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0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洁岷《黎明的恐怖》细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2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邱景华


      2001年9月11日上午,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了。
     全世界所有的电视台,都在以最快的速度,不断转播“9•11”恐怖袭击的电视画面。这可能是播放次数最多、收视率最高的视屏。当年,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亿万观众,都在极度的震惊和恐慌中,一次又一次地观看这些人类最悲惨的一个个梦魇式的画面。
面对这个世界性的历史大事件,诗人应该如何作出有力的回应?
      对诗人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艺术挑战:面对这些无数观众已经铭心刻骨的画面,如何运用奇异的想象,创造出一个既源自“9•11”恐怖袭击的现实素材,又超越“9•11”事件的全新的艺术真实,给读者以震憾性的感悟和思考?
     37岁的诗人刘洁岷,迅速作出回应,于10月写出《黎明的恐怖》:

当黎明在恐怖中展现死亡
每个人都不知道去哪
每个人都不知道去哪

于是很多动物跑过飞过,很多人
从窗口跳出
他们立刻跳了出来

我们从未见过这种事情
我们从未见过这事情
这太可怕了,绝对可怕

当大地在剧烈的震动中
暗下来的时候,世界
还剩下一只瘟鸟一群烧烤的人

留下野兽的气息和足迹
到处都是烟雾,一切
都变黑了

当黎明在恐怖中展现死亡
狗像汽车在巨大的噪音中烧焦我们
下雪一样纷纷往下跳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可怕的事情
一只瘟鸟留下野兽的足迹
一匹马像一个人那样望着我们       
       
     “当黎明在恐怖中展现死亡”,开篇简明、大气,在平稳的叙述中蕴含着巨大的沉痛和不安,唤起读者面对突发历史大事件所引发的广泛联想。因为“黎明”的本意是“天亮了”,在新诗中,“黎明”已经建立起定向的联想机制,常常象征“光明”, 如艾青著名的诗篇《黎明的通知》;还有隐喻理想世界的到来,如艾青长诗《火把》的结尾 :“天快要亮了”。
     实际上,现实中的“9•11”恐怖袭击时间,是发生在上午,而不是黎明:第一架被劫持的飞机,撞向北塔的时间是8:46分;第二架飞机撞向南塔是9:03分。
     在诗中,作者把恐怖袭击的时间提前到“黎明”,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想象:它并不局限于“9•11”,而是对发生在世界上许多恐怖袭击的艺术概括,这样就产生出新义和多义。所谓“新义”,是为了强调人们在黎明中醒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了。本来“恶梦醒来是早晨”,现在却变成:黎明醒来是灾难。这种有意打破新诗“黎明”的定向联想,是一种创造性的“诗变”,目的是为了突出人们在黎明醒来,怀着美好一天刚刚开始的愉快心情,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面对意想不到的恐怖袭击,不知所措的“震惊感”和“恐怖感”。(“黎明”的另一层隐喻,后面再分析。) 作者采用重复句式,不断强化这种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毫无防备的震惊感、手足无措的恐惧感,渲染和营造强烈的恐怖氛围。

每个人都不知道去哪
每个人都不知道去哪

      第二节,是呈现灾难典型画面的“现场感”: “于是很多动物跑过飞过”。先写动物,因为动物对自然界的灾难,比人敏感,它们迅速作出自救的反应、快速逃离灾难现场。
      当现实中被劫持的飞机,撞向双塔,作者选取了全世界所熟知的电视转播中,最令人悲痛难忘的镜头:塔楼里的“很多人/从窗口跳出/他们立刻跳了出来”。先是写许多人从窗口跳出,后面又重复一句:“他们立刻跳了出来”。“立刻”是强调灾难突然发生,人们在惊恐中逃命的本能反应,现场的画面感非常清晰。但作者并没有反复渲染,而是“他们”跳出来后,叙述人“我们”就出现了:“我们从未见过这种事情/我们从未见过这事情”。又是重复的句式,从“这种”事情,到“这”事情,递进的重复中,更精确地强调“现场感”。这种冷静而精确的叙述,展示了作者精微而敏锐的语感。这还不够,后面又是重复句式:“这太可怕了,绝对可怕”,再次加大和强化旁观者的震惊和惊恐感。
     前三节,通过不断重复的句式,和惊恐无助的语调,把灾难现场的遇难者心理,表现得非常强烈,从而形成弥漫全诗的恐怖氛围。虽然有想象参与,在“写实”基础上,进行想象,营造新的情境,这是第一部分。

