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曲涧清风 于 2012-8-31 17:39 编辑 ! i! r# b6 l- e' ]' L: ^1 @
2 u1 N3 b. H6 F3 P2 |9 o5 A$ s
《诗歌培训班》同图征诗005期活动征稿于8月25日20:00截止。至截稿时止,总计收到20个作品帖22首作品。在作品汇总后为期5天的点评时间段,共计收到作者的创作谈12篇,所有作品均得到了 金陵一片云、夜1969、张运江 等诗学同仁的认真点评。在此,以诗歌之名,向积极支持本次同图诗歌活动,认真从事诗歌创作及义务进行诗歌点评的诗学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 现将本次同图诗歌活动所收到的作品、创作谈及点评汇总如下,供大家参考交流。 另:请参加创作及作品展示的成员及时跟贴发表自已的本期活动总结;请班委成员在本期同图作品中推选你认为的优秀诗作,每人提名3~5首优秀作品,并注明推荐意见附于此贴后(每个人所推荐的作品数量不加限定,如果认为好作品多可多推,如果认为好作品少可少推)。优秀作品提名推选请在5日内完成,届时将发本期同图优秀作品展。 # |: S3 c9 A: v! g4 i+ j3 a1 C4 X: h
5 D5 T+ L9 o: g6 P" P作品001#:云一凡《望山》6 G* K i4 @& S% [& t4 Q( H* x
4 }3 Z! V$ F" ~9 K2 a3 A2 r/ b攀登没有终点
4 v# a E9 e+ T脚下都是从前" x3 p( E7 J$ b/ u
谁把风景
$ _7 i; [$ V8 o" `& T/ B赶上云天抬眼处' f( F, J; T; D, {$ M& a
依旧关山万里
4 ~- @0 N7 h8 R3 M5 C云海浮泛中7 A$ L3 R$ L) e0 N# k
恨不能抽出一鞭狼烟
. @1 h! }' c' ?6 m0 a% N8 b抽醒东方睡狮
2 K! m8 d) V, u, V/ \) P点燃
2 p7 { E3 @) Q) m喜马拉雅山
; |! z( S; Y c8 W$ H让珠穆朗玛峰
" l% {( Q7 Q t9 M) F& a吐出一口云烟——7 b$ Q1 M" V, W E- ^
擦亮
6 d7 `5 J) {! F" m5 g: ^望山的眼...... 【创作小结】本次看图,心潮起伏,多少受了钓鱼岛的影响,情感上有些突兀。抬眼,抬眼,抬眼依旧万里关山;望山,望山,渴望望见中国之山!睡狮必醒,中国必胜!一鞭狼烟,抽打人间。祝福中国,永立峰巅! 【金陵一片云点评】立意很好,但个人觉得表达有些混乱。如:吐出一口云烟/擦亮/望山的眼,通常因为有云烟的遮挡,应是更看不清楚了吧?
% P0 ?" P I0 l8 {8 E【夜1969点评】优点:扣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文笔还好。
' P* _! O y2 R }9 m7 z$ x8 U0 k缺点: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稍嫌传统的笔法束缚了诗意的发挥。
+ V5 j4 Q; B. [4 k7 v0 w: n; K【赵会敏点评】一鞭狼烟很神奇啊,即"抽醒睡狮/又点燃了喜马拉雅/更让珠峰/喷吐云烟"个人觉得是一夸张手法吧! 【张运江点评】一气呵成,那广阔的心胸仿佛要吞下整个天地。 * `0 C; g; k a i1 \
+ r) U# ~( g; l Y9 V
作品002#:一刀《在高处》
! f7 h4 z! e5 x; y一个人可以登高. S' e7 R: z& U6 p* o4 J
当一个人决定登高
- D5 @" w- E+ ]! C% s% }他就是纯洁的
! |2 t. l1 {) `# u# y! m; c' {& E' o* d& w c+ p: _0 R$ R5 ~1 [6 K- G
一个人的心在高处
* @$ z* d0 T* p( u q# u1 G% R不是为了看的更远! u8 b* w2 G$ c, ?3 z: v% v F
3 S5 y2 a5 B) ~- a& m; S$ I
一个人可以看见雪山+ }0 W# R7 Z s
一个人可以洗清自己的罪孽 & a5 [) f' H' e8 n
【金陵一片云点评】简单的字词句,却需要用心地去思考才能体会笔者此诗的深意。
% ]4 W. d9 _9 U% ~/ h6 x【夜1969点评】优点:形而上的提炼,写出了关于“高度”的哲理性和思辨性思绪。2 J* l3 f" n4 x7 f
缺点:未完成。类似的叙述句式,写长诗是利器,但不利于写短诗。 【张运江点评】登高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自我的审视! : _: \2 t8 P8 e; ?/ s6 L3 A2 S
作品003#:金陵一片云1、《走,登高去》0 n& ]0 V0 z D; i
4 ^4 Z) _# e0 @4 u4 w浑浊!浑浊!! 灰色!灰色!! 走,登高去! 让呼吸 清心!! 让目光 明净!!
