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陶金喜向《诗歌周刊》247期荐诗歌评论情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3 1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陶金喜向《诗歌周刊》247期荐诗歌评论情况如下:

1
刘频︱ 广西诗歌:从叙事中缓慢转身

   《广西文学》举办的第六届广西诗歌双年展的命题是“叙事性写作”,我的手上集中了一大批应征作品。在阅稿过程中,我感到在这个命题下,广西诗歌整体上出现了一种异动倾向:具体化、现实化、个人化、日常生活化,诗人又一次回到了本土,回到了自身。一个命题带来了广西诗歌整体性的翻身自由感。不少广西诗人打开了冰封的自己,从惯常的抒情范型的诗歌写作,甚至是北方化的汉语写作,慢慢转向用广西话讲述广西故事。在这些叙事性作品中,我看到了个人史、家族史、村庄史、地方史的片段,以各种方式同当下生活交织起来。
      但是,诗歌写作一旦细节化、情节化、场景化,就出现了难度,在这方面,小说家的天生优势常常是诗人的天生缺陷。诗歌写作一旦具体,就让很多人在审美经验和表现形式之间茫然失措。在这次双年展里,我看到了这种困难和尴尬。
      在这些作品里,有的文本和传统的抒情诗区别不大,依然顽固地依赖隐喻、象征、暗示,不习惯脱掉这些外衣,不习惯更直接地呈现现实生活。而不少作品在叙述中让读者看到的只是鸡零狗碎、一地鸡毛,简单肤浅的书写,缺乏一种诗性的强大内核,这种平面化的写作肯定是无效的。当然,也有一些作品是我所喜欢的,如朱山坡的《7月4日在西贡》,这首诗从当下现实出发,深入人性柔软之处,这样的构架与一个人的文化视野和人文关怀有关,可惜这一类作品不多。我一直很认同这样一种写作的方法论:好的叙事,就是在文字中你不知道他是在叙事。但是,我看到不少作品,从抒情诗向叙事性写作的过程中转身痕迹太重,喜欢饶舌,总是要从叙事中跳出来作一些抒情、议论式的旁白,缺乏客观冷静的呈现,这是一种低级的硬伤。当现代世界已经向我们展开生活的无限可能性时,很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诗人似乎只习惯写亲人和故乡,这次双年展的作品里以亲人和故乡为题材的占了很大的比重,缺乏对多样性、复杂性的当下现实生活作深入地多角度地探究,从而使得这次双年展整体格局不足。在阅稿中,我还发现有的诗人的作品里有伪造现实、伪造生活的斧痕,这不仅是一种伪写作态度所致,也与写作操作层面的惯性和惰性有关,有的人长期惯于想象和虚构,当直面现实生活时便无从下笔。
      如果从更苛严的角度去看,这次双年展在诗歌的新视野、新题材、新写法方面,甚至在文本中提供一种诗歌的新世界观方面,没有给我太多的惊喜。相对而言,南宁市的诗人在这些方面还是做了较多的努力,这也许和这个城市文化的现代性、多元性有关。当然,我还希望在叙事性写作中,广西诗人形成系列化、广阔文化背景下的深度写作、宽度写作和高度写作。这次双年展,河北的一批实力诗人,他们讲述在华北平原和太行山宏大人文背景之上的河北故事,对广西诗人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1-22 09:22)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2
雨无正︱从诗经《彤弓》浅析周代赐弓的礼仪性质

   《小雅 南有嘉鱼之什 彤弓》

彤弓弨兮,受言藏兮。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兮。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一朝醻之。

白话大意:
朱红漆弓弦松弛,授予功臣好好保存。我有这样的好宾客,在心里衷心地祝福他,钟鼓乐器都已经陈列好,只等好好款待他。三段大致意思相同。

《彤弓》这首诗歌是诗经小雅南有嘉鱼组诗中的第5首,从诗歌内容看是宴会上主人向宾客表示嘉奖与祝福。小雅南有嘉鱼是一组10首的组诗,以《南有嘉鱼》为首,从诗歌内容上观察应该是某次招待诸侯的大型宴会上的赋诗,从诗歌内容观察,南有嘉鱼10首诗歌在先后顺序上也显示为同一组宴饮诗;先歌《南有嘉鱼》,赞佳肴之丰盛;次歌《南山有台》,叙宾主绸缪之情;再歌《蓼萧》表示祝颂,敬祝宾客万福攸同,《湛露》则表示宴会已到深夜,主人向宾客表示:“不醉无归”,其后就是这首《彤弓》。

彤弓:朱漆弓。杨伯峻注:“彤弓、彤矢与下玈弓矢,俱以所漆之色言之。”关于彤弓,《毛诗序》认为:“《彤弓》,天子赐有功诸侯也。”

如果是天子设宴招待群臣,从《彤弓》中所表现的口吻看,似乎这首是周天子向参加宴会的臣子表达嘉奖之意,而彤弓是天子赏赐给有功臣子的礼物。

在左传的一次历史事件中有对这首诗歌在诸侯礼仪场合使用的记载:《左传 文公四年》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

宁武子是卫国当权的大夫,鲁文公四年去鲁国访问,鲁文公设宴招待,在宴会上为其赋诗的两首分别为南有嘉鱼组诗中的《湛露》和《彤弓》,不过奇怪的是宁武子并不赋诗应答也没有辞谢,这似乎不符合诸侯赋诗应对的一般规则,宴会后宁武子对自己的行为解释说:《湛露》、《彤弓》是天子宴诸侯之诗;鲁公非天子,自己也不是诸侯,二人的身份不应使用这样的诗歌,于是宁武子“不辞,又不答赋”。

