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9|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梧桐,没有走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1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花缠绵系列之三

文  枫叶如丹

梧桐,没有走远
  
   梧桐,多么祥瑞的名子。由于其高大挺拔,为树之姣姣者,民间有句俗语:‘‘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庄子的《秋水》记述:‘‘夫宛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宛雏,凤凰也。凤凰之高洁的习性,非我能表述尽也。今我在此只是表述一下梧桐这位树之君子与我的情缘。
   童年时期,老家的后院有一棵父亲当年栽的梧桐。梧桐不是稀有物种,其因生长速度快而空心。木质疏松不能作家俱材料而被弃置,故其生长多年而无人砍伐。又因其生命力顽强,落下的种子也能生发成幼苗,故而家乡的梧桐随处可见。最是合理的理由当是梧桐乃吉祥象征,少有人砍伐,村里的梧桐呈蔓延之势。
   后院的梧桐是我儿时纳凉的好场地,那年干旱,母亲为了浇后院的蔬菜方便,便在梧桐树下挖了一个坑,用废弃的水缸置于坑底,这样的积水便不会流失。我却调皮地将捉来的泥鳅放入坑里,后来又抓来了一条小黄鳝放在一起。这样一米见方的坑就是泥鳅和黄鳝的家园。我将洗刷用水倒入坑里,不让坑干涸。雨水来临之际,可以看到泥鳅在水面泛花。梧桐花落入水面,泥鳅啄食似的顽皮不也是观察的趣味吗?
   两年过后,母亲让我清理坑里淤泥,缸底只剩下一条黄鳝和一条特大的泥鳅,那么多的小泥鳅定是这条黄鳝的美食鲜货了吧。这条泥鳅为什么能存活下来?是其粗壮的体格?是其斗争的性格?还是其是黄鳝的顽偶?当是黄鳝的善心大发吧,留下一条与其嬉戏,排解寂寥的生活。我的童心大发,却成了母亲烧制的美味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空和失落。再看那棵梧桐,枝叶繁茂。得益于坑里的水分,长势喜人。桐叶发出的刺鼻的气味,所以梧桐不生虫。有避邪之功效。花开时节你能嗅到特别的芳香,一簇簇盛极之势,让你感受其生命力的强大。
   那年我与邻家同龄女孩一起到地里淘山芋,几乎同时我们发现地里藏匿着遗落的山芋,她用那双小手迫不及待地扒起来,我却用钉耙用力筑了下去。悲剧瞬间发生,她举起鲜血淋沥的手哭闹着,我早已吓得不知所措,回家躲了起来。我不敢回家,尽管母亲在村里喊破了嗓门,我却躲在后院的梧桐树上。浓密的梧叶遮蔽了我瘦小的身子,由于恐惧和疲劳我趴在枝丫上睡着了。待母亲想起我藏在树上时,已是天黑了下来。原来我做错事躲避挨打,总是躲在梧桐树上的。
   雨夜临窗而卧,耹听雨打梧叶淅沥沥的意境是一种美。若是心寂寞之人听了便是长夜漫漫何由彻了。也有夜半惊醒梦中人的。《长恨歌》中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这一小节写唐玄宗重返长安后,对杨贵妃的无限思念之情。触景伤情,虽然池苑依旧,但已是物是人非,昨日的美人已香消玉陨。唐明皇的秋夜《梧桐雨》那样凄美,正是追思杨贵妃的肝肠寸断。
   感时伤世夜雨梧桐更游子思乡的例证:“谁家新妇起彷徨,夜雨梧桐思断肠。遥想征人千万里,一梦追随任他乡。”那失去亲人的李清照的‘‘梧桐兼细雨,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个愁字了得!’’成了千古绝唱了。京剧《四郞探母》,杨延辉感伤秋来叶落随风飘零之苦,长叹:‘‘金井锁梧桐,长叹空随一阵风。’’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合葬墓旁的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原来梧桐有这么美的传说,这些浪漫的故事,不禁令人向往了。
   古诗中有关梧桐记述也屡见不鲜,与伤秋为主旋律。“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参加工作之后,回乡甚少。经济林的兴起,梧桐自然被淘汰的,一段时间法国梧桐占领城市街道,梧桐退守到乡村。乡村的白杨又挤占了梧桐的空间,梧桐一让再让,只得退到山间。偶尔回乡探望,梧桐已是绝迹,感伤之际对梧桐更是怀念了。回忆儿时梧叶纷飞的情景,写下一首小诗。《梧叶纷飞》
   驾驭着风的羽翼飞翔
   放弃赖依生存的绿色灌注
   寻求虔诚的归依
   离开母体的牵挂
   揣着积淀的思想
   背负坚定的信念
   不再张扬夏日的蝉嘶
   不再摇弋秋风的凄凉
   绿色的记忆
   在泥土中掩埋
   在烈火中焚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6-7 21:11 | 只看该作者
驾驭着风的羽翼飞翔
   放弃赖依生存的绿色灌注
   寻求虔诚的归依
   离开母体的牵挂
   揣着积淀的思想
   背负坚定的信念
   不再张扬夏日的蝉嘶
   不再摇弋秋风的凄凉
   绿色的记忆
   在泥土中掩埋
   在烈火中焚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6-7 21: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6-7 21: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6-7 21:1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21:1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康总设为高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6-7 21:22 | 只看该作者
枫叶如丹 发表于 2017-6-7 21:15
感谢康总设为高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6-7 21:22 | 只看该作者
枫叶如丹 发表于 2017-6-7 21:15
感谢康总设为高亮,

多写散文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6-7 23: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佳作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6-7 23: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3 14:1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