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吾心似秋月:现代禅诗写作参考之公案导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5 11: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北 于 2017-2-17 11:03 编辑 . f$ S8 B% O; O

1 l7 ]. b; A7 ^7 v7 k5 ?" c3 J2 A9 x* [$ t- t
按:以下的文字,摘自本人即将出版的一本公案导读书《吾心似秋月》。书还没有出来,摘几个公案及自序,给有兴趣的同人和诗友一读,算是抛砖引玉,或可对有缘人的“诗禅双修”起点引发的作用。5 j( ~9 ^' {+ J4 X  @
一切,又全在一个缘字。俗话说,有缘者得之。无缘者,即便明月当空,也似无月。
4 }. W5 q$ p( f

& L- ^4 t. [* m
  C) a& m) y/ r6 j
3 a; u" D, k& e9 ~5 s

/ x% C* j7 v% N/ P
( I8 X# A& B! C( }/ v' g6 Z: H/ t1 w7 p
自序:禅宗与公案-从胡适说到胡兰成
2 [$ }& `/ P6 ^) q/ u* j
( B1 y& j4 t1 @

  c4 J/ X$ S6 {/ j# E+ e$ v; d胡兰成撰《禅是一枝花》,走的是一条绕行的取巧路线。这本解读敷衍《碧岩录》的书,初名《碧岩录新语》,但在大陆出版简体版时,改成了现名。这本书近年颇为流行,甚至超过了胡的其他书。这里面的缘故,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缘于人们对于禅文化以及禅门公案本身的兴趣。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惟一可以与欧美等西方文化相融不悖的思想体系,并且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更是犹如山泉溪水,常流常新,给欧美思想文化界输入了一股清新的东方之风,而且绝无过时过气之忧。再者,《碧岩录》中的百则公案,皆是从浩如烟海的各种灯录中拣选出来的,又有雪窦重显、圆悟克勤等诸多大德善知识的评颂提唱,自是格局宏伟,气象不俗。依此,《碧岩录》也就素有“宗门第一书”的美誉。胡兰成解读此“第一书”,无论解读文字本身如何,都已经占了一个很大的先机。但这样的先机,也给胡兰成设置了一道长长的无法逾越的堤防障碍,让他不能继续沿着《碧岩录》中的敷衍路线继续踢踏。要想有所传达,就只好另辟路径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禅是一枝花》的样子,用台湾作家薛仁明的话说,就是“满书的哥哥姐姐”,“杜撰”并且“胡诌”。不过,胡兰成虽然“真真假假”,但却又“信手拈来、天花乱坠”得“一片风日洒然、笑语晏晏”,甚至是“神完气足”。在这里,我也不能不为胡的这份才情和机智而动容。
3 `) M9 }4 j. V) W+ Z- Z老实说,对于胡兰成的书,我除了这本《禅是一枝花》外,其他的一本没读过。不是他写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我有一个毛病,就是但凡流行起来大家趋之若鹜的东西,我就会条件反应的悄然避开。前些年,大概是因了张爱玲在大陆的热闹流行,出版商受了人们无聊以及窥私癖的蛊惑,连带着把胡兰成的一些书也给热炒了起来。之前在读者视野中几不存在的《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今日何日兮》等,也就蜂拥着摆上了各大书店的显目位置。
' v2 D( F8 n- K6 W我读他的这本敷衍之作,也是缘于一个偶然因素。去年某日,我在大理古城的洋人街闲逛,看到路边一家书店,就步入看看。胡的这本书,摆在一个角落里,倒是安静。我就抽出来看,见他自序中有几句话甚是有理,就买了。胡在自序中说:“胡适写中古中国哲学史,着重在禅,这是他的过人的见识。胡适不懂得禅的公案,但他对禅僧的历史的考证,则极是有益。”又说:“我们不可因为禅的典故有些不实,就来贬低禅的思想。”这些,我更是很赞同的。胡适对于禅宗历史的考据,在20世纪上半叶,文章一出,就惊天动地,一下颠覆了人们对于佛教特别是禅宗很多神圣传说的认知,也惹得一些当时的老和尚强烈反弹,视胡适为妖孽,诅咒他下阿鼻地狱。但胡适没有下阿鼻地狱,还是教书写文章,活得好好的。可见他没有打妄语说假话,更无攻击贬毁古人的恶意。他的考据文章,有理有据,不是几声咒骂就可以打倒的。我一向敬重胡适先生,不但做学问认真,而且做人也不含糊。即便后来到了台湾,也并不仰当权者的鼻息而生活,依然是我行我素,保持着一个书生的正直秉性和气质,该说什么就还是毫不回避。. r) s% U6 C. Q: k
我读胡适也少。我既不是胡粉,也不是他的研究者,所读他的,也还是有关禅宗考据方便的几种。而从他的考据文章中,我更加坚定了一个看法:禅宗虽是宗教的形式,但在思想体系上,则是非宗教的。世界上的所有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权威和偶像崇拜,要求信众无条件听从和驯服。惟禅宗例外。禅宗的历代大德们所要死力反对的,正是那些看似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和偶像,将其视为悟道路上的障碍和魔障。他们反对的声音,就发自那一则则令人惊诧和心灵震撼的公案。- F; g; P7 T+ C
公案,是禅宗外借的一个概念,其本意是指官吏审理案件时所用的几案。后来泛指情节离奇或令人疑惑难解的案件。禅门借此世人耳熟能详的概念,来传达禅宗的旨趣思想,可谓智慧。" a7 Y* A0 H; e" H; C7 A
众所周知,禅宗是大乘佛教中的一个分支,源头都是佛祖释迦牟尼。但是,禅宗的源头虽然在佛祖那里,而且在《五灯会元》等灯录中,还煞有介事的罗列了“七佛二十八祖”的强大阵容,但读了胡适的考证,也就知道,那也不过是禅宗门徒们扯的丝瓜秧子而已。实际上,中国禅宗的发生、发展,以致成为中国大乘佛教的主流,并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其自身的充分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只有与中国的儒、道文化相结合后,才能真正的落地生根,才能深入到国人生活的各种层面,成为华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一脉新鲜的血液。所以,中国禅宗,在理论上说是中国佛教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又挣脱了其原来的思想框架,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这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一则则鲜活的禅宗公案。$ ]3 j- G, q, @; Q
在胡适的考证中,《坛经》是被质疑最多的部分。特别是《坛经》中以自述方式所记关于慧能和尚的故事,生动传奇却又经不起推敲,连记述和整理这本“中国佛教惟一被称为经”的著作的作者,也都经不起商量,难有个定论。《坛经》不像《道德经》。《道德经》不管到底是不是老子本人亲著,但起码没有被不断增补和反复篡改的痕迹,而《坛经》则不然。我们现在读到的文本,是明代改定刊行的。敦煌所藏的“唐本”,与现在我们读到的“明本”,字数由六千来字增加到了一万二千,多了一半。当然的,里面的故事情节,也是被发展了许多。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本严肃神圣的经典,倒不如说是一部演义性质的小说了。这情景,读了胡适先生的考据文章,就可一目了然,我这里就不饶舌了。但有一点,就是无论《坛经》以及诸如《五灯会元》等灯录中的人物故事是否属实,但其中的道理,却是我们的一份思想宝藏,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财富。
/ w  o& W9 I+ m) L4 v在我参读这些禅门公案的时候,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公案的形式和表述方式,也并非一成不变。譬如唐代的公案与宋代的,就有很大不同。唐代的禅僧大气素朴,公案语言往往直截了当,不加粉饰。而宋代的禅门公案则平添了许多华丽和细腻,这大概与唐宋文学特别是诗歌的风格形式之发展是同步的。譬如唐代的禅师,在回答学僧的问题是,很少用诗词对仗这种方式,也极少引前人的诗句,但到了宋代的禅师那里,这情况就很普遍了,大和尚们往往是华丽的诗句脱口而出。不过,若以平常心而论,我知道这不是当时的实际情况。但凡记述整理祖师语录或事迹的宗门后人,都是能提得动笔的居士或诗僧,诗词文章自不在话下,不然也不能成为各种灯录的编辑者或作家。所以,对于本门受崇敬的祖师,也就不吝粉饰,当是情理中事。当然,也不排除那些留下语录事迹的名僧大德里面,确有饱学之士,有出口成章的善诗之人。
: o+ X3 @# k, \5 ~- O  ~对于诗歌与佛教的关系,研究论述者已经很多,我就不再多说。因为,佛教在释迦牟尼时代,传播的方式不是文字经卷,而是口耳相传。所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就成为必须的选择,而诗歌这种有韵的体裁,被选中就也是必然的了。我们读唐宋时期翻译过来的佛经,还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歌韵味。而佛经里面的偈语,就更是与诗无别了。所以,唐代之后的禅门公案诗偈化,就也不足为怪。" M+ Q7 Y  p- s* b- a2 B# |+ ?( \# ^
而宋之后,禅宗思想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主要的转向了书、画、雕塑等艺术方面。这些方面的成就,今天我们还能一目了然的感受到。我曾为一家出版社撰写过《诗情画意总关禅》和《禅的诗书画》两本小书,就是择取历代的禅诗禅画进行品味解读。诗偈方面,以唐宋最多。而禅画方面,则以元、明、清最多。
8 I/ d9 [3 t6 B: f6 p3 ?禅宗思想在南宋时期,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是产生了“朱子理学”。朱熹是个诗人,也是对于禅宗公案参究很深的大居士,悟性相当的高。他将禅学与儒学糅合在一起,构成了他不同于北宋二程(程颢、程颐)的思想体系。现在我们来读一下朱熹的诗,很多时候就会以为是大居士苏东坡的句子。诗句里面有禅意更有哲理。虽然说教,但又不露痕迹。譬如他的《春日》:
4 A) j. K9 @, o: \. n
3 a4 j# `1 ^9 K(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e8 W" {  ^4 [: k; D' j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 V5 i+ w3 b/ C& x+ G! Q  B6 G" w. g' v7 X. m; B' i2 H$ a6 }8 L
还有《观书有感》:
# V5 ^$ F  p% U" u- t, @$ L6 L; [# a* G' j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1 Q* U) i% Q8 S3 U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E5 W4 n" v% g8 [+ d" S4 z
6 W; k4 G% |5 v# g7 ^, S2 N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般都是“儒、释、道”这样的顺序排列。这里面,儒与道是中国这块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思想文化,而释(佛教)则是外来的。有意思的是,这个外来的思想流派,与中国的儒家特别是道家思想结合形成中国禅宗后,就很快的又向外输出。首先是日本、朝鲜、越南等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而受影响最大的要数日本。故而有学者认为,禅宗是发芽在印度,生根、开花在中国,而结果却是在日本。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历遭劫难。最近的一次,也是最为惨烈的一次,我们只要细细观察体味,依然触目惊心。
' D5 j& E, m# I4 Y. L9 c, N2 p进入20世纪之后,禅宗在中国特别是大陆地区的存在,甚为尴尬。但也就在此时,禅的思想经由日本这个桥头堡,经那里的学者和禅师们的努力,传播到了欧美国家。特别是在美国,二战之后掀起了一波一波的禅学热。唐代诗僧寒山子等人的诗偈,也被翻译到了欧美,引发了那里的一场诗歌革命,产生了诸如加里·斯奈德、詹姆士·赖特、艾米·洛威尔、W·S·默温、罗伯特·勃莱等现代禅诗人。当然,禅对于欧美的影响,远不仅仅是在文学、文化方面,在其他诸如哲学、医学和商业方面,也是不言而喻的。著名的商业巨头如乔布斯,就是禅的参悟者。但最令人瞻目的,还是在心理学方面。禅疗,已经是治疗心理疾病的常选之法。这也符合佛教的规程,佛祖释迦牟尼,也就还有一个名号叫做“大医王”。9 s! `0 k* [1 J7 e* Y7 X- |
随着禅学在欧美国家的流行,中国大陆也在20世纪末开始了“出口转内销”的“引进”工程。以至于在前些年,各种禅宗灯录的出版和研究,以及禅宗公案的流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所谓“热潮”。但是,对于流行的东西,我认为都是不能长寿的。从佛的角度去观照,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而流行是风,风又是最不能持久的。所以一个人若要安身立命,最不能为的,就是追风。因为追风的结果,就是当风消失时,追随者便被抛弃。/ F+ |% r* q# W! V: _0 ?# k0 ^
我的佛缘,是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一个偶然机会,一位诗友带我去了一家佛教寺院吃斋饭,并得到一个法号叫做“元阳”。又是一个偶然机会,一个诗友到我家中做客,走时将一个小册子忘到了沙发上。这本小册子叫做《禅宗公案100篇》,里面所引公案,大多是日本禅宗方面的。这本小册子为我打开了一面窗户,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另外一面,也看到了人生可以选择的另外路径。特别是在诗歌的写作方面,对我的启发是革命性的。我当时正陷入各种现代主义悲观绝望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禅,准确的说是禅门的那些有着鲜活思想的公案,让我看到了蓝天白云,绿风香草。6 L6 N# A8 q/ E. h" q' w
对于禅宗,对于这些公案故事来说,我是这些依然生机盎然的中华宝贵财富的受益者。她让我毫不迟疑的抛弃了悲观厌世的沮丧,而将愉悦的微笑迎回了心头和脸上。这便是《坛经》里面“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的一个现代注解。所有的困苦和烦恼,都是心生。心念一转,立即可以转魔成佛。
8 ~! _, S- X- y, m# V/ Y& s在禅的引领之下,我的诗歌写作走上了“现代禅诗探索”一路。或可慰藉的是,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努力,现代禅诗在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一个方向性清晰坚定的诗歌流派,成为了中国当代诗歌中一条日益清新的涓涓清流,给这个日渐浮躁和荒凉的人的世界,带来了些许的新绿和希望。" M) D0 B' N5 u) G- L
也由此,我同样寄希望于禅的种子,能够散播到更多浮躁、迷茫、苦痛、沮丧甚至绝望的现代心灵中,让有缘者在现实的重压之下,生命中能够洞开一扇智慧之窗,流进新鲜的绿色和空气,让沉沦日久的心能够重新升起,如一枚新鲜的朝阳。6 }$ l8 Y/ b+ ]8 [( ]
: e! K7 f3 p" A) R
(南北,2016-8-11于且止楼). K" h( N, T% m, ]5 N
$ {; g% B; i' N: [8 H
* r8 a# H: _$ b$ P+ @: Z& E
附:目录- ~) {8 C8 c+ E" ^; x8 e5 [

