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8 李不嫁 101新文学
在宇宙的监狱中呢喃
白云 - 夏天来了突然觉得很多事情其实都没有什么好悲伤
前言:
我注意李不嫁的作品有半年多了,几乎收集了网络上能够收集的作品做了档案,我用心弄“莫测评论”和“101新文学”微信群和公众号后,到处打群架,短兵相接,临时认识了不少江湖人士,如我所愿,微信的李不嫁也进入我的微信群,他声明自己爱文学安静,不爱理会诗江湖,我喜欢大诗人都能安安静静,前不久,他突然打字:莫测老顽童敢不敢评论他的专辑:《在高墙与电网下诗意地栖居》,我看都没看,回道:先收藏了,好像还没有莫测不敢评论、批判、夸奖的诗人和作品吧。
最近微信群的管理和公众号撰写编辑逐步走向正轨,我首先推荐进入101新文学运动文学鉴赏底线的作品,首推我认为是当下中国或未来中国最好的诗人,百定安第一个上了轿子,如我常说的,新一个百年的文学运动怎么玩,想一想胡适先生当年怎么玩,我们也可以大胆假设,逐步完善,推荐60后百定安活动后,我独来独往推荐了60后诗人东森林,感觉有了心得,今天才推荐诗人李不嫁。以后,我计划结合微信群临时发起的群众联合评论经验教训,以后可以根据我推出的个人专辑,再进行联合评论,因为我在推广和磨合101新文学现代诗文体的鉴赏、评论底线,等大家都有了底线的大致认识,再回头,进行联合评论过往的作品,岂不是更好玩,再说了,李不嫁,百定安,东森林都是质量、产量比较平衡、稳定发展的诗人。还有几个莫测重点关注的诗人如:叶辉,法清,秦巴子,森子,张执浩等人,都可能会通过没有围墙的微信联系上,101新文学正在逐步消解各种各样的流派、理论、体制围墙。
||马桶
没有镜子
但我照例梳理发型,捋直胡子
从它深橙色的尿液里
照见自己一忽儿青紫,一忽儿深红
我不想显得邋遢或一蹶不振
它在墙角,
在一个又一个前列腺的夜晚
滴答我们淋漓不净的情感
在胃痛腹急时,它决定我的屁股
而屁股有时决定脑袋
我应该在它的边缘上久坐下去,沉思,遐想
尽量不去想肮脏的世界
||树
靠墙的那棵树
再高也高不过墙头
除了飞鸟,谁也翻不到另一个世界去
况且,我们的身体都很有些年头了
我放风时它就起风,左三圈,右三圈
累了就安静地坐下
听树叶摇晃时光
而在那一边,隔着十八个监舍
提审室里传来狂暴的咆哮
莫测阅读出的兴奋点:去监狱的场景,聚焦狱中生活上厕所的一系列动作,夹叙夹议,有黑色幽默,有深思,也有抗诉。我读过他所有监狱背景系列作品,总体感觉应该是李不嫁早期的作品,在写作观念和技法上和近作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还是可以从中找到让我能阅读兴奋的作品,首推《马桶》和《树》。其余虽然也可圈可点,我直言不讳说,造成作品价值观直白的修辞技法简陋了些。写作观念并不太落伍,相对而言,在那时是衡先锋的,在那大家还是朦胧抒情的旧社会,能写出这样一系列作品,也领先当下滥竽充数的所谓诗人许多,马桶的小部分冷叙事,隐喻。树的意象置换、转喻都说明李不嫁的诗学观念是领先同学的,至少领先那时的我。那是我还在用自动写作法,发明超现实的分行文学(现在认为是废话)。
