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陵一片云 于 2012-8-30 12:47 编辑 : D& ]8 s6 A* W0 w4 A
! @$ q8 A7 q' l9 W0 m# k
作品003#:金陵一片云; H( k# f6 m j* j( z% E; o& d
1、《走,登高去》9 c4 c/ g( s; e3 ?2 l; a$ d& |% U
. e _* K9 y- I( r浑浊!浑浊!!$ a) T' {# T' j7 b
灰色!灰色!!( R- n! _* b) c- B
走,登高去! B: Q) ^- ~$ k. ~
让呼吸+ k. }. I. h- F* t! N
清心!!
0 z; \# [+ W8 R& }' q让目光, s- W2 D6 q( v' l/ p
明净!!* d5 O$ F) g6 ~) b
3 x6 T# k6 [3 j5 O- F8 Q* R1 `, ^2、《勇者》
' d/ k# n8 s1 ?
; |/ ~* ^$ a! ]9 p0 \* D/ _7 R! \$ h' T: R梦想,不都是海市蜃楼2 R5 s0 K; ?: d7 m# \, v9 M( Q
追逐的路
) m7 D% Z+ c3 m' c' }2 o- h也不总是坦途# J3 @) K; {5 d' ]3 U. D5 U8 i. O$ V+ C
每一次汗流,受伤
) e; @+ L4 R2 m) w- K; I( ]" r脉搏的跳动见证坚强
8 X2 B' [6 F8 N S登上一个山头
L5 Q3 J( d5 Q1 p$ S4 _! s, K. v征服的,不仅仅是困难、欲望
. H5 y6 {5 C! X" m1 L. l潜伏于心的,依然
& O' k" [! M( g* ]) E% Z是远方
) z! r4 X2 m) Q: }+ S! U# X2 s( ~) l7 P; Z2 `
【003#-1《走,登高去》创作小结】写这首,意在表达两层意思。一是基于现实生活的环境污染及恶化而来的,此意中的登高,即为登山之意,登山为新鲜的空气,也为一目能达万里。第二层意思是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真善美的减少所表达出的一种情愫,此意中登高,即对真善美的追求。至所以用较多的感叹号,也是作为一种强调,从而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003#-2《勇者》创作小结】真正的勇者,不仅在选择道路的最初就作好了要受苦的准备,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更会经历实实在在的考验,历经考验排除万难,一步步向前。只有真正的勇者,才能使梦想成真。 备注:其实把两首的名字联系起来,就恰好表达出了我的另一个意思,即:要想“登高”,必须作“勇者”!
, @- z8 j1 u: d- p$ p9 b* B5 z6 V+ s7 r% _5 r! T/ O
【作品点评】(声明:本人新学写诗,说错之处敬请大家海涵!) 作品001#:云一凡《望山》,立意很好,但个人觉得表达有些混乱。如:吐出一口云烟/擦亮/望山的眼,通常因为有云烟的遮挡,应是更看不清楚了吧? 作品002#:一刀《在高处》,简单的字词句,却需要用心地去思考才能体会笔者此诗的深意。 作品003#:金陵一片云 1.《走,登高去》,以简单的词与句表达两层意思,一即对美好的生活环境的期盼,二即对社会真善美之风的期盼。同为登高,一为“登自然之山”,二为“登高尚之山”。 2.《勇者》,从选择追逐梦想开始,勇者就要承受各种各样的考验,而每经历一种考验,每前行一步,勇者的心头依然不灭前行之火。只有这样,梦想才会成真。 两首合起来另想表达的一个意思即为:要想真正地“登高”,必须做一个真正的“勇者”。
& J# q( K. H4 @ t- b作品004#:盆盆《征 服》,充满着思辩色彩的诗,人登山了一座山峰,到底是人征服了山,还是自然征服了人类? 作品005#:西湖《仰望》,很写实的一首。标点符号的运用不是很好,建议要么都用,要么都不用,又或者一行中间的用,句末的不用。 佳句:站在冰冷的巉岩上/与灰褐色的苔藓一同呼吸。6 _0 E& G& }- @! B
作品006#:叶晓霏《捍卫》,很有力的一首,充满了爱国主义色彩,欣赏! 佳句:把信仰值进/每一寸土地。 * ^- `. ]- a# W5 Y
作品007#:赵会敏《盼归之苍松 》,整首诗表达的主旨比较明确,而且以松为主要元素进行挖掘,有些意想不到。
: j9 j- }; ` }3 J" S% _' A. J作品008#:寒雨《祖国给你安好家》,又一篇爱国之诗,尾句更是直接表明了盼归之切。另外,“钓鱼台”应该指的就是“钓鱼岛”吧?为何在诗中不直接用“钓鱼岛”呢?
