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对诗歌的热爱,转眼间,认识秋姐已有一年有余了,偶尔会打个电话或者发个信息问候对方,有时候会聊很久,除了诗歌,还有诗歌以外的人和事儿。期间有一次,大概是2017年1月4号吧,我感觉到秋姐的状态很是不好,于是冒着和女朋友闹别扭的危险(考试在即,她希望我专心复习),毅然决然去了一趟保定,到了那儿,看到秋姐状态还不错,我瞬间就释然了,现在想想,当时我的确害怕着什么,尤其是担心的对象是一位感情纯真、热切而又丰富的女性。
对于这样一位女性,看到她深情的笔触,忍不住想要说上几句。
秋姐的诗读过一部分,可能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就着这可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来谈一下我对此诗的看法。
这首诗在我的印象里只能是她的一般水平,但,即使是这样,已足以我们拿来不断赏读。
在我看来,语言不过是载体,形式不过是束缚,感情和内质才是好的诗歌、抑或好的文章应该拥有并且要着重表达的。就拿秋姐这首《其实什么都不是》而言,它已经拥有成为一首好诗的基本,那就是真挚的感情、到位的细节刻画、富于联想的特质。
“有一天,我不再企图认清/河水里,天空上,那些浮动的生物”开篇开的恰到好处。就像我们发呆的起始就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完成的一样,这首靠回忆的断片支撑起来的文字,如斯起始,显示出作者很会切入主题,同时也起到了点题的作用,真的是《其实什么都不是》,因为这不是主观能动性的产物,而是随性的、杂乱的、无意识的。
“我依然坐在院中的藤椅上/祖父与祖母相互埋怨,晚饭被推迟着”“不知他们为何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我便使劲去听,想探个究竟”对于二三节,则是进入什么都不再企图认清去认识之后的状态里的作者,在无意识之间想到的事情,是关于和祖父、祖母在一起发生的一件小事儿的原始记忆,就像酒后吐真言一样,在这无意识的状态下,可以看出作者和祖父、祖母的感情是蛮好的,但,落笔的事件,抑或说是潜意识里想到的却是祖父、祖母的相互埋怨,虽然不是一件好事儿,但那时的作者并未将其当成什么大事儿,毕竟只是一对夫妻的日常罢了,她担心的是“晚饭被推迟着/不知他们为何而忽略了更重要的”,这便有了不一样的趣味,那就是“童真”。可是,紧接着的“我便使劲去听,想探个究竟”这里似乎可以用双关之意来解读,在当时只是想去听听,“我”的晚饭什么时候可以吃到嘴里,但现在的“我”想“使劲去”听,则映射出内心深情的思念(对祖父、祖母)以及对生命思索后的孤独感(生活到最后什么都不是,不过是虚妄。),把它放在这里,同时可以很好地引出下一段。
最后一节,“这时候,天忽然黑下来,要落在头顶上/一块石头。很多年前,据说是用来补过天的”,深情的思念过后,总会回到现实的,因为带着自己长大的、很是爱自己的祖父、祖母走了,永远的走了,即使自己已经走过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但是作为一位以真挚的感情支撑起整个生活的女性来说,作者的天空还是一下子黑了下来,就像头顶落下了一块无能为力的巨石一样,让人忍不住想要在失落和压抑、以及深深地怀念中抽泣,乃至失声大哭。结尾处说那块“石头。很多年前,据说是用来补过天的”,巧妙地借用神话传说,表达出此时作者的内在思索,生活到最后真的什么都不是,很好地呼应了题目——《其实什么都不是》。
附原诗:
《其实什么都不是》
文/秋起飘零
有一天,我不再企图认清
河水里,天空上,那些浮动的生物
我依然坐在院中的藤椅上
祖父与祖母相互埋怨,晚饭被推迟着
不知他们为何而忽略了更重要的
我便使劲去听,想探个究竟
这时候,天忽然黑下来,要落在头顶上
一块石头。很多年前,据说是用来补过天的
2017.3.17
于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