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埙羽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比喻中的月亮井》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3:31 | 只看该作者
书剑飘零 发表于 2012-9-25 08:24
何如寻些可靠的比喻?月与井,人与事。

生活中需要比喻,是为了增添愤怒的力量、或者是兴奋的发泄剂。每天,听到多少比喻,大叫大嚷的,轻言细语的,明的暗的,有主语或略去主语的。不要找,比喻在生存的空间,自由滋生。哈。握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3: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埙羽 于 2012-9-25 13:37 编辑
卢俊 发表于 2012-9-25 08:19
欣赏。埙羽师,在散文诗的探索中,如果语言精美上再注意些,会更好。
问好。


语词的精美方面,我尽量努力吧。目前试图用些生活中多指性的看似傻里傻气的语言来写散文诗,例如:“我的家住在远的要命的地方”。拍大砖,我受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9-25 13:36 | 只看该作者
埙羽 发表于 2012-9-25 13:31
生活中需要比喻,是为了增添愤怒的力量、或者是兴奋的发泄剂。每天,听到多少比喻,大叫大嚷的,轻言细语 ...

呵呵,还是要我们去找啊,过去的歌是过去的人写的,明天的歌是明天的人写的。
羽老师认为还有一个比喻自在的空间,我还是认为它们都在我们的脑浆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3:46 | 只看该作者
离岸 发表于 2012-9-25 13:26
建议老师可以分段,这样视觉效果不是很好,好文章看起来也很累。
学习了!

我试过,分不了段,语词与意象之间牵着筋连着骨,一分段就要重新构筑内容。感谢读帖和意见。分段的散文诗我写过,例如:

                                                                         《旧雪》

      旧雪你是看不到的,只能用心去听。
      薄於蝉翼的雪,一起飞,就折了翅膀。雪,不如安心住居下来。雪住了多少年,你就有几许年纪,雪,就堆积了几许层。
      你能不能听到?寂寞的雪,它是黑色的土地中流出的冷冷的曲子。曲中本来是空的,偶尔有几枝梅填入几句绿的、红的词。好香。听雪的人都这么说。可是,听众还没有来得及听完,另一场新雪,就乘着落叶飘下。所以每年月亮最圆的时候,也就是秋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你问我:羽毛丰满了没有?要不,没有羽毛,棉衣缝好了没有?在落雪之前,最后的月亮浮在空中。其实你明白,明月是天堂圆睁的眼睛,在落雪的前夕,他痴痴地望着我们。天堂是老了的男人。男人有泪不轻弹。他的月亮即使饱含着泪水也不愿流下。
      雪总是回避不了的。每年旧雪上面覆盖新雪,就像我又老了一岁,你也大了一年。你一边唠叨着,一边自然也很随意讯速地一弹指,河岸的细草便由绿变黄,陌上的秋果也从枝梢玛瑙般的呯然落地,下嫁於闪亮的流水了。
      每年的雪野,虽然冷,梅花总归要填词的,哪怕填一二阕也行。曲子不能空,听雪的人也不能太冷。只是在填词之前,梅告诉你,填完词,梅死之后,不要忘了,嘱咐所有听雪的人把梅葬在雪的下面;一层梅花一层雪,这当然是梅伫望死后浪漫的事。
      去年的新雪成了旧雪。今年又是新雪。过不了多少时候,填词的梅花成了故人,今年的新雪,又成了旧雪。旧雪,又会为你的岁月增高新的一层;而你又离天堂近了一尺。
      你说听雪的日子过得真快,听着听着,就快要到家了。我当然知道,你走向尘间的日子之前,你本来就是天堂降落下来的;你的家在天堂。就象这雪一样,从天堂降落下来,然后,雪一层层地长高,企望有一天爬向天堂。(2012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9-25 19:58 | 只看该作者
埙羽 发表于 2012-9-25 13:24
试图改变散文诗千篇一律的剖析思想的学院派的语气,从物象出发,无定义散开所写物象意识中的生存中的思维 ...

我不敢拍砖,怕拍痛你,若掏心说句真话,只能提醒一下:不能只用此写法把散文诗写到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9-25 20:05 | 只看该作者
你的结构形式、语气、手法,有千篇一律的感觉。这下可能会拍得你不舒服。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20:36 | 只看该作者
白炳安 发表于 2012-9-25 19:58
我不敢拍砖,怕拍痛你,若掏心说句真话,只能提醒一下:不能只用此写法把散文诗写到底。

这种创造性的写法以经完成一个集子,无主题的散射性情绪,裹起物象所指的隐在文内的缺位的在场主题思想,让进入的读者打开,并继续补充它未完成的细节。现在还不能肯定它是散文诗,什么文体目前很难定性,虽然被国家级权威的散文诗专集选用过,被标为新锐散文诗。创造是有风险的,创造中只有二条路,一是生,被肯定。一是死,就是不去创造,自己的三千多个文字就会在重复别人的文体中萎缩甚至停止呼吸。目前,文稿在进行语词的再润色。不创造、难以出新,努力使自己的文体每一篇都是独立体,自己无法重复,自己也无法复制。这个集子的完成,今后我的文字的生存何去何从,也许在散文诗这领域继续挖掘新的写法,或者掉转头寻找另一条文字的生存之路。握手白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9-25 20:45 | 只看该作者
埙羽 发表于 2012-9-25 20:36
这种创造性的写法以经完成一个集子,无主题的散射性情绪,裹起物象所指的隐在文内的缺位的在场主题思想, ...

认同见解。想补充的是,既然写成一本集子那么多了,那就告一段落了,另外创新路子。方文竹的散文诗风格就样化,不会千篇一律的。他是学习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20:48 | 只看该作者
白炳安 发表于 2012-9-25 20:05
你的结构形式、语气、手法,有千篇一律的感觉。这下可能会拍得你不舒服。见谅!

这是一组长篇组合文本,你说的这些存在,主要关注文内不同的情节变化,不敢变化,否则难以一口气完成长达五万字的组合文本。传统的主题先式解剖主题的写法,便入掌握,二十年前就写过,写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9-25 20:54 | 只看该作者
埙羽 发表于 2012-9-25 20:48
这是一组长篇组合文本,你说的这些存在,主要关注文内不同的情节变化,不敢变化,否则难以一口气完成长达 ...

那发一些二十年前的旧作,看看跟现在的有那些不同与变化,比较一下,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 12:4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