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定睛红叶写白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5 1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定睛红叶写白云
——赏读王巧诗歌艺术
秦 力
      敲响石鼓,秋叶红了,凝望千年,白云依旧。表现情感之妙并能为自己寻求某种精神寄托的咸阳新诗创作队伍中,行走着一位执着朴实勤奋虚心的王巧。她是一位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装万象于己胸,熔众家为一炉,将人性美和自然美汇于笔端的新锐诗人。她的诗歌在意象、遣词、情感间形成了自己饱含激情,酣畅淋漓、挥洒自如的艺术风貌,令人心旷神怡,陶然若醉。
以分行抒发心灵和对雅逸生活的向往,使她渐渐踏上了诗歌这条艺术之路。
在童真、童趣中打上了诗歌情趣的烙印。童年,她对咸阳塬上生长着的一草一木感到新鲜好奇,就在语文课上,作文本上和各种课外书上上涂鸦了各种字、词、句、行······
慢慢地痴迷于作文,痴迷于作诗,带着浓浓的兴趣,渐渐踏上了作诗这条由衷喜爱的艺术之路。
上师范时,她遇上了三棵老槐树下的诸多饱学之士。他们对待她就像对待他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备至。她埋头苦学,恪勤朝夕,循序渐进,遂入诗道,从此,王巧坚持以自然为师,以心灵为象,搜尽平凹打草稿,为她不惑以后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王巧的有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打开《秋叶红了》一书,当我阅读王巧诗歌时,诗歌形象跃然眼前,仿佛步入了缤纷的至美天地。那一灯、一鼓、一荷、一湖中无不体现出了诗人那磊落的用笔、清丽的字词。持重的分行、古朴的韵味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从中领略到他那淡泊明志的襟怀。那些灵动在纸上的千年等待、与你相遇、白云恋人、凝望五谷,无不鲜活灵动,生动非凡。《走过三月的雨》、《桃花节》画面的渲染蕴藉着浑厚而清雅的意味,清新明快的视觉形象和天然生趣的情感颤栗托起了诗歌的现代气象。这些凝聚着王巧甘苦的心血之作, 是她朴实无华的哲学观和向自然学习中创造出清新纵逸的艺术形象,你不难窥见到一位优秀诗人的功力、智慧、哲思,以及用“情”万物的博爱。将百年新诗积累的技巧与个性情感有机结合,注重抑扬顿挫又不为其所束缚。既重传统又着意创新,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情趣,清雅、凝重,不哗众取宠,使人感到自然亲切,雅俗共赏。
王巧诗歌笔势遒劲 描写飘逸,感情饱满,气韵生动,艺术的张力呼之欲出,充满着简洁与深刻、热情与张力,体味着生命的诗情与意蕴。在《父亲 剃须刀》《母亲的灰灰菜》等“还有多少个日子,让我把你凝望”的真挚情感中,她适当把控每行字句,使其静中寓动,动中置静,字、句、意默契结合,赋予亲情以生命意义和创新的内涵情致。充满张力与活力的耸立着,让人一下子从尘世的繁杂中跳脱升起,眼前是父母亲人无限宽广的胸怀、无限纵深的情愫。面对如此的无限宽广、无限纵深,你可以抒发无限豪情,你可以酝酿壮丽诗篇,你可以在一呼一吸间蓄积大展宏图的力量。
正如《千年的等待》一辑,这辑诗歌视域宽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力。作品紧扣“美丽中国”主题,漫步在梦幻原野。充分发挥新诗表现手法所长,与个性的主观的稍纵即逝的感受体验有机融合。用笔多变灵活,造句长短合理,在山水诗中融入现代元素,既得茂蔚之姿,又获空灵之气。在动与静的对比、平远与立体的层次搭配上别具匠心,作品场面宏大,气魄雄浑,层次分明,轻重得当,刻画深入,表现也更具力度。他把一缕阳光、神秘姑娘、一盏河灯以及天山脚下一尾鱼融汇一体。摒弃浮躁和轻薄,流露出浓郁的诗人气息。更有力地表现在她对寻常字词理解独到,用功最深。那夜雨声声,那篝火闪闪······在平淡之中,显得雅韵出姿,怡然自得。追求灵动、活泼和清雅的风格,笔意展露出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生命活力和民族精神高涨的特点,体现出对大自然生命的关爱,对宇宙万物由衷的讴歌与赞美,分行洒脱而不轻浮,章法奇巧而不俗套,以寻常之物去营造一种淡然清新的意境,强化了诗歌的笔墨张力和生动气韵,从而使她的诗歌产生一种深层次的视觉震撼力。