' o: x2 u V/ B9 u, Q- a8 f# c【金陵一片云自评】以简单的词与句表达两层意思,一即对美好的生活环境的期盼,二即对社会真善美之风的期盼。同为登高,一为“登自然之山”,二为“登高尚之山”。7 y1 Q& J/ j. z5 ~/ N
【望月点评】好简洁的字眼,好利落的感叹号!简洁的诗,其实不简单!
9 f# g l6 g* ]5 B+ j- ?* P5 K【张运江点评】很昂扬的诗歌,一口豪迈向上的气息走,登高去!) Q6 M* `7 k- T3 y- `5 g' C
* A& ]9 f# \$ u L) U9 n7 y
2、《勇者》; v# I; |/ F# g2 q% o
1 Y D8 L/ K1 b |8 M- E, S
梦想,不都是海市蜃楼 追逐的路 也不总是坦途 每一次汗流,受伤 脉搏的跳动见证坚强 登上一个山头 征服的,不仅仅是困难、欲望 潜伏于心的,依然 是远方 8 X! m4 `) @" e; }6 W3 O( Z
【金陵一片云自评】从选择追逐梦想开始,勇者就要承受各种各样的考验,而每经历一种考验,每前行一步,勇者的心头依然不灭前行之火。只有这样,梦想才会成真。
' L! K3 D9 F& b- ?* p% W【夜1969点评】优点:第一首简洁明快,结尾提神,而第二首有点平乏的感觉,结尾有起势,但总体不如第一首。# A! n6 X! |( f* Q3 v4 E2 `$ p
缺点:第一首的前两句有点不和谐,也有点晦涩和莫名其妙,需商榷修改。 【张运江点评】勇者之心在乎的是更高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巅峰!
) y8 ~& `/ T- |作品004#:盆盆《征 服》 ' x7 t1 v" P, ^; Y# W G5 ^7 {7 l( t/ a
我以征服者的姿态 出现 在最高的山巅 我以傲视群雄的目光 寻找 不服的疑点
* a' q4 T' C, {. t% ]云海和雪山射来 摄人的柔光
. x! H. B1 n6 @5 {, }$ j最后的征服者啊 我是否挡住了风景的光线
$ @: d7 s$ n6 ?: ]$ { X
) i; D! q2 c! d( J% e2 Z# G2 N 【夜1969点评】优点:起笔不错,中间软弱,结尾有提升,总体还不错。, [" e7 q4 p- U' k
缺点:第一节尾句“不服的疑点”,第二节开笔“摄人的柔光”有点败笔的感觉,是必须要修改的。 征 服(意象篇) 0 k! h5 i, i. \' f C7 `
在山巅2 [2 _* r+ _5 g% d/ h
征服者出现" i% t! G! r5 U% r) T9 M% H F
像冠军
% D i4 Z1 j7 F" K# A% {站上领奖台 7 }# m9 U" V; k" p% y
% k7 v* G( v! D* m. ]. {
云海和神山射来猎人的弓箭1 [" F) [: v! ^' Z" c) ^1 |
谁是最后的征服者
, F3 e/ n7 k* P& ^. M! t/ b5 Q1 V+ V谁又挡住了光线 # x$ t( u. h, C$ n" f
【金陵一片云点评】充满着思辩色彩的诗,人登山了一座山峰,到底是人征服了山,还是自然征服了人类?
! S) `$ W) s- @ W6 V U' o【夜1969点评】优点:两节都有各自的亮点,很形象,很创新的切入点是其特色。
1 i7 I2 ~+ ]& C缺点:两节之间有点不和谐,需要花力气修改。, v# P6 |6 t2 s6 @/ u6 r
【张运江点评】登上高山,却又有一座高山。到底是哪一座高一些?