! |4 A; r/ _5 L( C0 k& C# t' [卷一 拈花微笑
) v' |/ P0 ^1 l+ j1 Z
6 P; E0 M3 B& X: I- q3 B( ~1拈花微笑  释普济
5 p8 S" J: Z( c) Z- s( X9 o2不问有言,不问无言  释普济
: l1 i2 E* k0 |3 \# e" E- z8 m3持钵去  释普济0 h: Z5 ^8 |1 @0 M6 p& Y+ ^+ s
4迦叶不曾舞  释普济; H# F9 W5 m; U( z# Y# g( K
5昨日定,今日不定  释普济1 I7 n* x1 K+ Q8 v
6十四不记  释普济
" B9 q8 z( B5 k- D! z. t& D1 A) X7也须问过  释普济
) n& l  f. {3 k4 k8断臂安心  瞿汝稷
" j  k5 f* v: q( K9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释普济4 P# F: p) t! J& C' R
10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释普济
  x& ~7 _: e8 O/ a; A11佛性平等 释普济* V* L) w: u& p& _9 p
12有佛有魔 释普济3 F8 y7 W$ H, D$ l
13白云散处 释普济% a% x. w; y/ s; K# \
14破灶堕 释普济
% m8 V: v4 a; h8 h& U" Z: h15南宗北宗 释普济
$ o; S0 `0 U6 K" i, P16惟求作佛  法海6 D8 C- w8 Y9 e; n; k
17哪个是正眼 日本道元" \9 L3 `4 W9 \1 }' W: C) [

7 `! v6 W% w0 z) ^) ^卷二 风吹旛动
/ X! }# K+ a# C- F8 I6 |+ _- q+ y% P0 T$ ^" ?9 W
18仁者心动 法海9 E; M  A: q$ l- |6 b
19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法海
7 B- [7 u6 e6 E- z20不落阶级 法海( ^$ {; w% r4 G5 {
21南能北秀 法海
5 [6 J. q2 O0 r$ A9 i6 B$ i22好雪片片 圜悟克勤+ {5 Q+ H( n3 g" @, Y4 R" C& W$ C* E* ]. n3 R
23婆子烧庵 释普济
- ?8 u7 @7 m/ N24麻三斤  圜悟克勤
2 p8 @# ^% z/ t7 f25镜清啐啄 圜悟克勤
: W" v3 S- J  W+ ]* ]1 P26日日是好日 圜悟克勤' Z; [* O: p: G
27巴陵三句 智昭禅师
  A+ S9 \4 q+ V8 \8 u28一指头禅 圜悟克勤$ |' c6 ^! U; G  v5 v
29某甲不会 圜悟克勤8 {8 T1 y/ ?1 {& v# D/ a
30张拙有无 圜悟克勤
5 r/ ?. Y4 d1 N+ e9 d7 @: |: t31临济四喝 释慧然
- u( N9 O- H" d' o' v
1 `9 Z# q- _' [! V2 ^卷三 向上一路& ?. W% G: q# ~' G

. N9 G: T( V4 k) Z! p32向上一路 圜悟克勤
: b$ `( B6 @# [* _& [' g33不是诗人莫献诗 瞿汝稷
- ^9 m8 z( ~7 r7 s34寻思去 释普济
1 s8 C. m& [1 a% a2 h8 J' t35老婆心切 释普济7 b. J6 G9 _' T
36临济栽松 释普济
* [! E! K! F6 N' Q37野狐禅 释普济
& j4 t! w3 z( L4 A& c0 Q38磨砖成镜 赜藏主
6 Q5 T! \3 q5 c+ q6 }# O/ f39一口吸尽西江水 赜藏主
. e) ~3 P4 q8 W( {4 k8 q+ G' g: I& X40即心是佛 赜藏主
" o9 s8 K& Q' x. ^, {1 I41衣荷食松 释普济
; T! \$ u& @7 S7 c42梅子熟也 释普济- A7 x$ p) x. I# j! ^& N
43还我核子来 释普济
( j) h* j5 q  Y" N1 q) V44适来哭,如今笑 赜藏主
8 m* Z" G9 o- V% I) G3 N45超师之见 赜藏主, e7 t5 I* K8 g4 p6 o
46斩草伐木 赜藏主2 G/ v* Q# V( _$ c" \4 X- c
47巍巍堂堂 赜藏主
$ s# c3 z% R. U" z. r" B7 H  e/ E48掩耳而去 赜藏主
5 x3 t; ~7 w% [/ Y- F6 L; G49临济普化 赜藏主
. v- V8 K' m  S, r% B50三圣瞎驴 赜藏主
8 z. y7 D$ o$ u$ q51我子天然 释普济. f+ H/ @  p/ b7 c# l7 v- u
! U8 e0 ~8 \' Y: l) Z
卷四 丹霞烧佛
( n0 p8 @' [7 U9 g
1 t/ n+ H+ U7 p7 l52丹霞烧佛 释普济/ {: P  T" V% f' l& e
53苍天苍天 释普济
  G7 e9 b6 J1 b+ C* P+ O54路遇翁童 释普济
& p) Z  o9 P2 ?! k55丹霞卧桥 释普济4 d2 `& J$ l6 B+ ^0 a0 m
56吃了么 圜悟克勤% N) `+ n9 O# \+ n: L2 K
57随处住山去 释普济
7 `* h* Y* z! E58石上栽花 释普济
8 G% u; e: B- ?59枯荣都从他 释普济# F) r( e$ p5 g; h( J  p2 A' @
60月下披云啸一声 释普济
9 L3 [* _% H$ S! ?% Z# _5 S61文忠膝屈 瞿汝稷
1 [- v, L4 k$ p5 X0 ]62智常锄蛇 释普济. _$ f* U! T6 Y" B# q, S0 G
63智常圆相 释普济
! o3 x8 b6 x3 Q: [- t64芥子纳须弥 释普济
' V5 K/ o7 `1 v( F' U# j65南泉斩猫 释普济: s, h/ O: M0 I  p: q# ^