在左传的记载中《彤弓》被作为列国外交场合招待外宾的礼仪所使用,而从宁武子对于彤弓的解释可以发现。这首诗歌从其源流上是天子用于在宴会上招待诸侯之诗。

宁武子的观点表明了这首诗歌的作者其实就是周天子,而这从另一侧面说明《南有嘉鱼之什》的10首诗歌应该是周天子的某次招待诸侯的宴会上的赋诗。

据古代的铜器铭文(如《宣侯矢簋》)及《左传》等书的记载,周天子用弓矢等物赏赐有功的诸侯,是西周到春秋时代的一种礼仪制度。而彤弓作为周天子的赏赐,似乎是作为对臣子武功的赞许,一般来说彤弓还要搭配箭矢一同作为赏赐(《书•文侯之命》:用賚尔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这似乎显示这场宴会是为了为某位大臣庆祝战功,在组诗的第7首《六月》当中很清晰的表示了这场宴会其实是讨伐位于太原的少数民族猃狁胜利后的一场庆功宴:“薄伐猃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讨伐猃狁获得胜利将其追击到了太原,文武双全的吉甫是所有国家学习的榜样)。尹吉甫,兮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周房陵(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青峰镇)人。周宣王的大臣,官至内史,西周时期著名军事家、诗人、哲学家。因在诗经中屡屡出现而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由于《六月》是周宣王卿士张仲所作的赞颂名臣尹吉甫讨伐猃狁而大获胜利的赞歌,因《六月》中提到的事迹在其他史料中也有记载,因此,综合以上观点,《彤弓》极有可能是周宣王为尹吉甫征战回师的庆功宴会上嘉奖其功绩的赋诗。

通过彤弓也揭示出周代礼仪中以弓待客是诸侯对臣子所使用的极高的嘉奖,表示君主对臣下功绩的高度肯定,左传中记载齐桓公在接待陈国的流亡公子完时给予了较高的待遇与职位,公子完认为礼仪过重不敢接受而辞谢说:“翘翘车乘 招我以弓 岂不欲往 畏我友朋。”彤弓作为礼仪形式的隆重性也使得赐予彤弓在先秦以后也作为一种君主对臣下的高规格赏赐而固定下来成为九锡中的项目之一。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 2017-1-23 17:17)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3
安皋闲人︱后现代中的魏晋风与隐者语 ——关于沪上敦腾代表作《罗生门》

   锋利得无明、疼痛得无觉、酣畅得无言。
      这是读沪上敦腾《罗生门》后的“三无”。
      当然不止一遍;当然不止《罗生门》,还有包含“罗生门”在内的发表于《空巷子》2012年第四期的《夜殇》系列。后来就随手记下一点感受,微信发给敦腾兄。他一笑,说诗作乃“一夜写就。解决了内心的一个标点”,我一笑,没有也无须指明那个标点。忽忽月余,他忽然发令要我“成篇”,且告诫“勿偷懒”。我仍然掩口葫芦而笑。但心里想,得空还是成它一次也不坏。于是就接着勾连前后,以读评之语出之。但愿敦腾仁兄门牙坚固哈。
读沪上敦腾的代表作《罗生门》,让我进一步获得一种体认,而这种体认也许不该说出来——正如题目中所选择的那个具有特定意指的“隐者语”一样,诗人虽有发声但未必期待意会之上的彻底勘破——那就是,诗人敦腾其人有着混合夹杂的魏晋风,其诗则是词旨渊永的隐者语。
      如此好像也是隐语吧。好,这其实是可以用另一个更惊骇世俗的命名来冠之的,叫做“白眼与颓废”。当然,这个“白眼”是仰借于鲁迅先生的“白眼看鸡虫”;这个“颓废”,当然也转借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教授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的撮要。在卡林内斯库看来,“颓废”是现代性的面孔之一,而现代性中融涵着具有审美现代性的社会学意义。这些“颓废”面孔,建立起了自己的价值标准:反叛、无政府、天启主义、自我流放等等。这种价值标准取向,极容易让人想起魏晋之际的正始之音、竹林七贤、“三玄”之辩、挥麈玄言。那些嗑药、纵酒,躲进修篁、抚琴长啸、裸裎袒裼的一群。世易时移,从现代性到魏晋风,具体到一个诗人,当然只可能是从中取其所认同的某种成分,陶冶涵养,以成一己情志风神。
       因此,本文中的“白眼”所对,已经不唯“鸡虫”,乃至天下纷纷;本文中的“颓废”也绝非一般意义的意志消沉精神萎靡,而是一种有着绝世反骨的放达任才,一种逆向取道的反调兴风,一种与世无争与世无缘的不合作不赞誉不昧心,一种风流闲雅的不求糊涂亦不作危言。或者,卡林内斯库的看法仍然是振聋发聩的:颓废的本性复杂而矛盾,充满理智挑战性,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美学上看,都必须以客观的态度去关注其细致微妙的本质。更进一步,《现代性的五副面孔》援引的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卡斯特里斯的判断更有启发性——颓废主义是对自我存在的深刻的危机意识,它不同于以往的面对外部世界真实的现实主义,但却是关于内心的另一种现实主义。通过这种对于内心世界危机的关注,艺术家们建立起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关系。正是在对现实虚空、矛盾、痛苦、忧郁等可憎面孔的审美性回应中,颓废派似乎获得了一些类似先锋派的意义。
      这就牵涉到一个虽然虚但足够大的问题——关于时代本质的判断。那当然是瞎子摸象——站位不同,触摸的结果当然不同。“敦腾”前边冠之以的那个“沪上”,在这个社会学问题的推敲上,以地理与地缘的本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的意思是,上海这个在中国乃至亚洲都举足轻重甚至引领时代潮流的诸多“中心”集结地,沪上敦腾几乎是本能地嗅到后现代的气息和气场,经济的、物质的、文化的、审美的,当然最后或者最初也是诗歌的。诗作永远是时代的产物。何况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李金发戴望舒到四十年代以九叶派诗人为代表的现代派诗风无不浮荡过海隅沪上。
      后现代,似乎早已在大陆的文化圈谈得成了余屑飞沫。可是,真正的后现代或者现代后,在大陆还是一个进行式和将来式的未落地的那只靴子——除了少数几个居于发展先列的城市。这不是说后现代的社会属性以及文化思想必须和经济同步共进,但,感同身受且浸润日久,和仅限于知性的敏锐笼统地概念之完全不是一个系统。一旦现代派诗学成了一个成熟诗人的内在圭臬,其诗作必然地呈现现代派的艺术特征: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重形式创新。根据袁可嘉先生研究,英国文学评论家戴维•洛奇(David Lodge)曾经归纳后现代主义写作原则为:1、矛盾,即前一句推翻后一句;2、排列,即把几种可能性排列在一起以显示生活和故事的荒诞;3、不连贯性,即打断行文的连贯性;4、随意性,即赋予读者受众的阅读主权;5、比喻的极度引申;6、虚构与事实的结合。
      窥得社会转型奥秘的敦腾,深谙时代肌理的敦腾,以诗人心目修行既久的敦腾,在这样一个“换了人间”的后现代,不能不也不得不以文字组合来一遣积郁了。真诗好诗,几乎都长着思想的筋骨与和文化的血脉。剩下的,出落后的容貌形神,则交给各自的手艺与审美了。敦腾呢,除了得风气之先和地域之便外,还有着另一重优势,他熟稔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遂能得心应手地将中式文化中与他心灵契合的那部分和西式泊来诗学技艺和煮而成之。换一种表达——诗人的敦腾有着士人的风神:他在诗作表现方式和构设艺术上有着纯熟的现代派范式导引,他在内心修持和意旨表达上有着稳定的哲学观定位。
      《罗生门》恰是敦腾众多诗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经典。这首拥有七个部分的长诗,尽管在隐喻、讽喻和转喻综合运用,穿插、跳跃和交叉交互组合后呈现出极为繁复的意蕴,但如标题,“罗生门”正是其结题之义已是其解诗之钥。诗作中涉指的中日之争与民族主义之困惑、诗作发表前23年某个特定重大事件的如石投湖涟漪以及信仰、道德、勇气、民主、自由、真理的思考、追问,都在“罗生门”下纷纷而对峙、扰扰而搁置。从不主动投稿但不拒绝示人的诗人敦腾,以《罗生门》以及《夜殇》暴露了他从容衫履卷涌的魏晋风,尽管,他操持着一套借助诗家的隐者语。在他以另一种“颓废”周游于市井之间的时候,胸襟中其来有自的某种宏大关怀,还是从他刻意的“白眼”中,折射出热泪欲零的炽热。
读《罗生门》,不由得走神,当然是回望魏晋反刍“世说”的走神。想起正始之音、竹林七贤、“三玄”之辩、挥麈玄言。那些嗑药、纵酒,躲进修篁、抚琴长啸、裸裎袒裼的一群……不仅敦腾,甚至“风同仁”中的某些近似者。魏晋远矣,但服药换做喝大酒、谈玄变作写风辞,其意亦深。遂慨叹之:
      此风何风?
      遥遥自天际,环五湖而带四海;簌簌过人间,抚草木而掠沟渠。
      此何谓也?
      风乃渐变之风,未及七贤之出格,已得诛心之荼毒。
      正如其心,不古不今宜古宜今之尴尬,哀伤而不幽怨,盖知其既不可挽亦不可道;斜视而少青眼,盖悟知会不过三五青蓝唯在仙山。
      敦固真也,居仁而悲悯,掩怀而隐伤;腾亦真也,心翔而神游,隐喻而托言。