% u* x5 H& l2 \6 ]4 i3 j1 k3 o) t m: e# Y# K. u+ a7 A, ?
作品005#:西湖《仰望》1 l/ v# A# v" f- u
4 v; R# n1 h8 f1 q% A此时,我便是最高的星辰了。0 h4 X2 i( W# C2 Q8 M
我便是吹响松涛的风。
' h! e9 v" B6 U' k* z% O+ G/ [我便是一只鹰% x( e8 T$ {1 V6 C( V. d7 X
站在冰冷的巉岩上,
2 C9 U' H. b; p/ f: W- ^7 N# r与灰褐色的苔藓一同呼吸。
5 O0 C+ n9 H V: L
% c3 o9 i8 |7 R) w* l四野布满宁静。黄昏的
1 c2 v+ P" v; ` ]3 s% B1 a隐隐约约的诗意,正在白云间涌现……
7 ~. d8 j. j& t% }% K5 G
- g) h9 y& `7 U又一坐山,
: E& l( ]3 }9 q/ O* C( ~; n站了起来! 1 X* }8 C2 i3 a% _( V. [
【金陵一片云点评】很写实的一首。标点符号的运用不是很好,建议要么都用,要么都不用,又或者一行中间的用,句末的不用。佳句:站在冰冷的巉岩上/与灰褐色的苔藓一同呼吸。
! K, b0 d; w/ P) q: U% c【夜1969点评】优点:很完整、很形象的抒情,结合了登山者的感受,字里行间都有升华,几乎没有可挑剔的地方。! B9 B. k5 e4 i: ~& m" S
缺点:第三节的开笔,我记得原作有一个“看!”字的,加上似乎感受更好。9 _3 G- m- Y6 K0 X' O
【张运江点评】谁人知晓那一座山如何,但是在山巅仰望一座山峰,是一种豪迈! 【望月点评】首节铺陈很成功,末节”又一坐山,站了起来”比喻贴切,且有深意!7 \, A ^9 [* O- ] e
( \# Q" v" N4 a' ?$ F0 z
i1 E) N( s; \9 H: ~# [3 u作品006#:叶晓霏《捍卫》
$ ]" w- k) O( c) [
# Y8 m X4 O7 { J6 G, b高山之巅8 C! D. ?: ]: o% P$ G3 P* z
大声喊着你的名字
) w% m& _9 k% f0 Y! E" @是因为; O( ~& l1 ]* u$ n: R
我听见了你焦灼的心跳+ ~8 q0 B9 h9 u1 k
放弃4 ^+ W/ p$ ~" j3 E. n
绝不是我的选择; a1 [. i2 L; H, |: h1 s
. @" z/ ~0 D, Y$ J C Z" w) f
多舛的岛屿
0 n h: c2 P2 T+ c. |" W- H在我的视线飘摇2 s$ [0 ^8 g/ _5 l% t
我必须以一棵松的名义7 X F- u* g# k5 [& E
——伫立
1 A0 b3 o1 S3 @+ ^在接近天堂的地方' @) T5 ~. J. x R) S B' H
把信仰植进
w1 Z+ D, j( H; n5 q3 P+ s1 t9 z& d每一寸土地, P) N5 c. `0 u' `% ]* w
【创作小结】看到诗歌培训班005期的同图,不禁使我想起自己一次真实的登山经历。那是1993年的9月,和几位朋友去登陕西的华山,整整两天三夜,登遍华山诸峰,虽极累,心已高远。特别是站在华山东峰,极目远眺,看见苍鹰在自己的脚下滑翔,心胸开阔至极。这首诗,有那次登山的回忆,也有对青春时光的留恋。 【金陵一片云点评】很有力的一首,充满了爱国主义色彩,欣赏!