2 y" z" i7 U" p9 s  d卷五 庭前柏树子2 m3 a0 y2 y3 O7 J) ^$ l; y

" H5 [+ S( q: L66香严击竹 释普济
0 a( l% I& A. M67行者唾佛 瞿汝稷: a1 q# C4 a( T, x$ y
68婆子点心 释普济+ I. n! Y* K7 d4 l0 l4 S# O, J
69德山焚稿 释普济
8 k5 _( b! m2 N0 m! @70德山挟复子 释普济
& y0 u' p8 A0 c71呵佛骂祖 释普济2 h, m5 l2 s& ^0 L
72逢着便杀 释慧然0 G; C. p* f8 z0 D
73佛法无用功处 释慧然
- e  J3 H3 @& v9 ^74一棒打杀 释守坚# i) |5 y+ T0 `
75闲名在世 释普济7 j# }' ]0 {7 X& L
76佛是甚么义 释普济5 k. P2 m/ y" U* p8 i; d* {- d' c
77吃茶去 瞿汝稷+ b' v& K  S7 w7 c2 x& d& `
78狗子佛性 瞿汝稷
: n: [" \7 t6 `  K9 I0 \/ Z: z/ g79庭前柏树子 瞿汝稷. l7 M6 L9 f; n, J0 V6 Z
80一切声是佛声 圜悟克勤) Y3 v/ @2 N4 v2 U

8 j$ N" Z: ]. l8 y
% k9 a2 U% n/ H1 w3 M3 ?( Q& d
几个公案的胡乱解读

& W8 z3 j* ^4 L+ x& U  B( K+ [: V7 s+ }" y9 G
1拈花微笑  释普济①
" v) O; F, x( [# G, u8 H  }" n% r
0 ]/ t; O; Z0 E3 l" C+ F【公案】
# X. A5 P' t0 j0 l* M4 A世尊②在灵山③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④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3 F/ d5 f* D/ c) n# h
% [4 D8 K; V- z4 y0 B3 z6 t
《五灯会元》⑤卷一

" M* o8 Z0 V5 i6 s; E7 P$ _+ q0 U# r+ I: p7 g
【注释】
( O( E4 X& i) f5 r# g2 q$ Q①释普济(1179~1253):俗姓张,号大川,四明奉化(今浙江宁波奉化)人。初习儒,喜读佛书。十九岁从香林院文宪出家受戒,勤修戒律。旋赴赤城学天台性具之理,感到非超脱生死之捷径,乃往天童随无用禅师习禅,从此一意打坐,足不出僧堂,深得无用器重,命其主管经藏。后入玉几,佛照禅师知其为法器,命其往谒浙翁如琰,参究禅法。其后又历参松源崇岳、肯堂彦充、息庵道渊等,并巡礼列祖之塔。旋又随如琰移住四明天童山。嘉定十年(1217)住持妙胜禅院。寻又历住岳林大中寺、大慈报国寺、临安净慈光孝寺,最后住景德灵隐寺。居二年,撰《五灯会元》二十卷。临终时诫厚葬,命遗骨投江。宝佑元年(1253)示寂,世寿七十五岁。著作尚有《大川普济禅师语录》一卷行世。
; D) k/ v9 @1 {: f' @( ?  b②世尊:指释迦牟尼佛。隋代庐山僧人慧远撰《无量寿经义疏》有云:“佛备众德,为世钦仰,故号世尊。”
% {# r/ d# T- `: i③灵山:亦即灵鹫山,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释迦牟尼佛曾在上面居住、说法五十年余。
% S+ r! Y  _+ h/ y4 F0 R0 z3 w④迦叶尊者:亦称摩柯迦叶,佛陀十大弟子之首,号“头陀第一”。佛陀寂灭后发起组织第一次佛教三藏经典的结集法会。因有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的公案流传,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5 u/ a3 M6 S9 M6 F4 w" u8 S# I. ?⑤《五灯会元》:合“五灯”为一部,故称《五灯会元》。
' E/ A6 E9 f* B“五灯”系指五部禅宗灯录:一、《景德传灯录》,北宋法眼宗道编著;二、《天圣广灯录》,北宋临济宗李遵勖编著;三、《建中靖国续灯录》)北宋云门宗惟白编著;四、《联灯会要》,南宋临济宗悟明编著;五、《嘉泰普灯录》,南宋云门宗正受编著。此五种灯录,分别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南宋嘉泰二年(1202)的近二百年间成书。" \& T+ Q* M) O# c  K+ F
“五灯”各有三十卷,计有一百五十卷之多,内容重复纷杂。普济禅师删繁就简,合“五灯”为一书,得二十卷,尽除叠合之弊。全书括摘枢要,芟夷枝蔓,使之更符合史书常例。在体例上,此书也与原来的“五灯”略异,按禅宗五家七宗的派别分卷叙述,使七宗的源流本末犹如指掌了然。7 _% D3 R2 l6 `, k, t( K6 t8 y/ s8 |

' w; M: L7 ~! S6 {! y【赏读】1 N. Z8 _9 S2 ~' D" [% `5 n
关于“拈花微笑”或“拈花一笑”这段公案,根据现在我能够查到的资料,是来自大乘佛教的《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但故事的版本并不一样。我在这里所取的,是《五灯会元》卷一里面收录的故事版本。而《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里面的版本,与此不同。不过,故事的大意都是一致的。所以,这里我就还是取禅家的版本作为依据。因为“拈花微笑”作为中国禅宗的“第一公案”,而且据说佛陀还将自己平素所用的袈裟和钵盂,也在“拈花微笑”的同时授与了迦叶,这也成为了佛教“衣钵传人”这个宗教传统的肇始。为此故,中国禅宗又把迦叶列为了“西天第一代祖师”。而经籍中记载的真正创立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或六祖慧能,则都遥遥的在迦叶之后了。- p% j" t6 p7 h6 M: z/ U
如此,我们就算找到了这个“拈花微笑”和“衣钵真传”的由来源头,当然也是中国禅宗安身立命的精神源头。但我也同时看到了一些对于这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的质疑和讨论。说是在碛砂、高丽、永乐、乾隆等诸版本的藏经中,皆无此经;唯一能找到的这部经的出处,是日本人编辑印行的《大日本续藏经》。而《五灯会元》里面的故事版本,又是取自何处呢?/ `$ e' q5 J) {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要辨别考证一部经或灯录里面人物故事的真伪,不但要依据一定的成规取舍标准,还需要大量搜求证据并进行辩证论说。这不但是我力不能及,而且也超出了此处讨论的必要和范围。我们还是接着来读这段“拈花微笑”的公案,看取其中之意。2 l# Z1 R  y# w, q
如果撇开所谓的真伪出处不管,那么这则“拈花微笑”的公案还真是一个无法言说,而又蕴含了万千道理的优美故事。7 l# v% D, p2 F$ _
没有人能够说出,佛陀那拈花一瞬的确实含义。也没有人能说出迦叶那会心一笑中都蕴藏了些什么?但却似乎他们什么都说了,什么都有了。
! P1 P* ^$ P' n5 S禅,就是这样的让人着迷,但又让人在心有所感的时候,欲言又止,作声不得。. n1 T4 v" a& }; _& g
时空中,没有了声音的传播,惟有心心相印中的师与徒,你和我。- t1 W1 }4 d) |% x0 P; C
人与人,在很多时候,是不必使用语言就可以交流的。一朵花,一片绿叶。或者,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也就够了。信息在心与心之间的传递,不需要更多外部媒介。而必须依靠外部媒介才能完成的传递,或者与心无关,或者离心很远。9 n- F( M0 x: `+ ~% n
禅是什么?禅是一种直接进入事物内部,超越了物我界限的一种精神,是把握生命和生活真实的一种方式方法,同时又是一种澄明宁静,大彻大悟的心灵境界。它存在,包含在最平常的事物中,犹如大海、土地、空气、草木或春花秋月。
6 S" _- V. Z$ G8 e3 H这个故事代代相传。懂的人懂了;不懂的人,永远也懂不了。有诗为证:
# W  ~; p8 B5 i5 p5 t8 E
; p/ O6 q0 I# E- U& f/ v1 D, d“花本身还是花嘛9 ^' N2 {) E" p. ^% t. _
花本身不是花嘛$ w, d* w' B1 G' t8 i
花之外还有花嘛”. i# |+ c( l, ^4 M
" b$ ]. A# o! A6 S% g* S/ `. a

