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意西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0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意西畴
侯发亮
1  晚期智人“西畴人”牙化石
五万年历史风云的结晶——
凝固的不仅仅是晚期智人“西畴人”的牙齿形态,而且永恒地封固着一种远古人类栖息繁衍的智慧。
透过水晶样的凝固形体,揭示出滇东南岩溶高原古老的诗意生存环境。
晚期智人“西畴人”牙化石,是西畴喀斯特岩溶地貌“仙人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上遗落的一颗珍珠!它完整地还原和再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的原始“西畴人”。
那一滴五万年前的晶莹剔透的水珠——
成为一种永恒!
让我想象出亿万年前的西畴——
那时郁郁苍苍的青山;那时飞瀑流泉的高山流水;那时古树参天的原始莽林;那时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
如果说,一颗化石让人看到的只是一个没有生命迹象的普通石头,那么它只能永远地遗弃在荒山野岭的洞穴中。
一颗化石,就是要深刻地去挖掘和解读:
一个静止的生命内心深处所涌动的那种活灵活现的远古时代精神和思想归宿!能够客观真实地去还原当时的自然、社会、历史和人文环境。
我用一种感悟去透过五万年的历史风雨——
一颗化石,就是一个远古时代和社会的缩影或见证!
2 西畴精神
一种地方精神就是一个地方的灵魂。
一个地方的灵魂凝聚着一个地方共同的意志品格、道德思想、精神价值和信念追求。
我以一种愉悦的心情亲吻着这片如今“山泉溪流萦绕,青山绿水环抱,花香鸟语遍地,绿色掩映村寨,青草池塘蛙鸣”的“喀斯特绿洲”!
然而,这片生机盎然的绿洲前身,是个永远避不开也绕不过的话题——
“满目荒芜山旮旯,遍地无土石窝窝。”是昔日西畴典型的生动写照!
“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苞谷长在石窝窝。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锅。”这是昔日西畴凄楚幽默的生存写照!
裸露的山峦,狰狞的岩石;苍凉雄险,蛮荒突兀;如峰如林的怪石,鬼斧神工,千姿百态!好个淋漓尽致的西畴“石漠化”自然个性!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艰苦卓绝的环境,诞生出一种伟大的力量精神——西畴精神!
蚌谷的那一声炸石造地的炮响,炸出了一朵向石魔宣战的“思想花朵”——
“搬家不如搬石头,誓叫石窝变绿洲!”的“生存之花”!
“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生命之根”!
那声石破天惊、勇斗顽石的巨响,吹响了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向石漠进军的决心和力量!
从此,英雄的西畴人把“搬字哲学”和“敢于硬碰硬的勇气、志气和豪气,敢破敢立、坚定、担当务实的精、气、神”的“石性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像顽石般顽强和坚硬的精神花瓣和生命奇迹镌刻在喀斯特地貌的岩石之上。
从此,石缝中求生存的西畴人凭借着那股扎根大地,屹立巍然,雄视万物,顶天立地的“大山精神”,于无声中奋起,坚持中屹立,抒发出了不断进取,攀高不止,生生不息的“高原情怀”!
“西畴精神”打破了洋专家所谓的“西畴有相当部分地区已失去人类生存的条件”的预言和神话!
西畴已破茧成蝶地书写着“喀斯特绿洲”的绿色神话和梦想!
哦!一种精神凝聚着一种信念的执着和坚定!
3 林开武与香坪山
   如果一个人的精神与一座山的高度齐肩,那么这个人则也成为了一座挺拔的精神之山。
   我想,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化名人林开武,在西畴也算得上是一座高山仰止的精神之山。
   生于清末乱世中的他,为人刚正,敢做敢为。一生颇富传奇色彩——
   入过监狱,做过江浙水陆两路军统领。在江浙任职期间,访民情,惩贪污,捐钱散谷,深受当地百姓和营中官兵爱戴。然而,他在仕途正宏图大展之时,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辞官回归故土香坪山,归隐山林,过着朝出耕暮入读的生活。
   他披荆斩棘,开荒种植八角、杉、松、桐、茶、竹等各种林木,抒写了一座香坪山的传奇。因此,自号南松老人。他一生还酷爱收藏,古代名家手迹字画、名画甚多。诚如他的墓志铭“文韬武略匡一世,植树造林惠八方。”,就是他一身正气的最美称赞!
   香坪山,林开武故里。
   郁郁葱葱的香坪山,苍翠欲滴,峰峦云海;嵯峨壮丽,雄奇跌宕。放眼望去,绿浪滚滚,流连翠屏,高峰连绵。
   清香四溢的八角林,挺拔、直冠云天的松杉林,烂漫绚丽的油桐、山茶花,破土而出的麻竹,鲜红耀眼的红豆杉果,亭亭玉立的荷花木莲,让香坪山的层次感、色彩感、多样感突显无比。
   林区内奇花异草,灿烂绚丽;空谷幽兰,馥郁芬芳;花香鸟语,清脆银铃,余音缭绕;绿水碧波,流泉飞瀑;野生动物,飞禽走兽,出没入林中。