接下去的作品,我模仿中学语文老师传授的作文考试速读秘籍:读头、读尾、再中间。开玩笑的,接下去的作品是按照李不嫁博客的排序从近到远挑选,写什么的题材和怎么写的技术综合产生的阅读兴奋程度来挑选,最好压轴的是对网络到处转载的着名作品《一个人的长征》进行赵国独一无二的莫测式解读鉴赏。
||奴隶的艺术
多少年前,在炭河里
种红薯的农民,一锄头叩开西周
一个上山开荒的村民
从人面纹鼎认出青铜的面孔
像自己,咧开了嘴,哭得很难看
于是他笑了,为到手的一小笔横财
于是我也笑了,在多少年后
为奴隶们的艺术,如此登峰造极
流传到任何年代都没有走样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四羊方尊的仿制品
依然冷森森的。每只公羊
都被奴隶主养足了体力,朝我们狼一样扑来
2016-8-15
莫测阅读出的兴奋点:一语双关,指桑骂槐,从新闻事件开始,与自己亲历的博物馆参观事件居中,再到牛逼的传统诗学的赋比兴的兴,我粘贴下来——每只公羊都被奴隶主养足了体力,朝我们狼一样扑来。
101开放的现场诗学交流扯淡经常是吸引蒙面的高手,有朋友指出李不嫁的作品是类型化写作,我小部分认可,也好阿,在排行上,习惯性的两句一行,最后的结尾常常有三句,我认为这也可以是个人习惯,这些毕竟是外型,我觉得李不嫁大多数作品自我复制的程度是不高的,不像有人评价同样做媒体工作的陈先发九年写一首诗,当然,我亲自动手操刀解剖的另一位最近获昌耀奖的谭克修校长,那种自我复制写作游戏不存在李不嫁的系列作品中。为什么?
||哎哟,妈妈
一个人老了,就得像一棵树
一声不吭地掩藏起风霜
尤其是男人,老去时应似松树
有一副松树凌寒的样子
将受过的刀伤结成硬痂,不露一丝软弱
我见过许多烈士暮年仍旧壮心不已
但不知道他们的力量来自哪里
直到有一天去看望父亲
他从病床上爬起,用一只胳膊
费力地撑起因车祸而打满石膏的身体
这个七十三岁的老人,竟然疼得孩子气地喊了声
——哎哟,妈妈!
2016-10-25
莫测阅读出的兴奋点:我好像没有看到一个人这样评价过李不嫁:作品书写吸收欧美后现代哲学文学的精华,巧妙地采取迎面躲闪的东方特色国家的冒险写作,是一个诗学具现代和后现代技术于一身的诗人,他的诗学价值会逐步被汉语写作地区的诗人,世界现代诗歌界,以及特色国家的未来诗学家发现的。
李不嫁作品除了有明显的伤痕文学表象,更具有后现代哲学文学的闪光点,“别把自己当人看"——就是上帝死了,人也死了的,中国特色的后现代精神在文学上的体现。解构宏大叙事,幽默恶搞宏大叙事,自嘲自己,自嘲家人的题材在李不嫁的高产作品中比比皆是。《哎哟,妈妈!》只是其中之一。
||前妻
那时她单薄,面黄肌瘦
像湖区常见的血吸虫病人
腆着大肚子。镇医院的产科医生
像接过快递包裹,熟练地
将啼哭的小生命取出来
交到我手上。平原上土地肥沃
撒什么种子都容易开花结果
离开了妈的孩子
像阿猫阿狗,为躲避欺凌
飞快地长大了
她来看望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站在门口,像洞庭湖老去的杨树
腹部那道蜈蚣样的伤疤,应该淡化了不少
2016-10-15
莫测阅读出的兴奋点:《前妻》可以是个人史白描,也是一个不露声色的巨大社会历史变迁的隐喻和对阶段性政治意识形态的讽刺。这种技术和标靶确立,需要一个在特色国家活着的人有不一般的胆气和才气,必需是智勇双的诗人才可以尝试的。