( f, @* ~* e# f! P2不问有言,不问无言  释普济
( \1 f/ j# |' N# o8 S- ?! F# a
, F3 ]1 z+ t9 F6 A5 t- _【公案】
' U1 J6 l+ X( b4 ~) S* x世尊因有外道①问:“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②。外道赞叹曰:“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乃作礼而去。阿难③白佛:“外道得何道理,称赞而去?”世尊曰:“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
* J3 ?) I7 p0 L& e: r; F5 y, c0 s, s) {
《五灯会元》卷一
, w" E1 Z. L: C2 t0 M
- w; h" ]# q4 K! H; r% d# A
【注释】
6 S' u  }: ]9 f! X①外道:佛学术语。梵语ti^rthaka 或 ti^rthika,巴利语titthiya。音译作底体迦。又作外教、外法、外学。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其他宗教或教团。与儒家所谓‘异端’一语相当。梵语之原义系指神圣而应受尊敬之隐遁者,初为佛教称其他教派之语,意为正说者、苦行者;对此而自称内道,称佛教经典为内典,称佛教以外之经典为外典。至后世,渐附加异见、邪说之义,外道遂成为侮蔑排斥之贬称,意为真理以外之邪法者。三论玄义卷上(大四五·一中)载:“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 L0 W9 D" x% j( C
②世尊良久:这里是指世尊(佛陀)良久不语或沉默的意思。
, k4 i2 {" j7 |( W; I, n! f* E③阿难:梵名A^nanda 。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被誉为“多闻第一”。阿难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入灭时悲而恸哭;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
0 h; U4 k0 y: \8 n6 C( a& ]& V
# j2 U+ \" v" x3 E- d) n& Y【赏读】# _. ?3 \. ]1 x# T
这段公案在中国禅宗历史上有过不小的影响,很有点与“拈花微笑”异曲同工之处。但是,这则公案比之“拈花微笑”,却更加难以琢磨把握。这是她的难处,也是她的魅力~~越是难以把握,人们反而越想试探。越是不知究竟,人们越是跃跃欲试。
& ?) K& m7 V8 b" j  ^+ G那么,这则公案到底说了些什么呢?如果用现代语言翻译,其大意如此:一天,有个佛教僧团之外的修行者问世尊:“不问有言,不问无言。”这位佛教之外修行的“外道”,以“不问”为问,然后就静静的在那里等着世尊的回答。然而,“良久”过去了,世尊却一语不发。于是,这位“外道”就不由得赞叹起来:“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就是说,世尊啊您真是慈悲,一下子就拨开了我面前的迷雾疑云,让我能够进入其中。再然后呢,就起身礼拜,然后离去了。他走了,但随侍在世尊身边的阿难,又开始向世尊发问了:“世尊啊,那个外道从您这里得到了个什么道理,就满口称赞着离去了?”世尊对阿难说:“他呀,就像世间的良马一样,见到鞭影就知道该怎么奔赴前面的路途了。”; R5 E- c2 {  f3 |7 m, C: s+ ?
我想,我这样的翻译解说,对于一般的读者,大概也就可以交待过去了。但对于那个别用心的人,却有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对于“外道”所提问的那个“不问有言,不问无言”的“不问”之问,我有意的绕了过去,原封不动的留在原处。为什么呢?我思索多日,琢磨再三,也不能真正把握其真实含义。若是仅仅从字面去读,“不问”就是不问。而“有言”或“无言”,也就是“有言语”或“没有言语”。但,将整个公案故事联系起来,又明明的不是这个意思了。那到底是怎么一个意思呢?我翻了下近年颇为流行的胡兰成解读《碧岩录》而成的《禅是一枝花》,里面也有这则公案。但胡氏也很聪明很小心的避开了这个问题,只是在“良久”和“良马”上“哥哥”、“七姐”的饶舌了一番,也就滑溜了过去。如此,就让我引一则佛门中禅僧的公案,看是否会有些消息透露出来——* p* }1 f, S  p* K+ e& }  c2 r
! u3 ]+ S* }; J9 I, v
浮山法远禅师住在会圣岩。一天晚上,他得一梦,梦见自己养了一只青色的鹰。醒来后觉得是一个吉兆。果然,次日晨,义青禅师就来了。浮山一见非常高兴,便请他在会圣岩住下,并建议他参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这个公案。
- G6 F+ ~& t5 H4 Z5 A: s义青将这个公案一参,就是三年。* Z; L; m9 [) P4 m
一日,浮山问他:“还记得我教你参的公案么?说说看。”
& e1 W  Q/ h( T3 `! J4 s8 u$ X5 \义青正要开口答话,浮山一把就将他的嘴给掩上了。# `/ H' G8 [( K, H
义青当即豁然而悟,倒身礼拜。/ @2 X! R- p: Y- h
浮山见他礼拜,便问道:“你悟到什么玄妙的禅机了么?”
" w* m$ M2 H3 t: S3 @8 U5 B7 f义青道:“就是有也得全部吐掉。”
4 a! V  q6 \7 f! u- n# Y
% O! |, l8 h" v3 w& B/ \/ c说到这里,我想我不应该继续饶舌了。“不问”而问也好,“有言、无言”也罢,都是自家灶前的柴禾,烧不烧得着,全看自家的本事,千万别指望他人来给你点火煮饭。
1 X4 }5 u7 y' u4 H
/ G& j# f0 H( Z+ |
' W7 o6 \( G- [( [) u" B3持钵去  释普济5 S. o* F' t3 h% O4 h

" z; G# I3 S  z8 }1 f【公案】
# P+ d4 v/ C' h* ^. w/ r+ X世尊一日敕①阿难:“食时将至,汝当入城持钵②。”阿难应诺。世尊曰:“汝既持钵,须依过去七佛③仪式。”阿难便问:“如何是过去七佛仪式?”世尊召阿难,阿难应诺。世尊曰:“持钵去!”
5 E' a* J  h5 q6 [  h* O$ J! Q- e+ R& N
《五灯会元》卷一
) |$ }/ Y5 }( X/ x; y- U% U- {; E& x, z: d. c
【注释】
& v* J% C% u) }5 |/ u+ T8 i7 F①敕:此字多与皇权相联系。如把皇帝的命令称为“敕令”。其他如“敕书”、“敕封”、“宣敕”等。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卖炭翁》所示:“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但在佛典灯录中使用此字,很明显是佛经翻译者将世尊比为帝王的缘故,意为世尊命阿难去入城乞食。
5 F) D5 Y( B, ~$ V6 P8 a②钵:是洗涤或盛放东西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用来盛饭、菜、茶水等。此处特指比丘所用的食器,因材质不同故有金钵、银钵、铜钵、铁钵、瓦钵、木钵等。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现今泰国及云南傣族地区等南传佛教僧人,仍于每日凌晨沿门持钵乞食。
6 N! A7 {6 k. P' V③七佛:指释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现的六位佛陀。即过去庄严劫末的毗婆尸、尸弃、毗舍浮三佛,与现在贤劫初的拘留孙、俱那含牟尼、迦叶、释迦牟尼四佛。- F1 W. g/ r  T1 H3 H

6 O& L4 Z& I) g+ C【赏读】) \' ]( _2 O% C, g
对于这段灯录公案,基本上不需要看注释,只要是多少有点文言文常识的人,都能读懂。内容其实也很简单~~某天佛陀对侍者阿难说,又到该吃饭的时候啦,你应当进城去持钵乞食了。阿难答应。佛陀又说,你既然要去持钵乞食,就得依照过去七佛的仪式进行。阿难便问,怎样是过去七佛的仪式呢?佛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再次呼叫阿难的名字,阿难再次应答。之后,佛陀就说,持钵乞食去吧。7 ^' U! o+ G% m) C0 ]  o" B
禅的机巧,就在这最后的几句言语里。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过去七佛”。按照一般的说法是指毗婆尸、尸弃、毗舍浮、拘留孙、俱那含牟尼、迦叶这过去的六位,加上释迦牟尼,为七佛。但这里的问题是,假如“过去七佛”这个词是从释迦牟尼口中对阿难说出的,就有点令人不可思议了。他可以把自己称作佛,但一个活在当下的人,怎么可能又成了“过去佛”呢?《五灯会元》收录的这则公案故事,我翻遍古籍也查不出它的出处。几乎不用怀疑,这是后人伪造的,而且,还很可能就是唐宋时期中国禅宗兴起之后杜撰出来的。! B& b3 ?  w( X2 u! ~
不过,且慢。犹如胡适之先生对于《六祖坛经》的质疑一样,里面的事实部分可能是后来的禅子禅孙们为了自家的声名利养而虚构杜撰出来的,但里面的禅理却值得汲取珍重。我对于禅门公案,也基本是取这个态度的。这一则“持钵去”的公案,在违背常情常理的逻辑和语言背后,实则就是假佛陀与阿难之名之口,告诉后来者,所谓的仪式规矩,就是去做,去行动,而非辩难讨论,无休无止的口舌话语。9 I7 W1 X% @6 J" t9 x8 A5 b# n
“持钵去”,便是“过去七佛仪式”。
! Y1 u# o: f$ {: m' a4 s# ~5 Q. w. y; K. c1 n4 H

& E  h" l4 t0 e2 i' E4迦叶不曾舞  释普济
5 ~; k0 f( \% m! L
/ b" @0 r; h" b【公案】
4 p& r  w2 [+ W世尊因乾闼婆王①献乐②,其时山河大地皆作琴声,迦叶起作舞。王问:“迦叶岂不是阿罗汉③,诸漏④已尽,何更有余习⑤?”佛曰:“实无余习,莫谤法⑥也。”王又抚琴三遍,迦叶亦三度作舞。王曰:“迦叶作舞,岂不是习?”佛曰:“实不曾作舞。”王曰:“世尊,何得妄语⑦。”佛曰:“不妄语。汝抚琴,山河大地木石尽作琴声,岂不是?”王曰:“是”。佛曰:“迦叶亦复如是⑧,所以实不曾作舞。”王乃信受⑨。
1 O6 T. t, A! O5 ?5 Z
. @/ V/ j* d' G: `0 U: I
《五灯会元》卷一