附件:沪上敦腾之《罗生门》

罗生门



敬仰唐朝的民族,自身值得钦佩
在京都古城,留下宫殿和玄疑
茶艺精湛,手势嶙峋。白鹭之爪拔响青天的古筝
樱花开启瓶盖,叙唠酒精的别名
一滴墨汁在清水中盛开
移开玻璃杯。驿站迎来迟归的黄昏
那是先人遗留的水墨画
那是黎明叩启柴门的手指
那是缠绵悱恻的新婚之夜
那是旧时戏台,下起的伶仃雨
哦,荷花!承接过多少流年
从未更改自已的睡姿



我无力怀古和回顾。在羊皮卷首
歧义贯穿始终。谁敢拿生命打赌
所有的记忆不是自摆乌龙?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黄连在心。黄雀在后
游手好闲的浪人形同野鹤
对待风云烟雾釆取了中立暖昧的态度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暮秋,为了躲雨
第一次走进红楼,革命和古董就盯上了我
赝品充滥框架;镜子脫不掉虚荣
空调房太干燥。鹦鹉迷恋鸟笼
为数不多的几个同病相怜者,在罗圈饮交杯酒



科学与写意对峙。重构与解构
蹂躏立体主义的苹果
头颅是最初的色情物
一切历史都是性史。人类将豹子赶进自已的喉咙
那里是荒原,兵家设置的八卦阵
西西福斯终生搬动的精疲力竭的石头
从骨节的断裂处飙出的骊歌
撕碎它,乌云!留下香水
捣毁它,城池!留足活口
一朵外省的云终于在大西洋上空形成雨
闪电的根须,在瞬息间拚接
达芬奇那颗透视人体结构的橄榄树



我来了。我看见。我盲目
我看见许多纽扣征服了肉体
而体內的豹子,闭门不出
大道无形。依稀可见隐士奔走在绸缎之上
举着白旗。火焰之外,满街的红线和黄线重叠
火焰之内,燃烧着刚看完电影的半吊子
白衣乞丐抓住我的手臂,眼神清澈:
先生,请问终极是什么?
我指指人群,说哪一天他们自觉地将影子和瓶子分开
哪一天便是救赎日。他邀请我去凯宾斯基洒店大堂
喝咖啡,看指纹。一场服装秀之后
大雪临门,覆盖了来路和一座城市熟悉的背影



三瓦日光灯撑向珊瑚石瓶,唐宋山水画立刻显影
黑暗中意外的收获,自然和人功的双重赐予
小资和洁癖的完美倾力。并不能安抚一颗朴素的心
婚礼套着葬礼,五十而知天命
但不知那一只手推开溺水者最后的房门
清除一切杂物,用环保涂料粉刷墙壁
新沙发上坐着一位似曾相识的故人
拷问开始。豹子从体内窜出
那一天你是否进入阿房宫?偷窥或者行窃?
道德和品质无关真相。说出全部的恐惧
说出并忏悔。可免下地狱
说吧,局中人;说吧,局中局



