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之龙
——读白德成《六十棵树的绿荫》
文/许晓鸣
当人们在讥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时,不知道相对于漫漫宇宙,自己的生命也不过是短短的一瞬。有的像流星划过天际,在天边留下一道光亮,有的只是萤火微光,只在黑暗的夜晚奉献出卑微的光茫。但说道人生的意义,你不能厚此薄彼,以生命的短长让价值,实在是萤火微光的短见。杨文龙作为一个农民诗人的历程,不算短暂,但他积淀的痛苦和给人带来的反思,应该比他的生命更漫长。在阅读白德成《六十棵树的绿荫》之前,我还不知道杨文龙这个名子,除了我的孤陋寡闻之外,也因为写诗的人太泛滥,如果没有鲜明个性,是很难进入一般读者的记忆深处。
即便你有数百篇作品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你未必就能让人记住。然而,杨文龙三个字,因为白德成和北野的两篇文章而走进我记忆中,甚至一度噬咬着我孱弱的灵魂。诗歌有毒,吞噬了你的一生,文字有毒,也同样浸染着我。你终于以生命的休止符结束了人生的苦难,而你的传奇故事和诗篇将助你将生命延长下去。至少,我们在文字间的不期而遇,让你的形象开始活在我记忆里。有些文字符号也许只能昙花一现,但我相信代表着你的名字的三个字却将永恒。
我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明对你的尊敬。动情地读你的几首诗,还是和你的几首诗,以表示你的文思已经侵入我的心灵。无论如何,对于缅怀一个写古诗的长者是无济于事的。读你的《浣溪沙》,苦累残年落叶飞,风凉雨凄病身衰,挥镰无力气声微。天眼不开人眼冷,经纶满腹俱成灰,呻吟田垄泪堪悲。这每一个字,仿佛无形的锤子在扣击着我的心扉,此情此境,又何曾不是万千野老心境的写照呢?
让我用两首打油以慰勉你孤寂而桀骜的灵魂吧!
挽杨文龙
文/许晓鸣
浮世悠悠困土龙,
半生潦倒一诗翁。
以锄为笔书唐宋,
万念成灰俱已空。
读白德成《六十棵树的绿荫》
躬耕山里又何妨?
傲骨铮铮不可量!
诸葛若非酬三顾,
亦为野老困南阳。
2017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