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诗学·一份报告
——《诗心疯》
诗是不合于乐的。
它存在的意义,就是抒情。
长诗是抒情,短诗是抒情,写景是间接抒情,写意是直接抒情...
一,诗·鉴赏
很多诗,都是用一个词代替一个思想,一个视角的。
如:“我爱你”。
它的直面诗境,不言而喻。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悟,那么得到的可能是另一种诗境。
如:“我”代“一种思想”;“爱”代“因爱生恨”;“你”代“全世界”。
那么“我爱你”的另一种诗境就是
“一种思想因爱生恨全世界。”
用这种方法,可以读懂大部分的自由诗。
诗人的感情,是生产一首诗的原始动力。却不是品读一首诗的唯一准绳。
时易变,心亦变。
我们都活在当下。
今天的你是快乐的,读一首快乐的诗,是锦上添花。
今天的你是悲伤的,读一首快乐的诗,也是悲伤的。
所以,诗人的感情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在读诗...
二,诗·境界
有一类诗,是无法代入词的。
像海子的《春暖花开》,泰戈尔的《生如夏花》,仓央嘉措的大部分诗,李白的某一部分诗...
它们无需代入,它们就这样简简单单,短小精悍的承载着无限的不可思议。
它们是诗人思想境界的直接描绘。
它们是我为之写诗的唯一理由——思想境界。
诗是一扇窗。
现在的诗人和读诗的人,大多只在乎窗玻璃的颜色。
却忘了,看看窗外的风景。
三,新·诗绪
关于“学术的纯一性”“诗歌的先锋性”,在这里,我并不想大放厥词。
与之相比,诗歌的生存环境,更值得我们关注。
“长亭外,古道边...千里共婵娟...”
现在,长亭不在,古道已改。
古典诗歌里的美好,只有在古典诗歌里找。
我能感觉到,诗歌,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甚至已经脱离了生活,脱离了这个世界。
我好想问一句:
“是谁把这个世界,搞得这么复杂?”
“天之涯,海之角...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常常坐在这些经典到不可一世的句子里,深深的思考一整个夜晚。
这些跨越了千百年的共鸣是什么?
这些在复杂与简单中游离的是什么?
是感情吗?如果是。
我觉得诗歌从没有舍我们而去。
因为不管这个世界怎样的复杂,至少我们还有一样的感情。
是这个世界的复杂,使活在当下的我们,应接不暇。拒绝了诗歌,麻木了自己的感情...
是我们变了,是世界变了。
于是,诗歌暗淡了,无声了。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让诗歌用心呐喊,唤醒麻木良久的感情,让人与人再一次共鸣...”
难道不是,每一个诗人的责任?
“让诗人像人一样的活着...”
难道不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让诗说说心里话...”
难道不是,责任的责任?
我时常,大逆不道的,在想:
“是不是学术才需要具备先锋性,而诗歌就应该是纯一的?”
四,性·本空
根据“先锋”二字的解意。
我且把“先锋性”具象化为“必然存在而即将出现的。”
看到这个具象化的解释。
可能有人要说:我是经验主义分子。
诗歌的先锋性,应该是理想主义的。
好。那我换一个具象“即将出现而必然存在的。”
其实,这个主义那个性的。
搞这么多,难道不是诗人的自性乱呢?
乱得像一团麻。
快刀斩乱麻之后,却发现这团麻里面什么都没有。
没有感情,没有窗外的风景。
徒留一地,看着就烦的主义。
谁能明白“性本空”的道理?
谁能站在这个“空”里,
看看窗外的风景,
用心去写诗,而不是用嘴。
五,论·诗篇
A
“你看,我这首诗写得怎样?”
B
“好诗,千古第一诗。”
A
“你在敷衍我!”
B
“是你的诗在敷衍观众。”
B
“你找到了人应尽的责任了吗?”
A
“没有。”
B
“你知道自己的中心思想/人生定义了吗?”
A
“不知道。”
B
“如果,你找到了知道。
你就不会问别人,你的诗
好,或者不好?
而是,问你自己找到的知道
好,或者不好。”
(注:诗人如果找不到人应尽的责任,不知道自己的中心思想/人生定义,那么他所写的就不是诗。而是,类似于诗的文字。)
六,诗·定义
1,中国的现代文学,应该是怎样的?
难道不是在中国传统文学的基础上,来思考这个问题?
而是零基础的“崇洋媚外”
或是一味的“固步自封”?
2,诗人,诗人。
先作诗,还是先做人?
3,自由诗,顾名思义。
自由就是它的格式。
自由的格式,在于自性的规划。
4,诗的定义
——生命的最浓缩化。
(注:生命亦分大生命/小生命。
大生命如天空/大地/宇宙,这些与人而言,相对永恒的世物。
或者说大生命就是诗人生活的背景。
小生命即个体。
诗的种种意境/节奏/形式,皆是大生命和小生命一次沟通的浓缩。)
【贰】
《诗是一种态度》
文字/语言等等,某一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思想的束缚。
诗,应该是一种简化。
简化,心。
关于诗中的修辞手法。
应该是感情到位后的,一种自然流露。
(此处指诗的第一次成型。而非后期的修改...)