0 H( q7 e. J! ]7 C, E' A3 x【夜1969点评】优点:整首诗在叙事和抒情中,自然地结合了当下的钓鱼岛和黄岩岛风波,抒发了爱国热情和执着的信念。整首诗比较完整,扣图,有深度,有升华。
+ w* {$ r/ O n& J0 d! ^$ a缺点:政治入诗我不赞成,尤其是正面歌颂,因为很容易写成口号式的,大而空。& ]& A6 m" i+ N3 \( J3 ^
9 T& m8 O* N6 I/ k0 E8 Q) r5 s作品007#:赵会敏《苍松之向往 》
. u2 W6 \/ {/ j' C, e J2 W, ?8 z# P9 U) e8 @
一屿苍松: T0 Z# V3 |& t, O. h/ i
多少回西望 多少年叫喊& z$ v& A& T" ]+ |
而今 一只右翼的蹄子8 x! @/ u0 r. W" K7 E* }& F
再次踏践4 |' C1 t7 O# L9 M8 X
2 J9 a, W. S& w0 D6 @. ~- J) Z岩岛之上
% C3 w$ t" z7 J8 V( }多少争端 多少向往* \' J! E! a# j' H4 |6 w% `2 O; y
那五岳黄山的影像
! a2 r* f4 ?6 \( R那山外之巅的圣光
) y& T5 b0 g" m# z, X何时 把我苍老蒙羞的尊严
9 R( W; I" s0 r7 s8 I重新洗濯 重新复光4 N1 T, D2 y: L- M) W% P" f
$ [* G% h$ r" ~& p附注:岩岛分别暗指中国版图的的黄岩岛、钓鱼岛等系列诸多争端之岛屿。 【创作小结】盼归的魂魄==>(钓鱼岛之苍松)==>《盼归之苍松》==>《岩岛苍松之向往》1 r2 h5 N% W0 a" z
终于确定了题目《岩岛苍松之向往》 (时间2012.08.27夜)/ p8 o6 f' b8 |: n* ~! N
采纳了蓝向前诗友的意见,把钓鱼岛字样去掉了!在此一并感谢群组成员和诗友的点评帮助!最初的构思如下:* x8 S" w7 d% L. f8 c+ a3 g. J
8 q M% a% n0 u
高山之巅/竟能意外看见/山外之巅的震撼/要么是/海市蜃楼般 浮光飘渺/要么是/云雾散尽后 真实呈现/
/ p/ E, @9 Q5 \& `' p; c) R; g 人生之巅/攀登者的脚步/原本就是在求索/不断着惊喜 不断着发现4 J1 v' `' v, Y3 t
8 x2 p" v7 e1 B2 R' H 后来,仅隔一宿,及至回复夜1969的诗作《立志要做大国了》,便一下子把视野拉向了钓鱼岛......以至有了新的007#作品的诞生,上传新浪博客,竟很是"抢眼"更多被转载收藏!
# Z& S' w- W$ S4 z7 U! ] 之所以想到南海钓鱼岛争端事件,是因为图片上那个攀登者的脚丫子,貌似一小国的狂妄无尊(对脚下苍松之尊严的践踏),加之正是踩在那岩石的右端,这令我陡然想到那Japan一小戳右翼分子的猥亵和狂妄.......于是就有了以上的构思及诗作!于此相比,之前的《震撼》就相形见绌,甚无趣味,悄悄拿掉! (怕只盆盆一人读到了吧,嘻嘻)
9 N* Z- @3 {3 d. x7 r3 D- P- X2 @ / M, G3 p5 |: `1 v
一场不公义的侵华战争遗留下的许多惨痛疮疤,如果还继续让侵略者这么蛮横无理,不排除军国主义复辟的可能。所以我们要挺起腰杆,坚持保钓,支持保钓!声援保钓!
4 f3 U2 i- p b$ D 我们或者不能亲身去保钓,但我们可以唤醒良知,拿起保钓的笔伐!
7 m, l* P' X: D! y) B) n 我对保钓的理解:保钓只是一小卒子/后面也一定有马炮将帅/它将是一个深远的主题/指引诗友们开掘前行
1 Q4 y: ^. _* d, e/ X 【金陵一片云点评】整首诗表达的主旨比较明确,而且以松为主要元素进行挖掘,有些意想不到。
8 M, [+ x# k8 n y【夜1969点评】优点:选取画面中的一个形象进行抒发,有利于集中火力,爆发式击破。
# |5 t8 U9 y r缺点:入了我点评晓霏作品中的窠臼,陷入了空洞的政治抒情。) F1 Q# k1 i3 a
【顺其自然 点评】立意高 好; "我多么仰望这一句改改
+ ~/ D! X, I7 B, C8 t* x# J9 _( `【纪开芹 点评】很圣洁,很神圣的诗歌。感受到一种严肃和纯净的气息。
0 z) p, z4 s( j8 Y4 Z; j% k$ N/ ~【邱也也 点评】好立意。整性情.
