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的诗歌会为时代立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7 12: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的诗歌会为时代立言



  据北京晨报2017年03月07日消息 林莽生于1949年11月。1969年到河北白洋淀插队,开始诗歌写作。白洋淀诗歌群落和朦胧诗的主要成员。著有《我流过这片土地》《永恒的瞬间》、《林莽诗选》、《秋菊的灯盏》、《记忆》等诗集多部。诗文集《时光瞬间成为以往》、《穿透岁月的光芒》和《林莽诗画集》等。现任《诗刊》编委,《诗探索·作品卷》主编。

  一位当代诗人如何下笔创作、他们的灵感从何而来、灵感来了如何完成一首,而一首好的当代诗歌是否有标准、承载了哪些社会功能,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去探究。带着这些问题,北京晨报记者采访了林莽和伊沙两位当代诗人代表,了解他们的创作理念、过程,以及对当代诗歌功能的深入分析解读。

  创作过程  林莽:诗歌的发生有它的神秘性

  “诗歌同所有的艺术一样,都是依赖生命经验和文化经验而发生的,一个好的诗人要有敏锐的感受力和语言的天赋,要像古人说的‘行千里路,破万卷书’。也就是说阅历和读书是构成生命经验和文化经验的源头。就我的写作而言,每首诗的灵感都源于生命内在的情感,因为生活的积淀,因为情志所致,因为某些节点触发了生命中潜在的情愫,于是就有了一首诗的原始雏形。那些诗情有时仅仅是一种类似音乐的情调和旋律,它与现实世界中生命的真切历程,情感的记忆息息相关,它最终依赖准确的语言表达而呈现。那种诗情到底来自于哪儿,有时自己也说不清楚,诗歌的发生有它的神秘性。”

  《那碰触我心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汉字》是林莽几天前刚刚创作完成了一首诗,“有时在阅读中,某一个字或一个词语,会突然碰触我们潜意识中的某些东西,它会使心头一热,也许这就是一首诗的源头。一个场景,一首乐曲,一个梦境,一次让人心情波动的遭遇……都会成为一首诗的源头。我们生活在一个庞杂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中不只有诗歌。要想成为一个诗人,首先要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一个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有诚心和责任感的人,然后才是一个诗人。从根本上讲,诗歌源于我们对生活的感知与领悟。真诚地面对自己和诗歌,面对心灵的高洁与澄澈,才会写出真正的诗。诗人用诗歌建立一个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的独立而自足的艺术的世界。”

  伊沙:形式反过来会刺激内容

  伊沙13岁开始写诗,17岁时写的一首十三行《夜》在1983年的《陕西日报》上发表,“从1983年9 月至今,无一年无诗;从1988年6 月至今,无一月无诗。”2017年新年伊始,《伊沙诗集》五卷本上市,分别是《车过黄河》、《鸽子》、《蓝灯》、《唐》、《无题》,汇集了他1988年到2016年间的长短诗精粹之作一千余首,可谓洋洋大观。上周六,伊沙在微信上贴出了包括《点射》、《再灿烂的电影风景也该真实》等诗作,并标明了他累积的诗作数量——7660首。伊沙一直处于创作的状态中,有时候一天会写出5首甚至更多。“写诗是在有感觉的时候,依赖灵感,从去年到现在一年多,我学会用手机写了,很方便,写诗随时可以。”

  2月下旬,伊沙第一次去到福建,“现场会有各种新鲜感受,以往规律也是这样,你去越陌生的地方越能有灵感,去国外会写得更多。”伊沙创作的视点落脚在当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国画为什么变成了博物馆艺术,因为失去了当代性,只能在博物馆中表示某一种画中还存在,国画只能固定在山水、花鸟、草丛,后来的世界变成现代化,但国画中却不能画电视机。诗也是一样的,古诗写风花雪月、自然景象,现代诗只写这个就不行了,我们文明的主要载体是城市,如果写不了城市生活的氛围环境故事,你的诗是没办法承载这个时代人民的心灵、情感、生活状态的。”

