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可以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力量
在诗歌巴士上,欧阳江河(中)为观众读自己的诗。(均资料)
据解放日报2017-4-5消息 最近,“朗读热”已然席卷上海。3月27日,多位知名表演艺术家以一台《声影——大师名篇经典诵读沙龙》向世界戏剧日致敬。他们倾情朗诵国内外经典戏剧片段,用声音带领观众感受戏剧的魅力。
4月1日,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迎来60岁生日。“佐罗”童自荣、“茜茜公主”丁建华、“苔丝”刘广宁、“寅次郎”乔榛……一批配音艺术家以朗诵方式将人们的记忆拉回译制片的黄金年代。
时下的上海,大大小小的朗诵会不计其数,连图书宣传、读书会、讲座也加入朗读环节。在普通民众生活中,朗读也不断走热——主打“朗读”的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话题度居高不下。从上海图书馆到上海西岸,“朗读亭”也引得市民争相排队。
日趋活跃的朗读活动促发思考:今天的我们,为何热衷朗读?语言的有声表达,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朗读热”在上海持续多年
事实上,“朗读热”在上海已持续多年。它存在于课堂上,也存在于图书馆、美术馆、读书会中。3月初,朗读亭来到上海,首站是上海图书馆的知识广场。进入朗读亭的,有为高中母校庆生的大学生,有儿子出国留学的母亲,也有快乐的一家三口。
语文特级教师、上海朗诵协会艺委会专家过传忠也走进朗读亭。“只要有话筒,就能朗读,甚至没话筒,也能朗读。”他说:“有位语言学家说,朗读是一种还原。通过母语的快慢与高低缓急,将文字还原成有生命的语言,这在思想情感的表达上非常具体、生动。”
已年届八旬的过传忠坦言,“从个人健康、记忆力等方面而言,自己都受益于朗读”“朗读始终是我最爱的一项活动”。上图有一支由业余团员组成的朗诵团,过传忠便是其中的一员。
上图朗诵团成立于2003年,至今已举办数百场活动,不少听众专程从苏州、杭州赶来,只为欣赏台上艺术家对文学作品的有声演绎。每年四场“春、夏、秋、冬”大型朗诵会,更是沪上朗诵爱好者的盛宴。
“朗读或朗诵,不是突然热起来的,几十年来,它一直在这片土地上酝酿着。”上海图书馆会展中心主任吴敏说。上图朗诵团凝聚孙道临、秦怡、曹雷、童自荣等一批老艺术家,他们以练代学,与业余朗诵团员们同台演出,培养了一批朗诵会的常客。这个朗诵团如今已有50多名成员,除老艺术家外,更有律师、教师、企业家、记者、主持人等各行各业的朗诵爱好者,年龄最小的七八岁,最大的已90多岁。
与此同时,朗读也跨越艺术门类,进入沪上多种艺术场所。2012年,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创“诗歌来到美术馆”项目,邀请诗人与诗歌爱好者一起朗读,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在“诗歌的魔方——2015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上,欧阳江河等10位知名诗人嘉宾穿梭于淮海路上的“诗歌巴士”里,朗读作品,感受诗意萦绕的美妙瞬间。
欧阳江河说:“诗歌巴士很有创意。在双层巴士上,看着高楼和树叶,和外国诗人一起读着诗歌,我恍若身处另一个时空,这种恍惚感和移动感反而带来了诗歌的确定感,让我们感受到诗是真实存在的。”
朗读也可以成为一种纪念的方式。去年上海书展期间,巴金故居的钢琴第一次为来客奏响。诗人在琴声中,用朗诵“截句”的方式向大师致敬。“在今天的场合,我是一个文学少年,小时候很难想象,有一天能在巴金故居朗诵诗。”从西安专程赶来的诗人伊沙感慨万千。
真正好的东西,经得起读
聊起做“侧耳SH”的经历,四位创始人印海蓉、周瑜、王幸、臧熹忍不住在办公室里笑得前仰后合。
他们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的新闻主播。走下播音台,朗读将他们聚在一起。去年6月,“侧耳”上线,每位主播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做朗读节目。四个人一面抱怨人手不够,一面乐此不疲。王幸的办公桌几乎被书山埋没,为寻找合适的朗读文本,她要进行大量的阅读筛选,每每看到心仪的诗句,赶忙贴上便签条。“侧耳”每周会推出两篇由主播诵读的文学作品。“我们想要纯粹一点的朗读,带给大家文学上的欣赏。生活不都是忙忙乱乱的,每天花两三分钟时间聆听文字,享受片刻的宁静,对现代人来讲尤其宝贵。我们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介绍更多好的作品和文本。”印海蓉说。
