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逝世 杭州诗人用一首长诗纪念 
 
   德里克·沃尔科特
 
 据钱江晚报2017年3月19日消息 当地时间2017年3月18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在其位于圣卢西亚格罗斯岛的家中逝世,享年87岁。
 
 德里克·沃尔科特的出版商法劳·斯特劳斯·吉罗公司确认了他去世的消息,但该公司未给出具体原因,据称,沃尔科特近一段时间以来健康状况一直不佳。
 
 德里克·沃尔科特是圣卢西亚诗人、剧作家、画家,生于1930年,被誉为“加勒比地区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俄裔美国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曾称其为“今日英语文学中最好的诗人”。
 
 18岁时发表的25首诗开启了德里克·沃尔科特的文学生涯,而真正让他崭露头角是在1962年,这一年,他发表诗集《在绿夜里》。
 
 德里克·沃尔科特爱旅游,他的作品中,本土气息非常浓郁,也经常融入非洲、亚洲及欧洲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特色,这使得他的诗作语言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常常带给人奇异的美感。
 
 在德里克·沃尔科特的作品中,他探索和沉思加勒比海地区的历史、政治和民俗、风景,有强烈的历史感。他的抒情诗则表现了他对爱情、死亡和记忆等永恒主题的思索与感受。他形成了“他自己的诗歌领域,独立于他继承的任何传统”。
 
 德里克·沃尔科特的代表作为《西印度群岛》,因“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1992年被瑞典文学院授予当年诺贝尔文学桂冠。2011年,他凭借封笔作《白鹭》捧得了英国的诗歌奖项艾略特奖。他还有诗集《海葡萄》、《海滩余生》,剧作《猴山之梦》、《最后的狂欢》等著作。
 
 对于普通的阅读者来说,德里克·沃尔科特是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在诗人圈,他的离世,引起了很多关注。
 
 3月18日,微信公众号”北回归线诗群“推出纪念专刊,发布了翻译家阿九的译诗二十首,借此重温经典。同时,杭州诗人王自亮所作悼诗《大海鲢、盲者与命名之光》也在这一公号首发,以示对哀悼。王自亮在诗中,写道——
 
 老了也穿牛仔裤,敞开衣领,披上格子呢外套
 
 面孔黝黑,卷发,同时具备白鹭与乌鸦的特征
 
 令路人侧目。你没有年龄,只有经验之歌。
 
 《自勉》
 
 我住在水上,
 
 一个人,无妻又无子。
 
 我仔细研究过每一种可能性,
 
 到最后才发现:
 
 在黑水边,有一座矮屋,
 
 窗子永远打开,
 
 面向陈旧的大海。我们不会去选择这样,
 
 我们只是本来怎样就怎样。
 
 我们历经苦难,年复一年,
 
 我们卸得下货载,却卸不下自己
 
 生命的重负。爱是一块石头,
 
 栖在黑水下的
 
 海床上。此刻,除了真情,
 
 对诗歌我一无所求,
 
 不要怜悯、名声、医治。沉默的妻子,
 
 我们可以坐下来,看黯淡的海水,
 
 并在淹没于
 
 平庸与废品的一生中
 
 活得像一块石头。
 
 我要忘却情感,
 
 忘却自己的天赋。这比生命中经历的一切
 
 都更伟大,更艰难。
 
 《名声》
 
 名声就是:星期天,
 
 巴尔蒂斯画中的
 
 那种虚空。
 
 是乱石堆砌的小巷,
 
 但被日光照得灿烂无比,
 
 是一堵墙,一座棕色的塔楼
 
 在街道的末了,
 
 是一朵没有铃铛的蓝铃花
 
 像一张毫无生气的画布
 
 固定在百色的
 
 画框上,还有几朵花:
 
 几朵剑兰,生硬的
 
 剑兰,石质的花瓣
 
 插在一根花瓶上。唱诗班
 
 高上云霄的赞美诗
 
 休止了音符。一册
 
 自己翻开的
 
 图版。还有高跟鞋
 
 在行道上的嘀哒声。
 
 一座爬行的钟。
 
 一种对上班的渴望。
 
 (以上诗歌为阿九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