7 @0 W5 I. N9 f1 V作品009#:蓝雨滴《路》,说实话,能没解出为何起名《路》,就不多说了,等待大家的解读与点评。
4 _% ^5 @* l5 z( I; c2 A作品010#:夜1969《勇者》,扣图好,且两节间跳跃得较快,也能读出最后就是点睛之笔,但请恕云的直言,这种表达似乎不易理解。, v* S: O+ U9 v W1 ^5 a% w' _
作品011#:望月《巨人》,以站在山峰的人指代中国,以“一张张脸庞”、“一双双眸子”指代列岛,尾节那“一个也不能少”更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所致。与这期诸多爱国类的诗相比,此首显然更开拓了些。最大的缺点就是扣图的影子太少。 作品012#:望月《心在高处》,很简洁的一首诗,前两节更是展示出了对“高处”的思考,个人觉得末节收得不是很好。3 `- B: w+ w: a, H1 @6 K6 ^
作品013#:张运江《远望》,其实立意和诗名都有吸引人之处,可惜的是扣图之处太少,如果撇开图来,再略微修改,能会是首很不错的诗。 佳句:奋力用一支笔划拉下句子/瞄下,伤心和动情/瞄下,愤慨和坚贞。
: a" S' O( ^* g4 b% J' _作品014#:蓝向前《到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去》,这首与我之初看到的有了一些改变,个人觉得初稿比较好些,但既然已经改了,相信笔者自有修改的原因。前面一大部分都如一气呵成,很好。
5 b! S+ ] D. {/ f, s% r作品015#:张运江《今天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首似乎离图太远了些。
& Q' j1 P4 r, U+ c5 X* f, ? 作品016#:书剑飘零《遨游》,正如笔者所言,以写实开篇,虚实参半作为衔接,以寄意作结。个人觉得通篇读起来不是很自然。
8 I4 J% u/ o$ I% _作品017#:顺其自然《佐证》,看了自然编辑关于对这首作品的一个创作小结,觉得此诗正是以直白的口吻来抒发了一种无奈之情。惭愧的是结尾处我没能读得懂。. O8 ?$ b: j5 h: O" Z: {' z; v! g
作品018#:在线灵童《觅路者》,首节看是对图的写实,却隐含着作者深层次的思考。再联系第二节的首句,便透出对现实的不满,仅此一吼“人类啊!那才是你的归途?”又表明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6 s: C2 R z$ j% T# y作品019#:彭武定《心比天高》,不得不说,这首很是特别,独特的视角,流畅的表达,欣赏!* n6 z7 H, E; c! r1 P; I
作品020#:朱汉明《观棋》,若不看作者的创作小结,云还真是只能理解个皮毛,就不说了,听听大家的点评吧。 佳句:高处不胜寒啊/连蒼松,也把帽沿压得很低很低。( s7 H2 n% G% }1 h1 U$ ^
作品021#:里海《探路》,我始终认为自己水平差,对诗的理解会是个大问题,此首给我的感觉如是,因没能读懂大部分,所以还是听听大家的点评或解读吧。
* d7 N6 K% Z! G7 [+ a; D: `/ _, p+ T作品022#:水木《登高》,水木在写这首时应该是有更深的意思的吧,但这些文字让我想起我们这常说的一句话:“这山望着那山高”,似乎更要简洁些吧。
3 u# K# v' [- n; s: p3 R作品023#:一人之《你看见那山了吗》,果然是仓促之作,觉得诗名与文字都有些不合。 (20120828)
& ~8 j+ Z+ {+ Q; t# Y) o
. I: z' @4 W4 |# D
" I2 C' c0 G" ?4 x- [5 N
' X, G7 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