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6-12-5 14:24 编辑
丹青见
陈先发
桤木,白松,榆树和水杉,高于接骨木,紫荆
铁皮桂和香樟。湖水被秋天挽着向上,针叶林高于
阔叶林,野杜仲高于乱蓬蓬的剑麻。如果
湖水暗涨,柞木将高于紫檀。鸟鸣,一声接一声地
溶化着。蛇的舌头如受电击,她从锁眼中窥见的桦树
要高于从旋转着的玻璃中,窥见的桦树。
死人眼中的桦树,高于生者眼中的桦树。
将被制成棺木的桦树,高于被制成提琴的桦树。
陈先发这首诗我很欣赏。 是少有的好诗。 语言充满活力和灵性。 全诗营造出丰富的景象和意境。 用富有意味的“高于”这个词把不同的树种连接起来, 很聪明。其中穿插以湖水和鸟鸣的深度描写: “暗涨”, “溶化”。 可惜的是, 结尾两句败坏了全诗的意境。 首先, 结尾两句是相当重复的。 这是不应当犯的错。更要紧的是, 用死人和棺木来结束, 就把本来的灵性和正态势盖住了。给人以刻意去深刻之感。
这首诗是含蓄的,象征的。 总体上来说容易领会其含意。 但是有一个费解的地方:
蛇的舌头如受电击,她从锁眼中窥见的桦树
要高于从旋转着的玻璃中,窥见的桦树。
蛇为什么从锁眼中向外望? 从环境来说 蛇应当是生存在树木之间。 在这里写屋子里的蛇似乎有些画蛇添足了。 我猜测, 作者在写这句的时候,是坐在屋子里的, 所以就把自己的主观视角赋予了蛇。 这样的移花接木是否一个可行的表现手法呢? 对此我持保留的态度。 当然, 这里也许还有其它可能的解释。我这里抛砖引玉, 希望诗友们给予指正和加入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