反正噩梦会纠缠一生。隐瞒是钻戒不是热吻
“房子会粉碎而书籍会焚烧
它们安心于一个心灵的庇护所”
在时间的长廊上溜冰,溜狗
而那难以启齿的谎言与动机始终不会说出
仿佛一把盐掉进河里,踪迹全无
谁曾料想它会成为水中最初消失的物种
上善若水。古书上说。谁都想把白玉搂抱怀中
驱邪避祸。保持苹果表面的红润光泽
而背后的煎熬、憣然的悔意胎死腹中
寒冷于寒冷中叠加。歧义在歧义中求证
于是孤独在探险中频繁走神,变脸



咖啡和茶叶分属于两个集团。两种最初的习惯
我还是将杯子还给茶叶
让墨汁滴于水中
伸展。盛开。
化作荷花,蝌蚪,绝迹的鱼种
鹦鹉的红嘴啄立于柴门。偶拾灰烬中重生的菠菜
让蚊虫叮咬,让痒回归皮肤
交出混浊。把明亮归还给镜子,把体温还给流水
当阳光把巨大的阴影强加给高塔下的空地
阴影里吃草的牛和悄然绽放的罂粟花格外耀眼
那是不可知的力量卷土重来
那是最终的风景,血液的再次分配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1-23 18:23)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4
何均︱冰夕的诗

   冰夕,台湾女诗人,台湾诗学•吹鼓吹诗论坛创作区总版主兼分行诗版主。我与冰夕的结识与交往,是从2007年8月注册该论坛在分行诗栏贴诗交流开始的。她点评很认真,有的则是短小的评论。其敬业精神可钦可佩。当然,我也拜读了她不少的诗作,但未敢萌发给她写评论的念头。期末学生忙了,老师相对闲,无事,我则在台湾诗学•吹鼓吹诗论坛“精华区”下载了冰夕2009—2012年部分诗歌再读,感觉有写篇评论的必要了,因为冰夕的诗值得写。


冰夕对诗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她在《签名书》诗中思考写什么的问题。“写什么好呢。未来的眼睛 / 眺望远方 / 盛满依恋 / 液体山川的时钟”:着眼“远方”,但“未来的眼睛”“盛满”的“依恋”,则是过去和现在,这是诗人的立足之本,不然远方便虚无缥缈;“液体山川的时钟”,是说时光在流逝,流经生命的“山川”就变成“液体”,而过去现在未来的山川依旧,那便是永恒。最后借风雨说,诗人们想“融化铁”,用什么来融化铁呢?这是关键,诗人未说,见仁见智吧。冰夕对诗是执着的。在《虔诚》诗中写道:“尽管诗意屡屡失窃于呼吸 / 意外罢工的霎那”,“尽管雷声 / 读出漂流木将冲向历代碑碣 / 进入潜水夫时代”,诗人回答是“仍持续写、写、写”,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这是何等的虔诚!世事沧桑,“尽管瓶中信的墨迹 / 早被世事写淡”,但“时光当铺里毫不起眼的信物 / 却总在逃生口的转角 / 梦见一双双手”,还在“祭吊沙鸥与自由共舞的片段”,那是多么美的“片段”啊,不是诗吗?“青春无瑕的回眸”是“拾荒老妇”的,但也是值得珍惜和怀念,虽然伤逝。“顺着氧气罩边缘的法令纹 / 一道霞红泪光”“滚落。我眼中”,此节为倒装,不是“泪光滚落我眼中”,而是“我眼中滚落那泪光”,这是一种大悲悯,真正诗人的情怀,每个人都会老去,消失。


冰夕不仅对诗有如此的见解与虔诚,而且还对诗艺的追求近乎苛求。如《诗成》:“文字狂狷了心跳 / 熨不平的,皱折 / 搜寻过所有谨慎而淡雅的 / 句子,为镶嵌一首 / 曝晒太阳底下 / 也无法透视 / 蕴酿熔岩的隐喻”,可谓女夫子自道,但这些诗句本身乃是精雕而细刻的范本,玲珑而可人;这颇像贾岛《题诗后》“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吟,“知音若不赏”,只好“归卧故山秋”矣。“记忆颤抖于瞳中翱翔的视野 / 如何寻求一种 / 平衡 / 能安然降落句点的双翅”,内化为诗,是需要“平衡”的技巧——轻、重、缓、急。“存在微妙 / 过程里的一切,曾呼风唤雨”,诗成后的回味,有辛酸,有甜蜜。她在另一首诗《重回弒诗现场的三分之一》写道:“坚持晦涩的隐喻 / 从一粒 / 暗藏桃色的种子——开始”,“切片洋葱般段落 / 持续晦涩的隐喻里 / 悄然引渡了 / 黄昏的信念 / 才悟及潮汐川流的辞藻 / 投入丝缕回盼”,这似乎道出了她诗艺的秘密呢?我想画蛇添足,具体而微。


冰夕善用古词让诗句典雅凝练。如:“厉磨寒鸦声的尖石”(《请节哀》)中的“厉磨”“寒鸦”,“不然怎知微醺笔调”(《龙舌兰日出》)中的“微醺”,“薄幸的刀尖挤进一吋”(《刀》)中的“薄幸”,给诗增添一种古典味,让被修饰的“尖石”“笔调”“刀尖”等意象呈现另一番诗味,来一个古今结合。这来自诗人古诗文修养的功底。


冰夕善用空格或其他符号舒缓诗的内在节奏。如:“笑声狂狷、狼烟 扑 盖 春 城 的 黑 袍 徐 缓 飘 坠 记 忆”(《请节哀》),节哀的意味已传达了;“岁末...总有惜别雨感受...不知...许或不忍出现...也是好的.../ 睡吧:梦 / 黑白的 ∞ 太阳、星星、月亮 ∞ 还有上一秒的妳”(《诀爱•无堤》),犹如内心的独白,断、断,续、续。


