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诗微评》第3期:辽东天赖《蝉诉》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7-8-29 17: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言简意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17-8-29 21:45 | 只看该作者
题外话,对于天赖的诗,是我进流派网以来,所遇到的比较喜欢的那种。之前很少去关注某人的诗歌,主要是没有时间。做了微编后因要回帖,所以看到的就相对多了,也就与他有了些互动。为此还去他空间浏览过,他的诗歌风格沉稳,诗意俊朗,早前的大都积极向上。那为什么之后发生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17-8-29 21:45 | 只看该作者
纵观目前的微信群和一些论坛的主流声音,总感觉像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甚至像苍蝇一样,四处找腐烂变质的东西,这个可能与风向标有关。的确建国后,存在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十几年之前与民生相关的几大改革,也造成当了今社会许多严重的后遗症;包括当下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不过现在都在逐步的调整完善中。诗歌,不仅仅只有干预、影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17-8-29 22: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蝉诉

辽东天赖


声音再大,又有谁会在意?
都当作无聊的聒噪

等吧,等秋后

秋后天清气朗,明日高悬
秋后,再无我的声息


梦兮:一个人的修行

或许吧
如果说这只是一种无聊的聒噪
那么,再大一些,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当然要是能够打动谁,更难
如同诗写
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闹,一个人笑

等吧,即便是等到秋后,又能怎么
难道还能够硕收
只是一种自我安慰与慰藉而已
叫的再怎么大声又能引起谁的注意哩
不论怎样,都是自弹自唱,都是自鼓自擂,自己欣赏(在这里不是自负,而是一种悲催)

天清气朗只是幻想,其实
秋后的天,你知我知她知它也知,不是斜织的牛毛
至少也是从天上拉下来的水幕,抑或霜降
秋后,明日是最稀有的,当然高悬是最肯定的,在天上么
如果说,硬要等到这时候,当然还是想引起谁的注意,当然再大一些就不是无聊的聒噪咯

无非是悲凉了一些,又有谁的一生不以聒噪开始,不以悲凉结束呢
一生都在追求天清气朗,一辈子都在幻想明日高悬,所以才聒噪
殊不知,开天辟地以来,有阴有阳物之溯源,总有明日照不到的地方
所以我再无声息是最好的归宿,山有多高山外还有山,知足者常乐
无非是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2017.8.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17-8-30 10:55 | 只看该作者

为了更好地发展五行微诗!更进一步地壮大五行微诗流派!更加方便地推介优秀的五行微诗!更加方便地让诗人之间和谐交流、切磋,诚心邀请热爱五行微诗的诗人在此帖后面留下你的简介、通联、诗观、照片。


http://www.zgsglp.com/thread-627218-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17-8-30 10:55 | 只看该作者

为了更好地发展五行微诗!更进一步地壮大五行微诗流派!更加方便地推介优秀的五行微诗!更加方便地让诗人之间和谐交流、切磋,诚心邀请热爱五行微诗的诗人在此帖后面留下你的简介、通联、诗观、照片。


http://www.zgsglp.com/thread-627218-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17-8-30 14:36 | 只看该作者

以最大的努力  展现生命的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17-8-31 11:2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17-9-1 22:57 | 只看该作者
话,说给懂的人
  ——读辽东天赖的《蝉 诉》

文/冀卫军


人常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我个人来说,喜欢短诗更多一些。犹如匕首,往往在瞬间就可将人置于死地,收到手起刀落,见血封喉的奇效。发力,是一种技术活,也是一个智力活。

诗人辽东天籁的《蝉 诉》,直截了当,冷静凌厉,借助蝉鸣,刻画了夏蝉悲凉的命运和绝望的叹息,当然,它更多地隐喻和映射了一群人或一类动物凄惨的生活写照。

“声音再大,又有谁会在意?∕都当作无聊的聒噪”。这种一反一答的句式组合,无形中就制造了语言的张力和冲突,既有点先声夺人旳意味,同时也巧妙地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等吧,等秋后”。这看似不经意的语气和精短的字眼,却散发着一股倔强和杀气,特别是“等秋后”三个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秋后算账”的成语,潜意识让读者意识或预感到一个若隐若现的尾巴的存在,仿佛不远处藏着一个意外的出口。

“秋后天清气朗,明日高悬∕秋后,再无我的声息”。这一明一暗、一抑一扬的句式,瞬间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落差,戏剧的效果也瞬间爆发和呈现,使叙述和意蕴都越上了一个新高度。

生活中,每个人既是一个倾诉者,也是一个倾听者。然而,事实上,大家更愿意当一个自恋的倾诉者,而不是一个忠实的倾听者。有些话,只能说给懂的人听。一旦没有了听众,倾诉者要么三缄其口,要么对牛弹琴。

士为知己者死,若没有了知己,士便只是一个符号或空壳的象征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17-9-1 23:52 | 只看该作者
五屏山下一野夫 发表于 2017-8-23 20:29
•《也来评说》

一首诗之所以能够引起共鸣,无关长短,只要是有独到的东西。就比如像这首深邃、冷 ...

字数大超,请压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9 16:5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