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郑立 于 2016-11-28 13:36 编辑
歌乐山
一座城,以沧海桑田的心境,谈古论今。
云飞霞走的古远,是一片片轻盈落叶的金色。
大禹治水、宾客歌乐的余韵,在石头上的旋律,在花朵上的歌吟,在时光上的流觞,风姿绰约。
在清丽、幽深、古朴、旷达的背影,马蹄井、龙泉井、聪明泉、巴文化雕塑长廊,忍不住说出我的点赞:“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
在渺远的温暖,我寻觅歌乐灵音的节奏,阔大的源头,尽是命里的繁花。
在高亢的澄澈,我瞩望云顶烟云的句读,曼妙的遐思,尽是韵中的落英。
在蓬勃的飞翔,我测度狮峰幽岩的静寂,在我生命的一隅,照见了我的真实和虚伪。
我在无数有名无名的题刻,找到了无数有实无实的感叹。
歌乐山,让我敞开了心灵的经卷:高尚和卑鄙,只一词之差;坚韧和懦弱,只一词之隔。
一座山,以冬去春来的情怀,抚今思昔。
风雨如晦的悲怆,是一张张变幻脸孔的黑白。
渣滓洞、白公馆……一幅幅非歌非乐的历史即景,改写一座名山的底蕴。
在我与之的对视里,呼啸着森森的寒骨之气,鸣响着铮铮的铁血之声。
杨虎城、叶挺、江竹筠、许建业、罗世文、车耀先……用一座生命的山,挺起了一座不朽的城。
那一只从小萝卜头手里飞走的蝴蝶,在我的记忆里,翻飞着自由与生命的湛蓝。
在谎言的丛林,我难以分辨,真实的谎言与谎言的真实,以及被谎言蛊惑的昨天与今天。
在歌乐山,我说过的谎言把我团团围住。只有清露透洗过的明天,才能替我解围。
所有的颂歌和赞词,抑或是金汁的文字、金钻的锋利,也擦拭不去历史的痛楚,和血写的佐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