冰夕善使诗意突兀,出其不意。联想相左。“再深点就抵达子宫了 / 里面怀有祝英台的蛹”(《诀爱•掘》):惯性思维,应该怀的是胎;细想,蛹才对,化蛹为蝶,与梁山伯比翼双飞;只得暗自叫绝。用停顿。“就要断了,气”(《蛭爱》),仿佛气真的要断了。词语嫁接。“奇数带来黯殇、孤独。而偶数的欢悦是蛊的诱饵”(《蛭爱》),“奇数”怎么会带来“黯殇”“孤独”?怎么会有“偶数”的“欢悦”?够想一阵子的。“瘫痪一地寂寞”(《如雨的行板》),“寂寞”与“一地”结合,寂寞便不再抽象;再由“瘫痪”嫁接,寂寞已形象可感,触手可摸了。断隔诡异:“口腔)赣 / 州机场绞进涡轮器的羊 / 毛(绑架不信邪的教化 / 凌迟 / 回声不断操 / 兵)疾疾如律令(硬把牛头塞 / 进老梗)噎爆脑视 / 丘”(《三读:赶羚羊》),“赣 / 州机场”“绞进涡轮器的”是羊和毛,不是羊毛;“回声不断操 / 兵”“噎爆脑视 / 丘”,慢慢读,慢慢品,断隔之后,诗意变得诡谲,不再单一,丰富而传神。


冰夕善于绵密叠加意象。“撒旦的背影、狂傲偷心贼致意法式蛇吻的芯片”(《蛭爱》),“芯片”用了“撒旦”“背影”“狂傲”“偷心贼”“致意”“法式”“蛇吻”等意象修饰,使其内蕴丰厚。词性活用。如名词动用“历史都光圈了小丑”(《诀爱•海洋缺席》)中的“光圈”,形容词动用“蜿蜒往事”(《匆匆》)中的“蜿蜒”,让诗句光鲜起来,不再平板,而且挺耐读。如此手段,在冰夕的诗中枚不胜举。


冰夕还在形制上大胆实验。每行句式长短不一。如《诀爱》由很多小诗组成,序诗只有一行,其它一般都是三行,一行短的3字,长的多达26字。隐题诗。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图像诗。如《数着漫夜凋零的指针Ⅱ》:


    数
 着
 漫
 夜
 凋
 零
 的
 指
 针
 数
 着不伤心…不落泪
 不伤心…不落泪
 伤心…不落泪
 心…不落泪
 …不落泪
 不落泪
 落泪
 泪

 。

像倒立的直角三角形旗,但绝不是游戏,而意蕴丰赡,长夜漫漫,数着“凋零的指针”,数着“不伤心…不落泪”,不过是自慰,说不伤心,还是伤心,最后是心;不落泪,结果落下的全是泪;两者结合成心泪(心累)、心之泪。最后的句号更绝,仿佛泪一点点往下滴。其主人公伤心欲绝孤独无助可知矣。这是非图像诗难以达到的效果。隐题诗和图像诗虽在古体诗已有的形式,而诗人大胆用于现代诗,且成功,无疑是贡献。

总之,冰夕的诗,则像冰雕里的火焰,给人冷艳之美,精致之美,奇谲之美,隽永之美。如《匆匆》:“斑驳的墙垣 渗隙 / 蜿蜒往事 / 那盈硕颗颗水珠都曾纵身 / 每朵梦境 / 荡开黑眸涟漪”,“记忆从你开始芬芳 / 青春逐热浪而来 / 拾起 一枚贝壳的凝视 / 遮住了天空”,“苍凉已入冬”,这些美妙的诗句,无需任何阐释,因任何阐释都是多余的,只需轻轻地诵读,一粒粒珍珠迸溅而出,美不暇接,耐人寻味。冰雕里的火焰,晶莹而不剔透,耀眼而不灼人。《如雨的行板》有如宋词:“是夜,迅雷的闪色 / 烙下盈框烫伤 / 我纵身檐滴的 / 泪 / 眸光,该落向何方?”,“如雨的行板 / 仍回荡马不停蹄的 / 空城”,何等明丽的画面,空城里的蹄声是如雨般的寂寞与孤独,哀怨动人。晶莹,是其诗的质感;不剔透,是其诗的深度,以模糊或混沌抵达。如:《蛭爱》“破晓时 / 活像日日清醒,从地狱窜逃人肉贩子的 / 奴役 / 时间的冷肠外露,沿相框滴淌红雨”,《渡口》“过境的汽笛声搓揉岁月 / 直到掏空青春才发现入夜的帘 / 水深及喉”“遗我以腐化的朽骨 / 流放汪洋”。耀眼,是其诗的质地;不灼人,是其诗的宽度,以清丽或可近抵达。如:《花戒》“偕手余晖里顾盼沧海 / 互换一抹 / 神秘的,莞尔。环扣馨芬?”,《夜未眠》“黎明如号角嘶鸣 / 在郁蓝与灰蒙色天际 / 吹奏膨胀的肺泡 / 撑破孤寂”,《素描雨季》“潮汐里 / 始终灼热的轮廓,湿了寂寞”。冰夕的诗,读后,宛若品了杯四川青城山的苦丁茶,苦涩而清醇,回味难忘。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1-24 09:56)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5
李明春︱两首禅诗的不同境界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擦拭,不让染尘埃。

菩提是一种觉悟的境界。也许我们这一生解脱不了的,就是我们的肉体。为了我们的肉体,我们发明创造了房子,车子。总之,衣食住行,样样与我们的肉体凡胎有关。我们为了肉体的舒适惬意,不惜流汗流血,不惜一掷千金万金。身体,是我们的存在。太过于关注我的身体,我们活着就会为身所累。只因我们原本裹着一层胎衣的身体,在一种赤裸的诞生后,赋予了五彩缤纷的点缀,装潢。其实,肉体不值得尊重,值得尊重的是我们的精神,价值,灵魂。

