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你打开向南的窗户(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1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你打开向南的窗户
--诗集《向南的窗户》序
文/司舜

汪梅珍的诗歌,好有让我感同身受的地方。
“星星嫁给了暗夜里的麦子/走西口的风悲伤着/与乌鸦一起哀鸣/一盏心灯在云朵的低语中亮起/驱散雾霾/我背起行囊出发/途径月亮湾/看见月桂花开成荞麦花的模样/山寺里的钟声伴着鸟鸣/覆盖冬天的伤痕/有一朵雪莲花微笑着/一言不发/陪我下江南”
这首名叫《春的呢喃》的小诗,用最平淡的语言,击中了我心中柔软的那一部分。
我一向欣赏将自身隐藏得很奇妙的诗人。汪梅珍的诗句里留白许多她想抒发的意境,读着时有很顺的气息,有半透明的诗眼和似有似无的精神指向,实际上这就是好诗。    《树林是八月的河流》,一看这标题我就喜欢。我认为:一首诗能给寻常人以寻常的感动,就是写诗的意义,好的句子就如一颗星星,悬挂在夜空,能够用微光给凝望者以瞬间的触动。越是感动的,越是诗的。因此有人说: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诗人的心里流出来的。    《美与伤口》她这样写:“悬崖上那只鹰/正在歇息/松站在山峰/每一根枝条都收集了翠绿的鸟鸣/乌鸦一次又一次接近山寺/骨头有了皈依/风偷袭了山村/山村有了凄美的伤口/夜莺在山村自弹自唱/美而深情/原来/美与伤口是重叠的”
汪梅珍用女性的细腻总是能迅速抓住那一闪即逝的灵光,并在诗句中予以挽留。而诗的灵光来自外界触发,到达内心的回响。这首诗一语道破美与伤口是重叠的这个真理,让人恍然大悟。
“夏日/荷塘蛙鸣一片/顽童的一粒石子/足以打破一块碧玉”
这是《荷塘》里最后几句,这样的诗句让我想到诗人对诗的可能的接近。我总是固执地以为:每一首诗都应该是心灵的慰藉,诗可以写得很小,可以写得很低,但是,要能够抵达心灵,哪怕是一个人的心灵,哪怕是给这一个人的心灵一丁点儿慰藉。顽童的一粒石子,足以打破一块碧玉,这样的场景和诗意就让我回到童年,长久地停留在回忆之中。
汪梅珍的诗歌总是深入人的内心最隐密的地方,有一种莫名的力量,能够挖掘到内心的泉水, 或者是清除迷雾,恢复语言的光照。她的诗歌简单而复杂,形式质朴与单纯,但总能呈现出内容与层次上的丰富性。     《听月光》是通感手法的经典运用,她是这么述说的:“七彩的月光/如旅人拨动的琴弦/一颗星在月光下暗淡/那是月光的情人么/临水而居/临水而居的我们/可以在水中/欣赏日月/欣赏自己”,这是生命感受与知觉最大化的整合和凝练,不仅仅刺中了写作者自己,而重要的是将此感受传达给读者。读起来如飞流直下,很爽。    “诗歌是诗人灵魂的第二面”每位诗人创造自己的作品时必然会在诗歌里留下个人的痕迹。诗歌中埋藏的是思想的矿藏、情感的波浪。如果你想了解一位诗人,你先应该仔细地阅读所有她写出来的全部诗歌。
诗集《向南的窗户》集中收集了汪梅珍的数百首诗歌作品,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微而动人的爱构成基本色调,在浮躁的现代社会,她的创作可使人归于平静的生活并热爱其平静。可以想见汪梅珍是一个主动并善于观察事物捕捉灵感的诗人。她不拒绝任何可以入诗的材料,在她定义的美中,包含了更广泛的内容。她的思考是一连串的,她的触动像涟漪,是一种微颤的波澜。她在诗中,大自然中的一切,眼前的全部,或微或著,或动或静,都在她的笔下不仅有了生命,还有情感。
这本厚厚的诗集,就是对诗的可能的一次次接近,汪梅珍让一切事物变得可读可感可思,变得有意义。她的很多诗就像轻音乐,敲打你心扉的同时送来的是丝丝舒畅,读起来没有压力,而且能轻唤起潜藏的真爱。 情感原生态地表露出来,使读者易于接受。语言上没有语义障碍,贴近生活和心灵。
基于此,我们都会愿意早点看到这本诗集的问世。

2017年7月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7-26 16:07 | 只看该作者
好事情。
祝贺远航新诗结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20:44 | 只看该作者
采凤 发表于 2017-7-26 16:07
好事情。
祝贺远航新诗结集。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8 17:5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