3 d$ {, h X G9 f( D【蓝向前 点评】(1)冒出个钓鱼岛?有点牵强哦,最好是能再处理一下联想的空间
% ^/ @* r8 h" p/ x# R (2)可以暗指或者意指,太明了就是牵强,立意是不错,没有处理好而已,鼓励一下!7 l/ t! l+ w: }- G5 L/ \* g1 n/ g% B
【张运江 点评】老有气势了,感动,朗诵到最后一句,就喊出来了,哈!
; [6 f% W: f2 b: F) {# [* P0 G【蓝雨滴 点评】虽然跟钓鱼岛远点儿,但读来特爽,个人更喜欢第二节,会敏真棒!: h* E. [6 ?2 f+ R; P2 z
【海边边 点评】画面感很强的诗歌。如同画面上一个人站在巅峰之处的呼唤,这是一个怎样的心境!逐渐展开的诗意,我们不能忘却历史,更不能让历史重演!另一副画面,不是画面所能表达的情感;我热爱祖国,更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尊严之下,情感之中我们不能失去每一寸土地,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的思念!最后一句,是口号,更是决心——一个中国人的决心!朴实而真诚的诗句,最能令人动容!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 U* S: x; g" x1 H! K; R8 i5 U( }# _7 T v
作品008#:寒雨《祖国给你安好家》9 o* E: A8 n) P( j8 u0 S
; \3 _ q0 ~) M& `* H* v
钓鱼台. u: W j* u5 b/ S, _
漭漭大海之中7 H5 {. J4 H7 h3 N& t
你 听不见我跨世纪的呼唤* l! C# X& Y' H- I8 U) ]* o, t
强盗的铁砂堵住了你的耳孔3 q0 B7 _% @: i* q* Z" x
5 D! n0 l) y0 e
曾经 被一场大水冲向
# C4 C( F" i: R& b东海神龙的大陆架5 Y) V0 ~7 O) p: h+ k5 H7 h
百年不能安生- t- z7 ~5 v' b# g4 ]$ M
5 L3 H/ n- s9 ~3 T% x. G4 [
钓鱼台
( {. _5 s* z T5 ~" N4 K向往秦时明月+ z9 |* u3 t6 W6 l
歌吟唐诗宋词
* p! ]2 K- S' M6 N" l9 ]3 A/ R! V在汪洋的风口浪尖嘶喊3 \; J o. b$ ?$ H3 v' g8 Z
“ 祖国1 [: I k3 D' B& L8 w& I. h4 M
我是你的赤子”; \6 x( Y' L3 n/ `6 T3 M6 H
5 g! m) L: V( u1 z% a3 k# T" _5 @魂牵梦绕的群岛! p% D, c9 g) E
我怎么能置你于不顾/ U3 [: u5 ]/ O: O9 [4 S+ n
要不了多久
: b: Z8 s4 D3 i8 p7 U0 {4 z又一个三沙市挂牌成立
8 F- X: [: v/ x6 @5 U+ m祖国给你安好家
$ v8 z. P z/ h! [在蓝色的海上 1 t& S! v# L6 G5 r$ D
我高耸一块雄伟的大理石
' d) T" F; {$ w* _“海军收复钓鱼列岛纪念碑”' y; B" \+ z4 q; a3 L
6 s, @- G, f. G( X2 N. ^ M6 N【金陵一片云点评】又一篇爱国之诗,尾句更是直接表明了盼归之切。另外,“钓鱼台”应该指的就是“钓鱼岛”吧?为何在诗中不直接用“钓鱼岛”呢? 【夜1969点评】寒雨的这首诗几乎完全脱离了画面,在写钓鱼岛的事情。优点是:天马行空式的自由发挥,淋漓尽致。
/ B4 v: o4 Z% }' O缺点是:跑题了,与登高的主题几乎没有什么关联。 " N3 U7 v; H9 |: ^
作品009#:蓝雨滴《路》6 [" w+ H A0 u& G6 r: S
! N1 v; s* j6 \3 ?