周瑜则在朗读中拓展了对诗歌的印象。“我读过马雁的《我们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这是一首非常晦涩的作品,但读了很多遍后我才发觉,每一个意象都是有艺术感的。它所表现的情绪和电影《降临》异曲同工。”这位年轻的女主播感叹,“真正好的东西,经得起读”。
朗读是阅读的一种延伸
“朗读的优势在于全体性。一是朗读者群体的全体性,所有人都可以来读;二是被朗读材料的全体性,请假条、天气预报、诗词歌赋……没有一个作品不能拿来诵读。”上海市朗诵协会会长陆澄说。
1993年,陆澄创办了与诗歌有关的广播节目《午夜星河》。午夜时分,听众打进热线电话,祝福也好、思念也罢,身为主持人的陆澄根据谈话元素,定制符合主题的诗作,并在广播中朗读出来。这种广播直播点诗朗诵的节目形态,当时系国内首创。后来,不少听众专门打来电话,就为听他朗读。
“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决定了人们语言表达的欲望。当然,朗读或朗诵,并不是一般的表达,而是文学的表达。”陆澄说,当书面文字变成立体的语言,再加上个人真情实感的流露,就会极富感染力,《午夜星河》《见字如面》或是《朗读者》,最有价值的是真情实感。
朗读是让读者亲近文字的方式,它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看来,读书以阅读为主,朗读则使平时读得不多的人也能感受文字的魅力。朗读是阅读的一种延伸。朗读过程中,阅读者必须全神贯注,这种精读方式将比默读来得生动有效。
“朗读时,我们的眼睛里的字都是立起来的,有情感。”上图朗诵团团员陆刚目前是一档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他10来岁就喜欢看文字、读文字。在《上海王》剧本朗读会上,陆刚扮演第二任“上海王”黄佩玉。他觉得,朗读既能充分地使人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也能酣畅淋漓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朗读在民间一直有基础
对今天的城市而言,朗读行为本身所具有的某种“中介”作用,正展现得日趋明显。
“诗歌来到美术馆”已举办39期,每次活动出现在观众席上的面孔都不相同。有趣的是,这些不同的观众群恰能对应区分不同诗人。如,诗人翟永明的读者都是“文艺青年”;王小妮是高校老师,她的朗读会来了很多大学生;黄灿然则会吸引很多小朋友……
“在我们的生活里,能和好诗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太少了。诗人来到美术馆,以朗读的形式与观众沟通,在这个颇具仪式感的空间中,诗人和读者间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气场,交流探讨并激发出彼此思维的火花。”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说。上海已有越来越多的平台让大众参与朗读、分享朗读。最近,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首次启动“声音征集令”,邀请公众在网络平台朗读诗歌。甘智漪表示,阅读诗歌往往是个人化的体验,朗读诗歌则有分享的力量。“我们希望更多人能参与诗歌项目,获得一种积极的力量。”
“侧耳”也启动了“听吧”栏目,邀请听众诵读诗歌。活动发布一周,已有近40篇投稿,很多年轻人都投了自己原创的诗歌作品。令臧熹印象深刻的是,有位盲童学校的小姑娘,写她的眼睛从有微弱的视力,到突然有一天什么都看不见了的心情。为了这些情感真挚的原创作品,团队成员打算将来举办线下小型诗会,把作者邀请过来,跟主播们一起上台朗读。
在新媒体时代,朗读也成为图书推广和传播的一种方式。作家本人走到台前,把作品念给读者听,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赵丽宏的诗集《疼痛》,他应邀读了一首《我的影子》,放在新媒体平台上做推广,低沉而真挚的语调将笔下文字娓娓道来,感染了许多读者。“我惊讶于朗读的影响力,有些读者爱读书,也爱朗读。”
赵丽宏还记得,朗读书籍最早流行于电台广播,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电台被朗读的作品加起来有几百个小时。尽管他自称不是个很好的“朗读者”,但如今也渐渐习惯为读者献上作者的真实声音,“尽管不能和专业的朗诵家相比,但读自己的作品,会有独特感觉。”令赵丽宏欣喜的是,自己的一些诗歌经过朗读,成为“10万+”,大大提升了影响力。而在他看来,朗读在民间一直有基础,通过媒体的引导,可以更大的力度向外辐射。
“这是非常好的推动全民阅读的方式,有些听众是爱书者,朗读会让他们产生共鸣;有些不常读书的人,也可能被朗读感动,再回过头来,由声音寻找文字,成为爱书人。”(钟菡 张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