||麻醉术
如果没有麻醉,我定会
痛死在那一年突发的阑尾炎
我清醒地看着手术刀
嗞嗞地划开牛皮纸一样的右腹
医生的手指灵巧地探进去
从热气腾腾的肚肠中抠住了它
——瞧,捉住了,像一条滑溜的泥鳅
切!我说。给人带来痛苦的
得像教会清除异己那样狠
睾丸,连同被爱情折磨的输精管
也包括这颗时时怒吼的心脏,切吧
留一副麻木的躯壳,我眺望窗外蓝蓝的天
2016-10-12
莫测阅读出的兴奋点:生老病死是古今中外诗人常常写,常常新,常常出彩的主题,关键在小我如何巧妙的与大我,与社会公众话题契合?李不嫁的作品大多数在努力靠近,个别作品以及抵达到“千古愁”核心了。“麻醉术”可以单一的所谓冷叙事的简单事件,如早期后现代发起人威廉斯的聚焦“红色手推车”,“冰箱里好吃的冻杏子”,怎么就不可以博采众长,现代的批判精神和后现代的虚空顿悟与一体呢,何况我们是在“稀里糊涂代”生活着,“稀里糊涂代”是比喻我对:现代国家,后现代精神,前现代政治的弄不清楚的处境。
||在岳麓山仰望流星
每条路都通向天空
但只有鸟能飞到那儿
攀上山顶,吸足了氧的我们
轻盈得就要飘起来
山下的江水也在上涨,浮起橘子洲
和沉甸甸的青年毛泽东头颅
湖南大学那点点微弱的亮光
被踮起脚尖的树木遮挡
忽然划过的流星雨
像一大把击碎的结石——
星空总在剧痛,自从把我们遗落在尘世中
2016-9-4
莫测阅读出的兴奋点:这才是后现代的宏大叙事的高级诗学解构,对主流历史解构的写作实践,翻译家经典监督诗人伊沙要多翻译些后现代哲学书籍才会一知半解,我莫测认为他“在黄河上撒尿”并不后现代,那是后泼皮。
||湘江北去
浮得起大的,
橘子洲、谭家洲、牛头洲、月亮岛
也浮得起小的,
迁徙的鸟,留守的鸭,安放在扁舟上的家
浮得起重的,
高速公路,航电枢纽,新建的港口
也浮得起轻的,
一片树叶,一根钓竿,满江红透的夕阳
却浮不起一片钥匙,
攥在冬天走绝路的老人手上
浮不起一双球鞋,
暑假的孩子,一闪身,滑进挖沙船布下的深坑
2016-9-23
莫测阅读出的兴奋点:这个作品句型与李不嫁其他众作品不同,感觉比较小清新,层层递进的三段论,最后那段出其不意转喻到人的关注关爱和担忧上。了不起的借花献佛手段。
||在雷锋纪念馆
我读过雷锋的童年
小时候,和我一般年纪
上山砍柴,被恶狠狠的地主婆
砍了三刀。我看到他
捂着带血的手
在小学课本里怒目圆睁
我没法追问故事的真实性
在雷锋家乡
这个雨水明亮的秋天
我们的车驶过乡村,不时有
妇女站到镜头前兜售蔬菜和瓜果
风撩起她们的草帽,风,也朝着遗忘吹拂
2016-9-14
莫测阅读出的兴奋点:某些习以为常成为阶段性理性、伦理常识的名词,也成为必需解构的公众话题,但是,写作者必需有技术解构,必需有理直气壮的理论基础可以解构,必需有胆识才敢解构,李不嫁的解构明显正统后现代美学,比上世纪红卫兵起哄似的土著流派撒娇,精良的垃圾、反动主义等伪流派的曲线讽刺,诗学手段明显高级多了。
||大病一场
大病一场犹如婚姻
漫长,无望。在中心医院
那个酷热的夏天,他们停了我的药
拔掉了氧气管,等我妻子来续费
一天过去了,同室的脑瘤患者
推去了手术室再也没回
两天过去了,一个年轻人住了进来
和我一样,剃光了头等医生开颅
把头脑里有害的部分切掉
三天过去了,他把我扶到窗前
我看到落日纵身一跃,来不及喊声救命啊救命!