  社会功能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晴雨表

  当代诗歌有没有评判标准?一首好诗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具备哪些社会功能?诗人们也在思考这些问题。林莽认为,诗是有评判标准的,但这一标准是一条不断移动的地平线,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一首好的诗歌,就语言和情感而言,应是:具体、清晰、新颖、内在、外延、闪光和具有语言的音乐性,要避免:抽象、模糊、陈旧、简单感知、说教和表面化的修辞。”

  而关于诗歌的社会功能,林莽总结概括为“好的诗歌会为时代立言”,“简单地说诗歌是语言和情感的艺术,它来源于对生活和生命的感知和领悟。好的诗歌会为时代立言,它们承载着诗人所经历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生命状态,它是现实生活的晴雨表。将一个时代的诗人们的作品铺展开来,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时代的社会画卷和那个时代的生命状态。诗歌不解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它只解决灵魂中的情感问题,它不是思想和哲学,它只表达人的感受和领悟。一些诗中自然地含有了哲理和教义,是诗人的生命体验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经验产生了共鸣,我以为一个真诚的诗人,从某个角度上他一定是同代人的代言者。”

  创作方向  一味追求先锋性是不成熟

  林莽曾提出,诗歌要走在时代的前边,在采访中他回答了北京晨报记者究竟什么是“走在时代的前边”的问题。“从历史的经验看,诗歌艺术是人的生命与情感体验最快捷最精短的艺术表达方式,这决定着它总是会走在社会文化前面的艺术形式。一个有天赋的、有文化准备的,真诚面对诗歌写作的诗人,在他的作品中一定有着我们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灵魂的痕迹。”

  在创作层面,伊沙提到成为一个诗人最重要的才能“有效的创造力”。“一般性的理解就是总是找到新的灵感写诗,更深度地说‘创造力’指的是原创力,你写的诗对自己是有意义的,有没有个人的风格、话语创作体系。所谓的‘有效’指的是,对中国的诗歌有自己的贡献,而不仅仅是别人的重复。大部分的诗人,还是没有个人风格,在集体无意识中写作,虽然不是有意识地模仿谁,但是跟大路货差不多,当然每一个行业都有大路货,只是这种就不是有效的。”尽管伊沙的创作有极高辨识度和个人风格,但他称自己也不敢保证首首都是有效的创作力,“每个不同的瞬间,创作都有起伏,今天的五个瞬间,也有不同。”

  北京晨报记者 王琳

  林莽语录

  ●诗人也是一个社会生活中的人,没有那个诗人生下来就是专职的诗人,有些诗人是因为他写出了好的作品,才逐步走向专事写作的。大部分诗人都是有其他工作的,比如我曾做过教师,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后来是诗歌刊物的编辑,业余时间进行诗歌的写作,现在退休了依旧更多的时间是花在编辑工作上的。

  ●说诗歌死亡了,这不过是一种极端的说法。持这种观点的人,也许他们对诗歌本质缺少应有的了解。我相信,诗歌不会死亡。

  ●诗歌没有死亡,诗歌正在孕育新生。正如诗人所言,诗歌是不朽的,诗将与生命同步。


  ●诗歌其实并没有远离我们,诗歌一直在大众中“生活”,每一个人的身边都飘荡着诗歌的“身影”、都萦绕着诗歌的“声音”,你只需敞开“紧闭”的耳朵,仔细倾听……

  ●现在的诗歌更注重挖掘人类灵魂、精神本身的东西,在灵魂的挖掘和语言的探索上,也更接近人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对人的精神领域的表现,更加宽泛化和细腻化。

  ●诗歌作为一个艺术门类,能够欣赏它,读懂它,还是需要一定的美学修养和艺术修养。现代诗歌教育也应像中国旧体诗词那样,有一个比较成型的艺术教育方式。

  ●诗歌是一代人为一代人的写作,不能说诗人谁比谁高,一个诗人的成功与否要看这个诗人的作品是否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是否有进一步延续下去的可能性。

  ●我以为,诗歌有两种,一种是重要的诗歌,一种是优秀的诗歌。优秀的诗歌具有历史的穿透力,它所体现的诗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人类永远是共通的;有些诗会是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作品,在那个时期必须提到它,因为它是当时人类思想的里程碑,不提它就无法说明这个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3-7 15:3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8 13:5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