小时候只因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就在于我们只要能够衣能遮体,就非常满足了。健健康康的身体以及一种简单的身体需求,我们几乎意识不到自己身体的存在。在一种身体的扭曲后,心灵也开始了扭曲。特别是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太多的占有,太多的掠夺,一种人格的尊严淡化了,消失了,被颠覆了,代之于的是另一种所谓的尊严,表现在一种大而辉煌高档的物质尊严,我们的身体,也就是我们的肉体,陷入了一种虚空,虚荣的陷进,私心的欲壑怎么填也填补不满。

只因我们的肉体的物质,一次次去占据着根本无法填满占据的思想的,精神的,灵魂的空隙,这些空隙,物质和我们的肉体是永远无法占据填满的。充满物质和空隙的只有空气。我们不能用物质去占据空气,我们只有用空气和空气交流,对接,共融,才能获得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充实完美。

身体的觉悟,是生命的觉悟,也是存在的觉悟。当一个人死了化为了灰烬,我们剩下的不是什么诸如金银财宝,刀剑车马这些陪葬品替代的庄严神圣,而是一种真正的思想,这是留给后世的真正的宝贵的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不被被人掘墓,像空气一样在大地上回荡,人人可以随意获取,滋养我们的心灵。心灵的干净,才是超越身体后,一种真正的干净。也许,这里的洁身自好,就是一种自我净化。

只要是物质的东西,就会有时时被尘埃玷污的危险。只因我们的世界,尘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时候,我们会被滚滚红尘彻底地淹没,像一种彻底的埋葬一样。这样的擦拭,是一种从肉体到思想的不断修炼。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的大脑,也就是意识的田野,没有一种耕耘者为了丰收,为了存在的一种辛勤和汗流浃背,没有粮食和信仰的播种,除去杂糅,就会被堕落的荒草所生长所覆盖。

对于一片泥土,条件合适,不长粮食就会长杂草。精心的呵护,我们才不会为身所累,也不会为心所累。因为,为身所累的人,也在为心所累。劳动就是一种存在,一种精神灵魂的修行。最可怕的是一生为身所累的人,那样的人,身体不能得以解脱,灵魂也不可能得以解脱,结果是一片田野里,良莠不分,既长着庄稼,又长着杂草。结果身心皆以疲惫不堪,也许,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被时间高贵的牙齿消磨吞噬成了一具骷髅。

在神秀的这首禅诗里,我们发现,一则想把心灵的无形的东西赋予有型,以便对于一种无形的思想意识,一种禅理的有效解释。擦拭,更是一种修持,一种戒定,戒除。在慧能来说,神秀的内心,还有物质,像我们的肉体一样这样的东西还存在着。没有真正的空,以空对空。
于是,慧能说,菩提不是树,明镜也非台。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慧能一生的大彻大悟。无是一种存在,存在也成了一种无。一种彻彻底底的干干净净。台是污浊的,不透明的,依旧是一种物质的俗物,不是一种常在,是一种无常。人,作为心灵的使者,应该追求一种常在,一种永恒,一种精神的信仰,不为外物所累,所动摇,所飘泊不定。

于是,慧能有了心灵,灵魂不灭的真空地带,不受任何东西的干扰,也没有任何东西,更无法干扰。就如同我们拿着我们的身体经过了空气,我们的身体完好无损。如果我们拿着我们的身体经过隧洞,经过森林,经过密集的房屋或者人穷,经过熙熙攘攘,大街小巷,经过车水马龙,经过川流不休,我们的身体,包括我们的思想,就会被有形的和无形的东西碰撞得遍体鳞伤,青一块紫一块,甚至残缺不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许,死亡解脱的真正含义,就是我们不再为我们的肉体所累,不再为所谓的为了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我们一再忍辱负重。

结果,人生的悲剧就这几样发生了,我们不是在用我们的肉体践踏我们的思想,就是我们在用我们的思想,在践踏我们的肉体。一样也得不到解脱,死也不得安宁。其实,我们的肉体,需要一种思想来解脱,来引领,来普渡。

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这些尽管是一种禅修的境界,人人不可能去禅修。其实,活着就是一种禅修。只要是只活着一种个人的力所能及,一种没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无谓的攀比,对于饥渴,一杯水比一河水,更让人趋于一种从容淡定。

一种高峰,源于生活的日积月累。一种高度,源于积极向上的修炼。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2-2 09:57)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6
宫白云︱《华语诗刊》2017年1期[月末观察]本报特约撰稿|始于喜悦,终于智慧

