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群言堂笔 于 2017-9-8 09:40 编辑
重读《飞鸟集》有感
文/群言堂笔
●心灵的颤音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泰戈尔
今天重读《飞鸟集》,当我读到这首小诗,我心突然震颤了一次,主要是那个飞鸟。
今天也确实巧,一只麻雀就飞进了我家厨房,可能那个麻雀还太小的缘故,见到我就惊慌失措,显然是想逃,明明那是透亮玻璃窗,它即然非要往那里撞;几次狼狈而下掉到窗台边缘,我实在不忍,只好先把手头事放下掉头就走,让它自己先想过明白。
等了大约半个小时,我估计鸟己经找到来时的路了,除了大门,也就再没有选择;我有个习惯,只要在家,厨房门从来不关,如此才给了麻雀可乘之机。果然我一进厨房,鸟飞了,窗台上只留下几粒粪而已。
时序既然是秋天,就不能不说到秋;我家厨房建的本就高,有两层,上层为厨房,下层为收藏室;如站在厨房窗台边,正对着别人院落几棵红枫,榉树,还有樱花什么的,时常有小鸟在上面戏耍;没事的时候,剩着烧饭的当口,我也会解解眼乏,这不随着秋来,那所飘落的落叶,也确实是好无声息,有时大风一来还被无情卷在空中。
所以说,“秋天的黄叶”它们根本没有什么所唱,除了一声叹息,再有就是一些无奈了。
从我所掌握的这个现象,如再领会这首小诗的语境,我感觉这首小诗确实很妙;短短一句话,就把两个季节的两种语境,又配合诗人的实地心境,而恰如其氛完美表达了,并且还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效果。
总而言之,虽然一首小诗小得不能再小,在意境上却是浑然天成,深为泰戈尔对社会的观察力,与对自然的体察,同时还有一点哲学的思辩,实际上诗人只要是真正有感而发,才能做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此才会不断地加以回味,以至无穷。
●世界之音
静静的听,我的心呀,听那“世界”的低语,这是他对你爱的表示呀。
——泰戈尔
起始读这首小诗,我完全被这首诗所倾倒,既然这“世界”也化作了人类语,这种心灵之通,说白了就是艺术规律的通感。
为什么这一首诗,来得和其它通感有点不同凡响,而感觉有点奇妙呢?就在于这句,诗人完全用艺术的魅力而点化了,就如同我们用一滴水来折射太阳的光辉,偏泰戈尔反其道而用之,他反而把世界化作了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如此这个世界还大吗?显然是曲中见奇了,但又不觉得怪,而且还那么帖切自然。
联想到当下诗坛,有的诗根本就读不进去,首先第一关就被读者打入无情冷宫。如果一首诗不能和读者心与心交流,那就是最大的失败。不要说我的语言多么精妙,也不要说我的诗艺多么高,其实那都是骗人的;真正的好诗,完全是从生活而来,然后又自然而然从血液里飞出,根本就不要去修饰与伪装,所谓天然去雕琢也!
在现实中,尽管世界是浩渺无边,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用真诚去对待每一个人,那么这个“世界”也会为你而感动。泰戈尔的美妙之音正在于此,而这个世界之音,也会像一朵浪花,在你逐浪的时候,也会水涨船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