没人告诉我8 X4 |- n1 |; `* l5 Y
你的身影多么高大! R$ H" M0 T7 X1 D- A+ X
可我依然懂得( B) d0 s7 ^; x* U
那耸立着巅峰的渴望
5 q2 [/ [! @6 X) R) f( m: i3 c! R- e' p4 C3 r& b3 `# |
也没人说
* s9 Z# W/ o* ]# ^你的足音有多动听. R' A' A7 B/ f" R
可我更读出了
! ^, G2 ]+ T7 X0 N4 ~% c那敲响的是伊甸园之门+ j( k$ s/ G2 r1 H5 L5 @) e
8 T' Q9 d l- Y4 u' v
此刻. Z1 N* m0 }* h( w x* Z
你的目光1 @$ h" U# d+ G3 [* ~; p
在远处的风景中狂想
' C4 ~; f& ^1 B* V: ]; Y我不知道
! h. x: k9 @& S你的梦
2 w* U& m. t+ I; |! U2 H, z是否会种在传说的方向。
7 I# x8 I& L% R3 N8 [
3 W" [8 t- e; R+ r* R【创作小结】初看图片,额的感觉就是,攀登者在征服了一个高度后的再一次思考。当然,他思考的范围会很辽阔,但想出新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所以最后额就选择了最朴素的表达《路》。遗憾的是,本人笔力不足,未能表达充分。嘿嘿,按向前的说法,继续努力,下一篇会好些的。7 k6 b! c! ?* g: Z2 x; k9 Q1 o
【金陵一片云点评】说实话,能没解出为何起名《路》,就不多说了,等待大家的解读与点评 【夜1969点评】优点:整首诗写的不错,抒情性佳,扣图,也很完整,作者在诗中所展露的控制力不错,诗的个性昭然。
$ X3 }- O/ E* ?0 u, M2 R缺点:诗句及文笔还有锤炼的空间。
7 k4 Z( x- {* }5 q/ t作品010#:夜1969《勇者》
! v$ j& P1 {) j: y) {- X# j$ i5 H, y, T3 n
如何使脚下的岩石5 _ m/ T0 J1 D
让苍松膜拜0 Q4 w) E' i5 o! j/ ~) V, p9 f9 L
: z% D4 ?6 j6 ^广阔无边的云海, P- B) `5 l1 p- |
告诉你另一座山峰的名字# I- k- U W! C; ]/ s! T
那里的寒冷
9 f& E) l1 X, W# r点燃了
: t0 _* R; \: t& K" f" X你远望的背影+ l0 F0 j, W& K: G4 J
6 u5 r# ^! C! O5 D" R! ~【创作小结】在建立培训班之时,我所确定的诗歌创作原则有3点:1、在最少的字里面藏进最多的内容;2、在最少的语句之中藏进最美的情感;3、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发现诗意。而蕴藏在这幅图片之中的,很明显就是对一种精神力量的展示,而所展示的,应是一种强者精神。如何表现这种精神,就是我要思考和努力的。! T! n7 V$ r$ _" H, f& c+ I. a6 {# i. n
这首诗的结构很简单,以设问的句式开笔,后面省略了多余的铺垫和过渡,观照角度和情绪直接跳跃到了收尾——跳跃到了那种仿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之中,对另一座山峰的渴望直接跳了出来,代替了刚刚升起的、那种征服了整个世界的兴奋感。有诗友对结尾的“点燃背影”有微词,认为表达不确切,其实这正是这首诗的出彩点所在。这个结尾,是对类似于“你站在窗口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这一镜头切换的更自然、更隐喻的表达,是观照角度的第二次跳跃。 ( h/ X: Z' Y/ W% u
【金陵一片云点评】扣图好,且两节间跳跃得较快,也能读出最后就是点睛之笔,但请恕云的直言,这种表达似乎不易理解。9 G9 T) n" m& S
【夜1969自评】这首诗很简单,就是想写一名勇于攀登的强者。整首诗截取的就是登临顶峰的瞬间,也就是我所领悟的图片的境界所在。标题是《勇者》,第一节自然就写了什么是勇者,那就是:勇于征服高峰的人。但是,对于真正的强者而言,登上了高峰,成为了强者并不是终结,因为那远方更高的山峰又在诱惑着他——这诱惑点燃了他新的欲望。而作为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第三者,所看到的只能是他燃烧的背影。结尾的诗句里面有一点时空跳转的色彩,我拿“你站在窗口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的名句做例子,希望诗友能读懂其中的味道,但却被诟病,让我有点无奈。 【赵会敏点评】桥上桥下,都有倒影在里面, 所以卞之琳的"你站在窗口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才是真实的客观的感觉,才更有诗情画意流荡期间!
