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人海啸:写诗是野蛮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人海啸:写诗是野蛮的
2012年08月24日 17:26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毛梦溪


诗人海啸

激情与才情编织的诗歌之梦
远离诗歌已然好些年,所以即便承有上命,也往往是却之不恭——不再去写有关诗歌的文字了。
或许这回是一个例外。一是海啸的诗,在诗坛清冷异常的今日,常能给人以别样热情的冲击;二是因为海啸本人,曾经同为校园文坛且颇有影响的兄弟。
记得一个百年古校的文学社团成立时,有一群爱诗的少年很真挚地呐喊出他们的心声:“我们用诗在今生今世里轮回。”爱诗的人都能理解那份年轻四溢的诗情。年轻的诗人超越他们毕竟不丰盈的岁月沉积,用激情实践着他们的诗他们的梦。而大概能从最本色的生命中、从今生今世里轮回出诗的,则需要在人生大道风尘里来来往往、实实在在走过一段路的人了。那一段风雨长路上的脚印,若有心拾掇,便可称成为诗。读海啸的诗,便有这种大印象。他的诗歌记录着他漂泊的心路历程。
读诗的人多不是诗人,他们常无从知道一首诗诞生的背后,诗人要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但文学之事是一条苦旅。有人写诗写得很苦,有的诗歌诞生于诗人的剧痛中。窃以为,一旦与“苦”为缘,诗与写诗就沾上了功利的色彩。文学的功力不同于市场的功利,它不见得表现为货币与财富。文学的功利在于作者对作品的期望值。诗人与作家往往可以做到洒脱于物欲与金钱,但都难以超脱于自己对作品的某种期望值,这是文人一种自然的精神内质。所以创作有痛苦,所以有诞生前长期的苦苦酝酿,因为作品是文人的生命。“职业”诗人的这种摆脱不了的气质难免会使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失却天真。文学的这种功利性会守护文学,也会限制文学,这大概是一个两难的困境。能逃脱于这个困境的,只能是那些把诗歌当作行人过客却又真诚有心的人,他们似乎在有心无意间书写岁月。海啸就是这样一个写诗的人。
一种“速度”的行走
另一首诗,或另一种
似曾相识的表情
追逐远去了的
白色炊烟,你说那是我们
冷却的焰火
这是海啸《侧面》中的最后几句。可以这么说,从海啸的“侧面”入手,或许更易抵达至一种可能。
对一个诗人的“过分”了解,往往是很危险的。你反而愈来愈觉得陌生和模糊。我承认对于海啸,因为了解反而缺乏十分必要的“耐心”,就像诗歌对于我,缺乏马拉松式的耐力与体能。与长跑不同的是,诗歌永无终点。因此,我目睹着海啸,如何行走在诗歌的马拉松征途,亦如何在“焰火冷却”时掌灯着陆。
作为一个70年后出生的诗人,海啸正在面对的无疑是“断裂” 的诗坛,在不知归路的旅程中肆然漂泊。“走马来看不动尘”,苏轼并没看到虢国夫人踏春归来的那匹白马,但他看见了那些不动的“尘”土,以及那些春光乍泄的“香气”和“宝气”。我们不是苏轼,海啸亦不是那位可以随意手牵白马的虢国夫人,只是一介“草莽”诗人。但我从海啸匆匆穿行的侧影中,听见了些许风的低吟。
只要行走,便会拥有可知的速度,或紧或慢,反正都将会有一种叫做距离的东西留给道路。无法以“见证人”的身份出现,我只是以一个观众或者听众,告诉你我所“看见”的海啸。
说到速度,海啸的诗是有速度的。但有时候也会静止,让你屏住呼吸时方可聆听。海啸有组叫《过去》的诗:“所有的岁月都是过去/一生的后悔又何必言说/有些人长大,有些人/衰竭,那是比河流都要/简单得多的流程”;“比鱼要自由的/自然是水了/你敢说可以/始终坚持一条/动词的航道”。有意思的是,海啸在另一首诗《侧面》中,也出现了这个叫“动词”的动词。“一个世纪走了/太阳依旧在孤独的/平台上跳舞。”海啸这首诗的题记,是引用里尔克诗中的一句“我活着适逢世纪过去”。这首《过去》,看似世纪交替时的郁郁寡欢,实则提出了一个诘问:你敢说可以始终坚持一条动词的航道?我不想擅自给海啸的诗套上枷锁,也不想承受他给予的“长大”和“衰竭”,我倒更愿意在海啸诗中的“动词”里,去体会那种茫然却尚知所措的“速度”。
海啸的诗歌写作始于他的中学时期,那时的他,便是活跃在“校园诗坛”的领军人物了。直到后来我上大学,海啸去了山西黄土高原的一座军营,然后他上军校,直到孑然来到北京,我们一直保持着诚挚的友谊。知道海啸经历的人,无不为他的人生“速度”扼腕叹息。不过如今看来,这种“叹息”是多么苍老和不堪一“息”。以“我们能以诗人本人更好地理解诗人”来“理解”海啸,很容易陷入一种似是而非的误区。当然,因为诗,海啸拥有过灿烂的“前程”,又因为诗,海啸承受了“理所当然”的“馈赠”。海啸诗集《最后的飞行》中那篇《归功于诗》的后记,让我陷入了一种辽阔的荒凉。值得庆幸的是,在荒凉中,我看见了劲草的力量!