2016-8-10
||菩萨心肠
菜市场的女贩子
杀鸡前,总要把鸡抚摸得安静
不让它受惊吓。她是有菩萨心肠的
压在地震废墟下
用最后一口气给婴儿喂奶的女人
她是有菩萨心肠的:吃过人奶的不会变成狼
在强拆现场,被铁棍暴打,遭电击的
那几名海南妇女
也是有菩萨心肠的
她们的惨叫声里没有咒骂,只有对凶手的悲悯
我的母亲也是有菩萨心肠的
改信基督时,只听她喃喃自语:
菩萨,从今往后,你要自己保佑好自己
2016-5-3
莫测阅读出的兴奋点:对中国式信仰的解构,批判,诙谐介入,赞许等元素也是李不嫁作品的一个大板块。中国人真的有信仰吗?我以为核心信仰是祖先崇拜,其他类型宗教都是围绕人情世故展开的,是装饰性的仪式的,李不嫁通过改变信仰的母亲的不经意的中国式问候:“菩萨,从今往后,你要自己保佑好自己”让人哭笑不得,当然,只有莫测这等诗感超群的人写得出这牛逼的评论解读文章出来。
||一个人去南洞庭看鸟
他们一大群人去砍甘蔗
我一个人去看鸟
我们走在同一条道上
砍甘蔗的人南腔北调
来自湖北江西
湖北佬戴着乌黑的草帽
帽檐压得很低很低
江西老表只揣着一柄锋利的镰刀
他们来洞庭湖讨生活
割稻摘棉花,栽树种桑麻,钟相杨幺起义时就已如此
黄昏时他们纷纷钻出甘蔗地
顺着大路往回赶
平原里,矮小的身影越走越矮
一群乌鸦似的大鸟,从他们的头顶向我飞扑过来
(101文学群大宝贝摄影)
||起风之前
冬天的浏阳河
看了千百遍的风景已经陈旧
只有这片芦苇丛
在延颈眺望中白发苍苍
你忍不住去抚摸,去搂住这内心柔软的一团
你忍不住站成其中的一棵,并低声呼唤
一切没有根的,一切纤弱者
一切生于低洼处的,一切永无出头之日的
也都到这里来,铺天盖地地来,翻卷起柔韧的巨浪
你已经像一棵芦苇紧缩起自身
是啊,要起风了
而在起风之前,我不得不拽紧你拔腿飞奔
莫测阅读出的兴奋点:上面两个作品是李不嫁博客最初发布的作品,应该也不久,一年多以前。还有些象征、意象派的传统技法,但是,在叙述语调上开始形成许多人说的“类型写作”了。只要言之有物,怎么语文外部形式的类型的言,我觉得都是可以,我认为,李不嫁的作品亮点多,暂时我“不定型说”,“总而言之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运动中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用文学的无用之用作用给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读者,比如作用了我,我就写起莫测式的101评论样板起来,也可以影响更多人加入101文学运动,不是芙蓉镇那个疯子敲锣打鼓的恐惧警告:“运动喽,要运动喽!”
