落一滴滴可歌可泣的泪水,击碎的呐喊,传来马蹄声的回荡。你听,一次次真实的感动,新婚的丈夫告别妻子,年迈的父母叮嘱儿子,一定要跟着红军的脚步。至今,那当年的小路,依然称颂老表的鱼水深情。




决战月光夜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艰难的日子,你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半点怨言吞下一颗红心。面对岷山之神,四千米高的海拔,你咽嚼的草根,融化在月光,把洁白的心灵,改写着雄鹰的神话。

草滩泥毡,驻扎营盘,阻隔着盘古的思索。你千锤百炼,告别1934年其间的失利,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作证的雪山为你映红了微笑。每前进一步的力量,陷阱逼近的死亡,每攀援一寸的情感,却摔倒在幻觉的绝境。

危急关头,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强渡乌江,把G·M·D的追剿军甩在茫然的叹息。你看,血战万源城,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智取腊子口……迂回曲折,灵活地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使遵义会议获得的生命,一展战略转移的精神风云。

山高林密,沟壑着地势险峻的纵橫。你哺育的情怀,层峦迭峰,摆脱了优势敌军的追堵拦截,滋润着革命的摇篮。为我,擎着一簇簇智慧的火把,光照千山,心填万壑,走来的时光老人,始终在重复那些鲜血染红的故事。

顶天立地的红军啊,揩掉的血痕,沾着镰刀铁锤的旗帜,月色下,引领我们沉思一首首钢铁长城的战歌。




长征回旋曲




人迹罕至,天宽心阔。祈祷的旋律化成养育的音符;踩破的草鞋,排成五千多人的队伍,迎接中国的舵手从韶山走来,开始1934年10月的迈步,结束1935年10月的凯歌。

问苍茫大地,爬雪山、过草地,那挖起的野菜啃起寒冷的月色,那饮着的冰雪含起树皮的炎热,在一切苦难的回眸中,华夏国魂的神影,让塑造中国的龙变,一个个,飞舞着久经饱尝的风霜。

残阳如血,苍山依然沧海, 炮火依然连天,一群红旗的队伍冲了上去,站成七律《长征》的诗笔。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细雨,,寒冬缠绵.,踏上驼铃的路程,演奏一程程风餐露宿的血路;一曲曲父送子,妻送郎,夫妻双双上战场的歌声,回旋精神的昂扬,深深地,空旷着雪影的草木。从江西到贵州,从四川到陕西,漫漫的二万五千里路程,长长的三百六十五天的时光,十一个省的当空,回荡着舍小家保大家的别魂。

覆盖的冰封岁月.,不可思议的征途,跋涉着一身高大的形象。当世界的目光,看见:一面红色的神旗从天空降落,一尊顶天立地的浮雕.,不经意放大成一座山的巍峨。




会师大风歌




红军北上,思绪万千。更喜岷山千里雪,双手支撑的革命史诗,拉长着“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情,活在人们的记忆,把二万五千里”的由来,串起一路的风雨历程。

天高云淡,六盘山的风云,盘去盘来,盘成伟人的一部《清平乐》,叙述长征的历史,从红一方面军撤出瑞金,到吴起镇的三大主力会师,一代天骄的演绎,代代人的传送。你以巍峨的英姿,煥发着一个旧中国走向新时代的意气,唱响中华民族的国歌。

历史重写的神像,你,稳稳地坐在了人们的心里。

当我们哼着“苏区干部好作风,带着干粮去办公……的歌曲,仿佛是大风起兮云飞杨的回望,跃马扬刀,运筹帷幄,从六盘山到宝塔山,从太行山到沂蒙山,伸出未来的五指,山长水阔;撼动古今的胸怀,六韬三略,矫健地从天安门走过。

一幕幕的回忆,山重水复;一曲曲的战歌,峰回路转。望断的大雁,你把收兵的锣声敲醒黑暗的门槛,让红旗的仰望,翻越阵阵的硝烟,驰骋着夺关闯隘的疆场。一个顽强的信念站在日出的东方,嘹亮的世界将永恒着民族的记忆。