1 i8 }) k; V. f0 t) W
% x& M+ p7 I+ M【注释】
; q- ?2 |6 g5 S( Q! H①乾闼婆王:在婆罗门教中,乾闼婆是指不食酒肉只寻香气便可滋养身心,且遍体散发香气的乐神。他们服侍帝释,并负责为众神在宫殿里演奏美妙的音乐。乾闼婆王,指的是技艺超群而管理诸乐神的乐神王。: t2 j+ }' d) r# R/ B' G
②献乐:恭敬的演奏音乐。
1 r- j# O% y, B3 Z6 k7 ?  ]③阿罗汉:梵语arhat的音译,意为“得道者”或“圣者”。“阿罗汉”是上座部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也是对断绝了一切嗜好情欲,解脱了烦恼,受人崇敬的修行人的一种称谓。汉地又简称为“罗汉”。
7 O+ J7 M5 c- `! P# ?2 O, B④诸漏:佛教语,指人生所有的各种烦恼。漏,指贪欲、瞋恨、愚痴等。
- u, j$ g/ X: \( a⑤余习:佛教语,指修行者没有改掉的各种不符合修行要求的坏习气。
, L# D; m: L. ?; h4 K5 |⑥谤法:毁谤佛法,或曰毁谤正法。佛法,指佛陀传授的道理。正法,就是指佛教正确的法旨教理。
; |% d' J8 g( n8 i⑦妄语:佛教语,指说假话或没有根据的错误言语。
1 {5 @1 S8 c4 v6 m) x, f' U⑧如是:佛教语,意为“这样”或“如此”。亦复如是,意为“也是这样”。
0 N" c9 Z5 [& y6 `- n2 A# B⑨信受:信仰接受。
# R, ^! {% c: t% _% C# U* @  v: b& X7 f2 b, h* y
【赏读】2 |/ f" b3 a0 c4 B; A3 d9 E6 v
这个禅宗的公案里,我看到了西语概念中“通感”的应用。这个应用者,就是佛陀。当然,这个在佛陀那里,不叫通感,叫观照。
8 A+ Y$ G9 ]- J% l( p通感是什么呢?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的感觉转移。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的感受,是可以相互沟通不分界限的,是一种建立在生理与心理双重基础上的感知幻觉状态。在通感中,颜色是有温度的,声音是有形状的,冷暖是有重量的,速度是会疼痛的,目光是会打结的。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关注研究范畴。而佛学,早在千百年前的诞生之初,就已经在运用现代心理学的这种方法来进行弘法解惑的工作了。
/ E+ h6 t9 K% I3 P1 A4 }在这则公案里面,就讲了这样的一个“佛陀解惑”的故事。有一位被称为“乾闼婆王”的高级乐神,为佛陀抚琴。乐声美妙无比,仿佛山河大地都被乐声融化成了这美妙的琴声。而随侍在佛陀身边的迦叶尊者,听到琴声就也起身舞蹈起来。于是,乐神便问佛陀,迦叶难道不是阿罗汉么?阿罗汉不是各种烦恼习气都已经断除尽了么,怎么还会这样如常人样随乐起舞呢?佛陀就答复他说,迦叶实在并没有这样的习气,你可不要毁谤佛法。这位被称为乾闼婆王的乐神,就又弹奏了三曲,迦叶也又三次随乐起舞。乐神见此,便质问佛陀,怎么样,你看到了吧?他这样难道还不是余习未尽么?佛陀再次否定说,他真的没有起身舞蹈这回事。故事进行到这里,乐神不干了,认为佛陀是为弟子护短,就对佛陀说,世尊啊,您怎么能说假话呢?明明他就是随乐起舞了么,您怎么能瞪着眼不承认呢?佛陀于是对乐神说,我没有说假话的。你看啊,你抚琴的时候,山河大地木石,以及所有周围的东西,不都化作了你的琴声么,是不是啊?乐神老实的作答,是啊世尊。佛陀至此才将自己否定迦叶起舞的答案告诉了乐神:迦叶也像周围的山河大地木石一样的么,化成了你的琴声,所以他实在是不曾起舞的啊。于是,这位乐神之王终于一下顿悟,一下子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 b+ D6 v0 j5 p1 t  b不过呢,虽然在这段公案里,“乾闼婆王”明白了“迦叶不曾舞”是怎么回事,但在公案之外,可不是每一个遇到这种情况的人,都能脑筋急转弯一样的顿悟开来。人们往往都被“眼见为实”这样的观念所障碍,无法洞悉事物的真相本质。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眼见的, 并不是事物的真相,而是假象。而要不被假象所惑,我看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把这则公案参究个透,然后再学会举一反三的本领。
  i! J/ m7 v) j  z
; B0 v: G& J0 @6 b1 @
9 N9 m5 ?0 J% h7 s: ~) i! ~$ J5昨日定,今日不定  释普济
( A2 U  b/ Y. Q/ k2 V
3 K; J+ ~+ a  H/ M【公案】
5 I4 d% z& w; `( W$ E! a$ V世尊因外道问:“昨日说何法?”世尊曰:“说定法。”外道曰:“今日说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说定法,今日何说不定法?”世尊曰:“昨日定,今日不定。”3 F  }0 s2 B* c. ]0 V
2 b( g$ m  \+ b- g. A
《五灯会元》卷一
2 K* m6 x$ U% _) A7 {

5 X' `) [6 N3 V, Z" Z【赏读】: h+ j6 \- L' C0 }) ~& W( @# [; f
这则公案也是基本不用进行注释的。世尊,就是释迦牟尼。外道,就是佛教之外的修行者。这些前面都已经详细注释过的。
! z: U$ }! ^/ k8 e) q9 H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世尊回答外道的“昨日定,今日不定”。2 \* _" b+ a/ u4 i' l
如果大家对于中国禅门的公案比较了解的话,大概会想起来一个,就是说唐代的马祖道一有一个弟子,开悟后躲到了山里。后来遇到了他的一位师兄弟,就问,老和尚现在说什么呢?还是“即心即佛”么?对方答道,老和尚现在改说“非心非佛”了。这山僧于是说,管他再怎么说,我就还是“即心即佛”。
7 e8 C# L8 f; j: a怎么样?是不是觉得上面佛陀与外道的问答,与这对师兄弟的问答有点类似啊?呵呵,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了。现在我假定上面的公案,真的是出自佛陀的问答记录,那么后世的类似问答,也就都是比着葫芦来画瓢,没有什么好惊奇的。4 D! Z4 y* w, d0 M
回到这个公案上面来。这公案的语言文字,一看就懂,我就不做白话复述了,就单说最后。最后佛祖回答外道的问题“昨日说定法,今日何说不定法?”世尊答:“昨日定,今日不定。”如果按照一般逻辑,这回答等于没有回答,而且比不回答还要糟糕。因为,明白的人是不用发问的。不明白的人,听了这样的回答会更加不明白。一定还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继续一路问下去。但公案就是公案,到这里就结束了,戛然而止。为什么“昨日定,今日不定”,世尊是不会出来回答了,要发问的外道自己准备答案给自己。或者说,是要每个读到这则公案的人自己给自己准备答案。找到了,对症了,你就悟了。找不到呢,就继续找吧,没有别的办法。没人能代替你去找。
3 k1 r9 O4 h2 Q- o当然,答案不止一个两个三五个。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答案,一万个人就会有一万个答案。而我的答案,就是这一千一万个里面的一个。借用一下金刚经里面佛陀回答须菩提的著名方式,我的答案就是:所谓定,既非定。所谓不定,也既非不定。那么到底定还是不定呢?话说到这份上,就不能继续的纠缠着提问了吧。4 A$ l' V/ W; |. C$ |+ t, |4 D
不过,还是有点于心不忍,我就还是把我寻到的答案告知大家一下下吧,就是不要去想这个定或不定的问题,不要管他说什么。你昨天干嘛,今天还继续干嘛就对了。
  {8 t, q) S0 n
$ p$ H3 X1 G  k3 L& m' o$ c. T( R! }  s; u6 n
6十四不记  释普济
/ R& j1 C- ~: j2 w  M/ i* S& o6 H2 N$ g8 C
【公案】- N7 F7 D3 s9 G' l- W: i  |1 X) i" J( A
世尊因有异学①问:“诸法是常耶?”世尊不对。又问:“诸法是无常耶?”世尊亦不对。异学曰:“世尊具一切智,何不对我。”世尊曰:“汝之所问,皆为戏论②。”5 ^6 _: f5 Z5 z( m$ `: D
+ f, g' n4 f, l4 I! u. s4 u5 I
《五灯会元》卷一