||一个人的长征
大队人马开走后
老乡家收养的伤员
有的被杀,有的追上部队
大部分隐姓埋名
变成了本地的屠夫和木工
他们的命运,在长征的宏大叙事里
早已被一笔带过
只有一个叫杨东福的人
选择了原路返回,从贵州到江西
凭一条腿,一根打狗棍,把拣回的半条命送回家乡
莫测干货:我走马观花看了虚拟世界的夸奖如潮,有对李不嫁《一个人的长征》不同评论者的真诚鉴赏、评论、解读,也有根据字面意思,洋洋洒洒写作联想散文的。在这篇随笔、点缀式评论文章的结尾,我也露点“大师级”现代诗评论的干货。所谓对宏大叙事的解构这是认识汉字的成年人都能够说出来的,但是,一点文化也没有,为什么,作品明明白白说了,还要读者重复干什么?难道作品是李不嫁精心查找野史,根据他人亲历事件编辑成分行文学吗?就像许多三脚猫张嘴闭嘴所谓的意象,必需显摆自己博学,拉出意象派鼻祖庞德的——在地铁站——人们拥挤的脸——湿漉漉的黑色枝头盛开的花朵
到底那个词是意象?那个句子是意象?掉书袋者可以扯淡出相当有学问的文章,为什么?俺话锋一转,晕一下头脑反应慢的人,李不嫁的《一个人的长征》文本的表面语义的确如他重点提示的:他们的命运,在长征的宏大叙事里早已被一笔带过。
致于是被谁一笔带过,追究起来谁都可能智慧不够,因为文本表层语义不是寓言,表面的语义是钓鱼的浮标,寓言是在水下和鱼群共舞的美味食物。寓言是什么,我也模仿当下流行的望文生义联想式评论,解读一把:
1、长征可以是任何时代(过去现在未来)的冒险事件。2、东福可以是任何主动被动介入事件的阿猫阿狗。3、明哲保身不是什么丢人丢脸的事情,就像比较现代文明的欧美军队对俘虏不会鄙视,还会给予极高的尊重,4,我们都在做一个人的长征,无所谓宏大叙事,无所谓孤独的个人,永远在路上。5隐含则作者对某个事件的自我解嘲,自作自受,不需要廉价的同情等等。
记住,我嘚啵了半天,结尾是个“等等”,这就是吸收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哲学、美学的写作观念,融会贯通了东方哲学精华的,当今中国最出类拔萃的诗人,才能够创造、创作出的作品。写作的本质是人的创造力量展示,创造和创作的前提是人的独立思考与创造精神。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只要活着,就不能停止。真正的写作学注重作者的起心动念,用心在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世界的融合,不同文体需要的句式不一样。什么方式的思考,对应什么方式的表达言说,诗的语言是诗人思考的外在表现。
20161108莫测于福州草稿
李不嫁,1966年生于湖南桃花江,1988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哲学系,早年出版有诗集《恍若隔世的故土》,80年代末因故停笔,2014年回归诗坛。现居长沙,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兼职教授,潇湘晨报新闻研究室主任。
李不嫁新浪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3979531954
台湾简政珍诗学言论:“似有似无”的技巧不是没技巧,而是自然的隐约,现代诗在经过超现实主义语言实验到后现代诗学,诗好像是技巧的代名词。许多人忽视了:当读者阅读时,就强烈意识到其中的技巧时,这个技巧一定有问题。“似有似无”的技巧不是游戏、耍弄,不是语言实验,不是乏味散文。与散文比较,需要慧黠的读者来区隔。表面上两者文字同样流畅,但散文是讯息的直接传述,几近说教与言说;而诗藉由意象留下语言空隙,需要读者想象的回味与填补。
长笛手评论莫测:梁雪波,简单,程维,朵渔、潘维也不可能能改变当下的诗歌现状。也没有那个人有能力改变当下诗歌现状。前几天,我和他们中的两位见面聊过。 中国现代诗还在路上,诗和诗人也是。唐诗宋词用千年累积的东西,而现代汉语诗不过百年。在认识和观念上,真正发轫才几十年而已——从七十年代末至今。莫测兄在诗歌界争议挺大,但我认为他是真性情的去评说作品,眼光独到,哪怕吵架也是。深刻尖锐永远比大众化的平庸要珍贵。个人表示敬意。中国哪有公正客观的文学奖项?有些的顺口溜都要去参评鲁奖……
请朋友长按二维码,就可以赞助101新文学运动了,新公众号不能显示头像,你可以加我微信号moce1380成为好友交流。希望进入莫测评论微信群语音直播交流的,最好是在写现代诗的朋友。谢谢你的支持!
来自群组: 101现代诗歌发烧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