有了这种力量,海啸的诗歌也就拥有了“色彩”。
“而奇迹的出现就在于/进去的刀子/若是看见了白/与泪水一样凉的白/与天空一样深的白/你的绝望会是/什么颜色。”在《西瓜熟了》一诗中,海啸提到了绝望的颜色。在常人眼里,绝望是没有颜色的,即便有,也无非灰色,或暗褐色的肌理。而海啸诗中“熟了的西瓜”,其色彩却是如此充盈。我们却从这首诗中,看见了白,看见了凉,以及斑斓的绝望。这当然是“奇迹”,需要用“刀子”进去才能看得见的“奇迹”。这把“刀子”仅仅理解为读者的眼睛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心。
无须祈祷的词
海啸在30岁完成了长诗《祈祷词》(《海啸三部曲》之一),这首长诗曾一度被称之为海啸路标性的诗歌“建筑”,或许是有道理的。“三十岁作为一个诗人,可能会是一生,也可能是刚刚开始。我更希望是一种开始。”面对接踵而至的声音,海啸曾在一篇《海啸:无须祈祷》的短文中做了精要的阐释。诗评家叶橹将《祈祷词》作为海啸的心灵史,是在解构文本的过程中触摸到“某些同社会事件中相联系的考证价值”。每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独立”的历史,但这种“独立”是相对的、脆弱的,面对整个大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往往成不了“历史”。我并不是否认《祈祷词》的“历史”价值,但至少可以肯定地说,它是诞生于本世纪初,并将长久傲然矗立于诗歌森林中的一株苍劲大树。《祈祷词》,包括他另两首长诗《击壤歌》和《追魂记》作为“文本”存在,我想其价值并不只是“个人历史”的存在。
这使我们想到另一位诗人北岛,从“宣告口吻,那种青春期的急迫形象转变为内敛的、略显压抑的、对话性质的中年风格”(欧阳江河语)。应该是被我们愕然“惊喜”地发现了这种转变。如今,海啸也早已步入其诗歌的写作“中年”。如果从海啸的《祈祷词》中,尚能发现其紧迫的、虚张的“祷告”,那么,从海啸的《击壤歌》,我们能感觉他镇静的“异位移植(les heterotopies)”(米歇尔 福柯语)。福柯将此作为扰乱人心的“移植”,是“因为粉碎或混淆了共同的名词”。其实,我们无须在“共同的场所”中,泽被于乌托邦的“理想”安慰。而《追魂记》,却让我们“以此到达诗歌的光明之顶”。
我并不赞成植物们
慢条斯理地拔节在时间的
盲肠之中,倒是一只只雀鸟
在暮霭中满腹疑虑
坚持着真理、黑暗和
光明之歌
当太多人还披着“新装”,或目睹这些那些流光异彩的“词”与“物”,我们发现,海啸自有他所坚持、或者“向往”的真理、黑暗和光明。
“你纠缠于不明真相的知觉,不断/翻晒:血、血、血。”海啸告诉我们,“血”是需要翻晒的,尤其是那些不明真相的人们。
只有脱了缰的马,才叫做马
记得早年在海啸一首短诗中读到“只有脱了缰的马/才叫做马”的句子,至今记忆犹新。海啸是“一匹马”,一匹奔腾在草原上的“野马”。想要从这匹“马”中分辨出他的“轨迹”谈何容易!好在海啸并不在乎“夜有多长”,依旧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诗歌“王国”。
1991年的冬天,海啸提前为自己的“少年”划上了句号,用“一支笔换来一杆枪”(当时海啸正上高三,便特招入伍至山西某部,这在当时的“校园文坛”传为佳话,并作为“新闻事件”被一些媒体广泛报道,包括省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事实上,在此之前或在此之后,也不乏有人踏上相同或相似的道路,但没人能像海啸一样,将每一次的出发都作为一次无缰的旅行。
六年的军旅生活到底给了海啸什么?我想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似乎已习惯于忽略他的这段时间,忽略他在此期间的诗歌写作。在此,我亦不愿过多复述。
真正以“海啸”身份出现并引起诗坛的关注,应该是他来京之后。他对生活状态的“介入”和对诗歌写作的“游移”,造成一个复数的、杂乱的,甚至有些破碎的诗人形象。从他早年的作品《重新呼吸》、《蓟门桥》,直到《祈祷词》、《旧梦》、《破碎的愈合》、《击壤歌》等作品,我们不难把握诗人的行走脉络。“写诗是野蛮的”(阿多诺语),海啸的“野蛮”行径为他赢得了与日俱盛的诗歌声名。
在诗歌的竞技场上,海啸无疑是一位特殊的斗士。而我这些年,却一直处于诗歌的边缘,好在因为美好的事物存在,让我始终维系着自己有限的“耳朵”和对诗歌的阅读。
从来没有一条道路,可以抵达光辉的顶点。一匹奔走在“荒原”上的“野马”,到底能走多远?目前,没有也不会有答案,请注意,我说的是眼前的也即目前。(作者:毛梦溪,民进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8-26 16:24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说“写诗是野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8 16:4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