% u$ S" |. j9 m/ e% h
, b- O5 g3 T( N【注释】
9 S& @" D5 N, \' Z& d) D①异学:这里与“外道”同义,指修学研究佛教之外道理的学者。6 S' u9 g9 C2 s. U9 [+ s. f. f
②戏论:梵语prapanca。指不能增进善法之非理而无意义的言论。民国时期丁保福所编《佛学大辞典》对此的解释是:非理之言论。无义之言论。与俗所谓滑稽,冗谈等同。0 w" k  G0 e6 |1 r$ I
. B7 J- x0 E( @
【赏读】
5 h# o' F5 p( j3 z" z* T这是一则文字不多,但其内涵却极其丰富甚至复杂的奇异公案。就是这七十多字的一个公案,千百年来,禅门以及学界,对此有着诸多的讨论和解读,但最终的结果,也还是没有结果~~每人都有自己的结果,但却没有一个大家共同认定的结果。
" P" Y& w, w/ c9 e元代的著名禅僧高峰原妙和尚,对此公案有一个评点,说是“异学有言若哑,世尊无语如雷。”什么意思呢?他说,那向佛陀提问的外道学者,虽能说话,却像个哑巴。而佛陀虽一语不发,却犹如雷霆炸响时那样的震耳欲聋。这当然有佛门中人颂扬佛祖的情感因素在里面,却也不无道理。0 U/ i% \: }' e* e% F
但是,如果要真正明白佛陀为何不回答“异学”的这些提问,就还需要了解一点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些常识。* _. B  D7 r  e/ D! d& I
在《中阿含经》和《杂阿含经》中,都记载有关于“十四无记”的内容。这“十四无记”,就是佛陀对于十四种问题,不做回答。哪十四种呢?就是一,世间有常(世界恒常存在吗?)二,世间无常(世界不恒常存在吗?)三,世非有常非无常(世界恒常而又不恒常么?)四,世间非有常非无常(世界既非恒常又非不恒常的吗?)五,世间有边(世界有边际吗?)六,世间无边(世界无边际吗?)七,世间有边无边(世界既有边又无边吗?)八,世间非有边非无边(世界既非有边又非无边吗?)九,是命是身(生命与自我是同一的吗?)十,命异身异(生命与自我不是同一的吗?)十一,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还存在吗?)十二,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不存在了吗?)十三,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吗?)十四,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如来死后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吗?)+ Y! _& R! _' n3 Z
对于佛经中记载的佛陀不予回答的这十四种问题,后世僧人给归纳出了这样三种原因: 第一,不应讨论此等虚妄不实之事。 第二,诸法从缘起,既非“有常”,亦非“断灭”。 第三,此十四种问题,乃是外道为了诘难佛陀而提出来的斗诤之辞,是无益之戏论,对于真实的修行并无用处。, B0 R7 ]/ b' c1 m0 e! |
当然,如果我们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这些提问也都是一些古老的哲学命题,涉及到唯物论也涉及到唯心论,争论与诘难,都是一种在真理的探索发现中很正常的学术现象。8 L) }; y$ I# X
但是,作为一种带有哲学色彩的宗教来说,它不是单纯的去研究学问,而是重在解脱现世痛苦的修行。所以,讨论时间与空间以及灵魂这样不能实证只能推论的玄虚问题,是浪费时间精力的,是对于了脱生死毫无益处的。
- l2 m7 V0 i; `7 L. K通过这个“十四无记”的记载,我们也可以一管窥豹的了解到,最初的佛教思想里面,是禁止讨论诸如世间啊身命啊,以及灵魂啊转世啊这些虚妄不能实证之问题的。但是,在影响广大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面,却有“诸行无常”等关于“有”、“无”的论说。也有“如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这样关于“世间”的讨论。所以,关于这些问题,并非能不能讨论的问题,而是要根据提问者的身份以及当时的具体环境条件而有所判断抉择。
% T* o3 P% \! a( z( T但在《阿含经》里面,凡属于“十四无记”之中的问题,都是不应该讨论更无需回答的。也就是说,当你认为提问者提的问题与实际的修行解脱无关时,就可以用沉默应对,不去作答。这也许可以说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部大乘佛教的般若经典著作,是在《阿含经》流传之后很久才出现的,所以违背或者说突破了原来的“十四不记”的规定。由此,我们也可以明白,佛教的思想理论,以及戒律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在改变发展着的。因为,随着佛教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兴衰和传播,为了能够接地气以求存续,所以必须主动或被动的接纳融合很多原本不属于它的思想理念在里面。于是,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形形色色的佛教”了。  U. s& E0 f, p3 |
- b2 J: p( l* x  u, f

1 D  v/ R, d- W+ y9 f7也须问过  释普济7 ^' e- R. ~& ~9 B' d8 I
3 n, ?6 }! R0 X2 @( f
【公案】
: b& q8 p' @1 l/ T( Z1 G世尊一日坐次,见二人舁①猪过,乃问:“这个是什么?”曰:“佛具一切智,猪子也不识。”世尊曰:“也须问过。”; P. z5 Q; y. Z

9 C! |6 y5 y; Y+ }《五灯会元》卷一
& t1 j: g/ `2 G$ n" V
( r5 ?: b6 i* ]  I, u4 u【注释】
1 R& g6 S, A8 }# ^1 i' t; R①舁:扛抬。轿夫,亦称为舁夫。$ a* o8 N9 R2 n; g

8 ]/ Z0 |6 C$ w* G( U* ]# J【赏读】
8 I6 R" Y2 O' Y2 p8 s我之所以选取这段公案(或故事)来品味解读,是觉得它有意思,有嚼头。我的意思是,这样的故事,似乎一看就明白,但再看又不明白了。; j6 B7 `" G# p
我先来挖掘一下,看看这个故事表层下面的东西,看它都藏了些什么神奇宝贝。+ S  x% f6 J2 ?
我们先来白话还原一下这个短短的故事情节:一天,世尊,也就是释加牟尼在那里坐着,看到两个人抬着一头猪从面前经过,于是就问,你们抬的是什么啊?两个舁夫,也就是抬猪的人,他们当然都认识这位整日坐在树下的乔达摩,就哈哈笑着说,您是佛,是具备了一切大智慧的圣人啊,怎么连一头猪也不认识?世尊并不表现出尴尬或懊恼,只是回应了一句:“也须问过”。
: m! }' q' \- R3 Q) Y8 k这样的一段独幕剧,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方式,如果这仅仅就是一段关于猪的对话,怎么会收录到千年相传的禅门灯录里面去呢。但是,很明白的,这里可以深挖的也就“也须问过”这四个字。但是,这四个字里面,到底藏了些什么呢?. D, D# m5 Q# s$ f5 _
释迦牟尼就像中国的孔丘孔夫子一样,是历史人物,而非玉皇大帝那样的仅仅存在于虚构传说之中。他们的所谓思想和事迹,都是由他们的弟子或弟子的弟子来记述整理出来而流传的。所以,他们就又难免的带有了“虚构人物”的某些特点。他们的事迹或思想观点,距离他们存世的时间越远,就越是容易被后人根据当时或自身的需要而进行加工、杜撰或演绎。8 Z; N' \' p4 x% i- t/ \7 o0 x- l
释迦牟尼的一生是自觉觉人的一生。他按照自己的理解,阐述了宇宙人生的实相,指出了亲证真理的方法。他一生都在说法,教导他的信徒们起信得解,共证菩提。“原教旨”的佛教是非常具有怀疑精神的宗教。梁启超在他的《佛学十八篇》一书中就说:“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后人把佛祖、佛教进行神话,编造出“天堂”、“地狱”、“转世”、“轮回”的东西,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已。- g! G0 l; N" F( j4 @, x8 K* @
毫无疑问,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各种海量经卷中,释迦牟尼也有了诸多的版本。人与神的界限,越到后来就越被人为的模糊起来。
; x; S* f% |1 l) G; T由此,我们基于一个曾经存在过生活过的人的立场来分析,释迦牟尼或许只是想要假此告诉他身边的弟子们,即便是觉悟了一切世间全部真理的人,也还是有不懂得的微小生活内容,也还是有不认识不知道的事物,即便是这么司空见惯的一头猪。这是一种很老实很客观的态度。因为他只是一个觉悟了的人,而不是虚构出来的全知全能的神。; d8 K& n$ ?5 n5 u. O
这个公案故事的寓意,远远超越了可以解读的层面。/ t/ J0 _' v4 N& x2 a- t8 \
不过,我来引一段《五灯会元》中记载的地藏守恩禅师对此段公案的点评,或者可以看到另外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他说:“瞿昙老汉,也是无端,大似节目上更生节目,忽被二人呵呵大笑,舁猪便行,一场摩罗。”瞿昙,是释迦牟尼姓氏的另一种音译,现在的通行译法叫做乔达摩。摩罗,在传说中是总与佛陀及其弟子捣乱的魔王,又叫波旬。
; U0 B' N  W( _6 J: Q一个中国和尚,瞿昙的异国后世弟子,在此把他没心没肺的打趣了一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2-15 12:54 | 只看该作者
“无论《坛经》以及诸如《五灯会元》等灯录中的人物故事是否属实,但其中的道理,却是我们的一份思想宝藏,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财富。”2 r  L1 Z$ n9 |; m+ Y9 p
+ L' f) A" l* `! o7 S; w6 q
——真的无需纠结执着于它的作者是谁,人物故事是否属实,为这些皮毛吵来吵去有什么意义呢?比方说一碗清水,你管它是来自哪一个山或哪一条河,当下,它能让你解渴就好!在得到它时,我们先来解渴,这才是头等大事,不然呢?在喝之前你嘈我嚷,非要弄清个来处才肯罢休,只怕哪时已经是渴死了而白白浪费了一碗清水吧!1 l2 D0 W- a3 |) m  N
; G9 A, r7 Q0 s- R5 l5 e+ |' f
贊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2-16 11:06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南北大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2-16 14:26 | 只看该作者
祝贺南北的又一创作成果即将面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2-16 16:26 | 只看该作者
是宏大的作品,想想都学得好难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2-17 11:33 | 只看该作者
12有佛有魔 释普济
" `. k; H9 c8 D+ X* c2 P6 R+ X) r# L0 m& `* ^; A; G2 ]- O
【公案】
- f9 {& y% B9 s$ ~. {; a衮州①降魔藏禅师②,赵郡③人也。姓王氏。师七岁出家,时属野多妖鬼,魅惑于人。师孤形制伏。曾无少畏,故得降魔④名焉。即依广福院明赞禅师落发。后遇北宗盛化,便誓抠衣。秀⑤问曰:“汝名降魔,此无山精木怪,汝翻作魔邪?”师曰:“有佛有魔。”秀曰:“汝若是魔,必住不思议境界。”师曰:“是佛亦空,何境界之有!”秀悬记之曰:“汝与少皞之墟⑥有缘。”师寻入泰山⑦。数稔,学者云集。一日告门人曰:“吾今老朽,物极有归。”言讫而逝。! Q# H( ]7 z4 f& f; Q9 x0 O

