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从禾苗、抽穗、开花到结成米粒有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粒粒皆辛苦”。我们吃着米粒,却很少好好打量米粒的前世今生,而《稻花香处》这首诗做到了。诗的第一节,“它的期盼不高,甚至长高了/还要回望/细细的来路,有恩情的弧度/乌黑的泥土,是它干净的家乡”,写整株水稻的形状,水稻长得不高,稻叶和稻穗长到一定程度就往下垂,诗将此拟人化,写成是稻谷回望来路,弯成“有恩情的弧度”,思念泥土。接着,诗写稻叶和稻穗,“那是焰火庆贺丰收的形状”,而谷粒“用眼睛的形状无声等待”,等待成熟。稻谷“愿无牵无挂从容赴死”,最终被剥去稻壳,化成为人饱腹的米粒。“这一生,许给细碎/注定要去平衡/水与火、饥寒与温饱的矛盾”。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么,每一粒稻谷,“它是和平的形状,是孕母的形状/是团圆的形状”,它有伟大的功绩。因此,诗歌赞美稻谷,“当丰收的歌被唱起/请把它举过头顶”,稻谷对泥土有恋情,对饥寒心怀悲悯,并甘于奉献自身,一粒稻谷是一个世界,“一粒米,是一片江山”。这首诗歌对稻谷等观察细致入微,从其情状展开合理构想,融情入景,使稻谷有了情感和思想,而语言巧妙连缀,浑厚蕴藉,富有表现力。
附:《稻花香处》/李玉明
(一)
它的期盼不高,甚至长高了
还要回望
细细的来路,有恩情的弧度
乌黑的泥土,是它干净的家乡
在守望里长出叶和穗子
那是焰火庆贺丰收的形状
拉拢并关联世界的眼光
一身莹白在磨砺中丰满
笃实的心里,不愿有人离开
用眼睛的形状无声等待
愿无牵无挂从容赴死
用无泪的安静,唱出最悲悯的歌
(二)
无字的诗,曾在田垄里
被写得细密
当丰收的歌被唱起
请把它举过头顶
感谢一年的劳作,纪念丰暖的生活
它是和平的形状,是孕母的形状
是团圆的形状
它是浮云的颜色,是月光的颜色
是书页的颜色
这一生,许给细碎
注定要去平衡
水与火、饥寒与温饱的矛盾
接受过土地和乌云的馈赠
被盼望洗成洁净
也更接近宽宏的禅意
一粒米,是一片江山
注:此诗引自网络文集《春来发几枝——2016年春季诗选》(大畜 编),原载《岁月》2016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