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0|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依古丽诗学随笔三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1 0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与诗人 》

诗,一直在那里,等待那个发现它的人。
那个人,人们称作诗人。
诗,是一个雄性特质的小怪兽,被更具雌性特质的诗人奉为终生不离不弃的恋人。

诗与诗人,就像浩瀚宇宙与云朵、蓝天、风暴的关系。
它们各成世界,各执一词,在各自的轨道上奔跑,相对独立,却在某一时刻统一起来。
那个统一后的产物就是诗。

诗,诞生在一张白纸上,而后,诗人才站立在那张白纸上。
像陆地上突然崛起的高山,像大陆架突然拉长的裂缝,像闪电点亮的乌云。
诗人的道路不是通往天堂,就是走向地狱。
诗,自古就是勇敢者的游戏,是世界的良心,宇宙的轴心,只有勇敢者才配诗人的称谓。

诗与诗人演绎的装置艺术,只有明眼人才可以看到,比如,李白、杜甫、荷马、但丁、里尔克、阿赫马托娃、茨维塔耶娃、爱默生、梭罗、弗罗斯特、保罗.策兰、米沃什、希尼……
诗是诗人的道具,也是演员,更是一个大舞台。

哦,那些风雨飘摇的日子,诗人总是一个人玩,和自己对抗,与世界冲突,和解,再冲突,再和解……诗人才得以活下来。周遭的世界太强大,像蚂蚁一样把诗人踩在脚下。但诗人是强大世界的受益者,诗人正得其所,绿松石一样长命,赢得声誉。

诗,先于诗人来到世界上,先于客观世界存在着,万事万物即可入诗,难道不是吗?
诗人以自己的生命实践寻找诗。让沉积岩一样渴望回到海平面的诗复活,让包裹在蓓蕾中的诗吐露芬芳,让浪花的歌声回到自己的大海,让铮铮铁骨的词语回到仰望已久的高山。

诗人给我们搭起一个新世界的舞台,
是明镜,是自由,是真理,是光明磊落的盾牌,
给世界带来清醒的沉思。

诗与诗人,就像天空与大地,是一片天空与一片大地的关系。诗的碧水蓝天、诗的风雨雷电、诗的高山流水、诗的洪水猛兽、诗的沉寂苍茫、诗的浩荡长歌,也会投射到诗人的心上。
诗人无条件接纳的,是一次又一次与光明、自由、真理相遇后重生的希望。
诗,因此不是写出来的。诗,就在那里,等待诗人的发现。

诗,是恰巧被诗人遇见。遇见今天和明天,遇见昨天和未来,遇见光明、自由和真理!
这些诗人腹中的婴儿,怀胎十月的婴儿,急于见到天日,急于冲破尘俗庸碌的阻隔,急于从浩茫的大海中仰望新世界的曙光,急于与笔墨的力量结盟,与一张白纸浩渺空阔的时空相遇。

诗人看着诗在一张白纸上颤栗,站稳,慢慢长大,向着瀚海寰宇自由飞升……
诗人看着诗在一张白纸上,起初轻若鸿毛,之后重若泰山。
诗人持续不断地完成着诗,完成了自己的发现,
也完成了关于一个世界的创造。

