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7-9-3 11:57 编辑
送 别
文/胡蝶
1,《送别》
想,沉到月光摸不到的地方,月光却时时打捞你我初见时的激动。
渴望,也许,朦胧会很美,至少带着幻想,带着风花雪月的诗意,若即若离,这样的距离最恰当。
太远 拉长无尽的念,
太近 又耀眼的心慌。
此刻 ,人淡如菊,心淡如水。
长亭外古道旁,芳草碧连天。
晚风吹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是的, 青山不老,老的只是杂芜的思绪 。
不堪重负的,还有挥之不去的枯叶苔藓,以及飘来飘去任性的风。
任菊,顶着残霜雪 拔节吧,把狂野的秋风藐视在阴影里,
可一双历经风霜的手,却不愿再去触碰菊蕊里的晶莹。
把一切的一切,丢在秋风里送你,悄悄的默念,弘一法师的 ——《送别》
瞬间,秋风惊落一些露水。晚亭里多了苍凉和萧瑟的意境。
2,南山的菊
菊 ,万千蕊瓣的菊,
那一夜,得到月光的初吻,
那一天,得到阳光的爱抚 。
黄金般的,波涛汹涌,满城尽带黄金甲。
三千朵菊,被蝴蝶拥吻后,会集体约会在十月,放出体内的姹紫嫣红。
赶走我体内在春滞留不走的忧郁。
风,大胆的剥光他层层包裹的单衣,赤裸着它的疼痛。
他必须无奈的 ,掩埋热切的期许!九月的山谷醉了,是菊花要表达的一种誓言。
菊花,我说他是雄性的,
是体内荷尔蒙的一种令人不安的雄性激素。
我的菊花在遥远的山谷,贴紧金秋的面颊,传递温暖的讯息。
这个时候,谁也留不住,那一瞬旖旎,我用一句唐诗表达:满城尽带黄金甲。
浓密的枝蕊在风中呢哝,漫山遍野,不再闪烁其词。
其实 我知道,那一束不媚不俗的花瓣。
早已向把我的誓言带向远方,穿林而去!
诗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mp/prof ... 124#wechat_redirect
采凤和诗
他创作的《仲夏夜之梦》;
融浪漫主义逻辑性与古典主义幻想性一炉,赋予作品诗意的典雅;
他是一位善于用虚无缥缈画笔的风景画家,被誉为“抒情风景画大师”;
他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发明了指挥棒,其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
他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具有华丽的技巧与甜美的旋律;
门德尔松,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
诗歌、音乐、画面如此完美的亲近、融合;于自然山水人物心灵自由穿梭无尽;
《中国诗歌流派网》《散文诗界》正是这样一座园林:音声婉转、画面瑰丽、情理交融;
园子的主持恰逢胡蝶美名,以蜜蜂般的勤劳衔来百果、佳酿;
《送别》词作者弘一法师,中国简谱的发明人,辞境淡雅,曲尽柔肠,诗情风雅;
胡蝶采摘诗香数枝,“人淡如菊,心淡如水”袖洒自如,苍凉和萧瑟始终成为点缀;
画面雪月,音声默念,感触幻想、杂芜、狂野、藐视,这“耀眼的心慌”像极舞台剧随剧情铺展。
《南山的菊》,万千蕊瓣,三千朵菊,衔接古典现代乐章最高潮部分,浪漫成熟十月;
“描绘性浪漫主义”形容胡蝶文字一点不为过;既是“誓言”势必轰轰烈烈绽放,悠然;渐淡、逝风;
“浓密的枝蕊在风中呢哝,漫山遍野,不再闪烁其词”;真实、恪守:诗歌发展的原动力;
相信这座园林不论蝶飞斑斓的秋季,抑或菊淡如蘭的寡然,南山情结、自然画卷始终萦怀;
一粒花粉点染不了整个季节,一万颗坚信文字春天的心灵聚拢,诗香、试想:趁着歌声的诗歌园地进发;
歌声拍打的羽翼,翅膀承载的梦想,梦和歌声和思想一道,必会催生无数个爱幻想、爱讴歌的门德尔松。
采凤搁笔:2017年9月3日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