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小军 于 2017-9-10 20:45 编辑
葡萄是不是酸的,葡萄说了不算,因为葡萄通常都是不够诚实的,虽看似剔透,却从不透明。
中国有七夕之夜只要坐在葡萄架下,就能听到银河相会的牛郎织女如何私语的说法,这显然是骗人的,连夜色都帮着一起骗人。
制造这种骗人说法的,只能是葡萄,葡萄们企图用这种说法,让更多的人爱葡萄,希罕葡萄,追求葡萄。
吃葡萄的人说了也不算,因为他们在吃的时候,通常都包藏得意之心,面露狂傲之色,自以为是坐在象牙尖尖上的上帝选民。
而且还故意吃出一副上下翻动而故作惊人吞咽状,嘴大,漏风,并且还古怪地恪守一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信条,不招人爱,说的话没人肯信。
只有看别人吃葡萄而流着自己口水的人,他们说的话,世人们肯信,他们的口水是那么的高傲和干净。
因为但凡流着自己的口水,而不是别人的口水,忍着自己的嘴馋,而不是帮别人忍着嘴馋,这样的人通常都很深刻、很深遂、很悲天悯人。
他们的理论,通常是可以被载入教科书的。
伊索先生的《狐狸和葡萄》里,狐狸先生遭受不断的失败还能够活得光荣和坦然,万恶的葡萄下气恼之后却并不气馁。
其事迹之所以为世人耳熟能详,成为一代一代的失败者和失意者的楷模,便是由于载入了史册的结果,虽说这个故事的革命性和斗争性,差了点。
其实,葡萄只是葡萄,一颗含在嘴里可有可无的物件,破了,一包好水,或一包坏水。
只是这水,如今有些泛滥,流得满世界都是。而且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这水,还硬生生制造出一种所谓吃不到葡萄就酸的底层人群。
如此,让我们化口水为力量而打倒葡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