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恩荣 于 2017-11-4 08:31 编辑
此物无形胜有形
----读许剑桐《光阴》
文/王恩荣
光阴是一个无形的东西,无色无味无声,不可触摸,诗却能触摸时光。诗的魅力。
许剑桐《光阴》,懂诗的一看便知其妙处,但能道出其妙处却不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来看一首名诗《穿过下午》:
“穿过下午
房间
是一个慢
慢,通过我
延伸房间内的各个静物,它们其实
都在走,比如:桌子和椅子
正在被尘埃拿走,一本书正在变黄
光停在墙上,不,光在走
一片漂浮着的茶叶,是看得见的慢
控制着书本的内容
所有的慢,搭乘着一辆快车,无声地
驶过下午”
“光阴,并不总是如箭”,光阴似箭只是点的差异,从过程来看光阴就“是一个慢”。如何看见慢?物体都是参照物,“慢,通过我/延伸房间内的各个静物”,这些静物“它们其实/都在走”,是的,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因为光阴在走,通过参照物发现。
“比如:桌子和椅子
正在被尘埃拿走,一本书正在变黄”
终于看见光阴,光阴附在“尘埃”上。如许剑桐《光阴》:“有时它就绕着一把椅子/上上下下,磋磨表面的木漆”,看见“光在走”!
《光阴》最后说:“偶尔坐到椅子上的你/不过是暗中助了一把力”,"椅子"此静物是人类的有文明意义的消费品,消费当然是“暗中助了一把力”。这就回到《穿过下午》中"慢,通过我"的意义,人类、文明使静物走的更快。所以:
“所有的慢,搭乘着一辆快车,无声地
驶过下午”
“快车”是人类文明的快车。可见“这把力”不是可有可无,它在和光阴共同运载着这些“静物”,走向虚无。整首诗文质兼备,字里行间渗透着沧桑、悲悯的情怀。能与大家马新朝的那首诗媲美就更是荣耀了。(注:《穿过下午》是已逝著名诗人马新朝的,尊称他的诗是他山之石,石是有灵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