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闹市广告牌登诗歌 武汉"诗歌大道"受热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闹市广告牌登诗歌 武汉"诗歌大道"受热捧
2012年09月26日09:18    来源:《楚天金报》     

原题:诗歌挤进闹市区广告牌,市民齐叫好—— 武汉“诗歌大道”受热捧

图为:轻轨线上的诗歌广告 (记者廖桥摄)

图为:闹市街头的诗歌广告 (记者廖桥摄)

25日,知名作家方方的一则微博引来广大网友关注,她在微博中透露,300多块写有中英文诗歌的广告牌出现在武汉京汉大道。很快,微博中的“诗歌大道”引来广大网友热议,记者通过实地走访核实了微博内容,受访市民一致对这些闹市街头的诗歌广告牌表示支持,不少市民希望这道独特风景能长久保持。

热议

武汉 诗歌正在穿越这个城市

“这几天,武汉市民乘坐轻轨能在沿路看到许多广告牌上都出现了诗歌,诗歌沿着轻轨路线,穿越城市。这是省作协与市委宣传部、英国大使馆、武汉地铁公司共同主办的‘公共空间诗歌’项目。三百多块广告牌登出中英诗歌约一百多首。武汉真是太大,三百多块牌,只如洒出的芝麻,诗人要找到自己的诗不是容易的事。”昨日,记者从网上看到,这条配有多张图片的微博,发布时间为前晚23时55分,发布者是知名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方方。

该微博发出后,很快就引来众多网友评论转发。网友吴康安表示,这个事情非常有意思,能够让读者在短暂、碎片化的时间内进行阅读,诗歌是非常适合的文体。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专栏作家陈冰转帖时指出,据他了解,英国的地铁诗歌已经做了10多年,出了大约9部诗集,还专门举办过中国唐诗展。这个项目,已成为英国的文化名片,现在各国都在竞相做诗歌展。

此外,不少网友都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纷纷转发该微博。

探访

诗歌 成为街头一道亮丽风景

昨日中午12时许,记者专程前往汉口京汉大道和轻轨一号线进行了实地探访。

记者从头道街站进入轻轨候车站台,只见站台候车区边缘玻璃围挡旁,竖立着两块高约两米的广告牌,不同于周围其他广告牌中的商业广告内容,这两块分别为红、蓝边框的广告牌中,印有中文字样的两首现代诗。“如果留心一些/鸽群中总有少数鸽子是静默的/它们喜欢寂静时出现的天空/这样的鸽子才是鸽子/用静默保护自己的荣誉。”这首名为《鸽子》的诗,作者为黄石诗人曹树莹。紧挨在一旁的,是一首翻译过来的英国诗,名为《童年》,作者为罗宾·罗伯逊。

随后,轻轨朝循礼门方向行驶,记者发现,沿途在10多个轻轨车站内,均能看到红、蓝边框的诗歌广告,双向轨道之间的空隙里,则竖起印有中英文对照的诗歌。记者观察发现,蓝色框内是英国诗人的诗,红色框内是中国诗人的诗。

在京汉大道大智路口等多个繁华地段轻轨站下,桥墩上挂起多幅长达五六米的诗歌广告牌,在街头众多的商业广告中显得格外抢眼,成为街头一道亮丽风景。

反响

市民:希望这不是昙花一现

在记者沿轻轨线路进行探访的同时,随机对车站内候车市民进行了采访。

家住江汉路的王勇告诉记者,现在各种商业广告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一些内容杂乱、品位低俗的广告往往成为噪音和视觉污染,让本来就快节奏的生活显得更累,这种短小精悍的诗歌,却能给大家带来一片内心的宁静。

每天搭乘轻轨上下班的李女士表示,现在网络逐渐占据市民生活空间,就连看纸质书的人也越来越少,更别提专门读诗了,这条沿途写有诗句的“诗歌大道”非常有文化意蕴,大部分诗歌都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在四五分钟的等车空隙里,可以打发时间;如果带孩子乘车,还能教孩子认字读书,很实用。

此外,有市民建议,这类“诗歌大道”应该大力推广,最好是能做更精美的包装,配上妙趣横生的插图,让武汉有更多孕育文化气息的土壤。在记者随机采访的10多名市民中,大家几乎都一致竖起大拇指,对“诗歌大道”表示肯定和支持。与此同时,有市民指出,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诗歌走上街头,也希望这道独特街头风景能一直持续下去,而不是昙花一现。

回应

方方:将持续3个月

昨日下午4时,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公布,方方连任省作协主席。方方说,“公共空间诗歌”项目将持续3个月。300多块广告牌登出中英文诗歌100多首,其中英国诗人的诗歌由英国大使馆提供,中国的诗歌则是来自湖北几十个当代诗人的作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可以让乘车的市民,在等车的时候读读诗。“我昨天把这个事情在我的微博中发布出去了,结果引起了很多人关注,我们也希望媒体能够关注!”方方说。

省作协秘书长高晓晖说,此次展示活动的作品,116首出自45位湖北诗人之手。17首出自英国诗人之手。“艺术中国·公共空间的诗歌”展示活动,把湖北和英国当代知名诗人的作品,贴在轻轨车厢、车站和桥柱等处,将推进武汉与英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让市民感受诗人、诗歌的魅力。(记者郑志方 廖桥)





(责任编辑:张隽、王劲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9-26 18:39 | 只看该作者
公共空间诗歌{:soso_e1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2 21:2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