   从文学的发展演进来看,中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诗国”,它的发轫可以追溯到西周至春秋时的《诗经》。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林语堂也指出“吾觉得中国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它替中国文化保持了圣洁的理想”,可见诗歌之于国人的意义与重要。在国人的心灵深处,诗的地位是崇高无上的,具有一种永恒的超越性的力量。当诗歌一路窈窈到了今天,更是前所未有的进入了大众的时代,人们更是把诗歌视为日常生活、人生需求的重要部分,诗歌也更具备了“自主性、自足性与自洽性。”
  当时间进入2017年1月,中国诗歌的整个局面更是如火如荼。历史上少见的通才德国哲学家莱伯尼兹说:“现在怀着未来的身孕,压着过去的负担”,从这个时间分野来看,诗歌也有自己的前生后世。而比“前生后世”更为现实与紧要的当属现在或者当下,当下不是补偿过去,也不是寄予未来,而是紧紧的抓住现在,在这个意义上,当下各大主流诗歌媒体都贡献出了实际的行动与姿态。
  《诗刊》在创刊60周年之际率先发出了提高稿费的声音,重点栏目每行稿费提升至了20元,当人们听到“振兴诗坛,诗刊有责”这样掷地有声的声音时,仿佛一道曙光也倏忽到了眼前。
  被媒体称为“颜值高、质量高、稿费高”的“三高”诗刊《草堂》主编梁平的力求“给诗歌以尊严和颜面”的声音,也引来山河一片盛赞。
  在新年伊始之际,中国诗歌学会为更好地推进诗歌的繁荣与发展,更好地为广大会员们服务,在现有164名理事的情况下,又确定增补了68名理事,这一举措受到普遍好评。
  当诗歌艺术从发表、出版、研讨会、朗诵会等传统的传播、表达形式,演变到诗歌剧时候,今年1月16日在成都市体育中心“经典汇”举办的《夜之诗》作品研讨会又给诗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而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的观后发言、特别是“诗人对诗歌缺乏最基本的尊重”的批评更是引来众多诗人的共鸣。
  在快餐化阅读的时代,读与写结成的短暂同盟,在微信这个当下重要的传播平台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除了几个大的诗歌公号,又涌现出如“传诗者”公微每行20元的高额原创稿费的壮举,中国诗歌流派网《诗歌周刊》“诗日历”公号自2013年10月每日运行长达三年之久后,今年1月又强劲推出每日“读诗•独唱”、“读诗•合唱”、“评诗•新经典导读”新栏目;还有国内第一家诗歌评论公众号“诗评媒”也以其先锋性、前卫性、开放性越来越多地引起广大诗友的关注,树立了高端、新锐、理性的形象,今年1月开始他们还将推出“2016年度诗歌评论家、年度诗歌评论文章”的推选活动。
  总的来看2017年1月,是中国诗歌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诗歌之“热”大于隆冬之冷,各类诗歌活动、奖项集束而发;各种官方的、民间的各类年选也争相出台,微信朋友圈几乎天天都有诗人在晒各种年选目录,诗人们关心的似乎并不是这些年选中的诗歌是否代表了过去的一年真正的创作水平与实力,而是究竟有没有他们的名字。虽然说有的诗歌年选还是突破不了圈子化且平均主义的套路,但不泛质量与口碑皆优的,如由霍俊明主编、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6年中国诗歌精选》,《诗刊》2016诗年选,还有周瑟瑟、邱华栋主编的《2016年中国诗歌排行榜》等。弗罗斯特说“始于喜悦,终于智慧”,希望众多的年选选家也能“始于喜悦,终于智慧”,编选出令人信服的具有诗学价值的选本存世。
庙堂之上,钟鼓和鸣。当雾霾多于蔚蓝,喧闹多于寡淡,人间万象昌盛的表征下,不泛裂痕,像风景在遮盖一切的雪中变白,诗歌在制造人间的悲欣交集时,把白纸变成黑字或把黑字变成白纸,留下大江东去淘洗下的沙金。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2-2 21:26)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7
子青悠然︱消解带来的审美探知和精神追索——读海饼干诗歌《在屋里》

原作:
海饼干的诗歌《在屋里》

送走身体的敌人,那些
聚会的朋友,他们爱我。我翻开《阿米亥诗选》
它厚重的仿佛圣经,战争
让以色列人嘴巴含着弹片,划开
语言的舌头
血在烧焦的土地上画
古怪的符号。“一个陌生的民族”
我习惯这样称呼未知的世界
在这个焦虑的下午,当人们远离我
我就和这些诗
长在了一起
我们互相抱紧,甚至发誓
互不背叛,思想,自由
从天空升起,我随它们
上升,事实上
此刻,我只是轻声读出它们
但就像把一串串
鸟鸣别在窗外那座山的
鬓间。


子青浅析:

没有读它之前,我和诗人海饼干坐在一间屋子里。此刻我们松弛、舒展、欣悦,可以恣意伸缩彼此的触角,打开翻阅、或者静静聆听,偶尔我们还迫不及待表达各自认知。但并非任何一次聚会都这么轻松,契合,与自如。虽然有时候,一些聚会我们依旧那么的欢喜和开心。此诗诞生由来,诗人已经告诉我,因为某次聚会焦虑之后生产。

“先入为主”,我似乎非常单一认定——此诗乃一首个体内心气息倾听以后的消解之作。
但我说消解,并不确切。诗文本85%都是冲突呈现,延伸、延展的过程。《在屋里》,征服与被征服,表现与被表现,自由与被自由,一种无形焦虑不仅仅是精神和肉体的对峙,也是外界对个我内心挤压与笼罩之后,主体自省的信号和讯息反馈。独立的人,她(他)会犹如困兽,或者受惊吓的小兔。但这且且表象,她(他)要找到出口。于是,在诗歌收结处,我们看到诗人这样轻妙的飞跃:“像把一串串/ 鸟鸣别在窗外那座山的/ 鬓间。”但这种提拉,诗人隐忍而克制,她并不放任奔腾,她只是“轻声读出它们”。至此,诗人以诗意呈现,较好地完成了一次情感焦虑的宣泄和消解。而读者的感知,又并不局限于此,诗歌意象的选择,代入审美探知,以及多个主旨的联想与思考。比如战争,爱情,种族,自由,理想等等。

海饼干的文字受西方文化影响极深,但她并非生搬硬套,她有自己汲取之后的表达,较好地过滤掉“西方隔”的文化因子,有自己消化以后的综合呈现。个以为,海饼干的诗歌具有东西融合之美。开篇切入,末尾提拉,过程的深入与转换,一份精神流态的深邃与终结开阔的拟人玄幻之美,仿佛从西式油画飘飞至王维、米芾之画境。

题为《在屋里》,对于人世界、外部世界、框架,都有一个较好的隐喻。读此诗,最先打动我的诗行——“当人们远离我/ 我就和这些诗/ 长在了一起/  我们互相抱紧,甚至发誓/ 互不背叛,思想,自由/ 从天空升起”,能感知诗人独立的精神追索,个性的思想意识。至最后“鸟鸣”升华焦虑以后的走势,这样的指向与跳出,是积极的、向上的。这一份焦虑爆破,富有思想的正能量。
   
我喜爱此诗,因为它呈现的独特之美。但毫无疑问,因为个体识见,不能否认《阿米亥诗选》意象跳入的些许突兀,与隔膜。还有,我们倾听内心,一定要“人们远离我”吗?不过这些,也许读者的理解差异,又或者诗人过于专注个性、投入的表现,所造成的几许“涩和陡峭”。

诗人海饼干曾说过,(大意是)我不能因为读者,而改变自己的文字。其实,我也很赞赏,个性就是美。不可复制的文本,尤其难能可贵。坚持自己,持续坚持,将更为难得。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 2017-2-2 22:49)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8
盛敏︱含章斑斓的梦呓言语——评程洪飞先生的散文诗集《一个语言梦游者的呓语》

