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群言堂笔 于 2017-6-24 09:43 编辑
诗歌的描写与抒情初探
文/群言堂笔
大家知道,诗歌的本质在抒情,而描写的本质在达意。抒情与描写,实际上是由文本决定的。如果诗歌强调描写,势必会削弱抒情的力量。如果诗歌一味抒情,没有描写作烘托,又势必会造成空洞与不丰富。
怎么才能调和这样一种矛盾呢?不妨我们就从诗歌的特点说起。
何以为诗?一句话:情也。诗本身就是情的产物。打一个比方,情就像是池中的水,有水,鱼才能悠闲自得。
它也是受文本限制的。也就是要在有限的诗行里,去展现人间内心的微妙。而描写只是一种架桥铺路的功能。它不能像小说那样,可以细如毛发来阐述,只能如画家,白描筒约又不失风韵的去勾勒,由此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是反观当今诗坛主流现状,现在情与描写有点本末倒置了。通篇的描写,也不能说不美,然而要达到如临其境之美,又必须要细化,以至细致到像写小说的地步,因此使诗又不得不散化,如此就伤失诗的韵味了。同时又因过分强调描写,而情的走向就淡了,既不简洁,又不能展示排列美与节奏美,如此使诗就有一种向小说的道路上奔跑的感觉。可惜的是,诗行的容量必竟是有限的,这样就会造成情感的平淡与不足,或是所述事理,又不能引起大家共鸣的原因。
诗,它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虽然各种修辞都可以掺入其中,但也必定是有限的。说准确一点,诗就是藏的艺术,而小说才是真正的描写艺术,散文即是藏与描写的结合体。如此我们就不难看出,诗的描写,其实不叫描写,而应该叫做顺手牵羊的艺术点缀,或是借力打力的一种出手方法。
坦然,诗也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也分叙事哲理抒情等等之类。总之有一点不会变,这就是它的抒情性,这也是不容置疑的。没有抒情,也可以说就没有诗。
藏,既是诗的意境。既然要有所藏,那是越简洁越好,这样人才能看得明白。而描写是越细越好,而细,这就和藏有点相对了。一个要简洁,另一个却非得要像小溪那样,千里迢迢,而奔向大海。其间因为路途的遥远,又有多少流水要白白流失。
如今我们当下的诗坛,就存在着这样问题的命根。显然这也是受西化意识流多多少少有些影响。一旦让纷飞的意象目空一切起来,自然主题也就变得模糊起来。并不是说,诗歌不能创新,既使创新,我们也应该按照诗的特征与诗的规律去创新。如果把外来的附体,也附于诗歌民族特点之上,我想仅仅靠行来支撑的这么一个语言体验个体,是承受不起的。艺术都有它的通透可识性,如果一个女人,你非得也让她承受男人的附体,不男不女,大众又怎么能接受?
不管怎么说,诗歌是以抒情作主导的载体,继而才能达到发现水到渠成所谓沿途的风景。也如一只浮萍,只要不离开水,随便飘流到哪里,都能活得滋润。但一旦离岸,等待的也就是死亡的结局。
从当今诗坛所流行的描写体,忽然让我想到:是否是我们改革开放太具神勇?还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不伦不类,反而会尊若神明。是否我们已伤失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警觉?是否上下五千年文明,因为我们的过多开放,而使我们的汉语言,有一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诗既看不到建筑美,反而意象模糊高深莫测,仿佛语言到成了一种游戏?显然这是和中国国情极不相符的。
诗就是诗,它既是呐喊,也是生活的歌吟。它不是什么小说的附体,或是散文附庸。如果你真想展现描写的功力,那么就去做一个小说家吧。如果你既想抒情,又想展示你海阔天空的天赋,不如就去做一名散文家。何不让诗纯粹又高远一点呢?
再重复一次,诗的本质是抒情。虽也有描写,但却是作画式的轻描淡写。如王国维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说,诗本身就是劳动的歌吟,它的节奏,它的韵律,就代表了一切。它既简单也不简单,既要放,又要藏。既要韵味十足,又要情意绵绵。
所以诗才称之为诗。既使有人叫诗小说,诗散文,那也是小说散文的分行而已。
现在我们确实要通过艺术规律,来理清诗歌的主体特征。唐宋诗词主体特征明显就是一个最好说明。诗的意境大于一切,既使自由,我们也应该按艺术规律办事,不然所谓的自由诗,那不是自由,而是所谓的本末倒置的放纵。如果一个人,一旦纵情于这声色犬马,我想也一定会让诗的心血榨干的。
其实就上所述,挂一漏万,不过就是艺术的一点皮毛。重在抛砖引玉,希望有识之士,能坐下来好好研究一般,开劈出当代新诗新高峰,新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