                                                 2016-7-6
《诗创造了读者》

那个称之为我们的群体,就是读者。
通常,我们与诗人保持着既亲密又疏离的关系。亲密是因为诗,疏离是因为诗人。
我们与诗通过阅读的方式互相置换,像两个心甘情愿推心置腹的朋友。
我们与诗人却大有不同。在现实中相遇,我们追随诗人,掩饰羞涩;有深爱,却永远也不会说出。这个没有说出的部分就是诗。诗人守护着这样的经验,直到成为诗。
读者却是不由分说的介入。哦,不,不要这么鲁莽。阅读一首诗前,我们一定要洗耳,净心,保持安静。要有面对《心经》一样的虔诚,最好点一炷香,放一曲轻音乐。这时我们的阅读才会成为对诗人和诗的二度创作,我们才会真正拥有诗人和正在阅读中的诗。
诗人与诗是等于的关系,这种平等给予诗人的创造力之上。诗与读者是大于的关系,这种不平等给予读者的创造力之上。
诗人与诗的平等关系,使时间与空间的诗性关系处在永不匮乏的相互诠释之中。啊,时间和空间,我们永远不知道它们是平等的关系呢?还是始终处在不平等之中?诗也不知道。哦,读者也无需关心这个问题。诗总是让一些哲学的问题凸现出来。诗与哲学本来就是互相孕育的关系,它们不能诠释的窘境从来都不是诗人的范畴。阅读让我们再次确信,最有资格丈量诗歌边界的只有读者,哲学对此无能为力。
实际上,诗人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诗人。在一个何谓真正的人的探索中,诗人从来都没有止步,也不会含糊其辞。我们与这样的诗人相遇,真是三生有幸。我们爱上诗人,热恋一场也不为过,诗人是我们生命的光。当然圣殿中的那台管风琴是多余的,因为诗人的存在。
诗人与诗在某一瞬间奇迹般地走到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过只是一瞬,这样的机缘总是转瞬即逝。对一位把毕生交付给诗歌的诗人来说,首先有诗,而后才有其他。诗人的成败要在诗与生活的包容之间找到通途。如果诗人嫁给读者,或者诗人娶了读者,亦或两位诗人在互相的嫁娶之中走进庸常。哦,别忘了,生活是一罐甜蜜,也是一剂毒药。饮甜蜜时,要热爱诗人,吃着生活的毒药时,我们同样也要热爱诗人。
诗人从来都不是坏人,但一定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另类。我们从来都不应该给诗人套上世俗的枷锁。诗解放了我们的生命,给了我们心灵的自由,诗人首先是那位最先实现了自身解放的人。
越是伟大的诗人,越渴望包容,渴望自由。生活对诗人的包容度,让我们读出爱的深度。社会对诗人的包容度,让我们读出社会文明的尺度。而读者呢?读者如何解读诗人?如何解读诗人的推心置腹?这个过程正是读者的二度创作。对诗人和诗,读者始终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场者。
读者是上帝,诗人不是。但诗人通灵,又接通了诗与上帝的关系。诗仿佛上帝之道,有时候真像是在传达教义。诗中包罗万象的时空被永久地保留下来。诗留下来,还有全新的语言。一些被诗赋性赋形的事物保留在我们的视野中,像一尊永不消逝的时间的雕塑。读者正是因诗人的创造认知了那些陌生的事物,通晓了人类史上曾经为莫如深的历史、气象、人文地理。实现这样的诗性表达却没有那么简单。
读者啊,可别以为诗只是一些抒情的分行,它大提琴一样粗犷的叙述是一种多么夺人心魄的语言方式。叙述让我们对诗有了更新的认识。时代更新着诗的表达方式,读者也要跟上。正如我们如今阅读一则新闻只要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而不是从报纸上。
阅读使我们在纵横交错奔跑着快速列车的当代时空中,持续地完成自己,在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道路上,与诗人保持同步,走在一起,不至于落伍,留下太多遗憾。即使遗憾总是存在着,围绕着我们,我们依旧这么固执地期待……
诗把我们引向内在的安宁。那么,期间的一切,都将用以诗人解脱自我而奉献给读者。
诗人创造着诗,诗创造了读者。
                                          
2017-3-26

《行走的灵魂》


在这个越来越陌生化、数字化的世界中,我们会不会被遮蔽,失去爱的能力?这是我经常担心的事情。
爱中有真,真中有爱,善美是爱的果实。爱贯穿了我的整个创作。通过对爱的理解和思考,我解决着自身的问题,也试图解决人的问题,持续地,我也正在走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在我的生活中,爱是无法定义的,没有边界。在广阔的爱中,诗大有作为,诗人无为而为就行了,因为人性的丰富和多向度的存在早已在那里了。
我一直喜欢崇高的事物,唯美的事物,即使这样的审美方式有点疏离现实的嫌疑,但这是人文主义的大道。有担当,有使命感的诗人必须要坚守此道,从此道介入现实,批判现实,也不失为一条光明的选择。
我的命运让我做了一个世俗世界的叛逆者,那么彻底,一些奇思妙想因此产生出来,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常常在黑夜中升起。那些高尚的事物正如星星,让我在仰望中,也接纳了它的光,照亮了我一度晦暗的内心,奠基着我灵魂的高度,让我不至于在大灾大难面前魂飞魄散。
在这个芜杂喧嚣的世界上,诗人们必须沉浸下来,回到诗自身的轨道上来,而不是股市、房市、名利、权术。
通过《湖水把我带向你的深处》这首诗,虚构的人、物像与现实相遇了,成就了诗,诗中自问自答的句式,可凸显诗的张力。诗中的爱,它的维度在哪里?它圣洁美好的力量,弥漫在那个下午。湖水像一面镜子,爱也是。通过诗,爱从陌生化、数字化中凸显出来。漫步在湖边,我自己被自己感动着......
认识世界,首先从认识自我开始,从自我走向外部世界,消化外部世界的陌生感。数字化时代给世俗生活带来方便,但却给心灵带来太多的问题和障碍,如果我们深感负累重重,以诗的方式突围出来,也不失为一种解脱。
至于读者,阅读有的诗,可以破门而入,有的诗则不可鲁莽,失去风雅。需要洗手,净心,点一柱香,放一段轻音乐.。
仪式感会增强我们对诗的敬畏。
这让我想到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基督教礼拜和分享圣餐仪式,在那么高贵、肃穆、静美的教堂里,进行中的仪式瞬间让我们感到一股强大的夺人心魄的力量,会让人泪流满面,好像上帝真得来到圣徒们中间,播撒人间福祉。
在阅读一首诗时,我们为什么不赋予一种仪式,使诗高贵地从诗人心灵的殿堂走出来,走向它最亲爱的读者。
诗这个灵魂的尤物,它从诗人的身体中来到一张白纸上,一路行走,历经万难,却毫不畏惧地占据了这张白纸,又从这张白纸上——它自己的领地走向那些喜欢它的读者,你说诗走向读者时是不是很神圣?
心乱, 阅读也乱了,而诗多么无辜,被那个心乱的人带到晦暗处,光华尽失。
诗一直在寻找和辨认自己的知己,灵魂也是。这个过程有时很短,有时也很长,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2017-5-22


