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2|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城(组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1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城(组章)
——观《世界遗产中的中国-长城》有感

文/高原农夫

(一)引子

一砖一石,一烽一燧
一关一台,一墙一城
伫立险峻,垂直悬崖
深入峡谷,没入河流
穿越沙漠,蜿蜒群山
连绵万里,时隐时现
雄伟庄严,气势磅礴
历经千年,时兴是废

而今面目沧桑
是寄托,更是一种无奈
是梦想,更是一种屈辱
是精神,更是一种悲哀

(二)缘由与防御

战争,自然生态的法则
每一次爆发
都关系着历史的进程
长城,防御外敌的铁甲
每一次坍塌
都见证着王朝的兴衰

不管是西周的烽燧,还是春秋战国的石墙
不管是秦朝的铁城,还是明朝的雄关
都未挡住外侵的猛兽
只因为,每一片石头,每一堆沙土,每一块砖瓦
都凝聚着百姓的勤劳和汗水
只因为,每一段城墙,每一个关隘,每一座兵营
都堆砌着人民的血肉和生命
烽燧戏诸侯的故事,猛姜女的传说
无不折射着长城的脆弱


(三)对峙与融合

墙是封闭的,更是固执的
五代十国的内乱,打破了长城的防线
迎来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融合

陈桥兵变,加剧了北宋与辽的对峙
友好联盟,互通有无,一个世纪无战事
长城内外,一片祥和
 
女真的崛起,长城形同虚设,让南宋偏安一偶
蒙古骑兵南下,入主中原,长城不再是墙
历史证明,元朝的强大,在于民族的融合
以及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流


(四)怀柔与盛世

秦朝的灭亡,不在长城有多坚
汉朝的怀柔,不在长城有多固
修养生息,百姓安康,乃安邦之策
昭君出塞,至今传为佳话

隋朝的没落,不在长城有多长
唐朝的盛世,不在长城有多高
励精图治,开城贸易,乃强国之略
贞观之治,实乃天下典范

一个国家的强盛,源于民族的胸怀
唐朝是自信的,更是伟大的
无需一城一墙
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又何惧外来一兵一卒


(五)固守与开拓

一个帝国的兴起与没落
其实与城墙无关
一个王朝的根基不在长城,而在民心
明朝再坚固的长城
终没挡住满清入关的铁骑
其实再硬的砖石都是冰冷的
从来都是一种装饰
有时更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摆设

大清之所以能抵御强大的沙俄
不在于城之坚,墙之厚
主要在于是否能跳出固守的思维
拥有开拓之心,敢于跨越长城
用坚强之躯,顽强之师,让外敌诚服
在人民心中,构筑一座真正的钢铁长城


(六)影子
 
而今,长城老了,历经岁月的洗礼
有的破败不堪,有的残根断臂,有的坍塌沉没
虽然古老的烽火台上,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去,曾经的刀光剑影已却
但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也见证人们规避战争的无奈
以及对祖国和平的憧憬和向往

长城,其实老去的只是你的容颜
留下的却是你永不腐朽的灵魂
你不仅仅是一堵墙,你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创举
你是中华儿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今天,我们要高举你的精神,继承你的遗产
打开城墙,放眼世界
让世界人民共仰你的英姿,共瞻你的伟绩

(2017-4-26凌晨厦门)
来自群组: 民生诗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11:24 | 只看该作者
各位老师,周末好。晚生高原农夫又回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5-7 14:1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5-7 19:5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优美厚重的组章。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5-7 20:18 | 只看该作者
见解深邃,欣赏学习,问好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08:46 | 只看该作者
辛树江 发表于 2017-5-7 19:58
学习优美厚重的组章。晚上好!

老师早,好久不见,问好,谢谢鼓励,望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08:47 | 只看该作者
翔鹰 发表于 2017-5-7 20:18
见解深邃,欣赏学习,问好您!

尚老师,早上好,谢谢鼓励,常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08: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鼓励,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5-8 11:07 | 只看该作者
穿越历史的组章,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11:55 | 只看该作者
行者逍遥松 发表于 2017-5-8 11:07
穿越历史的组章,欣赏了。

问好朋友,谢谢关注,常来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3 15:1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