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冯计生 于 2016-12-30 19:47 编辑
诗念,浪漫的返乡之途
——简评李唱白的诗《初冬》
每一种语境都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当一个诗人的内心与他所处的时代“芳心暗许”的时候,他的文字便携带着丰富的信息和强大的势能,精准地拨动每一个人柔软而敏感的神经。
我在《初冬》之中读到了一种强烈的身心无寄的漂泊感,一种失落,一种悲凉,一种全新的“时代乡愁”充斥在天地间,塞满了整个季节。开篇的“风在提速”以一种强势的手段,把我们一下就置身于“生活现场”。“提速”一词,在为下面诗句中“怀乡人”登场做好铺垫的同时,也把“乡愁”这一思乡之情感强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怀乡人”在怀乡,从可有之乡到不可还之乡,又一次把我们抛向更深的漂泊之途。“已不能再按原路返回”诗至此完成了由下至上的提升以及对“乡愁”的极力烘托。而接下来“远道而来的云”则形成了由上往下压。而逼仄出“为万物染着白发”的白,整个一“风雪欲来情欲摧”。至此完成了由里及外、由外及里的挤压力和深延力。它就像两股气流,使得整首诗在一提一压、升降沉浮之中熔融交汇,由“白发”的白,悄然中移行换步转化到“白雪”的白,陡然间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也因此打破了古往“乡愁”类诗歌深陷“乡愁”的常例。使得风雪之途之中的那道悲凉而无助的眸子迸发出暖意,让一颗漂泊的灵魂在诗行之上找到了家园。
“一片雪花落在枯枝上//没开过的花也开了”。妙极。诗至此写出了一种气象。灵异而真切,充盈而虚无。那么的可触可感,又那么的如梦如幻。语言的功能性展现出一个诗人转化时空的能力,我似乎感受到(诗歌写作)所谓对创造性遵从是不正确的,诗性是不可创造的,正如这雪花,再高明的技巧我们也创造不了一瓣雪花,由雪花构成的意象不是有能力的创造,而是有能力的发现。它就在我们的视线之内,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不朽的意蕴。
李唱白诗风素以精简短小见长,逐字逐句的雕琢之功,就像把一块药石,药草熬制成一颗丹粒,也就是这种对文字严格的要求和锤炼,未免对那种天然诗性留下略微的损伤。而《初冬》中的每一节,甚至每一个诗句都散溢出自然性的语感,就像一株药草站在旷野之中迎风含笑,它的芬芳在风中飘散着,祛除我们内心深处寒意的同时给我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给我们提供诗意的开阔和诗意的抚慰。(冯计生)
附原诗:
◎初冬
文 李唱白
风在提速
吹疼了怀乡人的骨头
有多少肉体
已不能再按原路返回
远道而来的云
为万物染着白发
一片雪花落在枯枝上
没开过花的也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