    从中国新诗的历史和理论中吸取营养,从小我情感和大千生活中感悟世界。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读王巧诗歌必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我们可以通过诗歌形象、意境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走过马嵬驿》《走进秦岭》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 ,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比如《喜欢这礼物》《睡莲花儿开》《银杏之歌》这类相同题材的诗歌表达感情的细微差别就需要我们慢慢地揣摩,细细地品咂。
诗歌在现实生活面前,充溢着坚守的情怀。这种坚守本身便是诗人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诗歌信仰,始终在现实世界可以找到对应的美好事物。诗歌是关乎人类灵魂和个体心灵的艺术,因此真正的诗歌作品都是来自于诗人生命和心灵最隐秘最敏感最生动最容不得一根针能够坚守到最后一刻的地方。王巧的诗歌创作,只所以急于将自己精神和生命的体验,以这样一种更为直接和理性的方式予以呈现,在我看来,来自于作者内心的焦灼与渴望:
还没喝完这杯爸爸酿的葡萄酒
还没吃完这块妈妈做的水晶饼
还没等到月圆照九州
你就要走了,又一次远行
空中飘飘洒洒
雨儿也在替我,把你挽留
 
我打起满脸的笑靥
抛洒一路的欢歌
只是在最后的分别时刻
迅疾地转身,离去
我知道,那里有你的舞台
有你的梦想,还有你坚守的岗位
 
路边的花儿知道
天上的云儿明白
我在这里,多少次逡巡
默默地为你祝福
在那喧哗而充满诱惑的世界
你可初心不改,你可遇到知己友人
    ——王巧《送你一轮明月》
 
    这样的表达或许显得简单和过于直接,但是王巧内心的焦虑和急切,正是在这种单纯与简单中得以充分体现。由于对爱、温暖、善良和美好人间情愫的沉迷,也往往让王巧在习以为常中能够发现更为深刻和深沉的光芒。对于诗人来说,当内心的体验上升为一种普遍的生命哲学的时候,写作才能够呈现出应有的生命活力和价值。这一点,对于尚在成长和发展中的王巧来说,应该是最为珍贵和重要的。
    近年来,王巧诗歌,在极力保持中国新诗正宗文脉的前提下又有独特美感的创新,她特别善于汲取他人之长,而后加以综合创造。能给人以鲜明的、特殊的审美感受,呈现出自然气息的美感。在平凡自然中发掘出诗意和情趣,以浑厚灵动的字词功底,传递出忘我的山水情怀,表达了人与自然对话的诗意感悟。王巧诗歌题材广泛,将蕴藉生命内涵的大自然情感化,澄怀观道,既有山峰林立、傲然直耸的气韵和天险之势的壮美,又有巍巍天山、大漠深处、送你一对中国结的主题创作,还有小情、小景的描绘,字句间真情流溢,浩然缥缈,美得让人心醉。她从中国诗歌的历史和理论中吸取营养,从生活中感悟世界,一行行,一首首,诠释着诗意的生命,刻画着生命盎然的自然,折射着温馨的乡情。王巧涉猎广泛,常做诗外之功,使得她的诗歌有法而又无法,新意盎然,油然而生一种纯净和空灵之感,使读者感受到恬静的淡雅和诗意,神游于她所创造的美妙境界。足见其意象唯美,情怀高远。
作为一位老牌师范生,王巧字词句篇的童子功扎实深厚。近年来又在中国新诗技法的研习上下过苦功夫,她注重对中国传统诗学精神的研究与追求,在阅读大量的历代诗论与名家传记中,对诗歌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而注重在作品中表达意境。他广采博收,善化他人之法为己所用,最终形成了笔墨淋漓酣畅,意境清丽高雅,字句严谨又不失洒脱自然的诗风。每首诗歌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温情与慰藉。
《我是你的白云》一辑,充分地体现了技法与立意的创新,极大地领悟了诗人的人文使命,这种使命早已灌注于王巧的笔端,书写了自然天成、灵动飘逸的意境,她的诗歌短小,情绪丰富,分节精巧,用语酣畅,特色明显。表明了她对当代诗歌的索解和对客观的观照,对诗歌艺术的个性追求,体现出她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和努力寻求未来发展空间的自觉。她以主观心理表现为主,又体现为一种抽象的意味,在似与不似的字句之间让人领略到一种浑然的生命气息。
在诗歌技法上王巧不追求固定的符号,而以尽量丰富多变的诗歌语言去增强可视性。她的《红叶与冰瀑之恋》视野宽广,气势雄阔,技法纯熟,使整首诗虚实互见,苍润相生,凸现出“心”之壮观,“情”之燃烧。营造出一种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诗境,赋予诗歌以生命,使人身临其境,只觉尘心顿歇,俗虑齐消。