阿依古丽,又名杜万凤,新疆石河子人,现居江苏无锡市。著有散文诗集《开花的月亮》、诗集《身体里的风景》、散文诗集《大爱de绝唱》(合著)、《拾尺集》(合集)。
      
联系邮箱:33638999@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12-11 23:4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问候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12-12 09:00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个越来越陌生化、数字化的世界中,我们会不会被遮蔽,失去爱的能力?这是我经常担心的事情。
爱中有真,真中有爱,善美是爱的果实。爱贯穿了我的整个创作。通过对爱的理解和思考,我解决着自身的问题,也试图解决人的问题,持续地,我也正在走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在我的生活中,爱是无法定义的,没有边界。在广阔的爱中,诗大有作为,诗人无为而为就行了,因为人性的丰富和多向度的存在早已在那里了。
我一直喜欢崇高的事物,唯美的事物,即使这样的审美方式有点疏离现实的嫌疑,但这是人文主义的大道。有担当,有使命感的诗人必须要坚守此道,从此道介入现实,批判现实,也不失为一条光明的选择。
我的命运让我做了一个世俗世界的叛逆者,那么彻底,一些奇思妙想因此产生出来,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常常在黑夜中升起。那些高尚的事物正如星星,让我在仰望中,也接纳了它的光,照亮了我一度晦暗的内心,奠基着我灵魂的高度,让我不至于在大灾大难面前魂飞魄散。
在这个芜杂喧嚣的世界上,诗人们必须沉浸下来,回到诗自身的轨道上来,而不是股市、房市、名利、权术。
通过《湖水把我带向你的深处》这首诗,虚构的人、物像与现实相遇了,成就了诗,诗中自问自答的句式,可凸显诗的张力。诗中的爱,它的维度在哪里?它圣洁美好的力量,弥漫在那个下午。湖水像一面镜子,爱也是。通过诗,爱从陌生化、数字化中凸显出来。漫步在湖边,我自己被自己感动着......
认识世界,首先从认识自我开始,从自我走向外部世界,消化外部世界的陌生感。数字化时代给世俗生活带来方便,但却给心灵带来太多的问题和障碍,如果我们深感负累重重,以诗的方式突围出来,也不失为一种解脱。
至于读者,阅读有的诗,可以破门而入,有的诗则不可鲁莽,失去风雅。需要洗手,净心,点一柱香,放一段轻音乐.。
仪式感会增强我们对诗的敬畏。
这让我想到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基督教礼拜和分享圣餐仪式,在那么高贵、肃穆、静美的教堂里,进行中的仪式瞬间让我们感到一股强大的夺人心魄的力量,会让人泪流满面,好像上帝真得来到圣徒们中间,播撒人间福祉。
在阅读一首诗时,我们为什么不赋予一种仪式,使诗高贵地从诗人心灵的殿堂走出来,走向它最亲爱的读者。
诗这个灵魂的尤物,它从诗人的身体中来到一张白纸上,一路行走,历经万难,却毫不畏惧地占据了这张白纸,又从这张白纸上——它自己的领地走向那些喜欢它的读者,你说诗走向读者时是不是很神圣?
心乱, 阅读也乱了,而诗多么无辜,被那个心乱的人带到晦暗处,光华尽失。
诗一直在寻找和辨认自己的知己,灵魂也是。这个过程有时很短,有时也很长,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12-13 11: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诗与诗人,就像浩瀚宇宙与云朵、蓝天、风暴的关系。
它们各成世界,各执一词,在各自的轨道上奔跑,相对独立,却在某一时刻统一起来。
那个统一后的产物就是诗。

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12-13 11: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整篇述说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12-13 11: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慢慢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12-13 11: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新疆的美女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12-13 11: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冬天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12-13 18:03 | 只看该作者
与诗人,就像浩瀚宇宙与云朵、蓝天、风暴的关系。

当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12-13 19:2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5 19:4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