当大地在剧烈的震动中
暗下来的时候,世界
还剩下一只瘟鸟一群烧烤的人

留下野兽的气息和足迹
到处都是烟雾,一切
都变黑了

     第四节和第五节是第二部分,通过想象,把生活真实转换成艺术真实。三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双塔和五角大楼,使大地剧烈地震动,并且“暗”下来(即是写实,又是隐喻)。“世界/还剩下一只瘟鸟一群烧烤的人”。这是高度的想象概括:恐怖袭击突然发生时,世界好像只剩下袭击者和受害者。“烧烤”,这个当代流行的口语,在诗的语境中,被赋于全新的意义。它引导读者联想:“双塔”被飞机撞击后所引发的冲天大火,塔楼里众多鲜活的生命,被“烧烤”而死的悲惨情景。
      那么,谁是袭击者?谁是恐怖袭击的黑手?隐喻的意象“瘟鸟”出现了。这个核心意象的创造,是“近取譬”,而不是西方现代诗的“远取譬”。
      空中的飞鸟与天上的飞机,现代的人类已经建立起一种联想的机制。诗歌中常有这样的联想和比喻,把飞机称为“巨大的铁鸟”。但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完全不同于自由飞翔的鸟,却变成可怕的杀人武器:撞毁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作者由此联想到中国的“瘟神”:传说中能散播瘟疫的恶神,比喻作恶多端、面目可憎的人或邪恶势力。恐怖分子,就是在全世界传播恐怖的“瘟神”。但如果在诗中直接用“瘟神”来比喻,还缺少意象感和精确感。好在中国还有常见的传播鸡瘟病的“瘟鸡”说法,启发刘洁岷创造了“瘟鸟”这个独特的复合意象。“瘟鸟”,既让读者很自然地联想到恐怖分子所劫持的飞机——把飞机变成大规模的杀人武器; 又隐喻把恐怖袭击,当作“瘟疫”在全世界传播的邪恶势力。(如今还有“禽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但近年来也已传染给人类,也可视为一种“瘟疫”。换言之,“瘟鸟”也是有现实的依据。)
     “瘟鸟”这个独一无二的大意象,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
     这只像“瘟神”一样,在全世界传播恐怖威胁的“瘟鸟”,已不是一般的鸟;而是“留下野兽的气息和足迹”。兽,原是哺乳动物的总称。但这首诗把“动物”与“野兽”,严格区分开。诗中的动物:狗和马,是经过人工训化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尤其在美国,狗是美国人最好的动物朋友;马在美国农场中也是常见的,是人的重要帮手。但“瘟鸟”是“野兽”。“野兽”一词,在汉语的比喻中带有强烈的贬意,如禽兽、衣冠禽兽、兽行、人面兽心。“留下野兽的气息和足迹”,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恐怖分子的强烈憎恨。因为他们的野兽罪行,导致“到处都是烟雾,一切/都变黑了”。从前面的“暗”下来,到后来一切都变“黑”了,从视觉上,非常清晰地呈现出被撞击的大楼倒下,升腾起遮蔽一切的黑色烟雾。既有“现场感”,又是隐喻暗示。
     “瘟鸟”——野兽——黑暗,通过层层递进的隐喻,暗示出作者对“9•11”和一切恐怖袭击事件的态度,和对恐怖分子的强烈憎恨。
     在结构上,第六节和第七节,是继续用想象,创造艺术情境的第三部分。