( X6 ?5 x% o4 R0 [《五灯会元》卷二
( Y  Q2 K% a1 K, B  E& ]" y' p; L9 e
+ y$ Q) A* V% B" i1 ~& @【注释】
; q" o  h5 f: X* A8 L& [4 i①衮州:在今山东济宁,为古九州之一。
) ^8 b0 i) |1 P②藏禅师:北宗神秀门下弟子。2 s/ x- m, ]9 D4 V4 G/ i0 R
③赵郡:指今河北邯郸至赵县等地。治所历代有变,隋之后改称赵州。' p: `( E: B% ]
④降魔:所谓妖魔鬼怪,多在人心。此处借喻藏禅师少年胆大,无所畏惧。
. Q, v$ J1 [  b7 H0 y5 ^$ o; ?⑤秀:禅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祖师。: M$ A" V& w! C4 \! x+ ?
⑥少皞之墟:古地名,在今山东曲阜。
5 z' e- e& i1 }- h2 D7 G: K⑦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市中部,为五岳之东岳。
$ L6 M' Q6 Y3 V+ M
( K# D- l# A0 J2 s【赏读】
6 S2 ~" p& k( R这篇公案,记述了中国禅北宗祖师神秀的弟子降魔藏禅师的事迹。当然,从禅宗历来的主张来看,所谓魔,所谓鬼怪,都是起自于心,谓之“心魔”。所谓降魔,也就是善于降服心魔而已,这就是所谓的修行。这与民间的魔怪传说,是不同的。怎么证明这位藏禅师的降魔功夫呢?当然是从他与神秀禅师的对话应答中显现。在唐代安史之乱之前,五祖弘忍圆寂之后,居于领导地位的禅宗领袖是神秀,他被当时的教內教外奉为“六祖大师”。此时,藏禅师虽然有个“降魔”的名头,但那不过是个江湖名头罢了。于是,他去拜谒神秀。神秀劈头便问,你名为降魔,但我这里没有山精木怪,你怎么降魔?藏禅师就说,只要有佛的地方,就会有魔。神秀说,你如果是魔,必然住在不可思议的境界中。藏禅师又从容应答道,佛也是空的,又有什么境界不境界的呢!真是对得绝妙,神秀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一个悟性超众的僧人。便对他说,你与泰山曲阜哪里的少皞之墟有缘,到那里弘法去吧。于是,藏禅师就到了泰山。数年后,他身边便聚集了不少的修学禅法者,成为了一方的禅宗导师。
! Y( w/ d  s, J/ |据史料记载,降魔藏禅师在九十一岁时圆寂于泰山的灵岩寺。灵岩寺就是他传授禅法的道场。当然,他传授的不是后来流行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南禅,而是来自神秀“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北禅,注重真修实证的次序功夫,具体的也就是要坚持坐禅。在坐禅中,人就很容易困倦,于是他在灵岩寺就开始教导大家煮茶,以驱乏解困,故而有人考证认为,“禅茶一味”这个主张,不是宋代的圜悟克勤禅师最早提出,而是降魔藏,他才是禅与茶结为一体的始作俑者。直到今天,在中国的隐居者圣地终南山里,还有一支“煎茶道”在流行着,他们所奉的“煎茶道祖师”,就是这位降魔藏禅师。
$ D2 A% t7 Z$ j/ ~( n$ d% B
% Z8 ?5 A0 b/ D9 @, J. l* k9 x3 P2 Z9 ?0 X6 p
13白云散处 释普济2 ~7 S+ b" [1 }/ |( r' ?

. r" ^: D1 I) o" n1 L; I【公案】; t/ x: I8 R" ^
五台山①巨方禅师②,安陆③人也。姓曹氏。幼禀业于明福院朗禅师。初讲经论,后参禅会。及造北宗,秀问曰:“白云散处如何?”师曰:“不昧④。”秀又问:“到此间后如何?”师曰:“正见一枝生五叶。”秀默许之。入室侍对,应机无爽。寻至上党⑤寒岭居焉。数岁之间,众盈千数。后于五台山阐化二十余年,示寂,塔于本山。
- ]  q4 g% V5 X. s
" |( c1 e7 |) d$ ]& A《五灯会元》卷二5 ?# ^& M9 W4 I1 s  x8 C& g3 c

7 {, E8 t6 ^( D7 K3 c  E+ e【注释】8 V: N8 g  [: m% F
①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境内。
4 f! P# q$ v& r0 D②巨方禅师:北宗神秀禅师弟子。
9 C/ y4 K) v6 a- W③安陆:今湖北孝感安陆市。
: W5 p6 v( b5 h1 a- d④不昧:不忘或不背离。如“拾金不昧”等。
! ^) L, G& j: I, y' }/ a2 O⑤上党:在山西东南部,今长治市地界。
9 X& l6 z& l  _- I' c0 Y/ `* u
% ]5 E3 t' D$ U* G1 r! S: C【赏读】  t  Z  Y1 ^  [- K
巨方禅师,也是五祖之后北方禅宗领袖神秀的主要弟子之一,他的主要弘化区域,在山西的五台地区。当他去拜谒神秀的时候,神秀问他,白云散处如何?他就回答,不昧。也就是不忘或不背离。神秀又问,你到这个地方之后又如何呢?巨方答,刚好看到了一枝生五叶。于是,神秀默许之,也就是认可了他的所答。这样,他就算通过了老师的答辩考试,正式的作为神秀的弟子而随侍身边。后来,他离开神秀,到了上党的寒岭那里住下来,几年之间,就有上千的学禅者聚集过来。这说明巨方禅师得到了神秀的禅法真谛,从而成为了五台山地区的禅宗导师。
. A8 i- u/ R' ~- [0 S$ b在这个公案中,“一枝生五叶”似乎是一个暗喻,是指禅宗作为佛教中的“一枝”,在此后的发展中会生出五个流派,也就是所谓的“五叶”。其实,这个说法,在禅宗的公案记述中出现很多。在有关达摩的篇章中,早就有“一枝分五叶,花开自然成”的说法。其实,这都是后来撰写禅宗公案的人,给安加上去的。因为不可考证,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我们也只好权且听之。当然,如果将这些所谓的预言去掉神话的成分,当作历史的一份总结,大概会更加妥当。& F" j9 U' y' B6 S; U8 f0 m; N8 I
这里唯一不容易弄明白的,是“白云散处”。或者,不应该将这句神秀的问话,当作实指,当作对于巨方之前居处的询问,而只去当作虚拟提举。而巨方所答“不昧”,也算是不着相的虚对。在禅宗早期的师徒应答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师徒之间,是勘验也是较量,谁也不会客气。看似刀枪无情,却又春雨花飞。0 R- n7 S6 l6 ?1 W% Y* l9 H+ j; N

% b- _; e5 O6 Z  M
0 |9 r( _3 w2 {/ w$ X
, d& F( o- c3 x$ w& n$ P14破灶堕 释普济
0 p/ L/ p; m- x0 W8 F. a) }& E
% l! ?$ J$ Q* c8 p' b6 u) o& Q" F【公案】
- [* m4 G- G  Y6 h0 O& J9 s嵩岳①破灶堕和尚,不称名氏②,言行叵测③。隐居嵩岳,山坞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灶,远近祭祀不辍,烹杀物命④甚多。师一日领侍僧入庙,以杖敲灶三下曰:“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么烹宰物命。”又打三下,灶乃倾破堕落。须臾⑤,有一人青衣峨冠⑥,设拜师前。师曰:“是甚么人?”曰:“我本此庙灶神,久受业报⑦。今日蒙师说无生法,得脱此处,生在天中,特来致谢。”师曰:“是汝本有之性,非吾强言。”神再礼而没。少顷,侍僧问曰:“某等久侍和尚,不蒙示诲。灶神得甚么径旨,便得生天。”师曰:“我只向伊道是泥瓦合成,别也无道理为伊。”侍僧无言。师曰:“会么?”僧曰:“不会。”师曰:“本有之性,为甚么不会?”侍僧等乃礼拜。师曰:“堕也!堕也!破也!破也!”后义丰禅师⑧举似安国师⑨,安叹曰:“此子会尽,物我一如。可谓如朗月处空,无不见者。难构伊语脉。”丰问曰:“未审⑩甚么人构得他语脉?”安曰:“不知者。”时号为破灶堕。- _( O" z" ]( F" R4 B# @: Z; \9 V2 w
4 f0 V7 y: P# h, K- @9 [- @: i& @) H
《五灯会元》卷二
1 t; l% J, y& y# p/ q/ b) ~
) ~+ W3 J6 u& P1 q! N* ]【注释】
5 \8 i/ `# G! ~( e9 M1 u. ?①嵩岳:指河南登封境内嵩山。$ a0 ]" U+ v' O( N
②不称名氏:不说出自己的姓名法号。
9 u1 ?' L! I4 H* V( k③言行叵测:说话做事让人不可预测,指不按常规办事说话。
4 _2 M7 S+ t- [④烹杀物命:杀害生命,烹煮祭祀。. j  {1 d1 e% Q2 j( ]; t: B) a
⑤须臾:顷刻,突然,马上的意思。
9 c: Y  a7 F/ H! w* S" Q⑥青衣峨冠:青衣,一般指地位低下者所穿服饰。峨冠,指高大的帽子。这里的“青衣峨冠”连用,指有职位但又不高。
0 m6 @9 F% g5 J- b- \⑦业报:佛教的重要理论术语之一,指人的一言一行所招致的善恶苦乐果报,被称为业报。故而,民间有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说。
4 |, u2 m# b" o3 k1 A0 ~⑧义丰禅师:与破灶堕和尚同时代的一位禅僧。& E. ?" w# ?2 |* j, `8 m
⑨安国师:即慧安国师(582~709),唐代高僧,又称老安、大安。俗家姓卫,是荆州支江(湖北)人。慧安师从禅宗五祖弘忍,乃是五祖门下十大弟子之一。先在黄梅受法,后至终南山,再居嵩岳寺。唐神龙二年(706年),被诏入宫廷供养,待以国师礼。三年后辞归,不久圆寂。慧安在世128个春秋。时人尊他为“安国师”或“老安国师”。
: M" n7 U8 ~6 G; ?( x; z⑩未审:不知道。2 q: |2 D/ d8 z; J, X% `$ @( K

