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月色很美。
浩瀚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一如既往的宽广深邃。清朗凛冽的月光透过窗户,流泻在床前,洒下一地银辉,房子里面亮如白昼。感觉有些闷热,遂起身向天台上去赏月。
看新闻说,今夜有月全食。可是月亮却没有一丝的征兆,依旧那么圆,那么亮,亭亭地悬挂在幽深的天幕上,几颗明明灭灭闪烁的星星零散地罗列在天空,依稀可辨。
拿一张凉席,铺坐在地上,抬起头,注视着月亮温润的脸庞,心中忽然就非常平静,一片清明,似乎也没那么闷热了。沐在月亮的光辉里,一种清凉沁入肌肤,有种说不出的舒服与愉悦。
似有似无的微风穿过楼下的竹林,竹子相互拥抱摩擦,发出细碎的、轻柔的声音,仿佛在窃窃私语。空气中弥漫着月季花淡淡的香味,似一股暗香涌动,在暗夜里流淌。我站在栏杆前,张开双臂,深深呼吸,衣袖里装满风的笛声,淡然平静的心情,无声地开阔和舒展,豁然开朗的心境,宁静怡然而安详。
女儿闻声也上来了。我们席地而卧,仰望幽蓝深远的天空,找寻北斗七星的方向,看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仔细辨认又大又圆的月亮里那株传说中的桂花树。想到席慕容的《月桂树的愿望》中“山依旧 树依旧我脚下已不是昨日的水流 风清 云淡 野百合散开在昏黄的山颠 有谁在月光下变成桂树 可以逃过夜夜的思念”。想到伟人毛泽东的“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想到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我们就玩起了关于月亮的诗词接龙,还一起吟唱王菲的《明月几时有》。
女儿说这样美的月夜,应该弹琴,应该饮酒。于是我下去拿了红酒,女儿也把她的古筝搬上来,席地而坐,弹起了《渔舟唱晚》、《云水禅心》。悠扬浑厚的琴声在夜色中流淌,在夜色中飘荡的是否还有我的青春,我的梦想?
啜一口红酒,抬头看着明月,体味诗仙的豪情与浪漫,女儿修长的手指在琴弦上灵巧地跳舞,清朗的月光流泻在她青葱的眉间,好一个月下小美人。想起在校时这样的月夜,我们三五好友经常聚集在学校的小操场边,月光透过高大的梧桐树枝叶,洒下斑驳的光辉。我们或听吉他弹唱,或同题赋诗,或畅谈对未来的梦想,或什么也不说,静静地背靠背沐浴在月光里。倏忽数年,你们还好吗?是在人海里沉浮,还是在红尘里奔波,有没有人陪你月下小酌,有没有人让你深情吟唱?
静静地感受月华的抚慰,默默地想念一段时光。人海中匆匆逐流,走散的岂止是朋友?年少时斑斓的梦想,对未来懵懂的憧憬,那些痛彻心扉的远离,那些渐行渐远,那些青涩稚嫩的脸庞,都离散在滚滚的红尘里。这样美的月夜,适合念旧,适合怀远,适合追思,就是不能想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