当黎明在恐怖中展现死亡
狗像汽车在巨大的噪音中烧焦我们
下雪一样纷纷往下跳

      第六节的首行,是重复开篇第一句,这在结构上,既有呼应和总结的意味,又是开启新的层次:先是回到前面灾难的“写实”现场:“狗像汽车在巨大的噪音中烧焦”。“巨大的噪音”,是暗示双塔倒下发出巨响的联想,因为这是恐怖袭击所导致的不正常的倒塌,所以用“噪音”来暗示,在诗的语境中,能产生新义。充分表现了作者把现实语言,转换成诗歌语言的艺术才华。狗像汽车一样,在双塔倒塌的大火中被烧焦。“烧焦”与前面的“烧烤”相呼应,并且更具体地表现被大火吞噬的残酷和可怕。在现实中,应该有狗被烧焦。但在诗中不仅仅是写实,而且还暗示动物与“野兽”的区别:动物也被“野兽”所然起的       大火所吞噬烧焦。作者在语境的创造中,表现出的功力是非凡的。这些精微的想象,需要读者深入的联想和细细感悟。
      作者在创作谈中说:“狗像汽车在巨大的噪音中烧焦我们”,按当时情境,应该是汽车像狗一样被烧焦,但为了更突出现场感,有意将其倒置; 因为对于现场极度惊恐中的人而言,当时天地一片昏暗,一切都乱了,狗还是汽车都无能清楚分辨。作者希望借此打破前面理智、明晰的叙述,传达出现场的混乱感。其二,“我们”放在这一行的最后,这样的“跨行”处理,是作者有意为之。使得“烧焦”与“我们”强行粘结在一起,这种强行黏连的好处是:虽然“事实”上并没有“烧焦我们”,但在字面上却产生了“烧焦我们”的暗示,滋生了别种的意味和多义。同时,“跨行”的特殊效果,就是改变了前面一句是一句的节奏。或者说改变了前面的语感。①
      从内容上看,“……我们/下雪一样纷纷往下跳”,是在跨行之后产生的停顿,描述悲剧的最高峰。作者在创作谈中说:“在“‘下雪’和‘ 冰雹’这两个词之间我当时犹豫了一下,“冰雹”显得沉重而快速,是不错的,“下雪”更具有画面感,更重要的是,“下雪”的镜头感直接使得悲剧现场进入了全景式的长焦(镜头感的不断调整也是我写作中比较重视的),而且那些坠落的生命突然有失重轻盈之感(仿佛慢的黑白镜头),这样的超现实感是非常好的(越是大的悲剧越是需要这样,我想起我以前写的《灾难课》),所以我选择了‘下雪’,当然,‘雪’与诗前面的‘都变黑了’的反衬我当时也意识到了。”②
     “很多人/从窗口跳出”,是写实意象;而“我们/下雪一样纷纷往下跳”,却是幻觉意象。按作者的构思:“白雪”隐喻的幻境,是为了区别与前面“一切都变黑的”的实境,构成鲜明的反衬。从“他们”转换为“我们”,这是一个巨大的想象飞跃。“我们”,泛指人类热爱和平、善良的人们。“我们”对“9•11”的遇难者,不仅仅是同情,而是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幻觉中,“我们”已从旁观者和同情者,变成同样的受害者。于是“我们/下雪一样纷纷往下跳”,这是神来之笔,不仅是作者,而且把读者也参与进去。“下雪一样”,比喻人数之多,无法计算。这个新奇的想象,是暗示和提醒全世界的读者:恐怖袭击的目标,是不分国度和种族;恐怖分子是以人类为敌。所以,“9•11”的恐怖袭击事件,虽然发在美国,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善良人们,都应该感到自己也是受害者,应该团结起来,与恐怖分子作斗争。当然,这一深层的涵义,是通过自然而深刻的隐喻暗示出来,表达了作者的人类视野和博大情怀。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可怕的事情
一只瘟鸟留下野兽的足迹
一匹马像一个人那样望着我们

