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邢广域 于 2012-9-26 17:57 编辑
我对诗坛的境况——出了什么诗歌佳作,出了哪位诗人新秀,全然不知。在此情况下读《为父亲烧纸》,我也就掩饰不住自己孤陋寡闻的窘态,竟然放浪形骸地“拍案称奇”,击案叫绝“起来。
当我兴致勃勃地把《为父亲烧纸》读给老伴(她是我所有文字的第一读者和评委)听的时候,她平和地说出两个字:“多好。”。我每读一遍,那一行行诗句,都会牵出我的一串串的泪珠。诗句是发自肺腑的心曲,泪珠是我心弦弹出的音符。这就是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和谐。他“为父亲烧纸”,就跟我为父亲烧纸一样。这就像他所说的,这些文字把作者与读者之间“灵魂的缝儿”“对接”起来,乃至对接的“天衣无缝”!
《为父亲烧纸》呈现一个家庭三代人的形象,表达出三代人的生活情感。“我”既为人子,又为人父,是祖孙之间承前启后者。诗中以“生硬的老茧”和所烧的纸钱“没有留下一丝残片”的特写“镜头”,彰显出父亲的勤劳和节俭的美德,犹如浓缩诗化的悼词,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缅怀深情。最催人泪下的,还是那天真无邪的童心、纯真无欺的童言和稚嫩的童趣。正是一颗幼小的心灵对人世似是而非的理解所产生的奇思妙趣,更会触动成人的情感,取得相反相成的“笑果”——禁不住涌出“哭笑不得”的老泪——是喜泪?是悲泪?是欣慰的泪?抑或都有。
诗的情思、诗的语言、诗的韵味。启人哲思,发人深省,牵人魂魄,动人情感。把一种自古至今延续下来的祭祖方式,从落后、愚昧、迷信的混淆中提升出来,赋以深切、真情,使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祭奠文化,得到社会文明的升华,赋以时代的新意,薪火相传,燃烧不熄,人类进步。《为父亲烧纸》确是一首好诗。好诗一首顶一万首。
邢广域:天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文学评论家、袁静研究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