       把整个身心投入进去,尽情地把自己的情绪泼洒。
        王巧为人谦和有礼,儒雅文静。言谈之间、举手投足,都透出悠悠的书卷气和诗人气质。他的亲情诗歌创造的是一种意境、一种气氛,让我阅读之后感同身受。她的《此生只为与你相遇》一辑,用笔细密,情感饱满:因为有你,冬季不再寒冷/因为有你,花开在新房/又是一年团圆日/我不愿把思念再三咀嚼/快点陪我点亮那盏红灯笼。将自然之景藏于心,将心底之情写于诗。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那一份凝练简约的文字,概括了心灵的万象。不失灵秀,悠远出尘、朴茂隽秀。这种富有意味形式的文字对情感意境美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调适才会不断地提高;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调适才会进入更高的领域。这样,人生才会更精彩更有意义。王巧走在自己的路上,她不断学习,不断调适,不断提高。她用自己独特的诗歌语言在平淡中求真,努力去表现和谐共生的情感世界。他的《把心儿放飞》、《昨夜梦中有你》,努力把自己的真实情感通过对诗歌的精确构思和巧妙经营,潜意识地保持着一种不断创新的自觉性。文字坚实,层次分明,有生气,有灵性,诗风质朴而不乏润泽。形成了富丽明快、大气厚重的境界。
    诗歌艺术是人类情感的反映,情有所依、情有所动,以反映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前提。正如王巧所言:从我写下第一个字开始,我会把整个身心投入进去,尽情地把自己的情绪泼洒。是啊,一首诗歌,必须依靠形象化的意象来反映生活,并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思,以形神兼备为最,只有形具才能神生。比如王巧的《一棵草,一个人》:“你说,离别的那一天/以另外的方式,陪我一起守望/守望你终生热爱的土地/你可知道,我早已泪流成河/你就是我今生来世不离不弃的情缘/我愿与你,与你一起站成永恒。”特别是她的《咸阳湖,我静默的湖》、《古桥桩,古桥桩》,从写形、写意到写神逐步深入,诗歌语言特点鲜明,既有温雅纯厚,更有率直单纯。艺术构思精巧、技巧运用精妙、融情入景,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艺术追求。说她的诗歌丰盈、大气、飘逸并不过分。
王巧的诗歌近年来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以诗外之功沟通了形与神、具象与抽象的内在关联。在她看来,只有坚持一丝不苟的态度,才能写出好诗来;只有雅俗共赏的诗歌才有生命力。有人说王巧的诗歌“太写实了”,可我觉得王巧还要朝着写实的方向发展,写实不是把天下景物都来描摹,而是取我所用,别人所无。 
题外的话:让诗歌回归诗歌,让诗人回归凡人
众所周知:当下自媒体的兴盛和各种诗歌民刊的泛滥,我们中国的诗歌产量车载斗量,甚至贯朽而不可校。甚至有人说写诗的比读诗的都多。是啊,在这个号称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境况确实不太好。我历来觉得一切文体都应该用诗的精神来写。一切事业都应该用诗性去创造。
有人认为诗歌在中国的处境不好,主要原因并不在诗人,而在整个社会,因为我们的社会是个急功近利没有诗情的社会,我们的人民是庸俗不堪没有诗心的人民。很多时候都把理由推到诗人身上,说诗人写得不好,什么叫写得好?像当初那样喊口号的诗歌那叫好吗?当时代的传声筒?现在就要用诗歌去呼唤房价不要飞涨?
起先不识字的王老九改改秦腔戏词就是好诗吗?郭沫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就是好词吗?整天推敲平仄音韵,将思想禁锢在格律里不能自拔的就是好诗人吗?跟风图解一带一路,文化自信的就是好诗人吗?求突兀求个性百分之七十的人都读不懂的是好诗吗?
像王巧这样的诗歌,这类诗歌,这类诗人,他们追求诗歌的本真,追求自我的完善,他们根植沃土,平凡人生。我能读懂他们的字句,我能想象他们的意境,我羡慕着他们的欢乐,我思考着他们的哲理······所以我说:这类诗歌才是好诗歌;这类诗人才是好诗人。
看到红叶,我想到白云;
想到白云,于是我看到了红叶。
拥有了这种思维,你便成了诗人。是啊,诗人们就是有话不好好说。是啊,好好说话的那是法官。

              2016年12月15日于大秦帝都好古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7 06:4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