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群言堂笔 于 2017-9-11 10:58 编辑
风声*琴声
文/群言堂笔
我不弹琴,只听风声;风在山谷回荡,琴韵却在心中升腾。
随着那不绝如缕风声,我无不在勾沉伯乐、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和弦;琴音之妙,就如同站在空城,抚琴操耳,就守得了一场胜利;其实我也未弹,而韵却在历史长河里写真。
此刻,风就像一个传号手,它也把我的琴韵带进了一座庭院;此院幽兰深深,美人独坐,手持竖琴,弹奏的却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字字声声像风。
琴韵同时也带来了南唐的多事之秋,李煜被囚,一杯苦酒独自饮,“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可是他已没琴,只能听得风声,萧萧落木而下,大好河山就此葬送。
此刻似乎琴已悲伤,恐怕李煜更见不得琴!既然如此,那我就借着风上高台,让风也吹动着千古一柳,李白也应该到过此,然杨贵妃的琴台还是更高一畴,有专门琴师在如泣如诉操演,为了献媚李白也不得不呤唱“云像衣裳花想容”,可是最后还是有人谗言,不得不离开唐玄宗,因为有这怨气,他也不得不以诗自嘲“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看来他也有自知之明。
忽然之间,山风与暮日同时袭上额头,大脑一惊,不知不觉心中又跳出几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一出,似乎风声也越来越响,而琴声却渺渺间越来越远!
从本质来说,琴与风虽有不同,却也有一个融合点,那就是若有若无,通俗地讲,就是我中有你,你中也应该有我,真真切切,虚虚幻幻,天下才有天籁,人间才有春风拂面的喜悦,让妙不可言,变成或有或无的艺术,从而达到一种心灵与自然合一的妙境。
有风,有琴,有心,有变,如此一来,变则通,,同时也让李白一朝为诗,半个盛唐!是否这也是风声呢?
我不弹琴,只听风声,可琴音却是高山流水奔腾的古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