: v! {3 C, ^% i3 g" e 这首“那里的寒冷/点燃了/你远望的背影”,觉得太过牵强,着实不敢恭维! 实话反馈!
! ?3 m' D( r Q5 h U" A w1 [3 w+ U/ ^作品011#:望月《巨人》! U( W7 U" e# S" Y3 U9 X7 T
3 o3 n L0 ]" E3 r, L) ?
坚定的视线,
穿透苍茫雾霭。 9 a8 d" M) B* U U) _! r/ {
你看见—— 那一张张恬美的脸庞, 被狼烟熏染; 那一双双清亮的眸子, 被浊浪撕裂、击碎; 远方,在焦灼地呼唤 ; f) f6 h( i4 Z( q0 S& X
“一个也不能少!” 你醒狮般的怒吼, 震慑寰宇,在海天之间 久久回荡…… 1 W" K8 b6 e; Q- J
【创作小结】乍看图,很快就与当前的海岛风云联系在一起了,巨人远望的不正是那美丽却烽烟四起的海岛么?《巨人》里,那巨人就是祖国;第一节里巨人眼里看到的听到的,暗喻海岛的严峻现实;“一个也不能少”暗喻海岛一个也不能丢! 5 ~ Q' @7 }" K
【金陵一片云点评】以站在山峰的人指代中国,以“一张张脸庞”、“一双双眸子”指代列岛,尾节那“一个也不能少”更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所致。与这期诸多爱国类的诗相比,此首显然更开拓了些。最大的缺点就是扣图的影子太少。% Y8 t' z+ @+ O! o8 U! V, c
【夜1969点评】这首诗不能说失败,但表达得不到位。优点:开笔还不错,紧紧扣图。 V; T, D8 W( p1 n E# s M: X
缺点:从第二节一起笔就开始跑调了,起承转合之间缺乏交代,最后结尾的寓意与作者的初衷不能吻合。
& ^- n* j- q( P7 @; E# ?
. a8 n8 g& ]; [5 y) G作品012#:望月《心在高处》6 N& ^9 d( p& c& J; Y; t6 \
, x: `. j x7 C( s5 ~- _- o登临绝顶 不一定看得更远 6 N- m: U& L) z/ b+ {8 z
心在高处 却能渺视群山
3 I' Y4 \/ b7 z& o# B8 w u纵使遮住望眼 那屏障 也仅如微尘、泥丸% [3 \9 m; @8 v! X6 x- X: @
$ a# q) S$ W# M! f【创作小结】站得高,不一定看得远,要心在高处,心系国家安危,若能如此,形势再严峻,也能迎刃而解!
; C: G2 w+ ^- V, H5 E0 x3 O【金陵一片云点评】很简洁的一首诗,前两节更是展示出了对“高处”的思考,个人觉得末节收得不是很好。
- }" s- u8 N3 ]3 t7 x6 P$ m& g【夜1969点评】优点:比上一首好很多,起码立意高远了许多。& Y& }: f! w' ^
缺点:收尾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好像没有表达出作者的想法一样。 - s9 t* Q" u) T% i7 U/ Y z
作品013#:张运江《远望》
. S7 D1 P! g, q8 {3 U7 [& M% J6 E$ d5 @: f8 S
镜中花,水中月
& N( H# H& D% k1 l. r+ x( O( l0 R, _举头惟有月影
0 I- W0 p! h% P低头依然是月影3 u' Z" t1 V* C; m5 @$ C" a1 f' i; A
亦真亦假,如那热土
j9 L: p3 R4 f$ L9 ^ [% z让我哭泣,让我泪流0 A8 j0 S( |/ F- \( S
奋力用一支笔划拉下句子
9 ?% [ B4 |7 A- Y6 m瞄下,伤心和动情
+ }1 j- u2 W: c+ Q5 v$ e- w+ v瞄下,愤慨和坚贞
% G9 c( J! x& ~2 @ Y远望,那一片5 x7 _# Y$ H6 t5 B' p1 }
属于我们的热土0 A& p) R1 f9 L$ z
( Y& d$ l: d% Y5 Z" n【创作小结】因为是一张PS图,索性这首诗歌就把远处的东西当作钓鱼岛的海市蜃楼了。从这里作为突破口展开写作,表达的东西也不一定是钓鱼岛,因为开斋节那天我刚从去给我的祖父祖母上坟,所以当时更多的是对挚情的怀念,但是听说钓鱼岛的愤慨之后,就夹杂了对国家主权的维护之情。于是两种情感交融。是这首《远望》;但是出于尊重逝去的亲人,所以我又写了《今天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一首的情感比较单一就是对所爱之人的亲昵。 【金陵一片云点评】其实立意和诗名都有吸引人之处,可惜的是扣图之处太少,如果撇开图来,再略微修改,能会是首很不错的诗。/ h3 w! O7 |9 m* O1 _. z