诗与小说。
小说需要通过时间/人物/地点等硬性条件的扩张,来塑造心中想要抒发的情感。
诗是将心中的感情,进行一系列的锻炼后的,一种浓缩于文字或语言上的没有边框的画面。
它可以模糊一切。
时间/人物/地点,乃至天空/大地/生命。
(注:模糊不代表不需要或没有。)
诗,何时只局限在文字和语言之中?
一个有诗心的人,举手投足都是诗。
【叁】
《诗与歌》
一般,人们听见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大多会说:这首歌,词写得好!
但,真的只是歌词写得好吗?
如果,只是单纯的歌词写得好;
那么,歌者为什么要唱歌,而不是念歌呢?
如果,只是单纯的歌词写得好;
那么,唐诗宋词岂不是比当下的很多流行歌词要好!
如果,只是单纯的歌词写得好;
那么,歌者的感情和歌中的旋律,算什么?
人们总是单纯地,习惯用“看”去判别这个“世界”的好坏。
却忘了,人有五感,乃至六感...
诗以文字/语言为显现。
藏于文字/语言下方的,叫“意象”;
(广义的意象。也可以理解为上面提到的“词写得好”。“意象”要想象。 )
浮于文字/语言上方的,叫“韵味”;
(即歌中的“旋律”。“韵味”要感觉。)
每首诗,都有自己的“气场”。
这种“气场”的形成,即:
下方的意象+上方的韵味+读者的直觉
在一些意象不明的诗作中,
只要诗的上方依旧萦绕着明显的韵味,
读者凭着直觉,
依然能较好的把握这些诗作。
后面,我就懒得延伸了。
韵味不足,诗会怎样...
意象不明,韵味不足,诗会怎样...
补:
“词写得好。”
看似只是,一种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的感慨。
实则,歌者早就利用自己的感情,通过歌中的旋律,把歌词送入了听众的精神世界里。
同理。
一首好诗,也是通过字里行间的韵味,把意象送进读者的精神世界的。
【肆】
《别着急写诗》
草创期:
自由派(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周作人、鲁迅、陈衡哲、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沈玄庐、傅斯年、罗家伦)等。
20年代:
郭沫若、冰心、新月派(徐志摩/闻一多)、初期象征派(李金发)等。
30年代:
废名、现代派(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林庚、金克木、李心若、陈江帆、玲君、杨世骥、宋清如、徐迟、路易斯、李广田、侯汝华、南星、林英强、番草、苏金伞、钱君、欧外鸥、吴奔星等。
40年代:
土地的诗学(艾青)、七月派(穆旦)、写实主义(朱英诞)、新古典主义(吴兴华)、冯至等。
50年代:
颂歌(李季/郭小川)等。
60年代:
台湾,超现实主义(纪弦、覃子豪、钟鼎文、洛夫、余光中等)
70年代:
地下诗歌(芒克、岳重、多多、方含)等。
80年代:
朦胧诗(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新生代(韩东)、台湾/香港的后现代(林德)、女性主义(夏宇)等。
90年代:
杂语共生(于坚/伊沙)等。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通点——自觉性——一种自觉追求艺术美的性能。
非诗的出现,也可以看作是当下诗人的自觉性的流失。
诗人的不自觉,创作的不负责任
导致大量非诗文字,进入读者眼球...
外加大环境的亚文化,削弱读者的艺术审美能力...
如此,恶性循环
诗歌的边缘化。在所难免!
今人启功曾风趣地说:“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人诗是嚷出来的,宋人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嚷者,理直气壮,出以无心;想者,熟虑深思,行以有意耳!”
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生长周期。
我悲伤的是:
才短短一百年啊!
新诗就像后妈剖腹产出来吃激素长大的孩子一样。
这么快,就到了用“机智”写作的中年期!
诗人的“泛灵性”没有了,连做人起码的“自觉性”也很难看见了...
一百年来,就像在进行一场文字到语言的繁殖大赛!
以“文字”为“手术刀”,以“语言”为“麻醉剂”...所有人都在解剖生活里的诗意(孩子)。
真可悲!
一百年来,人们总说打破这个“界限”;消除那个“束缚”。
却假装不知道文字/语言/乃至生命,其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界限/束缚!
生命会死亡,却都在努力地活着;
思念写的再美丽,也不及那人冲到你面前挽起你的手。让人心安!
(生命的界限/束缚,如:自由/痛苦...是诗歌的母乳。)
所以说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借口。每个人都在着急写诗...(胡适是这样,于坚也是这样)
其实吧,只要心中有诗,又何必在乎表达形式?
若找不到自己的诗歌主题,还不如把你所写的诗歌,放生于你的生活!
PS:写诗时间不长。如有总结/理解错误,请各位诗歌前辈指出!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