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361期 
 
 
 小说
 
 中篇小说
 
 各就各位/沙   柳  4
 
 短篇小说
 
 来电无显示/朴   夏  17
 评  理/焦琦策  22
 洼地密码/王   淼  28
 诗歌
 春天,或者城市(组诗)/吉尚泉  33
 失眠者系列(组诗)/杜立明  41
 命(组诗)/肖英俊  43
 
 纸贵
 烟霞入梦花成行/马雪花  44
 荒原狼/许登彦  45
 悠悠涧河/袂飞扬  46
 谁是谁的礼物/何亚兵  47
 老宅/马思源  48
 照鳝鱼/陈青延  50
 还礼/李   杰  51
 
 散文
 大海沉默无声/庞华坚  54
 人间酱滋味/张福艳  61
 大板古井/周 游  64
 你好,夜精灵/高凌霞  69
 品评
 颍河镇的地域性与世界性
 ——墨白研究现状研讨会综述/祉 苡  72
 
 风向
 资讯五则/  78
 卷首语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牡丹》杂志改变了“雅俗共赏,以俗养雅”的办刊思路,重新回归纯粹的严肃文学,并专设了“新人新作”栏目。这个时期,一批“青年作家”崭露头角,撑起了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洛阳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写作者,他们中的很多人,直到今天仍是笔耕不辍。当年为他们提供平台的,正是这本本土杂志。本期封面为读者们呈现的,就是1990年第1期的《牡丹》。从这张照片上,我们还能依稀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青春与活力。
 本期中篇小说《各就各位》很有现实意义:一个政府大院的司机,凭借自己察言观色服务领导的本事实现了人生三级跳,坐上了派出所所长的位子。然而,“德不配位”的危机已经集聚到了必须爆发的时候。当风暴过去,尘埃落定之时,他发现还是做司机最让自己踏实。与之相反的,是和他同时进入政府大院的大学生马尔斯嘎。虽然领导并不认为后者“近便”,但是马尔斯嘎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信条,实现了人生价值。小说的结局颇有些喜剧色彩,捧腹之余,引人深思。
 许是做过水手的原因,庞华坚笔下的大海有着与众不同的声色。这里没有辽阔的诗意,有的只是生命的脆弱、无常和孤独,在大海的丈量下,这些疼痛被充分放大,如同怒涛吼出的狼嚎,让人听后难以遗忘。散文组章《大海沉默无声》,给你呈现的就是那片真实的海洋,有别于浪漫的想象,“大海只是大海”。
 本期用较大篇幅收录了“墨白研究现状研讨会”的一些精选内容。墨白和孙方友笔下的“颍河镇”作为独特的文学景观,与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乡”一样耐人寻味。作为河南本土作家的分析样本,墨白研究对于其他写作者,同样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牡丹文学杂志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