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访 北师大教授谭五昌:没有诗歌拥抱的青春是缺少色彩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0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明利 于 2017-9-7 01:29 编辑

专访 北师大教授谭五昌:没有诗歌拥抱的青春是缺少色彩的

  据华商网2017-09-06消息  9月3日下午,著名诗人食指先生、著名批评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以《百年新诗视野中的食指诗歌》为主题的精彩演讲。其中谭五昌教授仔细解读了食指老师的《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鱼儿三部曲》等经典诗歌作品,并对当今社会的娱乐化风气进行了批判,呼吁大学生们要踏实严谨,厚积薄发。演讲过程中,谭五昌教授十分注重与现场同学们的互动,会场气氛格外热烈。
  
  演讲结束后,谭五昌教授虽然还要赶向下一场活动,但在听到记者的请求后,还是欣然同意并接受了采访。

  改变娱乐化的社会风气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记:您刚才在演讲时说到,现在的社会趋向娱乐化,各种娱乐化明星和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而对诗歌文化的关注比较少,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那您觉得应该怎样才能改变现在的社会风气?
  谭:改变娱乐化的社会风气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媒体不能总是制作娱乐化的节目。我也曾批评过现在的媒体,主持人要有文化底子,不能把娱乐明星捧到天上去,一定要对诗人、对诗歌给予充分关注。这几年我的呼吁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2005年,我参与策划了《新年新诗会》,中央电视台人事部主任听从我的建议,制作了《新年新诗会》,已经持续了5年,反响还是挺不错的,有一亿两千万点击率。我现在也和央视等媒体有接触,,呼吁他们要进行正确的导向,呼唤诗歌文化。像前段时间的《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很火的节目,这说明大众也是需要诗歌的熏陶,一个没有诗意的人,没有诗歌拥抱的青春是很贫乏的,缺少色彩的。所以媒体要对娱乐之风及时地刹车,要反省。所以现在有很多节目用大众化的形式来传播诗歌文化,我觉得是很不错的。
  记:那除了媒体,还有哪些方面是应该努力的?
  谭:还有就是大众自身也要对娱乐化风气有反省的态度,,要正确地对待那些稍纵即逝的娱乐明星的价值,这些明星的确有他们的价值,但他们的价值并没有那么的崇高。那些伟大或杰出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学者、科学家等等,他们才是中华文明有力的推动者,才是真正的文化英雄。大众要保持一种警惕,警惕一种“娱乐至死”的思潮。对于我们现在的时代来说,最可怕的不是地震、海啸、战争,而是“娱乐至死”的思潮,这是美国学者波兹曼的观点。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如果能积极的调动起对诗歌的兴趣和崇拜,就可以影响起周围所有的亲人朋友,中国的未来就有希望。当然我们评论家也要积极地呼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带给大众更多的反思。

  创作诗歌要将个人置于整个社会群体中

  记者: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新一代的诗人如何能够沉下心来写出有深度,有价值的好作品?
  谭五昌:创造经典诗歌是所有诗人的梦想,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的青年诗人,想要创作出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作品,就要向食指老师这样的经典诗人学习,写作不仅仅关注于个人,将个人的情绪无限放大,而是要将个人置于整个社会群体中,把自己的时代体验与个人体验结合起来,扩大自己作品的视野,关注个人,关注群体,关注人类的命运,这样诗人自身的思想情感体量就会很大,作品才会有大气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成为这个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代的见证。
  
  鲍勃·迪伦的歌词一定程度上是诗歌的伸延

  记:人们都说“诗是诗人的,但歌是大众的”,去年鲍勃·迪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觉得诗与歌的关系在回归,回归到我们身边,您是怎样认为的?
  谭:鲍勃·迪伦之所以获得诺奖,一方面可能是诺奖评委要考虑到一种大众效应,还有一方面是要照顾到诗人的感受,因为鲍勃·迪伦的歌词延续了美国的诗歌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诗歌的伸延,有诗意,有境界,用了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表达,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的歌词像现在的很多流行歌一样过于大众化、太直白,是绝对获不了诺奖的。鲍勃·迪伦的获奖恰恰体现了诗歌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好的诗歌总有一些比较恒定不变的标准

  记:您觉得评判一首诗歌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诗才算是好诗?
  谭:这个问题很大,关于好的诗歌的标准在在诗歌评论界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也没有固定的说法,只能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来讲,诗歌的尺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好的诗歌总有一些比较恒定不变的标准,我个人认为可以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首先,好的诗歌是对生活的发现与提升,诗歌不能平面化的表现生活,就像现在的某些口水诗歌,单纯的呈现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从生活中提炼诗歌的意味,即使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景象,描写得朴素直白,也必须进入到一个有意味的层面上来。
  其次要有想象力。从古至今,伟大的诗人都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古代诗歌最强调的是事物的想象力,例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瀑布的壮观,这是对事物本身的想象力。而在当下,强调事物本身想象力的同时也要强调对语言、词汇的想象力,例如“永远有多远?”这便是对语言本身的一种想象。
  还要注重本土性与全球性的结合。在《诗经》中,《国风》便很有地方色彩,表现了包括秦国在内的十五个国家地区的风俗民情。既能体现地域性又突破了地域性,所以从古到今都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当今我们在全球话语的环境下强调本土化写作,例如在陕西这片三秦大地上,诗歌既要体现秦文化的地域色彩,也要拥有全球化的眼光,这样才能够走出陕西,走向全国,甚至走向全球,让各国人民都能够领略我们三秦大地的风采。
  此外,真正的诗人一定是拥有博大的胸怀的,拥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这点非常重要。要关怀人类而不仅仅是关怀自己。现在的很多诗人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一点小小的痛苦无限放大,遮盖宇宙,遮盖天地。而一个真正的诗人即使自我受伤,也会捂住受伤的心写下温暖人间的诗篇。这才是伟大的诗歌应体现的精神。不以自我为中心而谦卑的写诗,这才是真正的诗人。
  最后,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新诗,都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哲学背景,哲学内涵,就像歌德所说,诗人需要全部的哲学。但要注意一点,不要让哲学直接的跑到诗歌里面,而是要通过哲学进行意象的营造,融入作品里面。就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所发出的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种孤独感与与宇宙意识便是哲学内涵的体现。

  真正的学院派诗歌应追求深度与纯粹

  记:有人觉得太多的条条框框,一味的追求学院派的美感会阻碍诗人才情和天性的抒发,您怎么看?
  谭:那种一味地追求形式与修辞的“学院派”诗歌当然是不值得欣赏的,真正的学院派诗歌应该是追求修辞但恰到好处,追求深度,追求纯粹,用技巧让诗歌变得庄严,具有大气象。而学院派诗人看到有对学院派有误解的舆论时,应当自己有所反思,应当把握好度,不能为了追求深度而过于晦涩,用繁复的修辞修饰诗歌,甚至连一些专业读者都看不懂。学院派批评家也不能过度使用复杂、晦涩的术语,脱离诗人的文本实际,应该结合诗人的创作,深入到诗人的思想精神与艺术风格层面,进行严谨、合理、精准而又充满艺术敏感的批评,只有这样,学院派批评才能够建构自己的良好形象。( 方思颖 袁晨娟 魏金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1 21:3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