   鸡冠山是香坪山的最高山峰,有一千八百五十三点六米的海拔。站在主峰的瞭望台上,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二十四座主峰,横列如屏,直插云天。放眼远望,山的绿色海洋,汹涌起伏,蜿蜒回旋。林间,古树参天,高耸入云,挺拔伟岸;鸟鸣清幽,回声缭绕;林间瀑布,鎏金飞流;常绿阔叶林,翠绿欲滴;珍稀植物,种类繁多,尤以华盖木为最贵。山脚下,高峡出平湖,芹菜塘、老胖箐、头道河三个水库,波光粼粼,清澈透明,犹如三只透亮的天眼,闪烁出鸡冠山的灵性!美哉!鸡冠山森林公园!
   香坪山新农村,顺山势斜坡而建。一栋栋青砖红瓦的小楼,错落有致,呈梯层布置。高大苍翠的乔木,掩映整村,红绿相间,葱葱茏茏的绿中点缀着一束束红,煞是美丽剔透!北回归线穿境而过,气候宜人,绿色天然氧吧;它是文山半小时经济圈的后花园;也是中老年人养年益寿的最佳养生之所!
   香坪山啊!绿的海洋,天然氧吧!
   林开武的百年树木,郁郁葱葱,亦如他披荆斩棘,开荒造林的思想,绿遍整座香坪山!
   一个人,一座山。
4 华盖木
  凝结了五百年的天地灵气!聚集了五百年的日月精华!
   喀斯特岩溶原始森林中仅存的六朵珍贵奇葩!
   两亿年前的珍稀物种,木兰家族的高贵品质。
   树冠如华盖,豪华气派;高耸入云,直上云霄;傲然屹立,雄视万物;顶天立地,雄伟苍莽。
   正直无邪,冲天向上,是你的天然本性!
   擎天巨柱,撑起天理,是你豪爽的霸气!
   你是木兰家族的帝王!
   你是植物王国的大熊猫!
   你是植物王国的活化石!
   你的年轮里记录着人间的沧海桑田;你的年轮里破译出岁月的风云变幻;你的年轮里饱含着人间的历史浮沉!
   读着你的沧桑,感知华盖木故里自然风云的更替;读着你的沧桑,感知华盖木故里人文社会的兴衰;读着你的沧桑,感知华盖木故里喀斯特地理的自然秉性!
   你是植物中的骄子!因为你经亿万年的变迁永远保持直插云天的本性!
   你是西畴的骄傲!因为你的华盖树冠吹响了西畴喀斯特绿洲的乐章!
   同时,你也是西畴的一个人文历史坐标!
   哦!华盖木啊!我以惊叹的心情——在你人工培育的子孙面前——留了个倩影,好把你“后继有人”的靓影永远装进我的心里!
5 风韵西畴
   翠绿的山,清澈的水。
   遍地的绿树丛中,红墙青砖的小楼,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炊烟袅袅。蛙鸣不止,小虫啁啾。
   山峦叠翠,山花烂漫。鸟语花香,林泉幽鸣。
   天地一片葱茏,一条条耀眼的公路如一条条飘逸的彩带,延伸向大山深处;一簇簇崭新整洁的新农村,在绿树掩映中,占领着石旮旯;一块块石头砌成的土地播种着希望;山丛中,一片片绿色的田园向四处延伸,形成一个个神奇的绿洲。
   祥和!宁静!安详!气候宜人,空气清新。
   悠悠的畴阳河,如一条蜿蜒前行的虬龙,引领着英雄的西畴人民阔步向前。
   清丽悠扬的《水母鸡》,是飞进央视的金凤凰。
   畴阳刺绣,刺出畴阳人的幸福生活,织出畴阳人的锦绣前程!
   哦!喀斯特生态绿洲,最适宜居住的诗意西畴!
                                       写于2012年8月11日——12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8-31 12:05 | 只看该作者
厚重的历史感,恣意的抒情诗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14:39 | 只看该作者
白炳安 发表于 2012-8-31 12:05
厚重的历史感,恣意的抒情诗写。

感谢白老师的点评!祝你创作丰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8-31 14:41 | 只看该作者
来读。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14:45 | 只看该作者
八立尚人 发表于 2012-8-31 14:41
来读。欣赏。

谢谢老师!欢迎光临!祝你创作丰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9-1 02:25 | 只看该作者
融入大自然的真性情,和一轴西畴诗意的山水长卷,被你一一打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9-1 09:40 | 只看该作者
一幅唯美的画卷    无痕拜读问好兄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9:14 | 只看该作者
埙羽 发表于 2012-9-1 02:25
融入大自然的真性情,和一轴西畴诗意的山水长卷,被你一一打开。

谢谢主持人!祝你创作丰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9:15 | 只看该作者
岁月无痕 发表于 2012-9-1 09:40
一幅唯美的画卷    无痕拜读问好兄长@

谢谢妹子!祝你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1-4 09:21 | 只看该作者
厚重岁月,明亮生存,大气淳美。拜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30 15:2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