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童:疼痛之人久病成良医,有的死于药,有的死于不药
——读笑童短诗《为药赋》
我越来越清晰地觉得,好诗也许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能打动人心。
不过,这打动人心。也要看是能打动谁的心。我个人依稀地记得,孔子曾似乎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坏人说他好,好人说他坏,他才是真正的坏人;坏人说他坏,好人说他好,他才是真正的好人。
用孔子的这个判断好人坏人的标准,来判断一首诗的好坏,似乎也未为不可。
正所谓:苍蝇眼中之所见,乃蜜蜂眼中之所不见;时光是最公正的秤砣,不偏不倚;孤独眼中之所见,乃喧嚣眼中之所不见;大风点亮了骤雨,可也吹灭了渔烟;幸福眼中之所见,乃痛苦眼中之所不见;黑暗其实是最可怜的孩子,光亮也是;相聚眼中之所见,乃离散眼中之所不见;每一滴湖水中,都耕种着鱼的眼泪;每一粒微尘中,都洞藏着一个佛祖或上帝。
我虽然不知道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我却觉得笑童的这首《为药赋》,一定是一首好诗。
之所以觉得笑童的这首诗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首诗,在我个人读来:纯澈,通透,大气,养心。
中国诗学自古就有“兴观群怨”之说。所谓“兴”就是指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感发情感,引起联想想象活动,在感情的涌动中获得审美享受;所谓“观”就是说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状态;所谓“群”就是指诗歌可以使社会人群交流思想感情,统一认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团结;所谓“怨”就是强调诗歌可以表达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不满与批判。
当下的许多现代汉语新诗,“兴”的精要正被漠视或丢弃,许多新诗文本,简单粗鄙,无病呻吟,以丑为美,吸睛取乐;“观”的意趣正被摁入狭隘化的泥沼,一叶障目,瞎子摸象,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群”的指向正被绑架或撕裂,山头林立,抱团成风,各自标榜,坐井观天;“怨”的本义正被误解,暴戾无趣,饕餮自大,肆意发泄,随意诅咒。
而诗人笑童的这首《为药赋》,就不是这样。
首先,这首诗极具艺术性,它是以诗的姿态在行走,并创造性地承继和彰显了诗的兴观群怨的功能。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节十行,但却极为纯澈大气。开篇以简约的诗性叙述切入,以“苦”、“淡”、“甜”对应“孩提”、“中年”、“晚年”,寥寥数笔,就把自己对人生不同的阶段对药的认知和体味,诗写得卓然不群,风起云涌。
接下来的一节,诗人笑童继续激发描述性语言的诗性功能,从“居于家”、“恋人眼里”、“敌人”这三个微点视角荡开,以点带面,以原创性的比喻和诗悟,为我们诗性展示了不同诗悟点或诗维起点,对“药”或者说“为药”这个诗维引爆点的诗化的描摹。
第三节第一句的想象联想最为奇特,堪称神来之笔,竟然将清风想象为开具药方的医生,将细雨想象成为打点滴用的滴管,这不是一般写诗的人仅凭灵感就能达到的艺术创造的境界。
最后一节,诗人笑童继续诗意地开疆拓土,以“潦草”来修饰“走过”,将“自己”比作“小药丸”,将“人间”,比作“病重”的病人,将自己的一生,比作被“胡乱吞服”,真可谓是纵横开阖、收束不凡。
另外,诗人笑童这首《为药赋》,不仅以“兴”为前提,将“兴”置于首位,充分承继了传统诗论中“兴”的艺术感发的作用,充分彰显了艺术的诗效作用只能通过极具艺术美感的诗维活动与架构才能实现的精髓;也极具思想性,极为通透养心。
它兴而不繁,观而不语,群而有骨,怨而不怒。它既让阅读者知晓了药和药性的狭义和广义,也让阅读者通识了药和药性的无限与有限;它既让阅读者悟达了自己也悟达了人世,也让阅读者洞见了过去与现在,还有现在与未来。
诗歌是一门艺术,一门思想与语言门当户对的艺术。诗坛就是诗坛,它绝对不是吸睛逗乐的玩具城,也绝对不是好勇斗狠的擂台秀,更不是某人某刊或某派某国的献媚或附庸。
这个世界,包括这个世界许多自称诗人的人,的确一如诗人笑童所言:有的死于药,有的死于不药;有的久病成良医,也有的,无药可医。
(2017年1月10日黎明,柏相于听石斋草就。)
◎为药赋
文/笑童
一生都在和药打交道——
孩提时代,药是苦的;在中年,药是淡的;人到暮年,药是甜的。
居于家,夕阳是药;在远方,炊烟是药。
恋人眼里,窗子是药、信封是药、毒药是药。
敌人无药可医。
清风描药方,细雨如滴管。疼痛之人久病
成良医。有的死于药,有的死于不药。
在尘世,潦草走过——
仿佛自己就是一粒小药丸,正被这病重的人间
胡乱吞服。
——原载于《星星·原创版》2017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