彭林家的相片之三

彭林家的相片之一

责任编辑:洪老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1-25 21:10 | 只看该作者
神农湖的邂逅




太初古帝,灵气神驰。走进一目渔耕的文化,酒味醇厚的米饭,滴漏一目锄禾日当午的汗滴,潮落潮生,淡然着湖底的潜影,映照的幽静,远古的蝶梦流动着万年的诺言。为我,捧起一颗颗甘露的心灵。

粒粒盘中餐的相忘,照在湖上的心境,圈圈的涟漪,柔光四起,荡漾着农耕意识的精髓,把风水邂逅的相遇,一甑一甑地蒸起荷桥村民的芳香,宛如朱元璋当年安营的年糕,把浸胀的贡米容放在水碓里飞溅,绽放的英姿,一次次,飘荡的帐篷,将边舂边筛的月光,浸泡在神龙的天池,打捞野外的春秋。

一幕森林浴场的仙境,沥干一湖山泉的梦幻灵韵。休闲的时光,袅袅依依,清风摇着三千飞花,舔着一水的柔媚,低眉颔首,为你为我,娱乐湖光的万种风情。

我,走走停停,吟思着裴梅的乡土,吟思着梨树坞的春梦,一耒一耜的痕迹,静谧着环境的优雅,夏雨清点的嬉闹,留下清凉的纯真;秋韵灵动的稻穗,挽起长发的脊椎,坚韧寒冬的民俗,米糖沾着过大年的雪花豆,粽子裹起端午节的思乡情……

当烈日灼伤炎帝的影子,穿越时空,天然氧吧,吸着一肠荡气的神农故事,把株株百草长谈着药材的仁德,惊起乡野的蛙鸣。今天,森林覆盖的视野,平平仄仄,掂量农业的诗眼,一一绽放在溶溶的月光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1-25 21:11 | 只看该作者
会师大风歌




红军北上,思绪万千。更喜岷山千里雪,双手支撑的革命史诗,拉长着“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情,活在人们的记忆,把二万五千里”的由来,串起一路的风雨历程。

天高云淡,六盘山的风云,盘去盘来,盘成伟人的一部《清平乐》,叙述长征的历史,从红一方面军撤出瑞金,到吴起镇的三大主力会师,一代天骄的演绎,代代人的传送。你以巍峨的英姿,煥发着一个旧中国走向新时代的意气,唱响中华民族的国歌。

历史重写的神像,你,稳稳地坐在了人们的心里。

当我们哼着“苏区干部好作风,带着干粮去办公……的歌曲,仿佛是大风起兮云飞杨的回望,跃马扬刀,运筹帷幄,从六盘山到宝塔山,从太行山到沂蒙山,伸出未来的五指,山长水阔;撼动古今的胸怀,六韬三略,矫健地从天安门走过。

一幕幕的回忆,山重水复;一曲曲的战歌,峰回路转。望断的大雁,你把收兵的锣声敲醒黑暗的门槛,让红旗的仰望,翻越阵阵的硝烟,驰骋着夺关闯隘的疆场。一个顽强的信念站在日出的东方,嘹亮的世界将永恒着民族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1-25 21: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1-25 21:1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1-25 22: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张生祥 发表于 2016-11-25 21:10
神农湖的邂逅



祝贺,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1-25 22: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诗观:诗歌的写意是“意形”的艺术私语。“意”是潜意识的同源宗教,用淡泊的心灵越过色的鸿沟,渐渐的抵达空的境界而塑造“象”的意识,谓之虚静。“形”是“意”的表现状态,用象征或比兴的手法,从三魂之心辐射七魄之情,由内向外,或者由外向内,禅化文字组合的意境,审美出古今中外合一的诗道。

经验之谈,感谢分享。
欣赏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1-25 22: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诗人,祝创丰,更上层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1-25 23: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1-26 07:36 | 只看该作者
祝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4 08:5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