   撕破梦的完整单位是每一个诗人职权的一部分,问题是在瞬间互不理睬的梦与梦、梦与现实、梦与文字、梦与诗情的纤维之间,交叉着呓语的韧性、软性线条,有时像雨水膨胀的器官,有时像放射形的斑纹,某个永久珍藏在心的巨大诗兴的溟濛气流,冲击与洗刷梦呓的形成过程,这在脱位、焦灼、流变、资本野兽咆哮的年代尤其旺盛——程洪飞先生要在自己梦呓铺位上放下指出他个人的文学方位标志,围绕硕大的意识流与物像、意象的摄取与放开,让言语自身生气勃勃地跳跃,操练它们十分自由的分叉、交织、叠加、向内弯曲甚至潮湿的温情,也有脱皮干旱象征体的扭曲描述,隐蔽的激昂细节的图形。
这本书《一个语言梦游者的呓语》定位在语言的建筑骨架上,语言开始生产极为需要不停地校正、配制、分离和集结——有赖于社会环境、条件、支配个人风格的天赋因素、才情变量的循环、姿态劳动力的付出、继承的草莓与碎叶,再抚摸丝绸的梦幻场景,平静下来进入语言的林林总总支撑的天线世界,即一个无拘无束的词的透明空间。语言与词,强调后者的照亮,前者从不停泊的组织规范,程先生是操作其漂浮状态的做梦人。当然情绪、情感的爆炸除了有意挑衅词语内核的分裂原因之外,还要给它们镀上一层灵感滑动的熠熠金箔——来源于梦与现实优先假设出来的脚本?还是分歧意义在有利于梦从语言的芯上摘下活动的灵魂时,一个说话者磁性的构成?我说磁性代表没有负性的电流或两级的内爆,词语恰好从呓言袒出的果壳蹦出。
语言作为“元”的基础历来是文学、艺术延异的金属物质。呓语仅仅是“记忆”中最为混乱但却极富活体意识的行为付出的拟象粒子,它有一套非常精密的构成软件,思维与哲学被卷在里面,风险极高的蝉绵取象的程度和幅面也在里面,言语游戏和话语表达方式的改革也在里面——程洪飞先生是将一个个命名的内涵,通常付款在其预料之外的交易中,即言语际遇与理性指涉转换的结果,它们相关联的变化与浮动性展开的缺口,制造了词语帷幕前后人类语言活动的真正原始形态。
感觉语言、言语的梦呓水流是自我给出者的即刻接纳(随机性?)——程洪飞先生也许在山谷的风或者冬季跛马的响鼻里策划时间与空间的消耗,再现乡村与城市劳动时间、劳动人员在内的触及我们审美痕迹的还原意识(头脑风暴),由综合性语言所括通感、拟象、形容词新鲜的细胞、概念的物质化招贴来审视呈现——这一方面使他的这本书的亲和力倾向于客观亲历的在场,另一方面轻盈延伸的盘旋需要主观分析把脸贴在想象的五彩石上,这就是呓语母体对创造性想象产生的形式主体的巧妙登录。
一个图示/形式问题,中介就是对语言果肉恒久、顽固的进入。他成功的赌注:知道自己涂抹与构思的流动图画,其实除了真实性的思考之外,还有一种语言和言语自身携带的翘曲声音,梦呓里身体抓牢、抱紧、升温词的色彩构成,尤其写到动物被锁定某种弦音与荡漾、蠕动与寂寥、新生与形象硬件,添加了物自体的短句思考,更多的是动作的范例价值——它们把自己丢进自然,自然成为占尽优势的颜色、形式和气味的所在,程洪飞先生则在搅拌这个体内宽敞的盛大邀请集会,不是植物、动物的脸而是呓语中塑造的面积才是一处处思想的风景。
当然话语在无穷远“去——把握”过程中,话语元素(符号、意思、语法、所指、能指)可能不合规则,其目的始终在于为幻想搭台,为欲望的实现打通道路,为呓语的流程梳理只属于程洪飞先生专有的特殊舞蹈步骤,那么在呓语中出现的不协调任凭它的怪异纵横,却使话语的意思规则转换了表述途径、表述脸庞。内部严密性通过全篇文本的分层效果使呓语真正被期待的光华辐射出来。
所以我认为这本集子,把陌生性的诱惑抛给我们,这是程洪飞先生在广稠众多的互文性文字面前,借助更多深入里层的蜿蜒细节和题材胸臆的节制膨胀,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可感物,引向个人思考的生活界域,引向语言独白与事件涉入的表达的内在化场景——它是事件回归或奔驰的褶皱,是对呓语孤独生活的有意驱逐,是对语言生长在多样性林区的伐木,因为他所活生生经历与臆想的印迹,他的荒野亲噬的颜色,他的放进寂寞里的原版正装思维的拷贝,非一般外在、非教化性开口,而是意义的时间化和语言距离的内在显扬,这意味着差异性写作的不可思议的刺穿能力,却能在独创的绝境中迈向精神意向层次活动更加广阔的舞台。
如果将他写的主题罗列出来大致可分为:植物、动物世界的纷纭故事(它们斑斓的香味袅袅上升),一些异人的打上斑点的行为、思想,某些特殊情境下作者本人捕获的欲望谈话,对寂静、寂寞越野般穿越的沉思,对自然物质(月亮、太阳、泉水、风、山谷等)散发迷人氤氲的健康解构,对这个世界哲学图案世俗化慢跑的破碎,充满了描绘的缤纷镌刻和言语掐下最可发光的部分——但都要回到语言财产尖刻地鉴定、施出、跳跃中,除了表达某物的脏腑还要陈述“我”(程洪飞)面对表达的句子,被表现物与被命名物有哪些部分可以互相包含,又有哪些部分既有命名的色彩又有欲望的传述,这种梦游成分被允诺喷涌之后,相符的文本难道与意义微妙的移位和在知中对语言的重新把握,不都成为真实与梦幻组成的推进性的精神车辆吗?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2-3 13:50)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6 04:2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