      最后一节,“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可怕的事情”,又是呼应和开启。“一只瘟鸟留下野兽的足迹”,再次明确:瘟鸟是野兽,恐怖分子是野兽。暗示作者对恐怖分子的强烈憎恨,虽然他有高超的控制力,把强烈的憎恨隐藏在客观化的平静陈述中。同时又是为了引出后面动物与“野兽”的再次对比:“一匹马像一个人那样望着我们”。这又是了不起的想象飞跃,作者创造一个想象中的客观化的画面,动物自然不理解为什么人类会发生如此惨烈的恐怖袭击?所以有“一匹马”,像一个人一样望着“我们”,睁大眼睛在无声地询问: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作者在诗的最后,借助“一匹马”的客观画面,产生间离的艺术效果,把读者从震惊的现场感中引出来,进入对“9•11”和世上所有的恐怖袭击事件的冷静思考。诗虽然结束了,但读者的思考却刚刚开始……
      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经过作者的想象和升华,转换成诗中的三层情境:第一层,是发生在现实中的悲惨画面:从高楼窗子中跳下的受难者、被烧焦的汽车、弥漫一切的黑色烟雾;第二层,是“一只瘟鸟”,它是野兽,是恐怖分子的隐喻。第三层面,是想象中的动物情境,被惊吓逃走的动物、被烧焦的狗,和像人一样疑问的“一匹马”;这三个层面的情境,融合成“黎明的恐怖”的超现实艺术情境,把现实中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转换成多义性的隐喻暗示,成为一首饱满而深刻的现代诗。
     在这首诗中,“9•11”的恐怖袭击,已经淡化为背景和细节,呈现出来的是内涵丰富的客观化画面。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是通过第二和第三层面的场景,暗示出来。这三个层面,从“人”到野兽“瘟鸟”, 再到“动物”,这样的想象,真是奇妙精深。如果缺少“动物”的场面,直接从“人”到“瘟鸟”,就显得突兀,缺少层层的深入;而且缺少“动物”与“野兽”对比的岐义性,作者对比野兽还残忍的恐怖分子的憎恨情感,很难暗示出来。如果缺少“瘟鸟”的核心意象,这首诗很可以就写不出来。因为无法完成从现实素材,到诗的结构的的艺术转换。
      所以说,“黎明的恐怖”,是精心构思的“客观对应物”,是超现实的隐喻。明乎此,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不用副标题注明:这首诗是写“9•11”恐怖袭击。虽然这样做,相信会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我猜想:这是作者的自信,他相信诗的艺术力量。也表明作者的艺术追求和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表现“9•11”,而是认为:现代诗既要对历史大事件积极回应;又要超越现实,达到隐喻暗示的歧义性和丰富性,才能给读者更大的联想空间和多义的内涵,才能超越历史事件,成为传之久远的诗歌艺术。
     至此,我们再回头细品这首诗的题目:“黎明的恐怖”,会有更深一层的联想和领悟。“9•11”的恐怖袭击,发生在2001年,正是人类进入21世纪的第二年,也可以看作是21世纪的“黎明”。当全世界热爱和平的善良人们,刚刚庆祝新世纪的诞生,还沉浸在新世纪的美好憧憬中,却发生了意想不到、震惊世界的恐怖大袭击。“黎明的恐怖”,比白天的恐怖更加可怕,也更加令人不知所措,因为它粉碎了善良人们的美好理想,呈现出人类社会隐藏很深的可怕真相。“黎明的恐怖”,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对读者的一种严肃的提醒:世界并不美好,地球并不是乐园,“黎明”不仅仅是“天亮了”,是美好的开始,也会出现可怕的“恐怖”。所以,“黎明的恐怖”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大意象,具有大的内涵和艺术力量。
     面对“9•11”恐怖袭击,滥杀众多无辜生命的世纪暴行,全世界的亿万观众都在愤怒声讨,刘洁岷也是如此。但《黎明的恐怖》又不仅仅是这种愤怒情感的喷射。作为诗人,他认为:“诗歌是对语言世界的发明或重新发现,既不是在模仿实在之物,也不是为了表达梦幻遐想,而是一种旨在揭示内心生活和语言内在奥秘的艺术。”“诗歌技艺技法千千万,但都可归结到对词语的细微感觉上和思维的丰富性上——历史感与生命意识都粘附于其中。”所以,《黎明的恐怖》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客观化的场景和平静的叙述,情感和内涵都潜藏其中,靠暗示来完成,并构成冷峻、凝聚,内涵饱满而多义的艺术特色。
      中国当代诗歌“走向世界”,其目的不是参加各种“国际诗歌节”,在各种世界“名人录”中“露脸”;而是用诗反映某个历史阶段人类最关心的世界问题,“使得中国新诗在艺术表达和内容”上,能和“世界诗歌前沿所关注的问题接轨。”③著名诗人郑敏说:“今天中国优秀的诗人,也都应该注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事,让我们像以往的诗人一样,用我们的新诗向人类发出善良的呼声吧!”④
     《黎明的恐怖》就是这种具有世界视野,“向人类发出善良的呼声”的佳作。16年过去了,它并没有消失在当代诗歌的汪洋大海之中,而是越来越显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 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①②刘洁岷2017年7月,给笔者的电子邮件。
③④《郑敏文集》文论卷•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03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10-21 21:2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细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10-25 00:46 | 只看该作者
提起共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20: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无为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20: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敖华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8 02:2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