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无正 于 2017-3-14 23:17 编辑
《鱼化石》
作者:艾青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理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探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歌,作者通过对鱼化石的歌颂表达一定的精神主题: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并且在诗歌末尾得出结论: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不过根本而言,鱼成为化石的演变过程跟作者所要表达的,运动与生命的关系,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化石是生物死亡后钙质硅化的一种形式,这既非鱼斗争与运动的结果,也不对生物的生命演变起任何作用,而通过这种自然界的现象提出“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就显得十分牵强。
化石属于自然科学概念,而作者提出的运动与生命的关系从下文联系到斗争这一点上观察,更多要表达的是社会人文方面的精神价值,而为自然科学现象赋予其本身所不存在的社会人文价值,必然造成现象与价值难以吻合,现象不具备表现价值的必要性。从鱼化石中可以得出离开运动就没有生命,同样也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论点,现象对于价值的支持根本不具备逻辑上的必然联系。
咏物诗歌是我国诗歌领域中较为重要的一类,自古自今流传下来有大量的咏物诗歌,而咏物这一重要的修辞手法在表现精神力量方面具有直接歌颂或描写所无法达到的精妙,如:
石灰吟
作者:于谦 (明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果作者不是把石灰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歌咏对象,而直接写自己的精神,其产生的艺术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咏物在这首诗歌中的使用更多体现为一种必要的曲折,将歌颂对象与自身的联系切断,避免直接歌颂自己而降低作品的思想性,而如果咏物所针对的对象,直接歌颂与借用现象歌颂,其作用并无实质的区别,咏物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艾青这首诗歌恰恰在这一点缺乏使用咏物这种修辞手法的必要性。“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这一点完全可以在诗歌中直接描述,而不必借助鱼化石这一现象进行歌咏,而即使借助了现象,对于诗歌主题也起不到支持作用,物象在诗歌的修辞中就是非必须的。
如果脱离开前文对于物象的大段描写,可以发现,作品的重心其实就是最后两段,而非必须的物象描写占据了作品大量的篇幅。从根本上讲,是作品本身的主题内容太少,不足以构成一首诗歌,而添加了一个非必要的物象来让作品显得丰满,而这仅仅只能让作品在形式上丰满起来,而整体显得累赘牵强,从诗歌要表现的精神来说,作品的视角是深刻的,但鱼化石这一物象的选择难以对作者的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持,而造成了作品整体修辞并不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