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戴云山 于 2017-11-7 20:03 编辑
意象,是诗歌的内推力
——评许剑桐的《光阴》
福建|颜良重
《光阴》
许剑桐
光阴,并不总是如箭
有时它就绕着一把椅子
上上下下,磋磨表面的木漆
偶尔坐到椅子上的你
不过是暗中助了一把力
这首诗,让人感到“光阴”的推动力。光阴有自推力,它同时还裹挟着万物朝一个方向流逝。诗歌描摹这么一个可感不可触摸的时间维度,并不是容易的事。一首好诗,一定具有内在的推动力,它的力量来自意象。“箭”是遗留的传统意象,众首皆知。但诗人颠覆了一半,是如箭,却不总是箭。这是第一次“用力”。
第二次“用力”:一把椅子,一把被光阴围绕的椅子。光阴有时候会停滞下来,绕着某些事物,玩耍。它的好处是把光阴的抽象具化为与人有关的事物上来。若没有人的介入,光阴是空洞的。这一句,虚中落实。
第三次“用力”:磨漆。玩什么?磨漆。上上下下的磋磨,是日常岁月的有效使用和无意浪费的表现。磨平,抹平,那一段时光,是记忆最深刻的。对光阴来说,珍惜,还是消磨,终究还是要流逝。但沉浮在光阴中的人对光阴的理性理解,总是有对错输赢留存的评判。你在这把椅子上,磋磨出了什么?或者你能选择了什么,把自己的人生对称于光阴。
第四次“用力”,暗中助了一把力。光阴自流逝的同时,你我在什么方向上助力?收获了什么?是顺应,还是抵抗?是肉体的辛苦,还是精神的追求?每个人出的力各不相同。读者依然,各自体会,各自感受诗歌带来的冲击。
意象的变化、择取,与光阴默契,合拍,这是现代诗歌的语言技巧和语言力量,也产生了拽住读者的感染力。这些意象,如春天的种子,长出绿叶后,开花,然后结果,翻新出了老题材的新意和新美感。
诗歌应该要有思维,如小说的情节,层层推进,意象就是内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