$ \% |3 \1 `8 ~, H【赏读】
) w, y" e( k, n6 S这篇公案故事,有点奇幻。之所以说其奇幻,是因为其在宣扬禅门不迷信鬼神偶像的同时,却又制造出一个“灶神”来,还让这个造出来的神“现身说法”,帮自己证实“破灶”的正确性,这是很值得把玩的一件事。当然,联想到我们熟知的“文革”破四旧运动,捣毁神佛各类偶像无数,但最后又竖起一位活着的更大的“神”,也就不必去拍案惊奇了。敢情,“不破不立”的精髓,全在这个“立”字上。破旧,就是为了立新啊。如此的一对比分析,真是大巫小巫,古今一如了。但是,考虑到这位破灶堕是生活在千年之前,在他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够如此的去“革命”一下,也已经是一位很勇敢的和尚了,不然,也不会由此而赢得生前身后名,还被大名鼎鼎的老安国师点评称赞了一番。
* B6 T8 X9 F- E1 R7 A至于这位破灶堕与侍僧们的对话,算是了解这位奇幻和尚修学方面的窗口。如果读过了前面的公案,和尚口中的道理,其实也不陌生。侍僧们见灶神因被师父敲打而生到天上去了,就抱怨说,我们整天跟着你,你却什么道理也不与我们说。这灶神得了什么捷径,就能生到天上去?破灶堕说,我只是告诉他那灶不过是泥瓦合成而已,别的什么也没说哇。侍僧们不吱声了。破灶堕却反问,明白了么?侍僧老实答道,不明白。破灶堕于是呵斥,这不过是本有之性么,你为什么还不明白?大家见师父喝问,只好跪地礼拜。于是,这位破灶堕和尚便大声的唱起了歌:堕也堕也,破也破也。' W0 j% v# p& d8 ^& z- H/ w
这件事后来被一位叫义丰的禅师报告到老安国师那里,老安国师叹道,这和尚真是明白透顶了啊,物我一如,如同明月升在空中,没有看不到他的。只是,我却看不出他到底是什么路数来头哦。义丰问道,那什么人才能看出他的路数来头呢?老安说,不知者。0 R! e- K: t) x3 J3 ~( l
从此后,这位不称名姓的和尚,就有了一个“江湖名号”:破灶堕。. K% K2 s4 t9 A4 y2 \; o- ^

1 T8 F% t; s1 a0 J# F! C  c8 h
3 F& v2 Q* `4 ~$ q1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2-17 11:34 | 只看该作者
15南宗北宗,都是禅宗 释普济
  m! ?1 X5 C7 p! K6 [6 O  j+ I1 W, g9 j: d" x7 ~: e0 w. J* r
2 A! A3 m  k: o. o
【公案】
' {2 o$ L# ~/ w; `& n4 D; L8 W北宗神秀①禅师者,开封人也。姓李氏。少亲儒业,博综多闻。俄舍爱出家②,寻师访道。至蕲州双峰东山寺③,遇五祖④以坐禅为务,乃叹伏曰:“此真吾师也。”誓心苦节,以樵汲自役⑤,而求其道。祖默识之,深加器重。祖既示灭,秀遂住江陵⑥当阳山。唐武后⑦闻之,召至都下⑧,于内道场⑨供养,特加钦礼。命于旧山置度门寺,以旌其德。时王公士庶皆望尘拜伏。暨中宗⑩即位,尤加礼重。大臣张说尝问法要,执弟子礼⑪,师有偈⑫示众曰:“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神龙二年于东都天宫寺⑬入灭⑭,谥大通禅师。羽仪法物,送殡于龙门,帝送至桥,王公士庶皆至葬所。张说及徵士卢鸿一各为碑诔,门人普寂、义福⑮等,并为朝野所重。, M1 \) ^) V8 d2 z

8 k9 i1 _5 E$ P: _4 Y2 @《五灯会元》卷二: g' M1 v3 }2 x
% \, A- \& R* p+ W# C) D
【注释】
" N$ |7 \6 N3 `% a, P+ a①北宗神秀:即五祖弘忍弟子神秀禅师。+ \1 |' k) g, M4 G' o6 i
②舍爱出家:舍弃所爱的亲眷及事业。$ ~. \8 r; O$ g
③双峰东山寺:在今湖北黄梅县境内。3 v. `" }; R: Y. @7 Y, Y% S
④五祖:指弘忍禅诗。! G5 I2 h# ^6 s
⑤以樵汲自役:指神秀禅师砍柴挑水的劳动。% `, M5 C3 k1 V
⑥江陵:即今荆州。3 L+ s. y6 g) C- z
⑦唐武后:指武则天。" N4 Y6 b! w: J
⑧都下:指都城。- f. ?+ \  k) x6 R6 i
⑨内道场:设在皇宫内的寺院。
- [( `/ ^! z3 Z⑩中宗:李显(656~710),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
# G, w/ [. `) U% @⑪执弟子礼:如同弟子一样的恭敬行礼。' t4 b5 j9 C9 y3 H# d
⑫偈:佛教术语,定字数结四句者。不问三言四言七言乃至多言,必须是四句。如《金刚经》中有四句偈等。, W% m8 W: @# T( @/ Q9 B
⑬东都天宫寺:东都,指洛阳,河南省内。天宫寺,洛阳城内的寺院。
/ D8 t# F& U5 {$ ~" ~- h0 M⑭入灭:死亡,也称圆寂等。
- k7 }9 \3 e: o: z⑮普寂、义福:神秀禅师直传弟子。前者在世时被称为“禅宗七租”,是菏泽神会论辩攻击时的直接对象。- |. e9 `+ K7 k, W) N

9 c" s- N; V6 q0 o; r【赏读】+ J+ q. d( h3 L/ X( A3 X
此篇中开首便称“北宗神秀”,可见执笔人非神秀弟子及其传人,而是所谓“南宗”的后人了。神秀甚至慧能,他们在世时,谁也没有将自己称为“北宗”或“南宗”。这样的人为划分,不过是两位禅宗祖师都离世几十年后,由先投神秀后投慧能的禅僧神会和尚为争所谓的“禅宗正统”之位,发起对神秀一脉的论辩攻难时,所采用的贬称。想来,作为宣讲出世法的佛教宗派,本应该远离名位利益之争,却不想神会等僧徒,竟以所谓“顿、渐”之修行方法和主张不同,而进行攻难讨伐。岂不知所谓“顿、渐”,犹如建造楼宇时的方法过程,如果没有房屋基础的牢固,柱梁的支撑以及阶梯的连接这些“渐修”功夫,如何能够有登堂入室,凭栏远望的“顿悟”境界。" o& {+ {5 S2 O" W! \  \
其实,我这里也不过是因为接触到一些禅宗的历史考证资料后,有点为神秀一脉的无辜被贬抑而抱不平而已。* ]0 j- L  i# W+ u: l
这篇记述神秀禅师的公案故事,虽然短简,但还算是比较客观公允。介绍了神秀的籍贯出身,以及跟随五祖弘忍刻苦修学的情景。弘忍寂灭后,神秀移住到江陵的当阳山,成为当时的禅宗新领袖,并且受到皇族士大夫们的崇拜礼敬,呼为“六祖大师”。他的接法弟子普寂、义福等,也在神秀圆寂后享有很高声誉,普寂则被呼为“禅宗七祖”。菏泽神会也正是有感于普寂的被尊崇,自身的被冷遇,才要发起攻难之战的。" r' w$ p3 @9 z% @2 D2 D. z% a- X
揭开历史的幕布,面对一些被刻意粉饰或掩饰的真相,不免令人惊诧唏嘘。而最先“大不敬”做这件事的,是大名鼎鼎的学者胡适之。
) i7 o) Y3 D% R; b0 S: [7 m当然,当他在半个世纪前将自己考据到的真相说出时,也是遭到了国内僧届的一片诅咒。但由此,那个纸糊的坚固金身,便开始有了可以洞悉的窟窿。
5 H6 o$ D3 f2 B* l/ X只是,当定下心来细细回味时,又开始知道,尽管有那些人为的历史瑕疵在那里,但毕竟中国禅的精神,还是如夜空中的星斗,其光辉无可掩藏。
3 ?% N! d7 u1 F  y- |无论神秀还是慧能,也不管北宗还是南宗,都是中国禅这片天空上不可遮挡的巨星,谁也不能遮挡住谁的光芒。
8 `& `' Q, b1 g9 O* D) k- N$ p神秀说:“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2 L  Y- B) ?) _/ t8 w慧能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9 c7 H1 f, e5 `, x
比较一下,两人说的,不都一个道理么,更有多少差异给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2-19 09:54 | 只看该作者
无缘者,即便明月当空,也似无月…………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3 06:2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