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诗人看“小冰”》
何拦伟(太原科技大学) 文心(晋中师范学院)
在 VR 虚拟现实逐渐“退烧”之后,AI(人工智能)完成接棒,成为了 2017 年科技圈的热词。
继去年韩国著名围棋棋手李世石在与 AlphaGo的比赛中落败之后,前不久由我国围棋高手柯洁领衔的人类棋手再一次完败。让我们在惊叹之余,也对AI的迅猛发展有了更多期待。
果然,不久之后,传出一则机器人“小冰”独立完成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的消息,在惯常与科技界尚有一定距离的诗歌界也引起了极大震动。请看两位90后在校大学生诗人的一些对话。
壹
人工智能正在向诗人作家发出挑战
韩彩霞(以下简称为“韩”):小冰的问世,一方面代表着科技的闪光,另一方面给喜欢读诗、想要写诗的文人群体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动力。且不论它的诗能否称得上是真正的诗,就很多人的惊讶程度而言,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何拦伟(以下简称为“何”):如果人类写诗是把“1314”这样的数字赋予“一生一世”的美丽内涵,那么小冰作诗就是从随机数表中选择一些看起来有联系的数字,进行组合排序。或者说,是天真的孩子在选择一些词语进行造句,让你看不懂,又能感受到一些美感。而文字之所以拥有魅力,是因为有人与它发生关系,每一个字都与人的活动、情感、思想紧密结合。这样才产生了有灵魂的作品,有情怀的作者。这一工作,小冰自然是既无心又无力去完成。
韩:很多人站在人类情感的制高点,对小冰的诗横加指责:机械模仿,盲目组合……我想说,连很多有血有肉的人都难以避免的事,我们又凭什么去苛求、责难一个机器人?
我们完全可以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小冰以及它的诗。如果愿意,我们也可以选择这样去理解:小冰诗歌的出现是新时代对诗人的倒逼,人工智能正在向诗人、作家群体发出挑战。这又未尝不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最明智的选择,最积极的态度难道不应该是理解它、包容它,然后赶超自己和这个时代吗?
何:虽然我之前不太看好人工智能写诗,然而它们的出现,却很可能会引发一次文艺界的大地震。试想,如果以后这种技术普及开来,有奖征文、稿费谋生、有偿刊登这些惯常的文学生态会不会被截然改变?这些将只是我们在未来要面对的问题中的九牛一毛。那时,我猜想可能会有很多诗人放下手中的笔,从书房里一涌而出,大喊公平正义吧。
贰
人类的情感模式赋予了小冰创作者的身份
何:从广义上来说,这些作品可算作诗。但如果不说明作者是谁,把这些作品拿给当代诗人们看,他们则会认为写得尚未入门。正如诗人于坚所说:就算这是诗,也是不好的诗,一些碎片的无机组合。它利用了汉语本具的诗性,而它本身并没有灵性。使用一些汉语修辞本就会产生一些陌生化的效果,正如以前我玩过的语言游戏,参与者各发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打乱之后随意组合,常会出现一些惊人之语。
有人可能会不服:比如“她嫁给了人间许多的颜色”这一句,如果人们不为它强加某种含义,它就只能是躺在老师红笔下的病句;但如果有一个人能嫁给颜色的话,她也同样能生出颜色……那么人类就将只是颜色各异的色彩组合体。这当然富有一定的诗意。
我承认人类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但小冰在生产这些句子的时候,也会这么想吗?由此看出,称小冰的作品为好诗,无非是一些想象力极其丰富的人类对机器人的盲目崇拜和单相思罢了,机器人距离“创作”的日子还很遥远。
韩:关于“创作”,词典这样解释:创造文学艺术作品。从文学艺术强大的包容性角度来看,小冰写的东西的确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为小冰戴上诗人的帽子吗?答案自然是不。正如一个告诉你如何去画一幅画的人,不是这幅画的作者一样,躺在近现代诗人的思想页上挑挑捡捡,再将它们陈列展出的小冰,恐怕也入不了创作者的行列。
小冰曾在一幅沙滩图下写道:“可有多的沙子/你的名字在世间又一次隐去/在最高的地方/世界睁开眼睛”。读诗的人总是不由得陷入思想的泥潭——第一次读完,你可能会被它对微渺之物的敬仰所打动。第二次再读,你可能会对智能小冰的神奇所感怀。第三次,你就会想她和它之间的不同。而问题的答案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你更尊重客观还是更遵从情感。小冰没有人的情感。但人类不得不承认,在小冰诗歌陪伴下,很多读者已经悄然对她生发了情感的枝丫。
因而,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人类的思维与智慧催生了小冰的作品,而人类的情感模式赋予了小冰创作者的身份,使一行行诗化的文字,被点化成灵与肉的结合。
叁
不为良心写作者更容易被替代
何:据我了解,大多数对于小冰持肯定态度者是一些不会写诗或者不太懂诗的人,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大多还停留在“鸡汤类,意象类”诗歌的阶段。所以当媒体曝出“小冰”的诗时,他们便哗声一片,深信不疑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写诗了,并为之震撼和折服。他们不知道,现代诗歌一直在飞速发展,如今诗坛早已不是那些晦涩难懂的“意象诗”和浮夸轻薄的“鸡汤诗”在当家了,把“小冰”写的东西草率地说成是诗,不免有些牵强。
韩:我认为那些对“小冰”持否定态度的人大多数为懂诗或者本身写诗的人,其中有些因为看透了“小冰”对于文字组合的把戏,才予以否定;但也不乏一些担心会被智能机器人取而代之的“伪诗人”,他们或是愤慨或是心虚地喊出不公。
但从一些眼神里,我们也不难看出赞美。当今诗歌生态面临诸多挑战,大众很难有上世纪80年代,诗歌黄金时代时公众所特有的诗歌激情。那时,有钱不是面子,诗人才最有面子。如今,诗歌对一些普通人来说是月光、是流星,是不可轻触的梦想。即使是那些被公认的“诗人”,也常缺乏相应的“诗格”与“人格”。更有一些自诩为诗人的自大者和文化投机者,为虚荣写作,为基金写作,唯独不是为良心写作,为生存经验写作,更谈不上对人类记忆的表达。由此看来,人们对于小冰有着某种程度的崇拜,或是对人工智能欣喜若狂,就不难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