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闻一多《七子之歌》的设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闻一多《七子之歌》的设喻

      读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我感兴趣的是诗中的设喻。
      设喻或曰设譬,即从已知事物出发,说明对新对象的认识、感悟,书写情怀,表达意蕴。无论是借助于寓言、故事,还是选取自然、社会现象,关键是找到它们与新对象的对应点。因此,无论是作为作为一种状物写景的文学比喻或扩展式比喻修辞手法,还是作为类比的形象思维推理形式,都是设喻中常常被应用的方式。虽然设喻是文学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习以为常中创新。

      一
      祖国显然是现代汉语词汇。在中国古代,这个词是为“天子”、“社稷”所取代的;相反,将一方土地及其民众分封给谁,或作为赔偿割让给谁,似乎理所当然,当地民众与土地一样,只有纳税、纳粮的份,没有选择或者舍弃的资格,逃亡,也只是寻求能够生存之地,或甘心做稳某某“圣主”的奴隶。所以,效忠是当时人们最高的理想道德规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均历史的见证。
      只有进入现代,国家与国民个体的关系才形成,诗文中也派生出相应的喻指对象。
      如:19世纪的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写过《祖国》一诗(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可谓以新的比喻关系表达爱国情怀。
      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炉中煤》(发表在1920年2月《时事新报•学灯》)通过双层设喻,表达对祖国的眷念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在诗中,一层是将祖国比喻为热恋的对象——“年青的女郎”,另一层是将自己的心情比喻为“炉中煤”,全诗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自己的深情和热望,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爱国的衷肠。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进一步验证他的爱国情怀。其设喻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是通过用事,从《诗经•凯风》中获得灵感,即“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二是,他将祖国与澳门、香港等7个被外国霸占的地域,设喻为母亲与儿女的关系,并且分别以儿女的口吻向祖国诉说,再以“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呈复沓结构,铸成组诗的主旋律。
      中国国土与国土中被瓜分的各个地域之间,显然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艺术方式表达,只要把握枝干一体、不容分离即可切题。《七子之歌》即以亲情关系表达中国国土不可分割,如血肉相连,诗中如此设喻熔铸进强烈的爱国情愫,赋予冷冰冰的地理区域以生命与激情,因而进入艺术层面。

      二
      是的,以当下视野高度考察这组诗,就艺术上似乎显得简单。
主要原因应该是,近现代以来,爱国诗作为主流文化,一向有群体感念的某些共名性特征,甚至在主题上有情感视域的固定性、心理指向的归一性。正因此,爱国诗在建国后的颂歌年代,把祖国比喻为母亲常常是最广泛的设喻。究竟是谁最早把祖国比喻为母亲的已经无从考证,应该说,“祖国阿母亲”的比拟情感流露,就是人们对祖国热爱的一种表现形式,通俗地讲,爱祖国是一种没有政治含义的人性本能主张,然而,当这种比喻一旦泛滥成灾,就显得平庸。相比之下,闻一多这组近百年前的爱国诗,却是可贵的独创,或可以说,这是中国现代诗中第一批爱国诗之一,在设喻方面尤其如此。试回忆一下,几十年来,当代诗歌发展史上,有多少书写爱国情感的作者能够超出《七子之歌》的设喻范畴?
      相反,郭沫若“我年青的女郎”的设喻虽然也独特,但并没有被后人效仿,当然,个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个性也紧密相关,而且也难免有文化局限。但在此,我想说明的是,闻一多在设喻中所感悟到的,已经成为范本,几乎成了诗歌的意象原型。
      时至今日,闻一多先生所感怀的“七子”(应该是八子,因为旅顺、大连是“孪生的兄弟”)中,基本都早已“归宁”,台湾也在隔海相望中,与大陆在彼此呼应中渐行渐近。而今,钓鱼岛问题成为中国全民的关注焦点。钓鱼岛是什么?应该是台湾儿女躯体的有机构成吧,不也是祖国的一块肌肉吗?或者是中国版图上的一枚珍珠?……现在,我读到多少诗人以赤子之心的深切抒怀,设喻也更色彩斑斓了。这是诗的当代步履,可喜可贺!


                                               2012年9月23日19:36:41

附:   《七子之歌》

闻一多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 Alsace-Lorraine 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广州湾
 
东海和广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的蹴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1925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2 15:3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