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蔡旭 于 2017-1-30 17:41 编辑
蔡 旭
惊悉海南籍台湾诗人罗门于2017年1月19日辞世,琼台乡亲及五洲诗坛同哀。
谨以写给罗门的旧作三章,表达我的追思与怀念。
听罗门给蓉子唱情歌
这支用英文唱的歌,用不着翻译。
这支贝多芬原唱的情歌,超越了国界与语种,突破了时空。
诗的交杯酒喝了整整53年了,这对“东方勃朗宁夫妇”,这对“世界诗人大会杰出文学伉俪”,又难得地用音符传递他们的心声。
暂别了“养母”台湾,重见到“生母”海南,男主人公出人意外的放歌,让所有酒杯都伸长了耳朵。
同他那坦率奔放的诗一样,那深沉的歌唱中,有大海的壮阔、豪迈与硬朗。
有当年用箭在台风夜射入青鸟心房的兴奋与激动。
有从没送过戒指与梳妆台的不安与不悔。
有每年今日都令整个天空停业一天的深情。
啊,歌声中也有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吗?为何全场的耳朵,都翩飞如蝴蝶!
窗外的海风与椰林,也以天长地久为题在轻声地讨论。
只见女主人公,那只青鸟,也许亦有心潮逐浪吧,却不动声色,坐在凝眸中。
也如她的诗,温柔,典雅,闲静,永恒地微笑……
——2008年4月14日,海口,侧记海南乡亲与文化界友人庆祝罗门蓉子80寿辰与金婚晚宴一幕
又是台风之夜
交响乐呼啸而来,又是一个台风之夜。
53年前,台湾岛,罗门曾用诗之箭在台风之夜射中蓉子的心房。
今夜,来袭海南岛的2008第一号台风中,罗门蓉子与文坛晚辈谈诗。
话筒在击鼓传花,酒杯在一再联网。诗声与笑声,让窗外的风声雨声挤不进来。
啊,又是台风之夜,诗人伉俪可在重温当年台风夜的甜美与温暖?
53年风雨同行,罗门一首又一首燃烧的激情,倾诉他刚柔兼备的爱。
席间有人询问:罗门送出的那一厚叠红包,似乎没有得到回赠。
蓉子笑答:无言只在诗中,有言都在心里。
啊,相似的当年与今夜,台风的交响乐都在惊天动地。
不同的却是——
席间的年轻人,同当年的年轻主人公一起,震憾于交响的雄浑。
我们老哥老姐,却从80岁的伉俪诗人眼中,读出了交响的深邃……
2008年 4月19日
同罗门在大小洞天观海
诗人罗门在台湾没有回来。他的名诗《观海》就刻在三亚小月湾巨大的岩石上。
110行充沛的情感,连同5节散文诗的哲思,连同诗人苍劲的手迹,就在我远道而来的激昂中奔涌。
随着罗门略带沙哑的嗓音,一朵朵落日与旭阳在浪来浪去中吞进吐出。
我看到海的博大,海的深邃,海的自由自在。
在罗门的指点中,隐约看到海的眼睛,海的额头,以及它包容人生的境界。
此时,海涛拍击着寂静的海岸。
那是海的发言。
或是赞叹,或是议论,海以它的声音,加入了我与诗人的三方座谈。
三亚的大小洞天,果然是观海的最佳处。
对得起国家旅游局给它的5A级的头衔。
如今,有了罗门长诗的长驻,它的山海奇观中又加进了抒情与哲理。
那海的声音与诗的声音,就这样,在我的心中,飘得比永恒还远。
2009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