佳句:奋力用一支笔划拉下句子/瞄下,伤心和动情/瞄下,愤慨和坚贞。% J% ]2 w7 t: t2 E& M* y2 N
【夜1969点评】运江的诗总是不逾规矩,好像只要看图起上一个名字,然后开笔写的东东就和图片没有多少关系了。我不知道这该算是个优点还是个缺点,但总觉得这好像是缺乏控制力的表现。年轻的时代大约都是这样的,自由写作、然后善于总结,我觉得这才应该是运江的道路一样。
) }, W2 b: @9 G+ L6 B# a作品014#:蓝向前《到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去》
1 M/ {8 f4 ^( ~1 F; F& F( k
0 ~# g0 D4 \, e! x; d) `8 \7 q到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去 踏碎虚空 青松做伴 苍鹰做向导 甩掉旧我 石头擦碰出身体里的杂念 沿途撒下汗水和花蜜 眼睛安放在山之巅 仰望诗歌和亲人 一个人渴望成为一座山峰
) s( q+ t' _, m6 Y
2 N2 u; P1 ~+ {" O: {【金陵一片云点评】这首与我之初看到的有了一些改变,个人觉得初稿比较好些,但既然已经改了,相信笔者自有修改的原因。前面一大部分都如一气呵成,很好。' [8 l: M/ n6 o. k8 u
【赵会敏点评】作品,写的很用心,也很细心,但须多读才能体会诗意间的萌动!可再提精拓展突出主题!! 【夜1969点评】优点:向前的这首诗是内容最丰富的,意象叠加最多的,也是最有可能出新意的。& M3 S0 @5 U' |7 e: _
缺点:诗中所罗列的意象缺乏主次,中间的一些意象没有能够很好地为主题服务,导致诗意不够集中。
+ X$ Y* a" ?( G8 x作品015#:张运江《今天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
8 F9 p/ K! H6 a- K3 Z9 ~7 {' @0 v) p5 ^& O8 E; K
如果有一天我在珠穆朗玛" x! {- @0 y( v: I$ m
看到海市蜃楼中的你
$ v" \5 B# [- a, X, q, q8 j. F那一定是你,在天上的安排
3 R' p# X @5 t5 f. ~8 o让你我再一次邂逅,/ J8 {" N" y* L
在这一个美丽的地方
, x- [5 H0 x+ E, U" B$ p2 k9 m+ \1 a' H3 o2 |2 r3 p
如果有一天,我看到
i7 e# T7 Q% V: Y/ K! L) l; H乞力马扎罗的雪,那一定
j+ `- V; I( n- v1 s% t0 \是你的眼泪汇聚的雪原9 C3 k; ~0 I. l* \. O( f
我哑口无言
( x% J/ L+ H6 o1 S像一阵风,不停留的诉说 G, H4 ~0 Q+ ~5 P4 D1 ^* S" T8 ~0 d4 Q( m
0 F5 {6 w! }# r1 r5 L5 S, M! A
# d0 z2 ^4 }+ {& K7 Q/ N$ i
【创作小结】写作遨游,我参考过徐志摩的云游一诗。
! l" g( X# ?$ a8 H( I第一节,是写实的,人在峰巅,心怀四野。: C# ~+ r7 \4 B" _
第二节,实虚参半,回味人生,感怀际遇。' d4 r, G7 b' F$ a
第三节,一个追求,物与人通,一生相守。 【金陵一片云点评】这首似乎离图太远了些。
& N. _) r4 W2 S! \【夜1969点评】优点:运江的这首诗不错,扣图程度紧密,而又悬浮于图片之上,抒发内心感受真挚而独特,有余味。* R* Q$ k) b/ N( J
缺点:语句有再锤炼的空间。2 H5 [! f2 M0 w# N6 D" }$ t. J
8 e# L Y8 s; B" O z$ `9 t z; Q+ A' w) J+ Q3 Q0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